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248章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248章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听说参谋部正在研究更大的军事单位旅级和师级,但是一直没有实施,所以卢俊义要是能赶上这次对朱罗国的战役,升迁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卢俊义点头抱拳道:“如此就多谢,……多谢王上。”

    张三点头说道:“史大哥在草原这几个月感觉如何?”

    史文恭想想说道:“那边确实都是马背上的民族,不仅出门全靠骑马,就是放牧牛羊也多依靠马匹,每个部族里的牧民都以有一手好的马术为荣,平时放牧,战时只要稍加训练编组就是一支骑兵。”

    张三点头说道:“是啊,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我才担心啊,北方草原这些年冬天多雪灾,牲畜大量冻死,而没有吃的的牧民就会选择南下觅食,听说有很多牧民都去给辽人当兵,这样带回了先进的军事经验和政治体制经验,这样要不了多久,这片草原上的蒙古人就会开始变得有思想,有野心起来。”

    史文恭点头,接着说道:“不过这些牧民生活也挺艰辛的,他们一年到头都看不到几次陌生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苦一年常常还不够吃的。”

    其实以前在张三的印象里蒙古人就是天天吃肉,然后杀到敌人的部落里杀光敌人车轮高男人然后抢走女人孩子和财产,这样一种状态。

    但是根据燕青和情报部门传回来的消息,张三才知道,原来那些杀车轮高的男人是用来对待异族和仇人的,还有就是蒙古人并不是天天吃肉。

    能经常吃肉的必须是一些中型或者大型部落的统治阶级才有的待遇,普通牧民和一些小部落的主食以奶制品、青稞和野菜为主。

    想想也是要是全都吃肉那牛羊得养多少才够杀的,所以张三准备收拢这些牧民之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他们的生存问题,盐和茶是游牧民族不可缺少的东西。

    盐的作用就不用说,少了他人和动物就没有力气还容易得病,而茶除了人补充维生素的需要之外,茶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可以治疗水土不服。

    听着似乎和草原民族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别忘了草原上可是要经常迁徙的,不仅人容易水土不服,就连牲畜也是一样,万一水土不服,茶就可以拿来当药用了。

    所以张三可以用盐茶和铁来跟其他部族交换食物,这就不用张三从南方不远万里的往那边运送粮食了,这个不仅节省了运力还打击了其他部落。

    草原上的食物是一定的,你吃的多人家就吃的少,你吃的多,你就能养活更多的人,人家吃的少就不能养活那么多人,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事情,所以张三只从南方运去少量的粮食,大部分都是一些草原人喜欢的东西。

第五百八十八章进击的方腊() 
例如好看的花布,漂亮的胭脂,浓郁的香水,还有雪白的弯道,精致的剔骨刀,更加少不了的是,高度的烈酒,最高端的英雄血,在草原上敞开了供应,当然价格并没有降低。

    草原人对张三这些商品趋之若鹜,不仅拿出自己压箱底的经营铜钱来购买,更是赶着牛羊来换,张三则把好的牛羊分给六个部落,差一点的直接屠宰调做成腊肉或者肉罐头,储备起来等待冬季的来临。

    史文恭又说了一些草原的趣事,卢俊义好奇的问道:“琉球在草原也建立的势力么?蒙古那边我是去过的那边好像挺穷的。”

    张三笑道:“正因为那边贫穷,所以民风彪悍,个个都是优秀的骑手,所以我们打算从哪里招募一些牧民当骑兵,顺便还能建几个马场。”

    现在的卢俊义还不能知道全部计划,所以张三只是简单的说了说,接着大家又聊起这个朱罗国,武将对于打仗都是很有激情的,即使性格温和的林冲都有意去那边露一手。

    史文恭更是羡慕的看着卢俊义恨不得和他换换,张三拍拍史文恭的肩膀说道:“你们的功劳我会记在心里的,将来你们肯定会成为第一批骑兵师的师长,也会是我们琉球第一批师长之一!”

    史文恭听完眼睛一亮,这个承诺确实很吸引人,打朱罗国固然有功劳可以拿,但是这个事情办好了能升师长这个诱惑还是很大的,第一批师长啊,听说一个师最少得一万人以上吧,那可不是独当一面的大将了!

