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姜汉风云 >

第8章

姜汉风云-第8章

小说: 姜汉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呃,只是听说,听说而已。”姜盛解释道。

    “哦,蔡琰妹妹博学多才,精通音律,世间多有美言,夫君听说倒也平常。”

    “这里有没有笔墨?”姜盛问道。

    “且请夫君移步,我的书房中备有笔墨。”童琳起身,姜盛连忙把其余四本书册带着,跟随童琳去了童琳的书房。

    童琳的书房面积不大,却是上好的竹子搭成,壁上挂着几幅裱过的字画。姜盛还是第一次进童琳的屋子,忍不住四处观赏起来,上面的几幅字写的苍劲有力,倒像是隶书,旁边几幅则是小篆体。

    “伯喈?伯喈是谁?”姜盛见这几幅字的签名是伯喈,就问童琳。

    “伯喈是蔡伯伯的表字,这些字都是蔡伯伯相赠。窗边那一副是蔡琰妹妹的,当年离别时她赠给我的礼物。”

    “啊,蔡琰的作品!后世可不曾听说蔡琰也好书法。”姜盛自言自语道。

    “后世?夫君何出此言?”

    “呃,我是瞎评论的,我是说蔡琰这么好的书法,要是能传于后世,肯定是一番佳话。”

    “夫君也懂书法?以后要是有机会,奴家一定带你去拜访蔡伯伯,他是当朝大儒,还是书法大家,他肯定会喜欢你的。”

    “啊?为什么会喜欢我?”

第十七章 楷书() 
姜盛在军校的时候读过不少关于蔡文姬的书,对于大才女蔡琰蔡文姬的才华非常赞赏,又对她不幸的人生经历而扼腕叹息,现在有机会去见这位才女,自然要拯救她。

    童琳继续说道“蔡伯伯一心想把书法传给他的弟子卫仲道,可那卫仲道体弱,虽然博学,但书法却是难成气候。蔡伯伯曾说他最为得意的书法如果没有传人,乃毕生之憾。夫君若懂书法,必能得蔡伯伯欢心。”

    “是这样啊,那是一定要去的。现在你帮我翻译你爷爷的学习笔记吧,我记录一下。”姜盛道。

    “翻译?学习笔记?夫君说的是什么?”童琳显然不明白。

    “啊,翻译就是你用我认识的字把我不认识的字解释出来。学习笔记嘛,就是在学习时候记录下来的注解要点。”

    “夫君说的话好晦涩,奴家有些听不懂。”童琳很不好意思。

    “哎呀,反正就是这个意思。对了,笔墨呢?”

    “夫君少待片刻,奴家为夫君研墨。”童琳把手中的那卷轴放下,然后拿起砚台磨起墨来。

    笔墨齐备后,姜盛拿过毛笔,幸好以前学过毛笔字,要不然这毛笔不会用可就糗了。

    姜盛摊开一张宣纸,然后用毛笔蘸足了墨,在宣纸顶部用楷书写了“童氏枪法精要”六个简体中文字。

    童琳看着这个六个字呆了呆,然后一脸崇拜地看着姜盛“夫君这书法笔划平正、结体整齐,自成一派,非篆文和隶书所能比也。”

    姜盛穿越来之前练的书法就是楷体,但这个时候,楷体还没有创作出来,蔡邕的书法只是对隶书进行了修饰,略微有些楷书的样子,但只能算是萌芽。历史上楷书的正式形成是几十年后,曹魏政权的大臣钟繇将楷书正式从隶书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字体。

    姜盛目瞪口呆地看着童琳,后世对楷书的形容也就是“笔划平正、结体整齐”这八个字,难道后世的说法出自童琳?

    历史记载的楷书形成于几十年后,而且历史上也没有童琳这号人物啊。可现在童琳却是真真实实地站在自己面前,难道自己的穿越改变了原有历史?这倒有可能!那钟繇就没机会成为楷书的正式创立者了。

    “夫君这书法是什么体?”

    “呃,我以前就自己写,也没有什么字体的叫法,你给取个名字怎么样?”姜盛故意考察童琳,看看这小妮子还能有什么震惊自己的东西。

    “奴家不敢僭越。”

    “但说无妨,我们只是探讨一下。”

    “夫君这字体横平竖直,结构紧凑,字形刚正,可为楷模,就叫做楷书怎么样?”童琳沉吟了一会儿后张口说道。

    “啊!”姜盛这次被彻底镇住了,我姜盛真是捡到宝了!这楷书就是从一个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的小姑娘口中出来的,鬼才知道这丫头还知道些什么,难道也是穿越来的?

    童琳见姜盛目瞪口呆的样子,连忙用手在姜盛眼前挥动着,“夫君!夫君?你没事吧?”

    “啊!我没事!童琳同学,你也是穿越来的吗?”姜盛问道。

    “穿越?什么是穿越?”童琳又不懂了。

    “我是说你是从后世来到现在的吗?”

    “后世来到现在?那岂不是颠倒乾坤了吗?夫君何出此言?”

    “你怎么知道这书法叫做楷书?”

