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姜汉风云 >

第87章

姜汉风云-第87章

小说: 姜汉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卓乱政(八)() 
“刘弘”的大殡之礼结束后,雒阳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由于姜盛已经公开支持董卓,所以玄甲骑兵并未遇到麻烦,仍然在城外军营驻扎。

    北军将士有不少来自姜盛招降的黄巾张白骑部,吕布杀丁原之后,这些将士大多都脱离了北军,而投到姜盛营中。

    之前姜盛还担心董卓发难,所以一直没有接收这些人,现在已经是董卓的支持者,姜盛就收了这些人中的精壮汉子,扩充玄甲骑兵为四千人,余者都赠给路费遣散了。

    听闻姜盛替董卓除掉了“刘弘”,营中将士多有不解,但他们都是效忠姜盛的,就算姜盛一路走到黑,他们也绝无二话。

    越女营的训练还在继续,童琳和张婉蓉回府小住一些时日之后又回到了营中,她们对于姜盛除掉“刘弘”的行为虽然不解,但相信姜盛不是为虎作伥的人。当初童渊托付童琳的时候是看中了姜盛的人品,童琳决定问个究竟。

    童琳虽说懂些礼教,但毕竟是江湖儿女,性格率真,入府之后就质问姜盛。

    姜盛拥着童琳到了后院房中,屏退了左右侍婢,然后低声对童琳道:“你相信吗?”

    “我不信,但我要你亲口跟我说。”童琳气鼓鼓的。

    “乖乖小娘子,干嘛这么大火气?”姜盛搂住童琳的肩头,童琳挣扎了几下,但还是靠在了姜盛的怀抱。

    姜盛道:“此乃权宜之计,那刘弘已被我送往乐安避祸。”

    童琳这才转怒为喜,“我就知道我的夫君不是这样的人。”

    “那是不是今夜好生服侍夫君呢?”姜盛色心顿起。

    童琳羞道:“夫君天天就想那事吗?”

    姜盛道:“有你在的时候,我就想。”

    童琳大窘,姜盛这分明就是调戏她,童琳也不含糊,主动向姜盛发动了“吸击”。

    两人缠绵过后,就相拥着沉入了梦乡。

    这时候窗外悉悉索索,仿佛有人经过,姜盛警醒,顿生了防御意识。不多时,门闩被轻轻打开,滚进来两个黑衣人。

    那两个黑衣人举刀要砍,

    姜盛突然暴起,双脚侧踢黑衣人的手腕,黑衣人见姜盛有所准备,于是就施展杀招。

    童琳已被惊醒,在姜盛打退黑衣人的时候,连忙穿上了衣服。童琳来时穿的是短打的武士服,靴中放着多年前姜盛所赠的军刺,此时姜盛给她创造了时间,她穿好衣服,抽出军刺加入了战斗。

    姜盛赤手空拳,施展的是解放军部队中的空手夺白刃技术,两名黑衣人同时进攻,手中短刀却数次险被姜盛夺去。

    童琳这些日子辛苦训练,手中技艺更加炉火纯青,军刺在她手中就像有了灵魂一样,专往要害处招呼,黑衣人不得不一对一应付童琳和姜盛。

    姜盛双手翻飞,欺到一名黑衣人身前,连续肘击,那黑衣人胸口气血翻腾,连退了几步,姜盛眼疾手快,一下捏住了那黑衣人的脉门,短剑落入了姜盛手中,姜盛试图擒拿那黑衣人,却感觉那黑衣人身体突然软倒。知道是这黑衣人是服毒自尽。

    周仓发觉了房中的打斗声,连忙带人来救,数个火把照亮了姜盛的卧房。

    黑衣人动作一滞,童琳反握军刺,杀招已出,姜盛喝道:“刀下留人!”但毕竟晚了一步,童琳反手划破了那黑衣人的脖子,汩汩的冒着热血,已经殒命。

    周仓连忙跪倒:“属下保护不周,请主公治罪!”

    姜盛道:“你已及时赶到,这次就算了。这两人是刺客中的好手,你没有及时发现也属正常。”

    “属下一定改进!”周仓表了态。

    “把现场处理一下吧。”姜盛说完就与童琳去了童琳房中。

    来到童琳房中以后,童琳道:“夫君,你现在忍辱负重,可别人并不知道啊,以后还会有人刺杀。你身边需要贴身护卫了。”

    姜盛道:“你不用担心,我能应付得来。”

    “不行!这次你要听我的,明日我组织越女营比武,挑选精英作为夫君的贴身护卫。”

    “好,那就依你!”

