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姜汉风云 >

第32章

姜汉风云-第32章

小说: 姜汉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表两头,张郃进入陈县北部密林建成了训练营地,三百余名黄巾降兵已经锤炼出来,无论是体力上还是战术技能上都有了飞跃,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他们的存在是为了姜盛,忠诚是他们的信念。

    “报——”斥候来报,说有一队骑兵在林子外面徘徊。

    张郃随斥候去查看,发现那队骑兵约三十多人,身着官军服饰,身份不明,于是令卫兵回去组织备战。而自己去往近处隐蔽处观察,然后放下心来,出林子迎接。u看书  )

    张郃看到这些骑兵的马鞍后侧都挂着葫芦状油坛,这种油坛是姜盛发明的,形状成葫芦状,坛口用泥封封住,在战马奔跑时不会洒出来,用时只需以箭头戳开泥封即可,这个东西可是独此一家。

    那队骑兵为首者一直背对着张郃,张郃并没有认出他来,直到有人发现张郃出来,这为首者才转过身来,此人是姜盛从幽州带出来的老兵,张郃当然认识。

    原来这一队骑兵就是姜盛安排南下的队伍之一,姜盛原本想让他们换上百姓衣服,化整为零,但走到半路却被官军截下来了,他们表明身份,并出示了官军大营的令牌,这才放行。后来他们就干脆换上了官军的服饰,大摇大摆地一路往南,反倒方便了许多,而且还获得了充足的补给。

    张郃得知是如此缘故,于是带领他们入营。

    为了营地的安全,张郃设置了四条入林的通道,并安排了明暗两哨巡查,其余能入营地的树林都被设置了陷阱、暗桩以及各种机关。若是外人不知道路线,可以说是有去无回。

    此后十多天内,陆续有不少骑兵来到此处,张郃派出斥候在密林周围监视情况,若是有外人来此,则不去接应,若是周围安全,则出林接应。

    陈县营地的人数扩充为六百多人,战马近千匹,各种箭矢兵器都在营地能够制造,原材料都是张郃派人化装出去采购的,这个营地虽然规模不大,但像是个军事基地的样子。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请到。

第74章 松鹤楼() 
且说姜盛到了雒阳,这时的雒阳虽然是首都,但城市规模跟后世的县城差不多,城外破败不堪,人烟稀少。

    这就是东汉的首都啊?这么冷清?姜盛有些失望。

    入城后,姜盛发现城内与城外存在严重的反差,城外几乎都成了断壁残垣,而城内却一派繁华,沿街的商铺大都营业,一片歌舞升平。

    “看样子官军还未回来,咱们去寻家酒楼歇息。”姜盛道。

    “军爷里面请!”店小二看到姜盛冲着这家“松鹤楼”走来,连忙出去招呼,姜盛身着从五品五官的服饰,后面跟着十余个亲兵,若不是五校的部队就是清剿黄巾班师回朝的,肯定是大主顾。

    于禁和姜盛进了酒楼,周仓和十名卫兵则在门外守卫。

    姜盛道:“元福,不必如此,这里是京师,我们要低调,不要惹人注意,都进来用餐歇息吧。”

    既然姜盛说了,周仓就带人进了酒楼。时间不长,店小二就把十三个人的酒食送了上来。

    “小二哥,我们不需用酒,麻烦你撤掉吧,另外加些肉来,我这里兄弟们饭量都大。”姜盛道。

    这是士兵们听到姜盛称呼他们为“兄弟们”,倍感激动,都感到没有跟错人。

    左右时间也不着急,酒楼顾客也不多,姜盛等人就边吃边聊,说着些奇闻乐事,那些护卫见姜盛平易近人,也都跟着敞开了话匣子,不觉已是未时末,冬季天短,已是日落时分。

    酒楼外面进了一众军士,嬉闹着要酒要肉,其中一人见着姜盛,连忙过来拜见:“姜司马,你脚程好快啊,我是梁河啊。”

    姜盛并不识得这人的名字,但认得此人是皇甫嵩军中的一名参军(官职名,相当于后世的高级参谋),连忙回礼,寒暄了几句。

    周仓见众人都已吃饱,就去结账,店家问周仓:“姜司马的名讳可是单名一个盛字?”

    周仓反问道:“你咋知道?”

    店家道:“既是如此,本店不收钱了。”

    周仓奇道:“为何?”

    店家道:“我家主人有令,若是遇到姜司马,要好生照应,不可收取分文,小的看这天色已晚,不知各位军爷可有住处?若是没有,就留宿本店吧?”

    周仓道:“我等都是初来雒阳,并无去处。但不知我家主公如何安排,且等我问问。”

    姜盛道:“文则、元福,我们走吧。”

    周仓跑到姜盛面前道:“主公,那店家说受他主人之令,分文不收,还问是否需要安排住宿。”

    姜盛很是疑惑,就亲自过去问店家,店家低声道:“请将军借一步说话。”

    店家引姜盛进了后院房内,拱手拜道:“甄二拜见将军!”

