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71章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71章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著、钱。

    首先是船,自己要在江南收购一家造船厂,造一艘大船慢则两年快则一年半,所以即使明年初去了就开工,估计也得两年后才能造好。

    张三看过福船图纸后自然想到了提高速度的办法,例如改进锯木头的工艺,增加吊装设备,下水后再舾装等等,能把船在船台停留的时间减少到八个月左右,剩下的舾装工作可以在码头进行,但是依旧需要十五六个月,毕竟有那么大。

    人的问题,张三专门找甘兴泰了解过,大宋又不禁海,海边的渔民还是很多的,招募船夫还是很容易的,而且海上的海匪也很多,不说多如牛毛,但是几百人一股的势力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

    所以初期无论是从渔民中招收,还是收编海盗都能获得不少人口,现在张三手里有这么多猛将,找一个一两百人的小海盗,一个偷袭就能搞定,然后人手不就有了。

    至于台湾的土著,这时候不过是部落式的群居,威胁是有但是只要自己站稳脚跟,那么这些土著还真不够怎么收拾的,再说了还可以分化拉拢,为我所用嘛。

    钱的问题也不大,现在张三虽然只有一两万贯家产,但是以现在的效益,到了出发时攒他几万贯还是很轻松的,只要南边的生意铺开那钱还不是滚滚而来。

    而且古代造船业不贵,估计五百吨的商船造价不过五千贯左右。所以到时张三肯定造的起,再说就算不够大不了从抢劫这些钱中借一点。

    张三现在有些后悔昨天自己话说的太满,主要是当时没想到会抢这么多,张三原本以为能抢个几万贯就不错了,到时正好补贴自己建学校的花费。

    张三昨天还在得意,自己这一招即收拢了人心,又提高了自己的形象,还培养了自己的人才,一举而多得啊。但是一天刚过张三就后悔的要死。

    其实张三一看到那一箱箱的钱就已经后悔了,但是话已经说出总不能食言啊,要不兄弟们怎么看自己?

    张三只好安慰自己,好在还是自己用,不过是换了一个名目,到时受益的不还是自己,而且以后拉拢人心的钱都从那边出,自己这边就不用再出钱了。挣得钱不都是自己的了么。

    既然下一步的目标定下了,那么现在当务之急就是人和船了,内河船不用什么创新,所以买现成的就好,沿河到处都是船厂订购几艘就是了。

    人确是个大问题,现在手头上这些人张三还真舍不得把他们派出去护送船只。太浪费了。这些高手就像战略资源一样,既是威慑武器,又是解决问题用的。

    至于沿途的货栈客栈也是一个问题,放心又懂得经营的人还真是不多,好在这个也不急,但是安保人员却等不得。古代哪怕是太平盛世一样是匪盗猖獗,所以张三需要护航人员。

    这宋朝并没有专门的镖局,但是这样的组织雏形确已经出现,有些是依托于商号,有的是个人跑单帮,总之靠着武功运送贵重东西,或者替人看家护院运送保镖货物。还有就是送信等等。

    东京作为北宋都城这样的组织和个人还是真的不少,张三考虑了一下,要是自己出面组织第一个镖局,显然不合适,毕竟镖局作为一个武力聚集行业,还是很容易犯忌讳的。

    张三考虑了一阵叫来猴子,猴子正在学校那边学棍,一见张三叫自己屁颠屁颠的跑来,张三看看他最近学习棍法那么上心,微笑着问:“怎么样最近学的怎么样了?”

    猴子摸摸头说道:“杨大哥说我很有天分,只要勤学苦练上一两年成为三流高手不难。”

    张三点头笑道:“那就好,过几天我给你找一套轻身功法学学。”

    猴子眉开眼笑的说道:“好啊,谢谢三哥。”

    张三正了正身子说道:“今天交给你几个艰巨的人物。”

    猴子一见张三如此正式,当下也认真起来。张三把猴子叫到身边:“你找京城几家有名的专门做给人送货送信生意的。想办法告诉他们如何走镖,建立商号……。”

    张三眼睛一亮想到一个更好的办法:“我想到了更好的办法,等我准备好了在叫你。你去练功吧,被忘了晚上的事,一定要小心。”

第一百五十八章 镖局和谍报() 
张三想起的更好办法就是写关于镖局的小说,还有武侠小说中带有镖局,这样总有聪明的会第一个尝试,到时自然会全面铺开。

    至于镖局小说这个还真看过不少,例如龙门镖局,长风镖局等等。张三也不在等,立刻摊开纸写了起来,要把武侠小说改成说书的本子还真需要费些脑子,一直删删改改一个下午总算弄了个大概。