    第二天的越女营,很是热闹,既是越女营正式成员的选拔,也是比武较技的擂台,玄甲骑兵们都要看看这些女流之辈有何能耐,把校场围的水泄不通。

    姜盛本来也想看看越女营的这一盛事,但董卓相召,他只好去拜见董卓。

    越女营剩五十七人,按着姜盛的规划,越女营只编制四十五人,所有有十二人要被淘汰。经过这段时间的艰苦磨炼,这些女孩儿们都已经成长为战士,共同的摸爬滚打让她们凝成了一股绳,此时却有十二人不得不离开这支队伍。

    这次选拔也是考验心理素质,童琳要让她们不再受情绪所影响。

    第一轮的选拔赛,多达十多个科目,泅渡、伪装、暗杀、骑射、攀登等单人科目,还有短兵搏杀、近身格斗等对抗性科目。

    女兵们的精湛技艺让玄甲骑兵们都是叹为观止,若是单兵作战,玄甲骑兵恐怕无一人是她们的对手。

    童琳、张婉蓉分别是越女营的校尉和司马, )直接入选,然后她们二人和赵云、徐晃、田豫担任评委,竞争就是竞争,最后十二名无缘越女营。

    越女营今天的第二项活动是比武,在基础战斗技能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这时候考验的就是女兵个人应激反应和近身搏击技术。

    经过激烈的角逐,五十五名女兵排出了名次,这个排名是单独排名的,童琳和张婉蓉并未参与比武。

    排名第一的是前侍郎张钧的幼孙女儿张雅,年方十五岁。黄巾之乱时,张钧因为与十常侍为敌而冤死狱中,其女眷被收为官妓,这最小的孙女被姜盛收进了平东将军府。

    童琳这时候才知道张雅的身份,怪不得那日搜索皇上和陈留王的时候,宦官一言不合,就被张雅斩首,原来是有仇恨。

    童琳宣布越女营第一高手是张雅,张雅很是不安,因为她知道,若是童琳出手,她绝对得不了第一名。

    比武结果出了,童琳选择了张雅等前九名女兵作为姜盛的贴身侍卫,而其余女兵都被纳入了越女营,而她们所担负的任务已经有所不同。(。)

第一百九十九章 董卓乱政(九)() 
童琳、张婉蓉作为姜盛的妻子,对越女营只是名义上的领导,而越女营的日常训练和遂行任务都是由选拔总评排名第一的秦绾负责。【无弹窗】

    被童琳选出的九名女兵不再是越女营成员,而是姜盛的专职贴身侍卫,越女营兵力为四十六人,成为姜盛专用的特务部队,而她们并不为世人所知晓,用姜盛的话说,她们就是影子部队。

    为了防止引起董卓的猜忌,秦绾这支队伍平时仍以平东将军府的侍婢身份存在着,不用做端茶倒水等伺候人的事务。

    选出的九名侍卫被童琳召到了房中,这位十九岁的姑娘虽然没有经过大婚,但实际上已经成为姜盛府中的主母。

    童琳道:“你们九人从此就是将军的贴身侍婢,也是将军的影子,将军以后的安危就交给你们了。”

    “主母放心!我等坚决不辱使命!”

    “我为你们取了一个名号,叫做姜九钗!你们每个人对外的称呼都叫做姜九钗,而内部的排名就是大钗、二钗、三钗,依次排列,九钗皆听大钗号令。如果谁死了,则后面依次补位,活着的人要精心选拔一女,补入九钗之列。”

    九人连连点头,童琳继续说道:“你们要遵守的纪律只有五条:第一,你们谁都可以死,将军不可以死;第二,一切以保护将军安全为原则,在无法保证将军安全的情况下,就算是将军下令,你们也不可离开将军半步。”

    九钗用心聆听着,童琳又道:“第三,你们保护将军最多同时出现六人,最少两人,另外三人负责延续九钗的存在;第四,口风要紧,就算是死,也不可泄露将军的秘密;第五,不可主动与将军发生情爱之事,若是将军要求侍寝,必须另选一人保护之后方可侍寝。凡是侍过寝的,必须退出九钗。你们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九钗齐声道。

    “好,今日起,大钗张雅负责组织轮班事宜,对将军严加保护。”

    姜九钗在童琳的一手操办下正式投入工作,姜盛刚开始还有些不适应,同一房间里有两个手握兵刃的女子睡觉,都不敢召童琳她们侍寝,到得后来,还是童琳主动了,在九钗守护的榻上与姜盛行之欢,姜盛开始的时候根本不举,后来才慢慢消除了阴影。

    那二钗都是黄花少女,亲眼目睹这人生乐事,羞得面红耳赤,但她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虽然心痒难耐,但还是控制住了,几次之后也都习以为常了。

    话表两头,

    董卓得了吕布投效和姜盛支持之后,威势更盛,逼迫少帝下诏,拜姜盛为镇东将军,吕布为骑都尉。

    少帝再傻也知道怎么回事了,对董卓的态度明显冷淡了下来,董卓就加紧了废立之事的准备工作。

    朝会之后,董卓在宫中设宴,招待群臣,却让吕布率千余虎贲侍立殿内,又让姜盛部署玄甲武士千人守于宫门内。

    酒过数巡,董卓按着佩剑说道:“现在皇上黯弱,不可以奉宗庙,我将效仿伊尹、霍光的做法,废皇上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为帝。有不从者斩!”

