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姜汉风云 >

第158章

姜汉风云-第158章

小说: 姜汉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缘龋羰瞧巳纬牵ソ⒅贡常骷泄ィに闫拇蟆!

    程昱道:“若是李典、夏侯渊全军西去,任城、山阳岌岌可危啊,如果那徐晃声东击西,突然攻任城,则全盘皆输。”

    “任城山阳比之东郡如何?”

    程昱不说话了,目前不可能两头兼顾,只能保重要的一处了。

    曹操道:“既如此,就让李典夏侯渊全军去抄姜盛的后路!若是徐晃有所动作,则夏侯渊守山阳,李典支援东郡。”

    计议已定,信使快马加鞭,调兵遣将去了。

    在姜盛看来,东郡已是囊中之物,所以并不急于进兵,走走停停,十多万大军散步一样,每天推进仅数十里地。

    李典和夏侯渊接了军令,也是犯嘀咕,徐晃虽说表面上有意攻略徐州,但三万大军迟迟没有动作。

    夏侯渊算是比较有智谋的战将,对目前形势看的比较清楚,刘备的主力兵马都去打纪灵了,后方相对空虚,如果徐晃果真要拿徐州,早就该动手了,之所以迟迟没有动作,就是想对付夏侯渊。

    夏侯渊思虑再三,决定把全军的骑兵交给李典,而把李典的步军收入麾下,这样就可以全力防守,而李典率骑兵支援东郡,战力更强。

    李典也知道目前的态势,于是率骑兵两万多人朝着姜盛的后路杀去。同时,又派八百里快马通知曹洪,约定夹攻事项。

    姜盛的战术情报很快拿准了曹军的动向,这几天走走停停,就是为了等曹军的援兵上钩。

    李典就是这即将上钩的鱼,两万多骑兵连玄甲骑兵都不如,更何况姜盛还有三个野战军?

    李典绕着东平湖急行军数日,直奔鄄城,而接到消息的曹洪出濮阳往东,迎着姜盛的主力就去了。

    姜盛接到曹洪出动的消息后随即笑了,“狐狸出动了,猎人该上场了。”

    姜盛麾下第二、四、六军从三个方向悄悄压了过去,而第一军在姜盛带领下按兵不动,并虚张声势,摆出进攻濮阳的态势。

    李典的斥候很快探得姜盛的踪迹,李典令全军休息一天,然后轻装急进,确保能与曹洪同时发起进攻。

    一着急考虑问题就简单化了,李典的两万多骑兵就大摇大摆地闯进了姜盛给他挖的大坑。

    张郃、于禁、张绣三军齐出,先是投石机一顿猛轰,接着是床弩的饱和射击,李典军顿时蒙了,远程射杀之后,三路大军呐喊着围杀过来。

    李典连忙组织防守,他见张绣的兵力稍弱,就集合兵马试图从张绣这边杀出去。

    张绣外号“北地枪王”,麾下的兵马也都是用枪的好手,看着人是不多,但整齐划一,拧成一根锥子一般,进退都是一个整体。

    李典的第一梯队冲到张绣军面前就被秒杀,后续部队看到面前突然倒下了一大片,正在蒙着呢,于禁和张郃两军也已经杀了过来。

    李典暗叫“完了”,连忙带队从侧面突围,姜盛麾下这三员大将率领兵马围追堵截,绝不能跑了李典!

    李典麾下的骑兵有一部分是虎豹骑抽调过来的老兵,战力还是不错的,保护着李典冲出了包围圈,直奔濮阳而去。

    信使奉李典命令飞奔曹洪军和夏侯渊军送信,防止更大的损失。

    夏侯渊仿佛感受到了战场的异常气氛,姜盛军动作缓慢必定有诈,就在李典走后不久,夏侯渊就挥军秘密往东,进了山阳郡防守,而放弃了任城国。

    送上门的肥肉不吃,这可不是徐晃的作风。

第359章 官渡之战(中)() 
夏侯渊撤出后,任城国几乎没有能战之兵,徐晃率军长驱直入,很快扫清了任城国的反抗力量。

    按照姜盛的战略部署,每打下一地,就立即派驻地方官员,进行战后重建和行政管辖,青州年轻有为的基层官员早就启程,徐晃拿下任城国的几天后,各县的地方官员也即到位。而青州后方的郡县就由军事学院培养出来的青年官员接棒。

    李典的大败退打乱了整个布局,曹洪接到消息比较晚,等到迅速后撤的时候,却被告知濮阳已经失陷了!