    吃过晚饭,张三送走了牵着三匹马的林冲,准备回屋,但是看着大家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笑道:“看我做什么,自己去后院挑,一人一匹。那匹最好的先给杨大哥,以后有好的再给你配。”

    大家都开心起来,这古代骑马还不是和现在买车一个心情,大家纷纷羡慕杨泰能分到好马,但是杨泰确实劳苦功高,所以他先得到也没人觉得不妥。

    杨泰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三哥,好马还是留给你骑吧,我随便挑一个就行。”

    张三拜拜手说道:“我要好马干嘛?你们还指望我冲锋陷阵不成?我已经请人多从北地采购,以后还会有的。你先骑着吧。”

    大家各自去挑马,张三又回到自己屋里继续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了才算。只是这样的段子给老年人说就有点不合适,张三叫过猴子:“猴子,你把这个送到义兴和那边让他们找个年轻的说书人说。然后你找人抄写几份卖给其他瓦子里的说书的,务必使京城各处都在讲这本书。”

    猴子点头背着那盒子揣着书走了,张三看着他离去,看着天色还早,就把大家叫过来,等大家到齐,张三说道:“今天听说开封府已经停止抓人,大家明天白天都去京城四处收拢孤儿。不限男女,不论年龄。残疾的也要带回来。”

    张三说道:“但是有两个要求,现在我们能力有限,最多只能招收五百人,所以要挑那些生存条件最恶劣的。还一个就是要挑选人品好的优先。那些问题儿童以后我们建立专门的学校在招收。”

    大家听了都点头同意,张三说道:“孩子们最近上课辛苦,明天放假一天,让孩子们帮着新来的熟悉环境,安排床铺。不准出现欺负新人的情况出现。”

    张三说道:“收拢孤儿时要注意,依照自愿原则,别让人家以为我们是贩卖儿童的,可以适当宣传我们学校招收孤儿的事情。明天胡歌和闻先生负责在学校统筹,新来的孩子要剃光头、洗澡、发衣服有病的安排治病,然后分好房间。”

    胡歌和闻焕章点头表示知道。看到都安排好了,大家就散去,张三想想暂时没有什么遗漏,现在的问题就是书本了,一个是张三还没有编写好,还一个全部手抄太费时间了。

    张三不由得想起了活字印刷术,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活字印刷术之所以没有推广是应为他采用的是一些刻字的薄片烧制,所以固定难度大,容易脱落,字的笔画也容易碎掉。

    但是张三确有更高级更全面的铸字工艺,原本张三决定等自己有了造纸厂之后在弄印刷,现在看要提前来弄了,好在买纸比买书便宜,张三决定买纸印书。

    其实张三对造纸还是很迫切的,最近大家都跟张三学习了一个习惯,用纸如厕,大家都是大老粗出身,也没有谁会计较什么纸张的高贵,而且纸张确实比厕筹方便很多。大家练习写字会产生很多废纸,所以自然学着张三。

    当然大家不会像张三那样用宣纸擦屁股。看到这么大的市场潜力,张三当然迫不及待的想赚钱了。张三先抛开这些想法,活字的制作模具还好解决,字的雕刻现在有刘巧在也不是什么问题了。

    第二天一早,猴子凑过来汇报了一下昨晚的事情,书正在让人抄写,盒子已经扔到知府院子里。杨泰、刘赟、乐和、甘兴泰、各自套了一辆驴车由一个熟悉的领着往城里去了。

    张三有点奇怪的问道:“猴子,你这些人都是哪找的?可靠不可靠?”

    猴子摸摸头:“这些都是往日的兄弟,都是和我一样身体瘦弱,到处投靠每人愿意收留,现在我用他们打探消息,收钱办事。三哥经管放心,他们都懂规矩。”

    张三点头:“你注意在这些人中,找一部分头脑灵活,为人可靠地,以十个为限,招募过来。要有家人的,然他们的姐妹或者儿女有机会到我们这免费读书,亲人也可以给找个活干。”

    猴子听罢也很高兴:“三哥他们早就想跟着你混,只是你一直没有松口,我也没敢答应他们,你放心,今天我就帮你把人找齐。”

    张三点头说道:“以后打听来的消息,要分等级,每个等级的消息明码标价,不要亏待了你手下的兄弟。你和周封我会单独发工钱,但是新找的十个兄弟除了有固定的工钱之外还要根据他们获得的消息多少和重要程度来确定奖金。”

    张三想想说道:“我会安排给你们单独列个账册,你自己管理,现在每月以一千贯为上限。以后再慢慢增加。我的要求是京城里的消息要全面掌握,但是不能被别人知道了。”

    猴子有些激动又有些迷糊,问道:“三哥我们什么消息都收么?”