    “甄二?你是冀州甄家的人?”

    “正是,前日,我家主人传书来此,说如果遇到将军,要好生照应。”

    “那么这间酒楼——”

    “正是甄家的产业,小的蒙家主抬爱,在此经营酒楼,今后将军在京城的吃住用度都有本店负责。”

    “多谢甄家的美意,不过,所谓无功不受禄,你们的盛情我心领了。告辞!”姜盛道。

    “将军何必让小的难做呢?若是照应不周,家主定会责罚,还望将军权当帮助小的了。”店家见姜盛不为所动,心中大急,干脆就跪在地上了。

    “哎呀,你这又何必呢?”姜盛很无奈。

    “若是将军拒绝家主的意思,那小的只有回去请罪了,

    还望将军体谅小的上有老、下有小,全指望着我养活呢,要是丢了这份工,小的活不下去了。”

    姜盛心说,你说的也太夸张了吧,不做酒楼还可以干别的活啊,又不会饿死你们,我看你是怕离开酒楼这聚宝盆。

    “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姜盛给他个面子,以后这种人还有用处,当晚,姜盛一行人就在松鹤楼住宿,周仓和于禁各领五人轮班守卫在酒楼上下。

    第二日的时候,官军回到了城外的五校大营,皇甫嵩带领中高级将领入城面圣,因为那名参军告知了姜盛也在雒阳的消息,皇甫嵩令姜盛一同入宫。

    姜盛是从五品,算是中级军官,连个将军都不是,别部司马而已。

    众人入宫之后就在朝堂上候着,姜盛看这朝堂也忒简陋了点,除了几根大柱子和丝绸帐子之外别无他物,地上是地毯和案几,这个时候上朝的皇上和大臣都是跪坐着的,真正意义上的站姿上朝,是宋太祖赵匡胤首先实施的。

    “皇甫将军,皇上正在后花园试驾驴车,让尔等明日再来。”小黄门回来反馈。

    “什么?试驾驴车?我等将士浴血奋战,班师回朝后前来面圣,u看书( m 皇上却如此无视我等!不行,我们要见皇上!”高级将领们开始骚动起来。

    “这是何人在此喧哗?”尖声尖气的话传来出来。

    姜盛看时,见说话这人大长脸,面白无须,乃是一年近五旬的老太监,众将顿时不作声了。

    姜盛悄悄问身边的将领,才知道这人就是十常侍之首——张让。

    张让道:“尔等作战不力,拖延到年底才班师,有何颜面见皇上?还是先回去闭门思过,等皇上召见各位吧。”

    皇甫嵩道:“我持虎符领军作战,今日回朝,应当当面交还虎符,还望大人代为通报。”中常侍虽然是宦官担任,但因为是皇上的近臣,所以朝中文武都以“大人”称呼。

    “皇甫将军,你把虎符交给我吧,我去送给皇上。”

    “此事不可,虎符乃御用之物,末将一定要亲手交还给皇上,若是大人不便于通报,末将就冒昧了。”皇甫嵩脸色一冷。

    “皇甫将军难道要强闯内宫不成?”张让森然道。

    “哼,有中常侍张大人在此,末将怎可造次,那末将就持这虎符整顿五校兵马,改日再来面圣!告辞!”皇甫嵩转身就走,张让并不理会。

    皇甫嵩走到宫门口的时候,张让大叫:“你别走!我这就去向皇上禀报!”张让突然意识到皇甫嵩说话的含义,若是这虎符不交,那官军就还归皇甫嵩领导,这皇甫嵩一怒之下,带兵进宫那可就麻烦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请到。

第75章 吃酒() 
过了许久,灵帝在张让陪同下来到朝堂坐下,姜盛见灵帝三十岁左右,浓眉长脸,生得倒也一表人才,但看起来萎靡不振,跟撸多了一样。

    事实上灵帝刘宏这病态是因为荒淫无度,历史上记载,刘宏统治期间后宫的宫女都穿的开裆裤,便于刘宏随时随地临幸,在男女之事上,刘宏可谓是祖师级的人物。刘宏仅三十三岁就病死了,与其说是病死,还不如说是纵欲而亡。

    闲话少说,灵帝来接见各位将领了。

    “皇甫嵩领五校、北军五校并三河各部众将参见皇上!”

    因为都是铠甲在身不便行叩拜之礼,众将行军手礼。

    “众将平身——”

    “谢皇上!”

