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72章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72章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有钱了,张三又招来了一批工匠扩大学校规模。加快宿舍和教室的建设,一个上午时间匆匆而过,下午林冲史文恭和栾廷玉一块骑着马过来道谢。

    看到张三这边乱乱哄哄的都是孩子,都很奇怪,张三给他们介绍了自己的打算,他们三个都很佩服张三的善良,张三邀请他们一起去城里收拢孤儿,他们三个也是欣然前往。

    人员增加之后,无论是上课安排,鞋袜发放等等事情都要一一给张三汇报,还好有一菲、诺兰、甘元姬等人的帮着管理才不至于出现乱子。

    一直忙到晚上,大家陆续返回,和林冲他们约好明天继续,大家就开始看着这些孩子分批吃饭,晚上一人有一碗粥一个炊饼还有一份青菜。张三怕他们肠胃适应不了所以没有准备油腻的东西。吃完饭天黑了就不准他们随意乱窜,开始各自待在自己的宿舍里。

    张三把大家聚过来,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杨泰先忍不住问:“三哥,我们能不能多招收一点,城里的乞丐孤儿太多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同意,以前没有注意还不觉得,今天挨个去看才知道原来京城竟然有那么多的乞丐,几乎每条街巷,每个热闹点的地方都有人在讨饭。

    张三点头说:“这些大多是应为北边的灾情的原因,能跑到京城的还是幸运的,路上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饿死,我已经安排人加快建设,以后我会安排人每天去城里看看,尽量多救一点吧。”

    大家听了心里才好受一点,张三说道:“今天我们一共收拢了三百多个,明天大家每人最多在找五十个,不一定限于城里,城外那些路口的脚店也常有孩子聚集。马上就冷了,挑那些单薄的。”

    大家都点头说知道,又安排一些琐事,就让大家去休息了。大家走后,猴子过来说:“三哥,那知府今天特意又去抄了裘万仞的家,把他家人都定罪听说要全家刺配三千里呢。”

    张三点头,这些人果然动手收了这好处,那么自己抢劫的事情估计就不会有人追究了。逮到了自己,那他们自己吃到嘴里的这些就有露馅的危险。

    张三回到自己院子,确见一菲和诺兰坐在自己门口聊天。张三奇怪的问道:“你们不去睡觉坐这干嘛?”

    一菲害羞的说:“三哥,今天杨大嫂的身上好香呢!”

    张三一听就明白了:“那就进来吧,又不是不给你,你们现在想要就拿走吧,只是这东西放一个月再用味道更好。”

    张三让她俩到书房去拿,想想说道:“你们别光顾着自己,给你乐姐姐、翠竹姐姐、甘元姬妹妹、闻先生的夫人都送一份。”

第一百六十章 有间客栈和悦来客栈() 
两个女孩高高兴兴的拿走了张三一半的存货,张三也不介意,反正也不值钱。拿完了在做就是了。

    第二天一早张三去看那些孩子们的情况,其他人继续去找人,张三到了学校这边,孩子们正在排队领包子豆浆。还有一人一个鸡蛋。

    张三也要了一份在这边吃了起来,包子的味道还不错,干菜的。马上就要入冬,现在的冬天能存放的菜还真的不多,所以张三早早的安排人腌咸菜,晒干菜存着。

    现在人多了,张三前几天又采购了一批存着,马上入冬以前还能采购一批白菜萝卜大葱等等存着。最近买鸡蛋都成了大问题,要跑几个集市才能凑够,张三已经计划过年之后还是养鸡了。而且猪啊羊啊都要养一点。

    老实说张三来了两个多月,还真没有供应大家吃过几顿肉,主要是肉太贵吃不起啊,还好古代人大多也吃不起肉,所以张三不给肉吃也没有人抱怨过。

    看到这边井井有条,张三就放心了,吃过饭,孩子们就开始分班,这次是按年龄分班,十二岁以上的一个班,十岁以上的一个班,八岁的一个,六岁的一个,六岁以下的一个班。

    因为孩子没有到齐,今天主要是教大家上体育课,站队就算了,先学会做游戏,张三以前玩过的拓展训练什么的,这些东西看着简单却需要相互配合,能够让他们彼此熟悉增进信任。

    张三在一边看着孩子们玩,猴子跑过来:“三哥,已经问过几家客栈出售的了,有一家特别合适,在城东汴河边,有货栈客房都有,院子也很大。”

    张三点头:“你多找几家,要城南城北城东城西水陆要冲人流密集的地方。都打听打听过两天我们在挨个去看。周封去哪了?”

    猴子说道:“三哥不是让把四哥叫回来么,我让小封去找了。”

    张三点头:“你四哥还没有回来么?”

