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姜汉风云 >

第64章

姜汉风云-第64章

小说: 姜汉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常侍形成统一意见之后,张让就去找蹇硕。

    “张大人所言不无道理,只是这姜盛并无除去我等之意,而且新任下军校尉,理应留在雒阳练兵才是。”

    “蹇校尉如此言论,想来是保姜盛了?”

    “张大人,凡事打不过一个理字,姜盛原本在幽州讨贼,可是我们把他召回的,现在又令其赴幽州,于理不合啊。再说,幽州有公孙瓒、刘虞主持局面,何必多此一举,让姜盛再去掺和呢?”

    “蹇校尉既然如此说法,那咱家只好向皇上提议了。”张让心中生气,你蹇硕有什么了不起?以前还不是指望着咱家抬举你,这刚当上上军校尉就不把我放在眼里了,我会让你好看的。

    “张大人,请——”蹇硕丝毫不惧,直接生硬地送客。

    张让铁青着脸,拂袖而去,这蹇硕轻蔑地看着张让的背影,你还以为我是向你摇尾乞怜的家奴吗?

    公孙瓒的接连失利,让灵帝很是恼火,这也是张让伪造的告急文书,公孙瓒虽然接连失利,但仍然坚持杀敌,并未向朝廷求援,张让为了让姜盛领军出征,才出此下策。

    “皇上,刘虞过于软弱,而那公孙瓒又是久战不利,如此一来,逆贼就会壮大,到时候就难以应对了。”

    “那依你看,该如何解决此事?”

    “下军校尉姜盛能征善战,

    可为皇上分忧啊。”

    “哎呀,我怎么就没想到他呢,只是朕已赐婚与他,择日完婚,若是此时出征,恐怕不太合适啊。”灵帝接着又不想让姜盛出征了。

    “皇上,老奴令太史测算过,半年内并不适合公主出嫁,等到明年夏秋之交时方有吉日,那时候姜校尉早已得胜回朝了,何尝不是献给皇上的一份大礼呢?”这是张让信口胡诌的,他哪里知道什么时候是吉日?只不过灵帝向来信任他,听他如此说,深以为然。

    “那好,就让姜盛领军进讨张纯。”

    “皇上,还有一事,葛陂黄巾势大,州郡府兵难以抵挡,老奴提议让助军左校尉鲍鸿率军平乱。”

    这鲍鸿原本就是何进的人,张让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进一步削弱京中新军的实力。灵帝并没有多想,当即准了。

    且说蹇硕虽然讨厌张让,但张让所说的袁绍、曹操怂恿何进企图对付阉党的事还是让他上了心。

    蹇硕虽然专掌新军,但对何进的势力还是有些惧怕的,uu看书)他知道虽然奉诏掌军,但他自知在军中并无威望,所以他想来想去,决定要把何进也调出京师去,那样他就可以掌控京中局面了,到时候张让之流的覆灭就没有压力了。

    至于姜盛,蹇硕虽然得过姜盛的好处,但他并没有把姜盛当成自己人,在姜盛态度不明朗的情况下,留他在京师军中,蹇硕是不放心的,所以也去拜见灵帝。

    张让刚刚离开,正遇到蹇硕,冷眼相看。

    蹇硕道:“本校尉思虑再三,觉得张大人所言有理,那何进留在京中,对我等确实不利啊,我想把何进也请出京师,不知张大人可否帮我在皇上面前多言几句?”

