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272章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272章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害的部队一路上白白紧张,到了上京城,部队还没有开打,辽国竟然派了使者来谈投降,这特么的城下这些人不乐意了,要投降你不早投降,我辛辛苦苦跑了几百里刚刚准备好,你投降了,这不是玩我么?

    但是人家来谈投降了,你这边要是不请示一下皇上直接打也不妥,干脆一面派人通知,一面把这些使者送往京都,张三接到消息之后,想了一下之后,直接回复,要求对方放下武器出城投降,否则直接破城。

    所以当辽国的使者还没有到锦州的时候,张三的最后通牒已经送到了耶律延禧手上,投降还是反抗,留给辽国的时间并不多,最后耶律延禧怂了投降了。

    对于耶律延禧来说他也很无奈啊,这几年战争连年,精锐部队早已耗光,国库也早就空空如也,想打仗也没有兵,也没有钱,这些汉军个个如狼似虎,拿强大的女真反手就灭了,他还能怎么办?

    辽国的投降意味着北方主要战事的终结,原本计划了两年的战争半年就打完了,对于张三来说这是一件好事,至少能省一大笔钱。

    战争结束蒙古部迅速归建,室韦人和海州女真骑兵也被派到蒙古,那边的蒙古越闹越过分了,也是时候梳理一下了,高丽和倭国也撤回国内,十万陆军就地驻扎,镇守辽河平原。

    而十万大汉骑兵则往西前往原辽国天德军,防御蠢蠢欲动的西夏,北线战争结束,立刻天下太平,大宋主动的撤回了进攻的部队,西夏也不敢在越境派遣斥候了。

    张三现在也没有功夫在打仗了,而是要筹备着建汉大典,不理会瑟瑟发抖的大宋,张三开始考虑是不是趁机打掉西夏还有大宋的西北地区,这里不止有关中平原还有河套平原。

    常言说‘黄河百害唯利一套’拥有河套平原对于控制蒙古草原有着无比重大的意义,这里现在掌握在西夏手中,这也是西夏为何能一直与宋辽对抗的重要资本。

    如果张三重新占领了河套,那么整个北方粮食的运输都变得简单的多,从河套运粮到蒙古至少能节省上千里的路途,特别是对于西部的掌控,意义更加重大。

    所以现在哪怕是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哪怕是很多地区的叛乱还没有清缴干净,张三就急急忙忙的派出汉军骑兵到河套附近。

    但是打下河套又不仅仅是河套的问题,河套对于西夏来说,那不是一个平原的事情,那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所以张三要想动河套就必须要做好跟西夏全面开战的准备。

    而和西夏全面开战对于张三来说还不如直接灭了西夏,省的膈应人,这样一个地区势力在张三看来最大的问题不是打不打得过,而是补给问题,太过贫瘠。

    那么张三想要囤积物资一战灭西夏,那大宋又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现在大宋还掌握着河西地区的大片土地,而对于运输来说,把物资运到草原远远不如运到延安府来的方便快捷,而且运到草原还得往南运,多走了几百里,物资损耗至少提高了一倍。

    这个就是因为大宋有完整的道路,而辽国只有马路,这种马路不是后世的马路,而是马走出来的路,只有马才能走的路的意思。

    所以拿下延安府借助大宋完善的道路系统,运送物资囤积物资,争取在明年灭掉西夏成为了张三现在的首要大事,尽管骑兵部队表示,自己带上一个月补给就能轻松灭了西夏,但是张三还是把他们的作战计划否决了。

    张三不喜欢打没有把握的仗,正好借这个机会把黄河北岸的土地都拿下来,方便修筑新黄河大坝,而张三说的这个机会就是开国大典的机会。

    依照惯例,张三如果成立了大汉帝国,那就等于是大宋帝国尊严的挑衅,大宋无论是为了维护自己中央帝国的声誉,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身份都要宣布不承认的,甚至会直接出兵。

    那么张三就可以借这个机会,教训教训大宋,顺理成章的拿下澶州等少数几个还在大宋手里的黄河北岸城市,然后打下陕西,使得张三从帝都到陕西有了一条完整的运输渠道,借助黄河的运力实现物资的快速囤积。

    七月所以战事结束,张三的开国大典选着在了八月一号,据说大吉大利,反正张三只需要到时候,读各种祭文然后拜各种庙接受百官朝贺就是了。

    但是开国之前照例要提升军衔大封群臣,所以军级单位就出现了,随着国土的扩大,张三需要在某个方面派出能独当一面独立指挥的单位军,一个军五万到八万人,足以面对现在世界上的任何国家。

    新的国家部委数也增加了,不要说六部不够用,就是十个都不够,最终张三直接划出了二十三个部,而且在二十三步的基础上设立了四个丞相。

    一个右相三个左相,这样一来内阁会议就热闹了,除了这些新设立的官职之外,张三还正式授予了五个公国,还有十多个侯国,总之这次封赏的规模很大,战争打到现在只剩下一个大宋了。

