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24章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24章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三心里乐开了花,这次算是大有收获,这样的杨泰也算是一流高手了吧。

    自己这算不算捡了个大漏?自己要是把太极的精义讲给其他人,其他人会不会也会有所启发?这算不算自己的一个杀手锏?

    张三心里面叨念着这些,清醒过来的杨泰向着张三拱手道:“今日得三哥家传绝学相授,不胜感激,小弟对家传杨家枪也略有所得,三哥若是有意,小弟必倾囊相授。”

    张三哈哈大笑道:“兄弟所得哪里话,等这边东西都搬走,腾出地方,我这还有太极枪法太极刀法剑法等,一并说给兄弟,到时兄弟取长补短,多做参考,共同学习。”

    张三对于杨泰自称小弟还是很开心的,现在张三觉得,自己当初的想法是不是太自私了,以现在杨泰对自己的信任,就算真的要造反,杨泰也会应为兄弟情义跟随自己吧?

    毕竟古代还是很看重家传的,很多人甚至把家看的比国还要重,这种交流家传武功的交情,就相当于最铁的关系了。

    只是张三觉得有些惭愧,自己用一套太极换取了杨泰的家传杨家枪法,是不是有些不厚道?

    可是转念一想,也不尽然,这套太极可是神功来着!练好了的人哪一个不是宗师以上的境界?

    这样想杨泰其实也没有吃亏,不是吗。

    想到这些张三就不在纠结,杨泰和吴德才等人也分别去洗漱。

    吃罢早饭,小雨还在淅沥沥的下着,李四和张元霸披着蓑衣就过来了。

    张三看人到齐了,一行人就向着凤栖庵方向走去,一路上行人都是匆匆忙忙的疾行,秋叶堆积在街边屋脚,慢慢的腐烂着,好在东京的街道都铺上了条石。只是有些地方年深日久,难免坑坑洼洼。

    前面走来一队驴车,叮叮当当的冒雨前行,车队中驴子和骡子夹杂着,商人一边咒骂着这该是的天气,一边吆喝着大家注意盖好货物,不要淋湿。

    张三一行人披着蓑衣也不说话只管闷头向前走,路上大家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也没有人关注过他们这群人,毕竟这东京三五成群的人太多,奇奇怪怪的人也太多了,大家早就见怪不怪了。

第五十二章 佛祖面前也分高低贵贱() 
张三看着路上的行人,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样的结果,想来这门不是那么好进的。

    凤栖庵位于皇城以北,张三一行穿过新酸枣门大街向东,过了天源河,雨就开始小了一些,一行中大家看张三不说话,也都没有开口,气氛显得有些压抑。张三很想说几句话缓解下气氛,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一路上只有三三两两的小贩搭着雨棚售卖着一些东西,也有卖菜的小贩走街串巷的吆喝。雨小了之后,街上的行人明显多了起来。

    当大家快到景龙门时路过一个叫周家烧鸡的脚店。张三见张元霸咽着口水向里面看了好几眼,张三停下来问了句:“元霸,饿了么?”

    张元霸连连摇头说道“俺不饿,早上吃饱了。”

    张三翻白眼问道:“不饿你看人家的烧鸡做什么?”

    “俺不饿,真的,就是,就是想吃。”

    大家被张元霸的话逗得哈哈大笑。张元霸也不好意思的摸摸头嘿嘿的傻乐。

    张三跟李四说道:“马上就到地方了,走,我们进去歇歇。”

    大家跟着张三进店,李四吩咐店家剁了两只烧鸡,打了两斤高粱酒。大家做好,张三示意张元霸先吃,张元霸点头立刻去拿了一只鸡腿。

    大家看着他的馋相也没有在意,都看着张三想听听张三的意见。

    张元霸拿起鸡腿并没有去吃,而是递给张三说道:“三哥你吃。”

    大家一时大感惊讶,没有到这个愣头愣脑的家伙还知道谦让了。

    张三也是很感动,在张元霸淳朴和简单的头脑里,想来只有你对他好,他就对你好吧。

    想起上次在大堂上,张元霸愿意替自己受棍,张三欣慰的拍拍张元霸的肩膀说道,三哥还不饿,你先吃吧。

    张元霸看三哥不吃,就把拿鸡腿的胳膊申回,把鸡腿揣在怀里,嘴里嘟囔着:“那俺给妹妹留一个。”

    张三喝了口酒看着大家说道:“昨天我想了想,双儿这事,想来只是她的一时冲动,最近也确实发生了不少事情,让她受了不少刺激。”

    张三叹口气说道:“所以今天我们去的目的不是去闹事,也不是去抢人,我们只是为了确认双儿的平安,千万不要再刺激她,要是她再一冲动真的走了,那我们就更加得不偿失了。”

