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姜汉风云 >

第123章

姜汉风云-第123章

小说: 姜汉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长安城中鸡飞狗跳,血雨腥风,长安百姓除了守城时战死的,被屠杀者达到了两成。

    徐玉娥把西凉军的暴行透漏给献帝,献帝无奈的说道:“朕堪堪自保,又岂能顾及万千子民?”

    其实献帝也后悔,姜盛曾多次劝他放弃长安,还都雒阳,可他根本不听,现在倒好,当他的傀儡皇帝吧。

    与长安的坏消息相比,甄俨带回的消息就是大喜之事了,霸陵县令欢迎姜盛入驻霸陵。

    李通率军赶到之后即护送姜盛前往霸陵县,甄俨派人进城传出消息,霸陵县令带同全部属吏出城迎接。

    到了城门外,霸陵县令傻了眼,堂堂大汉的太尉,竟然只带了不足五百人的队伍!

    见到姜盛的时候,县令很是尴尬,U看书。礼节性的寒暄了几句,不管怎样,姜盛毕竟还是当朝太尉,必要的礼数还是要有的。

    一行众人进城之后,县令摆宴给姜盛等接风洗尘,姜盛委婉的谢绝了,长安城破带来的负面情绪笼罩着大家,实在不宜饮宴。

    县令也表示理解,就简单置办了午餐。姜盛等人吃完即在县令陪同下进了城中的军营,军营中的兵力只有两千左右。

    “之前听闻城中兵力三千多,为何现在只有两千人?”姜盛问道。

    “回太尉的话,西凉贼军大举来犯,有些胆小怕事的士卒偷偷溜走了。”县令的回答倒也直接。

    “三千人守这么一座墙高粮足的坚城应该不是问题吧?”

    “西凉称十万大军,别看这小小的县城,至少也要一万守军!要不然,干脆就不守了。”县尉道。

    姜盛的脸沉了下来,说道:“长安城的规模比你霸陵如何?”

    <;!……fgwsg……>;

第二百八十章 吃饱了不想家() 
霸陵县尉回答姜盛的问话,说道:“长安规模十倍于霸陵!”

    “哼!我三千城防军加五千临时拼凑的义兵,歼敌两万余人,若非城中内应,长安城绝不会破。就这小小的霸陵,没有一万守军就弃城?亏你还是朝廷的命官,站着的汉子!”

    县令和县尉被姜盛一通斥责之后都不作声了。

    “李通!”

    “属下在!”

    “此刻起,霸陵的将士归入你麾下,即刻巩固城防,整军备战!”

    太尉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相当于军*委主*席,而县尉是地方驻军军事长官,相当于营长。姜盛一句话就夺了军权,县尉也只能干瞪眼,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大了这好多级!

    李通得令,即接手这两千余人,对于普通士卒和低级军官来说,谁当领导都一样,对于李通的接管,大家也没有什么意见。

    姜盛在军营转了转,对县令道:“我就在军营住着了,你回去筹集粮草和守城物资,直接运到城上去。”

    “太尉,下官准备了安歇之处,军营条件简陋,生活不便——”

    姜盛打断了他的话,说道:“将士们都能在此生活,我又有何不便?就因为我是太尉?”

    “这——”

    “当务之急是设法守住霸陵,其他的都一切从简。你们回去吧。”

    “下官告退!”

    那些兵卒见姜盛以太尉之尊,却与他们同住在条件简陋的军营,多少也都有些振奋和感动。这些将士大部分都是贫苦农民,因为没了地,过不下去了才投军,至少有饭吃,尊严什么的都不敢奢望,而姜盛并未看不起他们,还与他们同吃住。

    早有士卒收拾出了一间屋子给姜盛和貂蝉住,并把隔壁的一间房腾出来给那四钗住,因为有女人在,军营的茅房一分为二,中间盖了一堵茅草墙,从另一面开了一扇门,给貂蝉和四钗用。

    晚饭的时候,姜六钗去伙房盛饭,发现只有糙米和一些蔫了的蔬菜,就问伙夫:“军营之中没有肉吗?”

    伙夫道:“肉?我在这里做饭三年了,

    就没见过肉!”

    “那你们平时就吃米和青菜?”

    “这些就是我们平时的伙食。”

    “你们这么吃能受得了吗?”

    “受不了啊,所以好多人坚持不住,都走了。原来的时候,这里有五千兵马,现在都走了一大半了。”

    姜六钗这算是明白了,县令之前所说士卒胆小怕事,看来并非如此,于是就回去跟姜盛说了此事。

    姜盛道:“本来我就有所怀疑,果然另有内情。现在我们带的银钱还有多少?”

    姜五钗道:“将军是要自掏银钱改善士兵伙食?”

    姜盛点了点头,说道:“饭都吃不好,怎么出战斗力?”

    貂蝉插嘴道:“相公总是心太善!养兵的饷钱必定是被县令和县尉贪墨了,为什么不让他们吐出来?”