    猴子看看学校大门:“也该快到了吧,一早小封就去了。”

    张三摆摆手说道:“你们去忙吧,你和小封以后要学会骑马,这每天步行太慢了,学会了每人去后院挑一匹马。”

    猴子高兴的说道:“好的,三哥,等小封回来我就告诉他。”

    猴子走后,张三这边又开始有孩子被送过来,大家又开始忙碌起来。张三正在给孩子们发衣服时李四过来。

    “那边还好么?”

    李四说道:“都挺好,那边的煤球卖的也都不错,大家干活也认真。”

    张三点头说道:“我打算让你回来,王浩过去南边看着,在派一个账房过去你觉得怎么样?”

    李四想想说:“王浩在这边一直负责协调煤球炉生产的问题干的还不错,人也老实肯干应该可以。”

    张三笑着说道:“成不成试试吧,我想然你在这边看着,过完年我可能要到南方去一趟,留你在家我也放心。”

    李四奇怪的问道:“三哥去江南做什么?”

    张三看着南方笑着说道:“我打算到南边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生意。这人越来越多,不多找几个生意养活不过来啊。”

    张三拍拍李四的肩膀:“你回来的正好,这两天我们有一个新生意要开张,你帮我从城里寻几家小铺面,要临街但不需要多大,或租或买都行,在找几个心灵手巧的人回来。”

    李四听罢点头同意,张三想想又说:“这个先不急,你到东京周围的人市都去看看,找一些会雕刻的工匠,会刻字,刻玉,刻铜的都行。找十多个。要有家室愿意来咱们这边长期干的。”

    李四听了点头说:“那我先去看看。”

    张三拉住李四说道:“你先别急,先回去看看你家小翠吧,我已经拖人算过了,腊月十八是个好日子,我们到时给你俩完婚,你回去给她说一声。”

    李四脸红着哎了一声就去了。

    猴子那边张三打算搞一个客栈连锁,在大宋所有的主干道路都要有分店,这第一步就是先在东京开设总店然后沿着运河开到杭州。

    这个大笔的固定资产投资当然是从善款里出了,虽然挣得钱还要做善事,但是这些客栈能方便张三的信息传递,还能作为沿途货栈使用,下一步的行镖也省的住人家的店不放心不是。

    京城总店自然要有总店的样子,所以张三让猴子找一家占地大一点的,至于经营张三确不担心,这种店后世很多成功经验还是值得借鉴的。

    又忙碌了一天,到了下午之后,大家才停下继续招收,晚饭时大家聊起一天的感受,史文恭借着酒劲一个劲的猛夸张三这事办的好,不愧仁义无双之名。

    栾廷玉来张三这边比较少,还比较矜持,大家聊着这些孩子们的未来,张三简单了说了下自己的计划,见张三说要把他们都培养成人,然后让他们选择自己的道路。栾廷玉也是佩服不已。

    酒酣时张三乘机让猴子拜了栾廷玉为师学习棍法,栾廷玉看猴子耍了一套八卦棍,也答应了教他,大家聊起近日开封府的除恶行动三人都说是大快人心。

    直到大家都喝的尽兴了,三人才骑马回城,张三看着他们的背影想着不知何时才能把几个人收入自己手下,想想现在自己的实力,应该够资本邀请他们了吧。

    还好最近和几人关系处的都不错,张三相信过一阵子他们真的出师,估计林冲还是会混禁军,但是史文恭自己应该可以请他留下来当教头。

    今晚最大的收获就是用猴子拉拢了栾廷玉,这样栾廷玉以后也会经常来庄子上,嘿嘿……。

    一直回到自己屋里张三还在盘算着怎么把栾廷玉也搞到手,这些人最重情重义,所以只能以情义拉拢。

    今天下午刘巧过来说铁匠那边已经铸造好了模具,张三打算明天就开始试生产打火机。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弹簧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抽奖抽出一个弹簧钢的配方出来。

    有了弹簧钢燧发枪就实现了,铁范铸炮也不知道到底行不行。张三现在又不敢实验,实在不行搞一搞青铜炮吧,反正青铜炮也应该算先进的。

第一百六十一章 手工到畜力() 
张三喝的有点多迷迷糊糊的想着这些事情。夜里还梦到自己开着巨大的战列舰纵横四海。

    只是醒来的时候头昏昏沉沉的,来到外间看诺兰正等着自己,张三不好意思:“诺兰没有去上课啊?”

    “三哥先喝碗醒酒汤吧。”诺兰递上碗,张三接过也不多说什么就咕噜咕噜的喝下了。喝完之后顿时神清气爽,张三点头赞道:“今天这个汤不错。”

    诺兰微笑着说道:“三哥要是喜欢以后我还给你做。这是我给三哥做的衣服,三哥试试吧。”

    张三接过一看竟然是一件丝绸的长衫,张三奇怪的问道:“这个不是我们买的布吧?”