    张让见蹇硕与自己的目标想同,面色缓和了一些,“恭敬不如从命,蹇校尉,请——”

    灵帝见张让去而复返,蹇硕也来了,就道:“蹇硕你来得正好,朕方才还想召见你,朕想让姜盛北征张纯,鲍鸿南征葛陂,你去调度一下。”

    “皇上,天下之乱并非仅此两处,凉州官军一败再败,韩遂、马腾纵兵作乱,老奴以为,大将军有勇有谋,可领军赴凉州平乱。”蹇硕直接说了自己的想法,他是可以节制何进的,所以不必经过何进同意。

    “皇上,蹇校尉所言极是,请皇上诏令大将军进讨韩遂、马腾。”

    “好,就依你之见,来人,召大将军何进入宫觐见。”灵帝批准了,这就让何进入宫。

    小黄门连忙去传诏,何进对于这么着急的召见很是疑惑,问及小黄门,那小黄门说了灵帝派姜盛和鲍鸿征讨叛军的事。

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征() 
袁绍对何进道:“大将军,这必是阉党的阴谋,试图支开我等,而独揽朝政大权。”

    曹操也道:“想来正是如此,新军之中,大都是大将军的人,他蹇硕虽然总览全军,但难以真正掌控,若是诸校尉都被派出京师,那就是他蹇硕一家独大了,必定是阴谋。”

    何进道:“如此说来,本将就得拖延时间,只待那西凉叛乱平息。青州黄巾势大,本初啊,你就代本将去青州平乱吧,姜盛、鲍鸿也出外平乱,新军八部去三,无力再图凉州,哈哈哈——”

    “臣何进叩见皇上!”

    “大将军不必多礼,西凉之乱持续数年,官军久战不胜,你麾下人才济济,当为朝廷效力,朕打算让你率军出征凉州,不知有没有困难?”

    “臣谢皇上信任,只是徐州、兖州黄巾作乱,臣已派中军校尉袁绍率军征讨黄巾乱贼,等袁绍班师之后,臣自当领军出征,绝无二话。”

    “大将军何故推脱呢?十万新军,不会都派去讨贼了吧?”蹇硕道。

    “臣听闻下军校尉姜盛要北征张纯、助军左校尉鲍鸿南讨葛陂之贼,此番袁绍又出征徐州、兖州,十六万新军已去大半,还要顾及京师的安危,非臣推脱,实乃无兵可用。”

    灵帝听了连连颔首,“既然如此,就让出征的三校尉速战速决,早日班师,以顾凉州之贼。”

    “皇上圣明!臣定会晓谕全军,为皇上分忧!”

    姜盛的计划因为诏令的到来而搁浅了,张纯重整叛军,再次进犯幽州,乌桓峭王苏仆延的骑兵部队竟然一路南下,进逼青州平原。

    乐安太守审配早已获得消息,就让于禁、张郃率军屯于河水(即黄河)南岸,严密监视叛军动向,又派信使将情况报与姜盛知道。

    姜盛回信说明了自己已经率军出京讨伐叛军,令赵云率玄甲骑兵随军出征。

    审配经过姜盛的举荐,除授乐安太守之后兢兢业业,不打折扣地继续推行姜盛的政策,多数豪强地主都被打压,四个县的县令贪污赋税,被审配查了出来,依律斩首抄家,镇住了乐安各县官吏的贪赃之风,两个月的时间内赋税有了显著提升,按着比例来看,当年税负应该可以完成。

    私盐贸易的事,审配多有耳闻,但因为是姜盛的私利,他并不干涉,尽可能提供了方便。为了扩充军备,审配让其家族与甄家合作,大规模开展了物流贸易,保证了乐安大军所需,姜盛回信表示了赞赏,在用人方面也交由审配定夺,被杀掉的四个县的长官就是由审配选定了继任者。

    审配此人过于正直,在选人方面用的都是姜盛军中的聪明人士,表明了他的心志;唯有太守府幕僚方面,他招募了好友田丰。

    田丰,字元皓,冀州人,正直而有大才,本来是在冀州刺史手下任别驾,但并不受重用。审配知道姜盛有爱才之心,正值乐安文臣奇缺,所以就亲自赴冀州招揽田丰,田丰素闻姜盛仁德之名,经不住审配的盛情邀请,干脆就辞官随审配去了乐安。