    张三白了一眼说道:“收什么!我会圈定消息范围,给你们写一个章程,你们按章程办事。什么都收多少钱够用!”

    猴子赔笑着说道:“好唻,这我就放心了,还是三哥安排好我们干活才踏实。”

    张三笑道:“你也去城里招募孤儿去!找些机灵的。”

    看着猴子远去,张三计划着怎么样成立一个情报机构,谍战片倒是没有少看,但是确很少有介绍间谍运作机制和工作方法的,张三只好凭借着自己的理解写出规划。

    第一个就是他们这些打探消息的,有用的消息需要更加专业的人去细细打探。送回来的消息需要有一个信息处理中心,这处理信息需要识字还要有一定的信息分析能力。

    目前人手匮乏,自己这么多人中选来选取暂时只有乐和比较合适,剩下的人手只好从这些孩子们中间先选择几个用着了。

    信息传递的渠道远距离紧急消息的信鸽,已经在饲养,普通信息的传递渠道需要等镖局组织成立,情报组织以后可以依托自己的商路来传送。

第一百五十九章 活字印刷术() 
这些事情先放一边,张三来到刘巧这边,因为铸造模具还没有弄好,他们现在还在用木头试着制造各种工具,现在正在研究的是钻孔设备,这个东西很多地方都用得到。

    张三先让刘巧停下来,给他们画了一个活字模型。让他们分成三个型号铸造出来,这个东西也很简单,无非是四面有槽方便固定。当然四面槽的高度不一样,否则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会断。

    至于上面的字,既没有冲压机,也没有模具,所以张三打算后期在雕刻,现在先做出长条,这个东西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不常用的字需要两三个,常用的字需要十个左右,特别常用的,例如的、也、之、等等都需要准备十个以上,而且是三个型号,所以这几万个还是有的。

    既然没有冲压机,那只能用模具一次成形,然后后期在进行加工,张三把这个活安排下去,自然有刘巧和铁匠铺忙活,张三看着打火机所有关键设备都有了,那么是不是可以安排建一个石油蒸馏塔了。

    猛火油的购买渠道张三已经托人打听,不过那个东西除了军队其他地方用的还真的不多,所以人家都么有多少存货,张三已经和商号联系采购,预计还要一个月才能到货。

    张三正要去窑厂那边,窑厂的负责人确先过来了,手里提着一个布包,来到张三这边打开一看原来是各种棋子已经做好。张三拿起一个看看做的还都不错。

    五子棋和围棋是只有黑白两种子,跳棋的棋子颜色较多需要六种,但是这用陶瓷来烧完全没有挑战性,最麻烦的反而是怎么弄成大小一样,浑圆的球球,好在按照张三教的用模具做也算成功了。

    棋子弄好了,棋盘也该开始了。现在就等着铁匠那边的模具做好安装机器了,不过这也急不得,张三也没有去催,反正一两天的事,不用着急。

    毫无头绪的忙了一上午,学校那边陆陆续续的有孩子送过来,张三去看了一下,这些人还真是老实,这些孩子中残疾的能占两成左右,张三只好每个寝室分配几个,大家帮忙照顾。

    新来的孩子先每人喝一碗稠稀饭,不论男女先剃个大光头,然后一律去澡堂洗澡,以前的衣服也都烧掉,洗完澡换上新衣服,就安排他们再喝一碗稀饭。

    有病的到医务室看病,没病的就由其他孩子带着熟悉生活环境,满院子的瞎逛,孩子们到了陌生的环境,还是有些不适应,但是经过同龄人的引到,慢慢的就开始熟悉了起来。

    这也是张三让这些孩子相互帮忙的原因,有时候大人未必有这些孩子更了解他们的想法。因为孩子太多,张三只得把床并起来,以前计划一间屋子六个孩子,现在一间确要住四十个孩子。

    还好两张床并着,孩子们横着睡,这样一间房子就能住三十个孩子。这样孩子们挤挤冬天反而更暖和。这样睡六百多个人完全没有问题。食堂和教室都可以分批使用,现在又不是将来,练武、训练队形,参加劳动这些至少要占到他们学习时间的一半。

    语文数学也没什么高深的东西可以教,有兴趣的自己摸索,关键是其他学科,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培养专才而不是全才。

    例如现在急需的算账、绘图、航海、机械研究、化学研究等等。当然这些人才的培养没有三五年是看不出来效果的。所以教室还是够用的。

    现在有钱了,张三又招来了一批工匠扩大学校规模。加快宿舍和教室的建设,一个上午时间匆匆而过,下午林冲史文恭和栾廷玉一块骑着马过来道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