    姜盛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再怎么说也是他们迎接我们入城的!若是我们一来就把县官都罢了,以后谁还敢让我们入城?今天已经罢了县尉,也算敲打了县令,适可而止吧。走,我们出去转转。”

    姜盛和貂蝉在四钗的保护下出了军营,到了街上闲逛,霸陵县城内看起来倒也繁华,街上的店铺也大多开门迎宾,完全不像大战来临前的样子。

    城中主道繁华处赫然挂着“松鹤楼”的招牌,姜盛信步走进了松鹤楼,里面吃饭的人倒也不少,甄俨见姜盛进来,连忙过去迎接,姜盛随着甄俨到了二楼的雅间,小二送上了茶点过来。

    “主公,冀州有消息传来,袁绍和刘虞合盟对付公孙瓒,褚燕将军也南下攻略右北平郡,现在与袁绍的关系该如何处理?”

    “袁绍现在名义上还是我治下的太守,还不好撕破脸皮,你传信给褚燕,与袁绍既不对抗,也不合作,各打各的。”

    “好,我马上派人传信。”

    “对了,张宁那边怎么样?”

    “张宁占了东光、重合、阳信三县,并没有再往北进军的迹象,也正因为如此,袁绍才敢派军对付公孙瓒。”

    “恩,你的人要一下张宁的黄巾军,我担心这小姑娘镇不住局面。”

    “属下明白!主公今晚要在此歇息吗?”

    “不了,我就是出来转转。军营的伙食很差,大战之前,你安排人每天往军营送些肉、鸡蛋、鱼和新鲜蔬菜,确保将士们能吃好。吃饱了饭,才有精神打仗。”

    “放心吧,属下一定安排妥当。”

    姜盛等人在松鹤楼吃完饭就返回军营去了,貂蝉已经在姜盛身边熟睡,姜盛却一点睡意都没有,现在西凉军立足未稳,百姓也多有怨恨,正是反攻的好时候,但西凉兵强马壮,攻城势必又多增杀戮,真不知道这种血雨腥风的日子何时是个头。

    第二天一大早,军营中有人欢呼起来,李通连忙来拜见姜盛:“主公,外面有一支车队送来了好多食材,可是主公出钱购置的?”

    “恩,uukashu士兵们吃不好,就没有精神练兵打仗,先让他们吃好。”

    “谢主公体谅,我这就去告诉全军将士!”李通知道这是收买人心的关键一招。

    李通出去之后就登上高台,对全军将士宣布这是太尉犒劳将士们的,那些过了好几年苦日子的将士们忍不住热泪盈眶,看着眼前堆成山的肉、鱼、蛋、蔬菜、面粉等,一个个都兴高采烈。那些低级军官们都纷纷来到姜盛房间外面,齐声道:“谢太尉恩德!以后愿听太尉差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姜盛出门来,众人都纷纷跪倒,连声道谢。姜盛道:“弟兄们!天下兵争不息,你们投军卖命,岂能食不果腹?吃饱了就不想家,不想家才能当好兵!当兵首先要练兵,战斗力提上来了,数不清的战功等着你们去拿!我把机会给你们,就看你们能不能立功,想不想提拔!现在我让你们吃好,你们呢,要把兵练好。现在练兵多流汗,打仗时就会少流血,打仗前我看到你们站在这里,我希望得胜后你们还站在这里!”

    众人吼道:“练兵多流汗!打仗少流血!”声音此起彼伏,整个士气都提了起来。

    <;!……fgwsg……>;

第二百八十一章 吕布来投() 
伙食改善了,士兵们干劲也十足,李通按着姜盛发出的练兵纲要组织全军开始强化训练,战斗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几天后,吕布率军来到了霸陵城外,不明就里的霸陵守军还以为是敌军来袭,连忙吹响了敌袭角。

    姜盛大惊,西凉军怎么这么快就杀到了?于是令李通集合队伍,迅速战位。

    姜盛登上城头之后哑然失笑,下令开城门迎接。

    县令听闻有敌袭,也组织守城,而是自己收拾细软,准备弃城逃跑,到了城门边上,见一员虎将跟在姜盛身后,缓步走来,后面的数千人马有序城内,这才知道消息有误,来的是援军而非敌军,于是就灰溜溜地往回走。

    姜盛看到背影像县令,就喝道:“县令留步!”

    县令哪敢应声,急匆匆地往前走,姜五钗一个百米冲刺,揪住了县令背着的包袱,县令一挣,包袱里的黄白之物撒了一地,姜五钗一手抓住县令的胳膊,把他生拖硬拽,扔到姜盛面前。

    姜盛见状,阴沉着脸问道:“县令这是要去往何方啊?”

    县令战战兢兢,连忙跪倒在地,伸手掴自己的脸,“下官该死!下官该死!”

    “你没少发财啊!你这一走,不想捞钱了?”

