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姜汉风云 >

第135章

姜汉风云-第135章

小说: 姜汉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单经大营前阵的战斗就像绞肉机一样,不断撕裂着将士们的生命,田豫这次作战的原则就是消灭单经军的有生力量,冰天雪地的,抓了俘虏还要消耗粮食,说不准还能里应外合,所以下的军令也像这冰天雪地——极其冷血!

    田豫麾下的骑兵都是北地异族的彪悍之人,本就足够冷血,加上田豫冷血的军令,在厮杀的时候更是放开了,只管砍杀,直到战死!

    不足两个时辰的厮杀,单经大营前阵的一万五千人全都战死,无一生还,与他们厮杀的两万骑兵仅损失不到三千人,而田豫所带的八千多骑兵被杀得仅剩三千多人,田豫自己还挂了彩。

    腾出手来的骑兵们组成冲击阵型,从左右两翼开始突击,单经的防御阵虽然厉害,但经不过对手人多,田豫令人击鼓进军,正面也开始突击。

    三路身披铠甲的战马阵不计代价地围杀过去,单经的防御阵被突破,单经指挥兵马浴血应战,又召集了后阵的全部兵马加入战团。

    两军三万兵马在这冰天雪地里进行着最悲壮的厮杀!田豫身负七处伤口,依然勇往直前,麾下那些骑士也杀红了眼,血腥让他们更加疯狂!

    从午时一直杀到日落,单经的兵马仅剩不足千人,田豫麾下还有一万四千多骑,成了一边倒的屠杀。

    田豫挺刀直取单经,单经仓皇抵挡,但早已乏力,刚举起的大刀随即掉落在地上,田豫横刀闪过,单经的人头飞上了半空,他身边的将士们也都被蜂拥而至的骑兵们砍死。

    持续了大半个月的风雪天竟然放晴了,残阳如血!

    田豫军踏着遍地的尸体和染成鲜红色的雪地,缓缓离去,带着同袍的遗体,回归那白雪皑皑的山林,把他们安葬了。

    冷血的战士也有铁血的感情,现在还不是他们悲伤的时候,因为,战斗还要继续!

第307章 拿下徐无() 
    防守徐无县的邹丹此时吓破了胆,单经三万大军在一天之内全都成了亡魂,无一生还,这是怎样一个杀神做的?

    邹丹也算是二流武将,在对抗刘虞的过程中胜多负少,在幽州也是小有名气,要是他麾下也有个三万兵马,防守徐无县倒也不是问题,关键是他没有这么多兵,满打满算也就是一万多人。

    而单经三万大军都被一天吃掉,这一万多人真是杯水车薪。他也知道田豫肯定也有损失,但战场之上不见田豫麾下任何将士的尸体,这是让他担忧的事。

    无终县城关靖、公孙范惨败的消息传来,邹丹更加紧张,于是派人溜出城去,直奔土垠向公孙瓒求援去了。

    公孙瓒怒极,拔剑斩了那使者,怒道:“求援!你D还求援?”

    身边的人见公孙瓒已经气急败坏,心中都是不满,但又不敢言语,等公孙瓒发泄完了,这才有人说话,说徐无县是连接俊靡和土垠的关键据点,不可有失。

    公孙瓒发泄完了,想想也是,就从白马义从中抽调出千人,外加轻骑兵四千,凑足五千之数,驰援徐无县。

    公孙瓒的五千骑兵轻装急进,径往徐无县驰去,离开土垠县城二百里之后,义从校尉发现后面有一支骑兵远远跟着,于是就令全军戒备,然后继续前进。

    又跑出二十余里,后面的那支队伍突然加速,直奔义从骑兵而来,义从校尉知道自己是为救援徐无而来,不敢横生枝节,于是喝令全军加速前进,不可与敌接战。

    公孙瓒的骑兵虽然久居北地,马上功夫了得,但战马脚力却比不上后面那支骑兵,很快就被追上。

    义从校尉只得下令迎敌,两军各有五千骑兵,胜负难料,所以义从校尉没有主动出击,但只见后面那支骑兵从马背上拿出一个小物事,十余支短箭被塞了进去。

    白马义从中有不少老兵见识过这东西,这是姜盛麾下精锐骑兵必备的武器之一:手弩!

    几名老兵惊道:“那是手弩,快躲!”

    大部分人都只是听说过手弩,没有亲见,现在看手上就这么个小玩意儿,实在想不通这玩意儿有什么厉害的,但老兵的叫喊让他们还是迅速散开。

    一轮箭雨从那支骑兵中飞出,劈头盖脸地砸在公孙瓒骑兵阵中,没来得及散开的骑兵们瞬间被射杀三百余人。

    义从校尉急令骑兵队散开,原本防守严密的阵型此时散开了,后面那支骑兵开始进攻,一边飞奔一边发射弩箭,把公孙瓒的这支骑兵压制得难成阵型。

    义从校尉见对方杀来,也顾不得躲避箭矢了,喝令全军集结列阵。此时后面那支骑兵已经杀到了近前,骑士们手中的弩已经不见,换上了长约三米的钢矛。

    两支骑兵厮杀到一起的时候,后面那支骑兵的主将亮出了旗号:“太史”!