    曹洪大惊,忙问缘由,报信人一五一十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原来是河南尹陈宫率地方军趁虚而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只用一天一夜就拿下了这座大城。

    陈宫向姜盛投诚以后就是河南尹,过了这好几年也没有任何升迁,陈宫也郁闷,张邈至少还升了一级,想来想去就是因为没有功劳。

    张邈守乐安郡,那是姜盛的工业起源地,大批工匠都是乐安出来的,张邈投姜盛所好,全面提高工匠的地位待遇,姜盛很满意,就提张邈为从二品的太守,而陈宫的河南尹不过是从三品。

    这次攻略东郡,陈宫瞅准了机会,一鸣惊人,把兖州第一大城拿了下来。姜盛说什么也得意思一下。

    而曹洪悔不当初,过于轻敌了,以为东西夹攻必能打败姜盛。

    现在说什么也晚了,曹洪只好放弃与姜盛对敌,撤往陈留、山阳一带。

    李典仓皇逃回陈留之后就把东郡的危机形势添油加醋的告诉了曹操,曹操气的呕出一口鲜血。

    程昱谏道:“如此一来,曹洪将军恐面临极度危险,还请主公发兵救援。”

    众人也纷纷劝道:“曹洪军安全撤回就是胜利。”

    曹操遂命乐进、夏侯惇各率轻骑兵两万前往接应,又令各军虚张声势,避免被张辽看出破绽,而趁虚而入。

    乐进和夏侯惇各走一边,接应曹洪南撤。

    西路夏侯惇行至濮阳西南一百二十里处的地方时遭遇伏击,乱箭四出,轻骑兵只着轻甲,面对三石硬弓射出的箭矢根本难逃厄运。

    从旗号来看,分明是张辽的部队,夏侯惇这才明白,为什么张辽大营一直按兵不动,原来官渡大营根本就是伪装出来的,他的目标是东郡,埋伏在这里专门打援的。

    夏侯惇迅速后撤,张辽率军冲了出来,夏侯惇见正主出现在此处,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张辽看到夏侯惇纵马逃窜,于是张弓搭箭,三珠齐发,夏侯惇连忙避让,躲开了两箭,第三支箭直奔夏侯惇面门,正中左目。

    夏侯惇闷哼一声,左目已然失明,好个硬汉夏侯惇,一把拔出那支箭,大吼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言弃!”

    说罢张口吃下箭头上的眼珠,双腿一夹马腹,带领残兵败将仓皇逃走。

    张辽叹道:“夏侯惇真乃好汉,莫要追了!”

    乐进与南撤的曹洪相遇,互相掩护着撤往山阳郡,与夏侯渊军会师。

    夏侯惇狼狈撤回之后,曹操大吃一惊,听到张辽在东郡的消息后大呼“上当”,急令曹仁、曹纯、满宠挥军渡河。

    毛玠连忙阻止:“主公稍安勿躁,此时攻打官渡百无一利!”

    曹操不悦道:“官渡空虚,我军可一击而胜,进而攻略河内,有何不可?”

    “主公有所不知,官渡无险可守,我军去了,势必要派重兵防守,若是姜盛杀过来,我们就会进退不得,有全军覆没之危。”

    “那你说怎么办?难道任由张辽回防吗?”

    “今年全国多处天灾,姜盛大军来犯,给养消耗甚巨,张辽屯了粮草,所以敢与我军对峙。而我军粮草缺乏,不敢久耗,所以我们要一战而成,速战速决。事到如今,只有一策可奏效!”

    “速速道来!”

    “张辽粮草屯于乌巢,可供十万大军三月之用,若是劫了乌巢粮草,不仅可解我军之急,还能迫使张辽撤军,我们得以喘息。”

    程昱道:“劫粮草耗费人力,转运也很费时间,一旦张辽来救,我军必败。最好是付之一炬,迫使张辽撤军即可。”

    谋士魏种接话道:“姜盛人困马乏,按姜盛一贯的做法,绝不会以强弩之末来攻陈留,所以张辽撤军后,我们就有充足时间周旋,我们屯田的收获也很快就到来,到时候就不怕了!”

    曹操考虑了一番,心里还是不敢轻视,就让曹纯率虎豹骑留守,而自领曹仁、李典带了火种,轻装奔走,直奔乌巢。

    陈宫拿了濮阳,而曹军全面撤出,姜盛就这么顺利的往濮阳而去。

    陈宫满心欢喜的出城迎接姜盛,姜盛总算没让陈宫失望,当场任命陈宫为东郡太守,从二品待遇,河南尹的职位直接就取消了,雒阳校尉部成立后,河南尹几乎是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了。

    果然如魏种所料,姜盛进了濮阳后就令各军分散扎营休整,何时出战不得而知。

    南方阵线,严白虎和王朗公开声讨孙策,并出兵攻略孙策掌握的县区,正在丹阳郡跟袁术斗得火热的孙策不得不改变策略,任命程普为都督,全面负责丹阳的作战,而自与周瑜挥军南下平乱。

    严白虎绿林出身,有勇无谋,治理辖地完全靠武力,收编了不少匪盗之徒,可谓是江东一害,黄盖、董袭各率军五万征讨,严白虎战死,严兴接盘后屡战屡败,不到半月,就被孙策灭了。

    没有了严白虎,王朗根本不是孙策的对手,果不其然,五战五败。

    孙策派顾雍前去劝降,王朗投降,江东之乱遂平。

    刘表那边,蔡瑁败了几阵后不敢轻敌,集中优势兵力稳扎稳打也算是小有成就,袁术的实力全面压缩,灭亡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再说曹操率军昼伏夜出,悄悄接近了乌巢,粮草仓库一眼望不到头。

    曹军将士都是眼放绿光,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哪里见过这么多粮仓,就这么烧了实在是太可惜了!但军令如山,大家虽然不愿意,但也只好执行。

    “什么人——啊!”乌巢的哨兵发现了有大批兵马靠近,就大声喊,却被一支箭矢刺穿了喉咙!