    “听闻全国黄巾已平,众将功不可没。前些时日朕已拜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近日就须赴任。其余众将各回本部,朕不日就会下诏封赏。”灵帝道。

    “谢皇上恩典!”皇甫嵩向前将虎符交还给灵帝,然后拜谢。

    众将都跟着皇甫嵩散去了,姜盛很无聊地在最后面走着。皇甫嵩走着走着又回来了。

    “子诚,我不日即去往冀州赴任,不知你有何打算?”皇甫嵩问道。

    “恭喜将军荣升,在下等朝廷封赏之后再作打算吧。”

    “冀州黄巾虽然已经平定,但各山各寨仍然不容小觑,若是有子诚相助,冀州必会安如泰山。随我去冀州如何?”

    “冀州?多谢将军抬爱,可否容我考虑考虑?”姜盛不敢把话说满了。

    “恩,是该考虑清楚。那我就等你的回复。”皇甫嵩说完就走了。

    于禁见姜盛出来,连忙走过来,“主公,方才我好想看到刘备了。”

    “刘备?他们也来雒阳了?是了,朱儁他们也班师回朝了,刘备在朱儁军中,应该孙坚也在吧。”姜盛并无意外。

    “孙坚?主公说的可是朱儁军中的佐军司马孙坚?”

    “恩,你认识此人?”姜盛和于禁边走边说。

    “听说过,此人任侠好事,有勇有谋,声望很高,若是能为主公所用……”

    “咳,文则你想多了,我现在无权无势,我追随他还差不多。不过倒是可以结交一下。”

    腊八日,灵帝因平定黄巾,决定大赦天下,改元中平,时为中平元年,城内各处酒楼都备了腊八粥,以供宾客食用。这时候还没有贴对联一说,不过都挂着灯笼,也是有些喜庆的意思了。

    闲来无事,姜盛就在雒阳城中闲逛,好玩的、好用的采购了一大批,然后让甄二派人送到常山去,为了保险起见,让周仓带四个人护送,这些都是给童琳她们的物品。

    “主公原来这么懂女人的喜好。”于禁和周仓窃窃私语。

    “喂,你俩在嘀嘀咕咕说什么呢?”姜盛听到这两人的话。

    “啊,没,没说什么。”

    逛了一天也真够累的,姜盛回房后就早早地睡了,这古代的夜晚可真难熬,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网络,大晚上的只有睡觉了。

    过了几日,封赏诏令还没有下达,姜盛闲的难受,就跟于禁换了便装上街,正走时,于禁留住了脚步。

    “主公,前面那位就是孙坚。”姜盛看时那人衣饰朴素,却生得威武,国字脸,浓眉大眼,身背一柄古锭刀,周围有二十余名随从,也都是精锐之士。

    姜盛回忆起,当初大破颍川黄巾时,曾在朱儁大帐中见过此人,当时张郃跟张飞吵架,

    姜盛也并未在意此人,并不知道这人就是孙坚。

    孙坚准备翻身上马,这时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姜盛、于禁。孙坚看到这两人面熟,但又记不起在何处见过。于是下马过来打招呼,“两位英雄可是在哪里见过?”

    “文台兄,颍川时在右中郎将朱儁帐中,我们见过一面。”姜盛道。

    “哦对了,原来是姜司马,失敬失敬!”孙坚也回忆起这事。

    “文台兄这是要离开京城?”姜盛问道。

    “正是。我这是要赴江南上任去。不知姜司马可有任命?”

    “皇上尚未封赏,在下暂时逗留京城,以后再作打算。”

    “姜司马战功显赫,必会位列朝堂,非孙坚所能比的,日后还望多多照应。”孙坚倒是很谦卑。

    “未知之数,在下实不敢断言,文台兄即将离京,若是方便,就容在下饯行如何?”姜盛邀请道。

    “恭敬不如从命,就与姜兄一醉方休。”孙坚很干脆。

    “主公,若是误了时日,恐怕——”一名随从提醒孙坚。

    孙坚道:“此去长沙路途遥远,晚些时候也不打紧。”

    姜盛邀请孙坚到松鹤楼吃酒,孙坚带了三名随从同去。

    甄二见姜盛带客人来,连忙向前伺候。

    “姜爷,吃点什么?”

    “把你店的招牌菜整一桌来,十坛美酒。”姜盛说道。

    既然是姜盛请客,那他的卫兵就不方便上桌了,就在门口内侧守卫,于禁被姜盛邀请陪酒。

    时候不大,u看书( wwuukansu )一桌好菜上来,甄二亲自为姜盛等人斟酒。

    “店家不必如此,你尽管去忙,我们自己吃用即可。”

    于禁为姜盛和孙坚等四人斟满了酒。

    姜盛举起酒碗,对孙坚道:“文台兄,久仰威名,当日却当面不识,子诚敬你一碗,赔罪!”说罢一饮而尽。

    孙坚道:“所谓不知者不为罪,子诚老弟客气了!”也是一饮而尽。

    “不知这三位英雄名号?”姜盛问道。

    “这三位乃我的兄弟,程普、韩当、祖茂。”孙坚逐个介绍。这三人纷纷向姜盛致礼。

    原来这三位就追随孙坚的老将啊,姜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