    大家一听张三的话都是松了一口气,其实大家最担心的的还是张三自己一时冲动干出什么事情来。

    现在既然张三自己想明白了,那大家心里的石头也算放下一半了。

    大家也不是不关心双儿,只是大家还是比较迷信的,既然算命先生说过这话,大家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看待。大家都是觉得只要双儿平平安安就好。

    李四说道:“三哥说的对,我们只要知道了消息,等双儿妹妹心情平复了我们再让杨家嫂子慢慢劝劝。兴许自己就想开了。”

    杨泰和吴德才也点着头,大家的心事放下了,也觉得有些饿了,再看桌子上的烧鸡已经被张元霸消灭了一盘,也就不再客气,开始吃喝起来。

    张三看着窗外雨渐渐停止,天还有些阴沉,可能一会还会下雨吧。

    大家结了账就继续赶路,穿过景龙门大街过了后门桥,一座古色古香的寺院就出现在大家面前。

    门前的牌匾上刻着凤栖庵三个大字。跟普通的寺庙比也没有什么不同,唯一能证明不同的应该就是门口那一队把守巡逻的士兵了。

    看到士兵大家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张三等人只好硬着头皮往前闯。

    见张三这伙人走进,离得有十多米远那个为首的就大喝道:“来人止步,此处为皇家禁地,感擅闯者,杀无赦。”

    张三等人立刻停下,李四立刻点头哈腰的上前,说道:“都头大人,我们是来寻亲的,昨日我等的妹妹前来上香,今天我们是接她回去的。”

    说着李四从袖子里拿出一吊钱递上去,也不见那都头如何伸手,只是眨眼之间,李四的钱就已经不见。

    收了钱那都头就说道:“你们只准在门外等候,莫要生事,否则轻饶不得!”

    李四点头道:“是,是,我们知晓,必然不让都头为难。”

    张三等人来到庙门前,庙门口还有两个拿着棍守门的尼姑。张三等人上前,那两个尼姑也不见说话。

    张三只好上前也不知道怎么称呼只好说道:“两位师傅,小人有礼了,昨日舍妹前来上香礼佛,住在了贵庵,今日我等特来接舍妹回家,还劳烦两位师傅通禀。”

    离张三近一些的尼姑双手合十道了一声:“阿弥陀佛,施主有礼,还请施主告知另妹是哪家的小姐,我好前去通禀。”

    张三连忙说道:“哦,舍妹姓吴叫吴双,应该在慧德师太处。”

    那尼姑又施了一礼说道:“施主可能不知道,慧德师太早已不问俗务,我等不便打扰。”

    张三大急道:“不会啊,舍妹应该就在凤栖庵中,还劳烦师太帮忙寻寻。我等感激不尽。”

    那尼姑也不回话,另一边的尼姑咧嘴讥笑道:“真是好笑,这庵中容留的女客都是皇亲国戚,非富即贵的上等人物,怎么有你的妹妹。”

    张三听了大怒,就要上前理论,那尼姑又道:“你干什么这凤栖庵岂是你能闹事的地方,本庵禁止男人踏入,敢进来一步打断你的狗腿。”说完还不忘晃晃自己手里的棒子。

    另一边那都头上前喝道:“既然没人,还不快快散了,再敢饶舌,绝不轻饶。”

    李四等人一看,害怕张三硬来,连忙上前拉住张三。

    “三哥别急,我们从长计议。”

    张三本欲挣扎,见大家都来拉自己,张三对着大门叫道:“双儿,三哥来接你了,双儿出来啊。”

    那都头立刻把配刀抽出一半威吓道:“你想死么?快滚!”

    李四和杨泰拉住张三向一边走去。李四说道:“三哥,刚刚不是还说的好好的么,怎么现在又这么冲动?”

    张三离开了大门,心情逐渐平静下来,暗道自己刚才有些冲动了。刚刚的脚店自己还信誓旦旦的说要冷静呢。没想到事到临头确又冲动了。

    张三抬头看了看那个讽刺自己的尼姑,一副尖酸刻薄的嘴脸。比那些骂街泼妇还要让人厌恶。

    张三苦笑着,原来这佛祖门前也分三六九等啊。

第五十三章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张三这边想着,从街西边行来一队人,最前边是一个小斯牵着的高头大马马上坐着一个年轻公子,公子身后是一排小轿,每个轿子都是四个轿夫抬着,每边边都有两个丫鬟两个仆人斥候着。

    张三看着这排场不禁想起当日公主也没有如此大的阵仗,莫不是来了哪个王爷或者贵妃太后之类的大人物来了。

    那都头一看这队人过来,立刻远远的小跑过去迎接。“这不是章仿公子么,您可真有孝心,每月都来礼佛。章相公近来可好,我在这遥祝他老人家,福寿安康,仙福永享。”

    一边说着一边接过小斯手里的马缰赔笑着说:“我原以为今天下雨,老夫人不会来了,没想到她老人家礼佛之心如此虔诚,真让我等高山仰止,高山仰止啊。”

    张三听着感觉马上都要吐了,但是观看那马上的章公子,确听的飘飘欲仙,深深地沉醉其中。

    那章公子斜眼看了看都头说道:“你叫……,什么来着?”