    “下官不敢!下官不敢!”

    “既然你不想当这个县令,那就不勉强了。奉孝,你就勉为其难,接了这个担子吧。”

    郭嘉道:“诺!”

    县令傻了眼,真是有苦说不出,他知道姜盛住在军营,绝对会发现伙食的问题,依姜盛一句话罢了县尉的表现,这个县令也迟早要被收拾,现在正好给了姜盛一个由头。

    “郭县令,礼送前任出城!”

    “请——”郭嘉对着县令作出了请走的手势。

    “等一等!小五,拿两片金叶子给他他自谋生计去吧。”

    姜盛就这么把县令打发走了,郭嘉接手了县令职位,开始对霸陵进行整顿。

    吕布又见到了“姜四钗”俞湘,魂儿都被勾走了,俞湘见吕布专盯着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就把头扭到一边,故意不看吕布。

    姜盛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有了计较,就道:“奉先!吕布!”

    吕布这才回过神来,“太尉!不知有何吩咐?”

    “该走了!先率军进驻军营吧。”

    李通见吕布也是自己人,就把主力撤了下来,只留千余人守在城墙上。

    到了军营之后,发现营帐不够用,吕布就令全军在校场扎起了帐篷,城中物资丰厚,这四千多人来了也完全养得起。郭嘉见吕布在张罗,就自己来拜见姜盛。

    “奉孝,此战如何?西凉军为何绕过了你们?”

    “属下获知情报失误,西凉军金蝉脱壳了。发现中计之后,我们率军回援长安,却得到消息说长安城破,我们担心主公的安危,打算混进长安营救主公,幸好来人传达了主公的命令,我们就直奔霸陵来了。”

    “有何战果?”

    “斩敌将李蒙,歼敌八千!自损九百多人!”

    “如此战果也是难能可贵了。吕布可有问题?”

    “主公!吕布可用!”

    “可用?那他反丁原、反董卓,将来会不会也反我啊?”

    “丁原、董卓皆庸碌之辈,并非明主。而主公文武全才,胸有大志,吕布心中真心服您,您降得住他!”

    “嗯,我一直担心吕布乃两面三刀之人,如此倒有些错怪他了。”

    “可以这么说,吕布在丁原和董卓那里可谓是怀才不遇,心中多有怨气,所以有个引子就反了。”

    “好,那我就招纳他。”

    “不仅是吕布,我观其麾下四将,也都是好手,主公可多加重用。”

    “麾下四将?都是何人?”

    “高顺、张辽、宋宪、魏续!”

    “啥?真的?这么说,我是捡到宝了!哈哈——”姜盛笑开了花。

    历史上记载的高顺建立了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重步兵——“陷阵营”,而且是死忠之人;而张辽乃是曹操“五子良将”之首,现在历史记载的“五子良将”只有乐进在曹操阵营,而徐晃、于禁、张郃已追随姜盛多年,现在张辽也来了,姜盛真是睡觉都偷着乐。

    真实历史记载的曹魏人才,已经有荀彧、荀攸、戏志才、郭嘉、徐晃、于禁、张郃在姜盛麾下,曹操那边就剩了曹、夏侯两家以及乐进、李典、毛阶、程昱、刘晔等人。

    两人正说着,听得吕布在外面说道:“吕布求见太尉!”

    姜盛笑道:“说曹操,曹操就到!”

    郭嘉一头雾水,“曹操?这跟曹操有什么关系?”

    姜盛见郭嘉一副茫然的样子,哈哈大笑,并没有解释,姜二钗开门把吕布迎了进来。

    吕布进门后躬身一礼,见郭嘉也在,说了声:“先生也在啊!”

    郭嘉颔首致意,侍立在一旁。

    “太尉,吕布征战十数载,却未遇明主。今有幸得太尉差遣,承蒙不弃允许我追随左右!”

    姜盛向郭嘉使了个眼色,郭嘉道:“奉先兄还不拜见主公?”

    吕布大喜,纳头就拜:“主公在上受吕布一拜!”

    姜盛道:“奉先,虎将也,乃我之樊哙!快快请起!”说着就虚扶一把,吕布起身!

    姜盛又道:“听闻奉先军中有四员良将,不知现在身在何处?”

    吕布道:“从现在起,只有主公军中,而无吕布军中,这四将就在门外相候。”

    “快请!”

    吕布对着门外喊道:“你们进来吧!”

    高顺、张辽、宋宪、魏续依次进来,并排站在一起。

    吕布道:“四位兄弟,还不拜见主公!”

    四人齐声道:“末将拜见主公!”

    “好好好!今日得五位良将,ww。anshu可喜可贺!拜高顺、张辽、宋宪、魏续为中郎将,以示鼓励!”

    “谢主公!”

    “小四,通知伙房,今夜我要与诸将把酒言欢!”

    一直躲在一边的俞湘被姜盛叫了出来,低着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