    到时候大宋在被灭掉之后,封赏的规模就不会这么大了,在之后这些大臣都五六十岁了,把他们陆续赶回自己的封国,就不用杀功臣什么的了。

    正当张三大笔规划的时候,突然河北传来消息,澶州段黄河决口,水淹数州之地,河北五分子一土地都受到影响,张三真的没想到宋国这么废物,不过对于大宋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

第六百四十六章西夏被灭() 
    ≈bp;≈bp;≈bp;≈bp;张三真的怀疑大宋有以水代兵的企图,所以特意派人查探,经过情报人员的查探,原来并不是这样,而是因为澶州城今年关顾着打仗,没有好好修黄河大堤,所以导致的决口。

    ≈bp;≈bp;≈bp;≈bp;没有办法,为了救灾其他的事情只有先放一放了,为了堵住决口的黄河,张三也顾不得什么名声不名声了,立刻派出部队登山黄河大坝,占领澶州,经过五六天的奋战才堵住缺口。

    ≈bp;≈bp;≈bp;≈bp;而大水造成的灾民着分批分区异地安置,例如辽河平原就有大量的耕地确无人开垦,正好让他们到那边生活,那边可比移居海外的条件好多了,至少这边有建设好的城市。

    ≈bp;≈bp;≈bp;≈bp;因为水灾的影响,张三不得不放缓了西线战事的安排,原本准备调往西线的两个师这次都投入到了这次救灾之中,这使得大宋再度紧张起来,多了五万的的军队对于大宋来说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bp;≈bp;≈bp;≈bp;因为打了几个月他们对面的大汉军队从来都没有超过五万过,所以新的五万人到来,大宋朝臣们就不再犹豫,决定先迁都长安暂避,等待国力恢复在做打算。

    ≈bp;≈bp;≈bp;≈bp;对此张三没有任何表示,救灾过后,黄河大坝的修筑再一次牵扯了张三的大部分精力,不过好在东南亚地区经过这么多年的开发粮食总算能大量运送过来,虽然运粮对于商人来说利润不大,但是张三一条命令一下,还是有不少商人选择了运粮食。

    ≈bp;≈bp;≈bp;≈bp;后勤部队在腾出手来之后,也开始帮助运输,依靠着黄河水道,张三能分段把粮食运到晋州,水灾过后,物资输送再次恢复,部队也开往晋州。

    ≈bp;≈bp;≈bp;≈bp;这次大宋又紧张了,这赵佶在长安城还没有待稳当呢,这齐国把部队又开到晋州,是不是要打过黄河拿下长安的意思啊?大宋正在担心的时候,确得到了张三在幽州登基的消息。

    ≈bp;≈bp;≈bp;≈bp;大宋君臣对此只能破口大骂,说张三狼子野心,更有甚者叫嚣要讨伐无道,但是说归说,真的要谁去,还真的没人敢去,这次迁都成功的原因大家都明白还不是主战派在澶州遭遇重大损失。

    ≈bp;≈bp;≈bp;≈bp;张三见水灾严重,也不找什么借口了直接命令前线部队收复澶州,前线部队得到命令后也是这么做的,五万人用了半天的时间就打下了澶州。

    ≈bp;≈bp;≈bp;≈bp;这个在张三看来没有什么,但是对于大宋来说,那里面可是集合着大宋二十万的军队,打算顽抗到底的主战派都在城里,这一战不仅打掉了主战派更是打断了大宋的脊梁。

    ≈bp;≈bp;≈bp;≈bp;所以大家嘴上谴责一番之后,纷纷都去成都买地,这些人觉得恐怕长安也呆不久了,张三称帝之后除了打赏群臣还确定了恢复大汉故土的口号。

    ≈bp;≈bp;≈bp;≈bp;大汉故土是哪些对于宋朝官员来说那是在清楚不过了,所以这些人除了寄希望于成都能保住,更是把目标瞄向更远的大理,那里会不会是曾经的大汉边境呢?

    ≈bp;≈bp;≈bp;≈bp;张三宣布恢复故土,除了大宋朝上下紧张不已之外,西夏也紧张起来,他们那里也是大汉故土啊,自己的老大哥辽国都垮了他们自己还能跑的掉么?

    ≈bp;≈bp;≈bp;≈bp;西夏皇帝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联络大宋,争取共同对抗打汉的威胁,使者派到长安,赵佶最终还是没有同意,把西夏人放到宋境抵御大汉,那不等于是引狼入室么?