    “小人贱名怎敢污了尊耳,您喊我一声冯六就行。”

    “冯六啊。”

    “哎,章公子您尽管吩咐”

    “你快去通传,让里面准备着,今天老太君要在这给我爷爷祈福,莫要耽误了时辰。”

    那都头点头哈腰的说:“您放心吧,三公子,刚刚我已经让人去通知慧贤师太,想必这会都快到门口了。”

    冯都头领着章三公子到下马石旁,三公子下马,快步走到第一个轿子边上,待轿子停稳,轻轻撩开轿帘笑着说道:“奶奶,凤栖庵到了,您慢点。”

    里面一个花甲之年的老太太颤颤巍巍的扶住章三公子的手,慢慢的走出来。看着这章公子说道:“乖孙儿,还是你最懂事,走跟奶奶进去。”

    章老太太正迈步往里走,后面轿子里下来一个个中年大婶竞相前来搀扶,凤栖庵也是中门大开,庵内一个老年尼姑带领着一大片尼姑前来迎接。

    见了章老太,为首的老尼姑合上双手说道:“阿弥陀佛,贫尼这里有礼了。”

    章老太太也合上手说道:“慧贤师太不必多礼。”

    慧贤右手一引:“请”

    老太太回道:“请”

    一行人大摇大摆的往凤栖庵里行去,这时也没有提章三公子和随行的小斯等人是男眷的事了。

    张三只觉得这一切是一种莫大的讽刺,更为双儿相信这样的地方能修行感到可悲。又觉得这些人很可怜。很可笑。

    李四看张三一副悲愤,苦笑不得的表情,担心张三受了刺激就说道:“三哥,那时章相公的家眷,自然可以随意出入,一会等她们走了,我们使些钱,肯定能见到双儿姑娘的。”

    张三站在门口来回的转着圈,看看天色,也不知道这老太太要拜到什么时候。

    又等了两分钟,实在等不下去,就示意李四现在先去问问,李四得了张三的命令,立刻揣着钱上前探问。先又给了那当班的都头一吊钱,又跑到门口给看门的尼姑送了些钱。

    那尼姑见张三等人态度那么坚决,也怕真的认识慧德师太,就留下一个人看门一个进去询问了。

    张三又在门口乱转了二三十分钟,那去通禀的尼姑才气喘吁吁的跑回来。

    张三本想上去询问,但是被看门的禁军拦下,那尼姑这次确没有停在门前颐气指使。

    而是跑过来问道:“你们谁是张三公子?”

    张三一听连忙说道:“我是张三,可见到我妹妹了?”

    那尼姑怪异的扫视了张三几眼,拿出手里的一个红布包递上来,说道:“双儿姑娘让把这个东西交给张三公子,并且双儿姑娘说,她会在庵内为公子每日祈福诵经,只盼公子早日找到如意郎君,如若公子再来寻找,她情愿削发为尼。”

    张三听了傻眼了,接过那尼姑手里的红布包,打开一看,原来是当日张三递给双儿的那对镯子,张三原本以为双儿已经把它卖了给老吴看病,没想到确一直留在身边。

    张三安慰着自己,只要她还好好的就好,可以慢慢来嘛。

    但是张三心里还是觉得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一块重要的东西。整个人觉得提不起精神来。

    张三静静的靠着墙,双眼呆滞的看着前方。心里乱七八糟的。张三很想进去看看双儿到底怎么样了。

    但是一来害怕双儿不愿见到自己,二来也是这狗眼看人低的看门狗阻止。

    想拿望远镜去看,但是周围也没有什么方便的地方。加上天色又不是很好。

    张三就这样一直发愣,直到那章老太太上完香出来,天上又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张三落寞的走在回去的路上,身边杨泰给他披上蓑衣。

    凤栖庵门口,双儿看着张三远去的背影偷偷流泪。原来她一直在门后看着张三他们。

    回到家张三也不说话,脱下蓑衣倒头就睡,大家看张三心情不好也没有去打搅。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张三才被一阵狗叫声惊醒。张三起身看见院门外,一个怯生生的小女孩,提着一个食盒站在门口,被呼保义吓得想进来又不敢。

    张三一看原来是张元霸的妹妹,连忙起身叫住呼保义。呼保义听到张三喊它,立刻不再叫,跑到张三跟前,转了几圈,摇着尾巴。

    最近一直没太在意,现在再看,呼保义身上的癣都好了,也不那么消瘦了。只是身上有的地方还是没有毛。

    张三摸摸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