    群臣惊惧,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哪敢出言反对。这时中军校尉袁绍挺身而出,说道:“皇上刚刚即位,并无失德之事,你要废嫡立庶,这是要造反吗?”

    董卓拔出佩剑,怒道:“天下事在我。我要这样做,谁敢不从?你是觉得我的剑不锋利吗?”

    袁绍也拔剑喝道:“你的剑锋利,我的剑未尝不锋利!”

    董卓挥剑去砍袁绍,袁绍也挥剑迎战,吕布挥戟就要杀袁绍,李儒连忙制止,对董卓道:“主公,大事未定,不可妄杀!”

    袁绍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告辞!”说着就提剑出了殿门,却见赵云率军守在宫门内。

    袁绍认得赵云是姜盛的卫队一把手,心中暗惊,难道姜盛真的投了董卓?

    “子龙可是要拿我袁绍邀功乎?”

    赵云拱手道:“袁将军不必惊忧,我家主公有言,若是袁将军出来,不可拦阻。还要奉劝你一句,董卓眼里容不得沙子,早早远离京师,以图后事。”

    袁绍拱手道:“此等人情我袁绍记下了,代我谢过姜将军!后会有期!”回营之后,袁绍就把印绶挂在辕门上,独自往冀州去了。

    话表两头,袁绍提剑离开之后,董卓对袁绍的叔叔、太傅袁隗说道:“你这个侄子甚是无礼,我看在你的面子上,不跟他计较。你说我废立之议有道理吗?”

    “司空之议并无不当!”

    “好!有谁还反对废立之议的,以军法从事。”

    群臣惧怕董卓,都纷纷表示支持董卓的做法,董卓很是满意,就送群臣出宫,又召镇东将军姜盛、城门校尉伍琼、侍中周毖等人议事。

    “袁绍此去该如何处置?”

    “袁绍忿忿而去,若是逼急了,必会生变,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若是他聚拢豪杰兴兵作乱,恐怕不好应付。不如赦免他,封他个郡守,一来袁绍感念董公仁德,消除隐患;二来,也全了董公宽仁爱才的名声,董公以为如何?”姜盛说道。

    周毖也道:“袁绍优柔寡断,看书(m )不足为虑,给他个官做,可安民心。”

    “嗯,言之有理,那就拜他为渤海太守吧。”

    且说袁绍听了赵云传达姜盛的建议,挂印逃走,到得冀州地界的时候,朝中诏令下达,也送到了冀州。

    袁绍得知董卓拜他为渤海太守,本来不想就任,后来一想姜盛的“以图后事”,又改变了主意,接受董卓的任命,到冀州渤海郡上任去了。

    到任之后,袁绍就开始积蓄自己的实力,为武力反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而董卓那边也没闲着,废立之议在武力压制下得到了群臣的支持,他又带亲兵冲入何太后居住的长乐宫,厉声指责少帝的不是,口沫横飞,直喷到何太后脸上,何太后对董卓的粗暴行径很是不满,但武力的威胁就在眼前,她也只好服从董卓的命令,公开宣称支持废黜少帝。

    各方面条件都已具备,董卓就让李儒布置废立仪式,定于九月末行废立之事。(。)

第二百章 董卓乱政(一十)() 
九月末,董卓令人召集雒阳四品以上的文武官员上朝议事。Δ

    偌大的嘉德殿中,文武百官从殿内排到殿外,这是自桓帝一来,从未有过的场面。

    百官到齐之后,董卓又使吕布“护送”何太后和少帝入殿,待何太后、少帝及文武百官都入殿之后,董卓才姗姗来迟,而姜盛则跟在董卓身后入殿,脸色冷峻,随行的玄甲武士就把守在殿门口。

    董卓入殿之后即在少帝左下侧站立,姜盛则立于武将序列中,在他前面还有车骑将军等高级武将。

    董卓环视一周,突然拔剑在手,喝道:“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要向诸位臣工宣读。李儒,读吧。”

    众臣也都知道这是什么,都如老僧入定,不出半点声响。

    李儒展开帛书,读道:“孝灵皇帝,弃臣民而仙极;皇帝承嗣,海内侧望。而今上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太后教无母仪,统政混乱,永乐太后暴崩,众皆疑焉。三纲之道,五常之纪,毋乃有缺?陈留王协,圣德在心,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修身美誉,天下所闻,宜承继大业,威服万世。兹废今上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天下臣民之望。”

    李儒读完之后,董卓道:“左右武士,请弘农王下殿!”

    两名武士虎狼一般冲上来,一左一右抓住了刘辨的双臂,刘辨大哭不从,被那两名武士直接拎了下去,按倒在阶下。

    太傅袁隗向前解下了刘辨身上的皇帝玺绶,交给董卓,群臣莫不暗骂。

    董卓又对何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