    这正是从青州来的太史慈所率兵马,这里面有不少是玄甲骑兵,姜盛也是按照玄甲骑兵的武器标准配给的,太史慈善射,用的是三石弓,但麾下骑兵用上了手弩,却是如虎添翼。

    太史慈擅长硬弓,用上铁矛也不在话下,前军杀入缠住敌军之后,太史慈率后阵的一千骑从侧翼迂回过去,直奔义从骑兵的后背。

    义从骑兵为躲避弩箭,阵型散开了,短时间内难以全军集结,又是因为里面的白马义从和普通骑兵原本不相隶属,还没有得到磨合,在这种情况下,太史慈的冲杀变得更容易,零星的敌军,直接杀掉,小股的骑兵,则迅速聚集,以优势兵力围杀。

    战斗已经变得毫无悬念,那千余白马义从厮杀一阵之后,即开始突围。

    白马义从的战马脚力好,很快脱离了太史慈军的纠缠,全力向徐无县冲去,后面的普通骑兵也稀稀落落地跟着跑,太史慈就率军在后面追杀。

    路边东倒西歪地躺着骑士的尸体,好像给这条道路划了一道标线,太史慈的骑士一路走一路杀,那些被杀骑士胯下的战马都成了太史慈军的囊中之物。

    追了百里之后,太史慈骑士的战马也都疲了,正好可以用“缴获”的战马替班,这样一刻不停地追击,一直追到徐无县城南五十里处。

    公孙瓒派出的这五千骑兵,到达此处的时候只有两千多人,邹丹壮着胆子,派兵两千出城接应,但机会立即就被田豫抓住了。

    邹丹派去接应的队伍刚出城十里地,田豫就发动了进攻。白马义从发现了邹丹派来的人,连忙催马过去会合,太史慈军紧跟着赶到,与田豫南北夹攻,直接把他们灭了,骁勇善战的白马义从苦战一个时辰,杀伤了大量敌军之后全都战死。

    邹丹在城头上看得真切,眼瞅着几千人死在了对手刀下,而城中的守军只有八千多人,看着这破旧的城墙,邹丹叹了口气。

    太史慈和田豫并不相识,但两军夹攻幽州军的配合却非常完美,得胜之后,两军即合兵一处,共谋攻城事宜,这两人才算相识。

    一番畅谈之后,田豫和太史慈相见恨晚,直接拜了把子。

    第二天的时候,田豫和太史慈开始大张旗鼓地攻城,两人合抱的大树干直接变成了撞击城门的巨木,左右两边都拴在三匹战马的腹背上,用绳索吊着。

    太史慈凭着对在青州见识过的冲车的印象,创造出了这种战马带动的冲车,那些战马全身披满了铠甲,又拉着撞城门用的大树干,行进速度缓慢。

    邹丹看出这行进速度缓慢的战马是何目的,急令守军射杀,但战马身上的铠甲足以防住城头射下的弩箭,仍然不紧不慢地向城门走去。

    快到城门下面的时候,太史慈张弓搭箭,以极快的速度发射三次,每次射中同一排面的两匹战马的后臀。

    六匹战马几乎在同一时间吃痛,于是拼命奔跑起来,邹丹在城头看得真切,紧张地“哇哇”大叫。

    六匹战马拉着的大树干猛烈撞击在城门上,城门被这巨大冲击力直接撞开。

    太史慈和田豫大喝道:“杀!”带着全军向城门杀去。

    邹丹见大势已去,就在城头大喊:“投降了!投降了!”

    太史慈和田豫都没管这些,率军冲进了城中,见邹丹及麾下将领都已经跪在正对城门的街道上,兵器扔了满地。

    “罪将邹丹见过两位将军!”

第308章 决战准备() 
    一味的杀戮只能造成右北平的局势不稳,所以太史慈和田豫商议之后,决定受降,使徐无免于战火,毕竟己方的死伤也不小,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是兵家首选。

    邹丹归降之后即被解除了兵权,太史慈派数十名玄甲骑兵护送邹丹去往冀州邺城,由荀彧安置,冀州一向被视为姜盛的大本营,人才首先也是派往冀州。

    太史慈和田豫两军在徐无县城休整了三天,田豫即率军北上,与褚燕军夹攻王门的五万大军。

    太史慈则留守徐无县,防范公孙瓒挥军北上,而此时的公孙瓒,已经如丧家之犬,特别是单经三万大军全体阵亡,这件事对公孙瓒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现在草原上传来消息说,褚燕留在草原的三万铁骑也将南下,驻扎渔阳郡的乌桓王乌帕也有向俊靡进军的动向,姜盛部属在冀州北部的各路兵马也是蠢蠢欲动。