第360章 官渡之战(下)() 
乌巢粮仓的守军对于曹军的进攻毫无察觉,等曹军摸到大营的时候才发现。

    紧急的哨声吹响,各营将士迅速披挂上阵,无奈曹军人数太多,又是突然袭击,守军进行了短暂的反抗后即四散“奔逃”。

    后阵杀到的曹操见乌巢大营仅有百余具敌军尸体,感觉不妙,立即喝令各部点火后速撤。

    地面震颤起来,仿佛千军万马奔驰而来。

    曹操知道是张辽的援军赶来了,将士们本来还打算一人背一袋粮食走,现在是根本来不及了。

    曹操当机立断,下令:“迅速点火,快撤!”

    曹军将士打着了火石,在张辽的乌巢“粮仓”四处点火。

    时间不大,整个乌巢大营火光冲天,曹操的兵马开始撤退。

    万马奔腾的声音已经非常清晰了,曹操借着火光看到数不清的战马四面跑了过来,却不见一名士兵。

    曹操暗叫不妙,这么多战马冲过来肯定会把队伍冲散,还不等他收拢队伍,就见乌巢大营爆炸四起,硝烟弥漫。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惊了战马,也惊了曹军将士。

    爆炸连珠发一样,四面八方的火药都引燃了,曹军无论往哪个方向冲都被炸的人仰马翻。

    曹操这才明白,为什么张辽敢忽视粮仓的守卫,原来是布下了杀招!

    此刻说什么也晚了曹操只能逃窜,加上无数战马冲击,曹军大乱,死伤无数。

    绝大多数将士被放了烟花,血肉横飞,尸块随处可见。

    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曹操偷袭乌巢烧粮获得了成功,并一举击败袁绍,而这一次,曹操上了大当。

    张辽知道曹军缺粮,肯定要速战速决,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烧了张辽的粮草,让张辽不得不撤军,张辽正是看准了目前的形势,所以才布了这个大阵。

    这种打法事关重大,张辽事先把对官渡的战略设想跟姜盛做了汇报,姜盛表示认可,并进行了“升级”,改变张辽布下口袋阵然后大军围杀的战术,而是在乌巢大营内外周围埋下大批火药,并集中了张辽军中老弱的战马冲击,不用一兵一卒就能取得胜利。

    姜盛这一修改,张辽是心服口服,太狠了!

    张辽渡河截杀夏侯惇,就是在充分布局之后才离开的,张辽号称十万大军,实际上只有五万大军来了官渡,其他人分布在雒阳校尉部的各县,张辽率军渡河之后,官渡大营只有不足万人留守,只不过都在虚张声势。

    曹操被炸的晕头转向,好不容易在亲兵保护下辨明了道路,仓皇南撤。随后曹仁等战将也侥幸逃了出去。

    回到陈留大营时,曹操衣不蔽体,满脸烟火熏黑,要多狼狈就多狼狈。

    收拢了兵马清点发现,去的时候三万人,回来六百一十二人,几乎是全军覆没。

    曹军上下面面相觑,没想到会是这种结局。

    低迷的士气很快蔓延起来,曹操急火攻心,犯了头疼病,不得不卧床养病。

    军医束手无策,曹操的部下心急如焚,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候,曹操这一病,大家都六神无主了。

    反观姜盛那边,正在热烈的庆功,姜盛住进了濮阳,召集东郡各级官员和将军以上的军官开了个简短的战时会议,目标就是两个月内解放兖州全境,彻底把兖州纳入管辖。

    会后张辽撤回了官渡,打扫战场,姜盛则留在濮阳与大家一起庆功。

    曹操现在是欲哭无泪,兖州被姜盛占了过半的地盘,只剩陈留、济阴、山阳三郡之地,而且都是灾区。

    曹操暗想:看来是天绝我曹操啊!兖州现在的状态,根本撑不了几天。

    不仅曹操这么看,属下文武也心知肚明。

    曹操毕竟是曹操,他对群臣道:“姜盛兵多将广,来势汹汹,我军一败再败,丢城失地,损兵折将,兖州又逢大灾,继续抵抗只会造成更大的伤亡,不若降了!”

    说完,他向程昱使了个眼色,程昱会意,出列劝阻:“主公,万不可有此泄气之语!姜盛虽然势大,但我军的主力仍在,只要全军上下一心,我们还是有不少胜算的!”

    众文臣谋士见程昱表态了,自然明白此间关节,于是纷纷劝阻曹操“投降”,那些个武将明知麾下将士都有了投降的心思,见程昱这么表态,知道曹操虽然说投降,但心底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