    张三接着说道:“不仅仅是师长,你们六个回来之后还会提升一级爵位,只要好好干提升两级三级都是有可能的。”

    听了这个史文恭的干劲更大了,现在史文恭只是捞到一个开国男爵,在升一级就是子爵了,那么有生之年裂土封国就有希望了。

    史文恭可不是卢俊义这种什么都不知道的土包子,琉球占有的广大领土,分出来一点对于张三来说完全就跟玩一样,而且有些地方张三确实鞭长莫及。

    所以大家都不害怕张三许诺的是空头支票,当然张三也不会去开空头支票,这次甘兴泰完成朱罗国之战后张三就打算封他为伯爵,在新几内亚岛划出一个城市归甘兴泰所有,并且扶植此城,作为大洋洲开发计划的重要港口。

    树立一个标杆,然后张三还会考虑把杨泰也封到那里,之后开发大洋洲之后,把新西兰等地也用来分封爵位,当然现在那边还都是荒岛,所以在那之前张三要定下一个宏伟的开发计划,例如新几内亚岛,定一个三十年发展计划,而新西兰则需要一个一百年发展计划。

    这样之后那些勋贵们才不会觉得自己是被发配,所以在甘兴泰出发前的这段时间张三终于开始筹划这南下舰队的事情了,到时候大洋洲大陆还有新西兰南北岛和新几内亚岛都将会被发现。至于甘兴泰等人最终一定会被封为国公的。

    所以张三需要提前考虑好分封的土地,而为了不显得自己在开空头支票,张三打算完成大洋洲的勘探之后先把一部分贵族的领地问题解决。

    周侗教孩子们有练习一阵子,张三就开始安排晚饭,饭桌上大家喝酒回想当初见面的时光,虽然只有短短几年已经物是人非了。

    周侗最近一直在听张三这边禁卫军的课程,无论是军史、战策、谋略、组织、纪律、后勤、国防论、汉族史、武器使用及保养等等课程周侗每天都能学到很多新的知识。

    周侗第一次在汉族史上听到汉族的演变史觉得简直就是歪曲历史胡编乱造,立刻去跟老师理论,但是当那位老师拿出一本本史书例证,用一个个简单的加减法进行推算。

    周侗第一次知道,原来出期的炎黄部落合并之后,也不过是黄河流域的一个小部落,两个部落联合打一个才把蚩尤部落打败,这个不是证明了皇帝的神通伟大,只是证明了皇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当时处于弱势地位。

    在人口论这一课里,周侗看到了那些老师用另外一种办法解读历史,通过历朝历代人口的发展演变过程,周侗看到了朝代更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原来朝代更迭是必然的,但是被谁取代确是偶然的。

    第一次听到了一句口号‘大汉的剑要为大汉的犁找到更多的耕地’。

    一开始周侗是不相信的,后来他通过查资料看辩论会等等逐渐脑子也不这么死板了,尽管心里的那一道坎过不去,但是已经不再认为张三的这些学说是歪理邪说了。

    张三见现在的周侗已经从开始的抵触逐渐朝着和平相处,心里也很高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为了让周侗早日扭转态度,张三最近可是没少在禁卫军中组织这种辩论会,讨论会。

    周侗不抵触张三,大家在一起相处就少了很多尴尬,师徒几人其乐融融的在一起聊了三天,有事情的就都告辞离开,史文恭回草原,准备在冬天之前把自己手里的骑兵扩充到两千人。

    林冲则回去准备接受参谋部的命令前往吕宋,准备作为南下集团的护卫力量,栾廷玉继续去坐镇镇倭岛,卢俊义则去了军官培训学校。

    而张三则开始密切的注意着方腊的动向,在方腊起事半个月之后,先后南下了建康、镇江、芜湖、铜陵、宣称、庐江等大城。

    而在方腊拿下池州之后,九江的丁家终于再也忍不住起兵响应,一时间方腊成功的关上了建康的西大门,丁家负责赣江和铜陵以西的江面防御,而段江流负责铜陵往东的江面防御。

    完成了西进之后,方腊又往东出兵两路,一路从镇江往常州江阴方向,一路由宣称往湖州杭州方向,打算一举拿下东南半壁。

    而大宋则刚刚把命令下达到各个州府,一个是严防敌人渗透,从城内攻破城池,第二就是各地积极组织乡勇,协助城池防御,第三就是已经组织了一支二十万的平叛大军在一个月内就会到达滁州。

第五百八十九章甘兴泰下西洋() 
大宋和方腊的战争一触即发,但是大宋上下确尴尬的发现竟然没有可以渡江的战船,无奈又命令各地打造渡江战船,并且要求杭州等地出兵协防湖州和无锡城,并且命令福建等地防御琉球的部队北上增援。

    大宋的战争机器又一次开动,而闻讯的方腊干脆直接在建康称帝,国号为唐,改建康城为南京,打算和大宋干到底了,张三对于他这种一不怕死,二不怕死的很难看的精神很佩服。

    不过方腊也不是完全的傻,通过在琉球的学习他多少知道了一些治理国家的基本道理,至少他也知道士兵没有经过训练上战场是打不过正规军的。

    就像最近这些战争之所以能那么顺利,全靠他一开始训练的三千护教军冲锋在前,否则这几个城市别说半个月,半年他都未必能拿的下来,所以这次方腊又在南京城重新招募了三万护教军,打算进行训练用来跟大宋进行决战。