    防守俊靡县的严纲和公孙续如惊弓之鸟,紧闭城门,动员全城百姓协助守城。

    俊靡县也算是长城南部最大的县城了,储备的物资倒还丰富,但毕竟已经是一座孤城。

    王门虽说率领的五万大军,但一直按兵不动,褚燕也没有什么具体动作,看来也是怕腹背受敌。

    十月初的时候,田豫的两万骑兵出现在王门部队的东南方向,乌帕的兵马推进到俊靡县城东北二十里处,而褚燕从草原上调来一万骑兵也越过了长城。

    入冬之后,草原上又开始过苦日子了,褚燕需要留下充足兵马掌控局势,所以就来了一万人,不过渤海的高览率军两万进入了右北平郡,公孙瓒死保土垠,不敢再派一兵一卒北上救援,高览算是牵制住了公孙瓒。

    戏志才梳理北方防区的战略情报,发现刘虞彻底不敢动作,于是建议于禁率军抵近土垠,形成合围之势。

    于禁二话不说,点齐兵马就出发,他是趁着现在天气晴好,赶紧进入战位,要是遇到风雪天气,恐怕会贻误战机。

    幽州历来有传统,就是冬天不打仗。因为物资紧缺,遇到风雪天气,物资跟不上,不用打,自己就乱了,所以刘虞就蛰伏起来。

    姜盛的各路兵马根本不在乎这些,是因为有富庶的冀州做后援。姜盛深知这个时代粮草物资的重要性,所以定下了规矩,出兵打仗,首先要做好完善的补给运输方案。

    这次北征右北平郡的战役,戏志才就是充分考虑了补给运输的问题,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戏志才是兵马和粮草同时出动。

    戏志才认为粮草是为了保障作战的,所以就让大军护送粮草前进,虽然行进速度缓慢,但安全系数很高。

    如果敌人来破坏粮草,则直接就是大军开战,所以对手如果没有做好决战的准备,一般不敢动他们粮草的心思。

    主力大军护送粮草行军缓慢,消耗也非常惊人,但戏志才敢这么安排,是有秘密武器的,姜盛让杨凤送到渔阳的宝贝,是促成戏志才这一想法的关键。

    青州黄巾肃清之后,农副业生产仍然处于停摆状态,由于物品紧缺,姜盛不得不从冀州转运粮草物资以补充青州之用,但运粮的效率实在是太低。

    姜盛询问详情之后发现问题在于粮车的承载量太少,虽然已经普及使用青铜辐条圆轮车,但却是两轮的,车上重物的部分重量压在了拉车的马身上,所以每天运输距离很短,姜盛仿照西方四轮马车的样子,把运粮的马车改装成四轮的,而且车轮改成了镔铁材质。

    东汉末年的金属汁浇铸技术已经很成熟,姜盛就让铁匠工坊制成铁轮的模具,开始批量生产镔铁轮。镔铁就是精钢,更加坚固,火车轮就是特殊工艺的钢制品,现在做出来的镔铁轮自然比不上后世的火车轮子,但比青铜车轮已经高端多了。

    原本木制的车厢也被改成钢制,不会在运输途中散掉、坏掉,运输能力大大增强。

    四轮的马车行动起来更加流畅省力,拉车的马不必再承载车上货物的重量只需拉车走即可,运力成倍的提升。

    张述按着姜盛对刹车的描述,做出了类似于后世汽车刹车片的装置,配备在马车上。

    起初的时候,姜盛考虑的只是增加运输量和运输速度,并没有考虑别的。

    在运输的过程中,有些偷懒的运粮兵趁官长不注意,爬到粮车上,只管指挥拉车的马行走,必要的时候拉拉刹车,这么一来,人也不累、马也不累,跑起来还飞快。

    有心的官长就把这事报告给姜盛了,开始还以为姜盛要责罚这些偷懒的人,没想到姜盛发出号令,令大家都这么效仿。

    车子结实了,不怕颠簸,在路况良好的地方,干脆就催马快跑,运输速度发生了革命性提升。

    冀州的戏志才就是应用了这种四轮马车,所以才敢让粮草随大军同时出动,局限性就在于,这样的运输革命不适于山区和路况松软的地带。

    从冀州去土垠的路上地势平坦,除了山海关附近之外,都是坦途,正好适合进军土垠,要是往北去俊靡,戏志才的法子就行不通了。

    与公孙瓒最后决战的准备工作拉开了大幕,俊靡周边的各路兵马都已集结完毕,褚燕决心发动对俊靡的攻坚战,但戏志才派来的使者阻止了褚燕。

    现在俊靡守军和王门的队伍虽然士气不高,但实力还是比较雄厚的,若是强行开战,必定会损失严重,得不偿失,所以戏志才就让各路兵马围而不攻,要困死公孙瓒的这些队伍。

    严纲和公孙续是不敢动了,王门兵多,还是想搞点动作,但一出动就被打了回去,王门尝试了几次之后,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围了半个多月,戏志才从渔阳郡调集的物资及时补充到各部队,而王门军的补给就开始紧缺了,虽然王门驻扎的地方都是百姓众多的乡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