    “这书法原来有名字啊?我从来没有听过楷书这个名字啊,只是见到夫君的书法,略作比喻而已。”

    “现在我宣布这书法的大名叫做楷书,小名叫做童琳体。”姜盛兴奋地说道。

    “童琳体?夫君莫要取笑奴家。”童琳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是啊,这书法本来没有名字的,是你给它取了一个很贴切的名字,这书法就依你的建议,叫做楷书。为了纪念你给它取名,就让它的小名叫做童琳体。以后全国上下,人人都在写楷书的时候,都知道是你童琳给它命名的,传到后世,哇,不得了啊。我姜盛的爱妻会被千秋万代所敬仰的!”姜盛两眼放光,大肆畅想未来!

    “夫君!你让奴家如何,如何”童琳哽咽的说不出话来,感动的泪水流了出来,让千秋万代都敬仰,这可是可以媲美孔孟的尊荣啊!字体是姜盛创立的,却让只给它命名的童琳享受这份尊荣,这是何等的宠爱啊!纵使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这让年龄仅有十四岁的童琳如何应对?

    姜盛搂住了童琳,低声说道“不要激动!赶紧帮我翻译吧。”

    童琳抹了抹眼泪,笑着展开了卷轴,这时候写字都是按照一个字体出来的,根本看不出是谁的笔迹,所以童琳开始没有意识到这是童渊的手书。

    待读到内容的时候,童琳这才知道这是童渊的练武心得,她知道这是童渊的不传之秘,能够传给姜盛,显然已经认可了自己与姜盛的婚事,想到这里,童琳忍不住脸红了起来,娇羞的模样再次显现出来,姜盛连忙低下头,他怕再看,就会忍不住“兽性大发”。

    童琳对着卷轴读了出来,姜盛一边听一边用楷体记录,楷体的记录速度特别慢,姜盛有些厌倦了,就用行书写了起来,这是姜盛最擅长的字体,不管是毛笔字还是钢笔字,行书写得最快最好。

    “啊?夫君这又是什么字体?”童琳突然停住了问道。

    “呃,这不是什么字体,我手酸了而已。”

    “哦,这字体虽然行云流水,潇洒自如,但过于曲意逢迎,歪歪曲曲,有失正统。若是与外人见得,有辱夫君的学问。夫君不可忽视。”童琳评论道。

    “有失正统?这么严重?”姜盛觉得不可思议,拿要是自己写了草书,岂不成了离经叛道、人神共愤?

    “是啊,夫君若是累了,奴家可为夫君誊写。若是夫君不急,奴家可以先练楷书,纯熟之后再写。若是着急,奴家用隶书誊写可好?”

    “不用不用,我们先休息一下吧。不用着急。”姜盛放下毛笔,挽着童琳的手走了出去。

第十八章 许婚() 
童渊和赵云、夏侯兰不在院子里,而是去了练武场,姜盛拉着童琳的手去训练场拜见童渊。

    童渊正在手把手地教赵云和夏侯兰练枪,看起来是毫不藏私,一代英雄即将陨落,最后的时光却是这样的悲壮。

    童渊大限将至的事恐怕只有他童渊、姜盛、华佗知道,现在时刻,童渊肯定也不想让其他人知道,姜盛自然把住了口风,在童琳、赵云、夏侯兰面前没有半点破绽。

    童渊见姜盛和童琳到来,只是颔首示意,然后继续教授武艺。赵云虽然天资聪颖,但所学枪术甚杂,良莠不齐,童渊的观点是枪术贵精不在多,虽然童渊所学枪术也有三四种,但精修的也就是百鸟朝凤和落马朝阳两种,他对赵云的教导则是让赵云把百鸟朝凤枪练精练透,然后根据自己的心得进行创造。

    赵云自然懂得童渊的道理,一门心思练百鸟朝凤,对于前些日子败在姜盛手下的事,则归罪于自己所学不精,没有领会枪术的精髓,赵云虽然羡慕姜盛的枪术,但毕竟没有好高骛远,而是脚踏实地地苦练其枪术来,这些日子他也算是颇有心得,在百鸟朝凤枪的基础上进行了提升,童渊把他改进后的枪术叫做蛇盘七探,就是后世传说的七探蛇盘枪。有人说这是赵云的独创,其实是在童渊所传百鸟朝凤枪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起因是赵云观察了白雕与蟒蛇的争斗,有感而发。百鸟朝凤与蛇盘七探融合而成。

    夏侯兰对于枪术却是难登大雅,这让童渊很是郁闷,自己教了张绣,那可是雄霸西凉,号称北地枪王二徒弟张任,号称巴蜀第一枪,赵云也是学有所成,就是夏侯兰,愣是对枪没感觉!夏侯兰独爱骑射,这就不是童渊所能教的了,只能随他去了,是以虽然夏侯兰对童渊也称作师父,但童渊并未将其作为自己的嫡传弟子看待,只作是子龙的同乡兄弟罢了。

    姜盛的天赋在童渊看来是百年难遇的,这才把自己毕生所学的精髓交给了他,希望他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这也算此生无憾了。