    姜盛起初并不知道田丰的事,在审配的一封信中偶尔看到了田丰的人名,大喜过望,任田丰为乐安郡丞,辅助审配经营乐安,而杨凤则改任郡尉,负责乐安治安等事宜。

    田丰与姜盛素未谋面,却得到了姜盛的赏识,而且担负了重任,这让并不出名的田丰深受感动,决心为姜盛誓死效力。

    古代的这些谋臣就是这样,平时装清高,但要是示之以恩,

    让他们答应效力,那就是死忠之人,田丰、审配就是其中的代表。

    十一月,助军左校尉鲍鸿南征葛陂黄巾,遭遇惨败,灵帝震怒,将其解回京师问罪,蹇硕和十常侍暗中操作,罗织罪名,于次年将鲍鸿处死,打击了何进的势力,这是后话。

    而冀州方面,姜盛率官军两万直奔平原,赵云率两千玄甲骑兵加入讨贼之军,与乌桓骑兵在平原县展开了大战。

    姜盛的官军仅有骑兵两千,而乌桓峭王苏仆延的骑兵足有万骑。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姜盛令赵云率军埋伏于山林地中,而自率两千骑兵迎战乌桓骑兵。

    乌桓峭王苏仆延远远看到姜盛的两万兵马,而骑兵数量很少,大喜过望,吹号出战。

    乌桓骑兵本就战力不凡,万骑同时冲锋的威力足以让人生畏。姜盛令步军以辎重车为障碍,阻挡乌桓骑兵的冲阵,而辎重车后面则是杨凤运来的数十架四弓床弩,这些四弓床弩由四名士兵操作,行军时由战马驮着,作战时临时组装。

    乌桓骑兵并不知道姜盛的秘密武器, ww。uuansu )列着阵型急速奔跑,姜盛安然骑在马上,嘴角微微一笑,然后手中红旗一挥,操作床弩的士兵看到信号,连忙转动绞盘至极致。

    待乌桓骑兵靠近之后,数百支弩箭激射而出,冲在最前面的一排骑兵的战马马腹被射穿,力量稍微削弱的箭矢又射穿了后面的马腹。

    乌桓骑兵们只听得破空之声,看到弩箭飞来,却飞得极低,目标并非骑士,众人正疑惑的时候,胯下战马失蹄,纷纷倒毙,那些骑士们由于惯性,被甩了出去,摔在地上血肉模糊。后面的战马被前方倒地的战马绊倒,又是死伤一片。

    乌桓峭王苏仆延还不明就里,以为前面有陷马坑,于是吹号重新集结。

    那些乌桓骑兵本来跑得飞快,但号声一起,短时间内就停住了,骑兵们迅速集结到一起。

    这回乌桓峭王苏仆延看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因为四弓床弩的第二轮射击已经到来,只听得“噗——噗——”的声音,每支弩箭都连穿五六匹战马,造成了沉重的杀伤。

    乌桓峭王苏仆延见弩箭厉害,就令各部散开进攻,只要冲到了近前,让那床弩不能使用,则官军必败。

    姜盛看出了乌桓骑兵的意图,就令士兵把绞盘转到极致后,侧翻床弩,然后拉动卡榫横向射出弩箭。

    每架四弓床弩都满装了五支弩箭,横向射出后就不是一处目标了,而是五处目标,乌桓骑兵虽然是散兵线,但也抵不住这横向的弩箭攒射,短时间内又被射倒一片。

    姜盛见时机已成熟,就令士兵们有节奏地擂响了战鼓。

第一百四十七章 兵援石门() 
躲在山林中的赵云听到战鼓的信号,就令玄甲骑兵出林地,向乌桓骑兵冲锋。

    这支队伍号令整齐,从头盔到战马都是统一的黑色,用的都是直刃马刀,战马都是身披细鳞甲,不惧一般的刀剑攻击。

    玄甲骑兵的骑士们都是一言不发,冲阵时只有战马的马蹄声和浓烈的战意。

    还没到近前的时候,玄甲骑兵用手弩发射短矢,远程杀伤敌人,苏仆延见这些骑兵手中远程武器威力不凡,以为这只是擅长骑射之术的骑兵,连忙率军弃了姜盛军,而直奔玄甲骑兵而去。