    原本的三千护教军,战死了八百多,又到各个部队当将领分出去七百之后,现在方腊还要留下八百人护卫自己的皇宫,而最后能训练新的护教军的只有六百人。

    不过方腊经过跟大宋官军打了几丈之后,现在正是自信心膨胀的时候,而且宋军想打过长江少说也要三个月的时间,方腊觉得自己新护教军训练三个月一定能打赢宋军。

    这次大宋的领军将领竟然还是童贯,这个让张三非常的无语,难道整个大宋都找不到一个男人了么?非要用一个太监?再说了,这太监有本事还好,几十万军队都搞没了,这些人都瞎么?

    大宋重新制定了防御策略之后,湖州方向得到了一万六千宋军的协助,然后城内实行了宵禁,在方腊进攻当天,又成功挫败了一次内乱,战线总算是稳定了下来。

    不过湖州城毕竟是个小城,在方腊军的进攻下危在旦夕,无锡也是一样,反应过来的两城宋军多坚持了大半个月,这大半个月对于苏州和杭州来说意义重大。

    有了这个准备时间,两城总算是完成了部署,成功的把方腊军挡在城下,方腊也没有时间顾及苏杭了,因为童贯这次竟然没有去滁州,而是带着士兵直接到达了鄂州,然后开始收集船只,准备先南下九江然后顺流而下一举荡平反贼。

    所以方腊把大军调往九江双方打算在这边展开一场大战,丁家原本以为自己纵横鄱阳湖赣江一带已然无敌手,但是真的等到这种几万几十万人的大战的时候,才知道自己那点人船不过是些小虾米。

    虽然他对外号称有八万水军,但是除了新招募的之外,真正的老骨干也不过三千人,就算加上新招募的也才勉勉强强过万。

    方腊派自己的叔叔方垕为九江都督,带来了五万援军号称二十万,不是方腊不舍得给,只是江南的流民似乎比预计的少了很多,让他的征兵行动陷入了困境。

    方垕来到之后,立刻征集沿江船只和渔民,丁家的水军规模瞬间扩大了一倍,方垕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听说对面的童贯就是这么做的,水军不够渔民来凑。

    这个时候的张三则在淡水码头迎接甘兴泰,接到张三让他带兵南下的命令之后,太立刻去挑选船只和出征部队,顺便对北方几个舰队进行一次巡查。

    这一圈下来,所有准备工作都已经准备就绪,张三这次还有最后一次安排,甘兴泰需要跟张三请示,张三准备打到什么样?

    对于这个张三已经有了想法,张三把甘兴泰接到王宫,两人坐定后,张三开口道:“我已经让外交部尝试对朱罗国西面的厚哲娄其和帕拉两国进行联系,只要你这边有重大胜利两国应该会协助你从背后对朱罗国发动进攻。”

    甘兴泰好奇的问道:“两国比起朱罗国力如何?”

    张三想想说道:“两国论国力大约相当于朱罗国的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但是两国军事实力并不强大,一切还要靠我们自己。”

    甘兴泰点点头问道:“王上,这一战打到什么时候为止?”

    张三握拳道:“第一朱罗国道歉,并赔偿开战以来的损失,第二割让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安达曼群岛、斯里兰卡岛这些地方为我所有,第三海军规模和造船业都要受到限制参照倭国例。”

    甘兴泰就要去打仗,对于这些地方自然知道,皱眉问道:“这样一来就等于把朱罗国限制在印度大陆,恐怕他们不会答应吧?”

    张三认真的说道:“我也知道他们不会答应,所以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敌人手上,你要在开战后迅速的消灭对方海上的有生力量,占领这些战略要点,为我们的商船下西洋建立一个安全通道,把第二阶段的战争拉到朱罗国的近海。”

    甘兴泰点头:“王上,参谋部的作战计划我已经看到,第一阶段的作战要求我也看到,我想问一下计划之前,要是我们集中兵力先来一次斩首行动可比可以?”

    张三摇头道:“按照参谋部的推演我们偷袭成功的可能性很低,若是强攻敌人首都会面对敌人大兵团的围攻,稍有不慎可能会陷入敌境造成重大损失。”

    甘兴泰不死心的问道:“那我们完成第一阶段作战任务之后,敌人为防止我们登陆,一定会把军队分散各地,这样不就可以来一次突袭了?”

    张三无奈道:“你为什么非要偷袭他们首都?”

    甘兴泰无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