    教完枪术后,童渊就独自走了,让姜盛他们四个小辈人切磋武艺。童琳今天很有兴致,去武器架上取了一柄短剑,把自己擅长的越女剑法施展开来。

    童琳的剑法轻盈灵动,柔美之中暗藏杀机,剑招若有若无,虚者如微风拂面,实者如落英缤纷,让人迷入杀阵而不自知。

    姜盛不禁赞叹起来,赵云和夏侯兰则是见怪不怪,只觉得姜盛在“外人”面前大肆夸赞自己的未婚妻,太有失男子气概。

    赵云歇息一刻后要与姜盛切磋,姜盛也不客气,抄起木枪就与赵云斗到一起,枪影绰绰,人影翻飞,两人越打越兴奋,不知不觉已经对战了三四百合,直到童渊过来喊他们的时候这才罢手。两人都是大有心得,自己的技艺有了很大提升。

    几人返回院子后,童渊就让他们分坐在两侧,看来是有大事要宣布。赵云和夏侯兰坐在一侧,姜盛和童琳在另一侧。

    “子诚你来此已有两月,为人淳厚、心地善良,生的也是一表人才,经老夫一番考察,确乃有勇有谋的才俊。这些日子,琳琳红鸾星动,倾心于你,你可知晓?”

    “琳琳情意,子诚自当铭记五内。我愿穷我一生,护佑左右。”姜盛起身拱手道。

    童琳见童渊和姜盛当众说出自己的心事,已经羞赧不堪,却又不好离去,只好低着头掩饰自己的不安。

    “好!既然你有此意,那老夫便做主了。以后童琳就托付给你了,你要真心待她,不离不弃。”

    “童老前辈尽管放心”姜盛躬身答话,却被童渊打断了。

    “嗯?是不是应该改口了啊?”

    “啊!爷爷在上,请受孙婿子诚一拜!”姜盛连忙双膝跪地,恭敬地说道。

    童渊点了点头,说道“起来吧。”接着转头对童琳道“琳琳,还不拜见未婚夫婿?”

    童琳连忙起身,向姜盛道了个万福,“奴家见过夫君大人!”姜盛也依样回了礼。

    “爷爷,子诚愚钝,不知这订婚之礼该如何操办,还请爷爷指点一二。”姜盛道。

    “你我皆江湖儿女,就不要这么繁文缛节了,订婚之礼就免了。但大婚之礼却不可废,子兰精于礼法,可代你操持。”

    “这可如何使得?大婚之礼,怎好让女家操办?”姜盛觉得婚事让女方操办,这脸面没法搁。

    “哈哈,子诚平日里视礼法如无物,此番却过不去心里这道坎了。也罢,那就让子兰换个身份。”

    “换个身份?”夏侯兰和姜盛都是一愣。

    “子龙”

    “弟子在!”赵云应道。

    “尔等三人皆是忠义之士,好学进取,胸有大志。如此意气相投,何不结义为异性兄弟?日后行走江湖,也好有个照应。”童渊道。

    “如此甚好!”赵云抢先答道,他可是早有“预谋”了。

    夏侯兰不苟言笑,但还是微笑道“师父之意,正合我心。我这便准备香案,作八拜之礼。”

    姜盛心里美滋滋地想道三国里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现在是姜赵夏侯深山三结义。

    姜盛朗声道“便依爷爷的意思,与子龙、子兰结为异性兄弟。”

    童琳此时也不再扭捏,对赵云笑道“呵呵,子龙你当不成大舅哥,改当叔叔古时女子对丈夫的兄弟的称呼了。”

    赵云笑道“我与姜兄意气相投,舅婿关系倒有些远了,不若做异性兄弟,共闯天下。”

    童渊也甚是满意,自己的全部牵挂都已经了却,这下可以放宽心了,华佗对自己的诊断**不离十,自己的大限也就是在个把月的时间了。张绣远在西凉、张任远在巴蜀,能陪伴自己的徒弟也就只有赵云这个关门弟子了。

    好在养孙女也能陪伴自己,但这并不是他所想要的,他不想让童琳伤心欲绝,只希望姜盛能带童琳走,可现在如果真像姜盛所说的会爆发黄巾军起义,童琳下山反倒危险了,姜盛也会束手束脚,难有建树。要不等等再说?

第十九章 结义() 
夏侯兰自幼学习法家文化,各种礼仪自然是得心应手。

    在后山竹林深处原有一块空地,夏侯兰略作整理,很快布置好仪式所用物事。无奈山上物资奇缺,夏侯兰只好退而求其次,搞了个山野版的结拜仪式。

    原木切割成的香案上已经燃起了一排香烛,周围摆满了野牛羊等各种山珍野味,以作祭品。

    童渊对于良辰吉时的测算并不在行,但好在有华佗这个“半仙”,耳濡目染也略懂了一些,于是与夏侯兰测算好了吉时。

    巳时已到,童渊朗声宣布“吉时已到。”

    姜盛拨开裙角,跪倒在香案前,赵云跪左侧、夏侯兰跪右侧。童渊点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