    到得近前,苏仆延才知道后悔了,虽然他们是长兵器,但玄甲骑兵的冲击速度实在太快,很快就与乌桓骑兵纠缠到一起。

    这时候,长兵器的作用就难以发挥了,赵云用的是长枪,专盯着乌桓峭王苏仆延,论起长兵器,乌桓骑兵倒是胜于官军,而汉军用长枪的只有一人,但是深得枪术精髓,拦也拦不住,赵云渐渐靠近了乌桓峭王苏仆延。

    而玄甲骑兵们早已收起手弩,而拔出了马刀。在极近的距离上,马刀左劈右砍,充分发挥出近战的威力,而乌桓骑兵的长兵器使用不便,难以形成有效的攻击。

    仅仅两刻钟,乌桓骑兵就被玄甲骑兵砍死了近五千人,而玄甲骑兵仅仅损失六十多人。

    地上到处是被拦腰斩断的乌桓骑兵,每名玄甲骑兵的马刀都被砍得卷了刃,鲜血沿着刀刃流了下来。

    赵云已经杀到了乌桓峭王苏仆延的近前,全力施展“七探蛇盘枪”,苏仆延的亲兵卫队都被赵云刺伤刺死,无一人能当赵云一合,苏仆延双腿一夹马腹,掉头就跑。

    赵云拿出手弩,对准了苏仆延,七八支短矢瞬间射出,直接命中了苏仆延的后心,乌桓峭王苏仆延摔落马下,早已气绝身亡。赵云冲上前去,一挥银枪,用枪尖割下来苏仆延的首级,然后侧身一探,把那首级拎在手里。

    剩余的四千多乌桓骑兵惊骇莫名,连忙弃了兵器,下马投降。他们并没有什么忠义,唯有崇拜英雄,在玄甲骑兵骇人战力面前,他们人人敬服,而且乌桓峭王苏仆延已死,没必要再做困兽之斗,所以干脆就降了。

    赵云不敢定夺,就打马过去问姜盛,姜盛道:“乌桓骑兵骁勇善战,唯独崇拜强者,收或不收,全在于你,你若是有自信镇住他们,那就收为己用。”

    赵云拱手道:“末将晓得了!”说着就掉头回去,令士兵们把兵器捡起来交还给他们,这些乌桓骑兵举着兵器欢呼起来,自发编入了玄甲骑兵的序列。

    这些乌桓骑兵经常滋扰幽州汉军,大多数都懂得汉语,赵云对着他们一通训话,令这些乌桓骑兵大为震服,从此跟随赵云南征北战。

    乌桓峭王苏仆延孤军深入,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而横扫幽州的两万乌桓骑兵却败在了玄甲骑兵的首战之中,远在幽州的张纯听说乌桓骑兵全军覆没的消息后,吓得三天三夜没合眼,问到官军主将是谁,探子说是姜盛。

    张纯吓得面如土色,几个月未见,这姜盛怎么会有如此战力?乌桓兵败,张纯军力难支,虽然丘力居还有数万兵马,但张举、张纯已经坐不住了。辽东属国的石门县并非坚城,难以有效防守。

    张纯就令大军分作四部,分别屯于石门县城四门,以抵御官军的攻击。

    公孙瓒募集兵勇三万,数日来多次骂战,张纯军就是不出战,只是严防死守。公孙瓒只好传信于姜盛,

    请姜盛尽快派兵来援。

    辽东这些天的天气不好,已经下了多场大雪,看样子在年底还会有几场大雪,若是不尽早击败张纯,一旦大雪封山,再想取胜就难了。

    姜盛也知道目前的形势,所以令褚燕首先率军两万与公孙瓒会合,又以赵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