    ≈bp;≈bp;≈bp;≈bp;这一年在各国的勾心斗角和大汉的各种建制中结束,新的一年,张三决定在麦收前打下西夏,免得西夏人在浪费了一季的粮食。

    ≈bp;≈bp;≈bp;≈bp;年后的第一枪从晋州打响,汉军跨过黄河,三天拿下随州,十天包围延安府,一个月的时间整个大宋西北尽归大汉所有,在西夏连忙把主力调往前线准备对抗大汉的时候,位于河套的十万汉军骑兵和十万蒙古骑兵同时南下。

    ≈bp;≈bp;≈bp;≈bp;西夏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二十万骑兵就包围了兴庆府,并且把整个西夏的主力部队包围在了兴庆府东边的数州之内。

    ≈bp;≈bp;≈bp;≈bp;西夏人不是没有想到大汉会两路一起来攻,但是他们没想到对方胃口竟然这么大,想一战灭亡西夏,西夏的将军还没有决定是不是要救援兴庆府的时候,仅仅过了一天就得到了兴庆府陷落的消息。

    ≈bp;≈bp;≈bp;≈bp;之后延安府,绥州,庆州的汉军共同出击,西夏主力被包围在银州,夏州等地陆续被歼灭,之后骑兵经凉州,甘州出玉门一直到达瓜州沙洲驻防。

    ≈bp;≈bp;≈bp;≈bp;西夏战争一直打了大半年,跟辽国一样行军多过打仗,一路上只需要跑过去宣誓一下主权就行了,至于以后的事情就要等文职人员的到来了。

    ≈bp;≈bp;≈bp;≈bp;打下西夏,张三就安静了下来,即使大宋再次迁都成都,张三都没有出兵占领长安,对于西部的占领告一段落,北方地区经营很难短期见到成效,所以张三现在的财政变得困难起来。

    ≈bp;≈bp;≈bp;≈bp;部队到了这个时候,也用到了极限,在占领更多的地方恐怕就会面临无兵可用的窘迫,而且行政人员也不够用了,就算是现在都已经启用了一大批旧官员。

    ≈bp;≈bp;≈bp;≈bp;要是快速统一全国,打下来容易,但是想要经营好就难了,到时候大批旧式官员换一身官府重新上任,各地势力盘根错节的局面依旧没有改变。

    ≈bp;≈bp;≈bp;≈bp;那么如果统一,这些人都将会变成改革的阻力,到时候张三在想干什么就不能像现在这样了,所以打到这个时候张三觉得该歇歇了。

    ≈bp;≈bp;≈bp;≈bp;尽管有人很亢奋叫嚣着一个师就能统一全国,但是张三还是从这次修新黄河大提的械斗事件中看到了乡村统治力量的薄弱,宗族势力的顽固。

    ≈bp;≈bp;≈bp;≈bp;所以张三决定停下来好好梳理一下,训练更多的军队,培训更多的政治人员,顺便把这些牛鬼蛇神的人物都梳理一下,还有体质内的蛀虫也该清理清理了。

    ≈bp;≈bp;≈bp;≈bp;贪污一直是中国几千来,不能避免的问题,即使张三已经给的工资很高,即使张三对于清廉这一块很重视,但是有些人就是喜欢吃里扒外,有些人就是觉得国家的是国家的,自己的是自己的。

    ≈bp;≈bp;≈bp;≈bp;特别是回到中原,一部分人认祖归宗之后,宗族势力瞬间膨胀。使得一些地方,村霸乡霸现象开始抬头,这些都是张三不能容忍的。

第六百四十七章乡村械斗() 
    ≈bp;≈bp;≈bp;≈bp;发生在黄河边的械斗原本只是一件小事,但是械斗过程中一名淡水大学的学生在处理村民纠纷的时候殉职,因为张三还兼任着淡水大学的校长,这事就被报告到了张三手上。

    ≈bp;≈bp;≈bp;≈bp;张三看后心情非常沉痛,这个时代的一个大学生有多宝贵,张三花费了多大的代价才培养出来,所以张三就命人进行详细查看。

    ≈bp;≈bp;≈bp;≈bp;一查之下情况更让张三愤怒,这次事件是张三修筑黄河新大提的一部分,黄河中下游已经成为地上悬河,所以越是加高,将来不仅工作量变大,而且风险也随之成倍增加。

    ≈bp;≈bp;≈bp;≈bp;经过水力专家的讨论,大家提出一个修新大坝分流的办法,就是在黄河大坝外侧两边隔十里在修筑一条新坝,和下游不同的是,下游只是防止,因为下游是新河,本来河床就不高,而中游则是直接分流,汛期的时候掘开大坝分流河水,这样一来能大大降低黄河的决口可能。

    ≈bp;≈bp;≈bp;≈bp;但是这个计划的工程量太大,报道张三这里,张三也犹豫了三天,最后还是决定修!不能把问题都留给子孙后代,当代人多一点努力那么后世人就多一份福报。

    ≈bp;≈bp;≈bp;≈bp;而且这种方法虽然前期投入巨大,但是后期只要分流妥当,等到枯水期的时候,可以把河水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