    “三哥出入见得都是大人物,自然要穿的体面些,三哥快去试试。”诺兰说着期盼的看着张三。

    张三点头说道:“哦,那我去试试。”

    等张三出来时,诺兰看着气质都变得儒雅起来,诺兰围着张三转转说道:“三哥穿上这身衣服就是好看,那我先去忙了。”

    看着诺兰离开,张三又回屋换回平常穿的麻布衣服,去那边看刘巧的机器做的怎么样了。到了这边他们几个正在组装一台砂轮磨机,张三过来时,已经快要完成,全部弄好之后,上好皮带刘巧上去试了一下。

    随着脚踏板的运动,飞轮带动上边的小轮子飞速转动,小轮子上用一根长棍连接着一个砂轮也跟着转动起来,刘巧一边踩动踏板,一边小心的把一块木头凑近砂轮,随着嗤嗤的声响,木板一脚被迅速磨平。

    张三让他多试一会,看看时间长了会有什么问题。刘巧一边踩踏板一边磨木头,弄了有半个小时额头就开始微微见汗,又干了十多分钟就踩不动了。

    张三看着摇摇头,自己还是想的太简单了,无论是磨东西还是锯木头,都不能用这种脚踏式的,刘巧一个壮劳力都只能踩半个多小时,换了女工估计更不行了。

    人力不行就要改用畜力,畜力又需要传动装置,传动装置需要齿轮,齿轮加工需要机床,机床需要齿轮,齿轮需要好钢,好钢需要炼钢炉革命。炼钢自己又不会。一切问题回到原点,张三又不是学理工出生,也设计不出机床来啊。

    看来科技这事想玩的转真不是自己一拍脑袋就能做到的,怪不得那个印刷术中很多工件传动都是木制的。看来自己想搞打火机没有那么简单。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下一步干嘛?玻璃?不会造,水泥?不会,肥皂?油还没有解决呢!对啊,自己的榨油机呢?张三想想说道:“你们在这个飞轮上套一个木头齿轮,然后弄一根木头接到外边用牲畜带动试试,用人太费劲了。”

    这东西他们到是会,很多水车风车都是这样的,磨坊也有这样的传动装置,大家点头同意开始各自忙活,张三问:“赵志,上次让你们弄的那个榨油机弄的怎么样了?”

    “那个啊?在木工房那边放着呢。”赵志想都没想说道,接着又脸红的说:“我们一忙把那个东西给忘了。要不我带您去看看?”

    张三摆手说道:“你们忙吧,我自己去看看就行了。”

    张三到木工房找几个人把榨油机抬出来,张三对这个东西不太了解,但是有人会啊,张三稍微一问立刻就找来两个。这个虽然比平时见得大一点,但是一样的道理。

    看着他们忙着炒豆子,张三听着他们介绍怎么榨油,原来这所谓的榨油就是把豆子弄成一团硬挤,好像榨油一直都是这样,更高级的张三也见过,可是那又是机械!

    张三觉得自己有必要静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机械,好好炼炼钢什么的,科技的碾压才是最爽的,但是自己也不过是看过不少历史小说没有本事搞科技革命啊。

    张三知道蒸汽机原理,但是造不出蒸汽机,知道橡胶是蒸汽机密封的关键,但是第一不认识橡胶树,就算认识张三也不知道橡胶怎么使用啊。

    你说让他潜心研究,他未必研究不出来,但是每一样都需要浪费大把的时间,张三哪有那么多时间挥霍?张三决定还是把这些基础原理和基础知识,交给孩子们,期待他们能有新的发现吧。

    反正还有时间,现在张三更关心的是怎么挣钱,也不知道制糖是不是真的在红糖里加点泥巴就行了,张三让吴德才去买几罐红糖回来准备试试。

    为了怕自己这边的土不行,张三特意让人去远处取了一点土,加水弄成泥浆,吴德才红糖买回来,因为现在红糖倒在盆里还是糖浆的状态,张三想了想记得需要一个漏斗,正好蒸馏房里的锅盖正合适。

    张三把泥浆慢慢的倒到红糖里,然后漏斗底部用布堵上,搅拌了一阵倒入漏斗,张三记得那部小说上说静置一段时间泥浆沉到下边水会从漏斗底部的布里排出。上面剩下的就是白糖了。

    把东西都放好,张三把这些东西都放在蒸馏房锁上门了事,准备过几天再来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能出白糖,这边弄好之后,一上午又过去了。

    张三坐在饭桌上,感觉人员稀少了很多一时之间还真有点不适应,想想每日里瞎忙活一阵总算有了点成果,张三干劲更足了。

    下午张三到学校时林冲三人已经在教了,有了马的林冲三人比往日来的都要快很多,猴子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