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231章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231章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就把琉球只是一个岛国,并且是宋国的属国。

    然后又把琉球为了当宋的属国还跟宋国干了一仗,最后没有打过,宋国也怕琉球继续找麻烦才决定允许琉球成为他的属国。

    高丽国王一听,这个不就是哭着喊着要当人家小弟,然后人家不愿意就在人家家里撒泼耍赖,最后人家嫌你烦了干脆承认有这个小弟。

    所以高丽国王顿时对这个所谓的国书没了兴趣,随手一扔说道:“我高丽自有法度,全国耕牛禁止私自买卖,你琉球商人未得我国允许私自购买耕牛本就违法,此事只不过是小小教训,回去告诉你们国王要是再有下次,我高丽必然派兵到你国问罪!”

第五百四十一章对高丽宣战() 
听到对方国王这么说,琉球使节并没有生气,仿佛早就料到了一眼从怀里摸出另一份国书说道:“我琉球国王来时除了国书之外,还让我带来了这份最后通牒。”

    说完使者把最后通牒递交上去,高丽国上下,都是一脸鄙视的看着琉球使节,高丽国王更是皱眉,太监想把最后通牒递上去,高丽国王一挥手,打掉国书说道:“回去告诉你们国王,这里是高丽,他要是亲自来求,本王或许会赏他两头牛,在发现你们那边的商人乱买东西,都给你们抓起来!”

    使者得到交代自然不会争辩,见高丽国上下都不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使者躬身说道:“我国国王的话已经带到,您的回话我也会带给我王,那么小臣告辞。”

    说完使者看了一眼被仍在地上的最后通牒,转身离去,高丽国上下,也只把这件事当做朝堂上的一个小事,接着讨论起,北方的战事。

    这时候,高丽和女真完颜部的战争已经失败,高丽不仅没有抢到那几个部落,反而完颜部的骑兵已经越过了鸭绿江在江南岸驰骋,为了应对这个情况高丽现在大半的兵力都守卫在北方城市。

    这个也是琉球参谋部为什么有信心依靠五万军队速胜高丽的原因,而高丽国上下现在全部的精力都在想着如何对付入侵的女真人,对于这个突然到来的琉球国根本没有人放在眼里。

    这时其中的一个出过海的大臣上前说道:“王上,臣前些日子出海前往云州城途中看到过琉球国的商船,据海船上的船员说,琉球商船多不胜数,而且军舰强大纵横四海无敌手,跟宋国打仗更是一战全灭宋国精锐的登州水师,我担心要是琉球恼羞成怒袭击我们的沿海商船恐怕我们同样损失巨大。”

    其中一个大臣笑道:“李太长此言不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去年出使大辽有见过所谓的登州水师,船只也不过三五艘,比起我们的战船也相差不大,所以琉球灭登州水师不值得夸耀。”

    其实这个大臣见到的只是登州水师的一个巡逻分舰队,但是在自大的高丽人眼中,那些船应该就是登州水师的全部了,毕竟高丽自己某个州的水师就是这个规模,所以他一想,就觉得宋朝也是这样。

    这个大臣得意的说道:“我们的仁川水师大笑战船数十艘,琉球要是敢袭击我们的商船,我们就出动水师,把他们打的落花流水,把他们的商船都抢过来,变成我们大高丽帝国的财产!”

    高丽国上下听了都满意的点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在他们眼里,这个所谓的琉球国也不过是几十艘小船的海岛小国罢了,仗着自己有几条商船就为所欲为。

    高丽上下制定了应对琉球的战略之后,就不再关心这事,直到退朝之后,高丽的宦官才把国王打掉的最后通牒捡起来,想了想这个也算是档案,就扔给身边的小太监归档处理。

    自始至终,参谋部的三个文员研究了一天拟定的琉球第一份最后通牒,连被人翻开看一眼都没有就沉入了高丽的档案馆,而高丽上下确对于最后通牒上拟定的最后日期根本就没有一个人知道。

    琉球使节回到驿馆,立刻飞鸽送信到镇倭岛,第二天张三就接到了事情的经过,亏得张三还给了对方十天的时间,现在看来,事情到了这里,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镇倭岛上,琉球军正在进行针对性的登陆和攻城训练,仁川港是一个潮汐性港口,十多万军队想要一次完成登陆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参谋部根据验算得出,除了部分部队在仁川港登陆占领港口为后续的物资运输开辟道路之外。

    大部队则趁着涨潮的时候进入汉江直达汉城城下,然后炮击汉城争取一鼓作气拿下汉城,所以根据这个战术的要求,部队必须进行工程和登陆的模拟训练。

    至于倭国的部队,则是在紧张的集结和运输之中,张三为了完成这批突然多出来的部队运输任务,又抽调了一批后勤船只。

    这些后勤的船只,一开始开到镇倭岛是为下一步打下高丽后运送抢掠物资准备的,现在先把倭国的士兵运过去,正好回来的时候可以运物资也不耽误。

    只是两国的部队大多都集中在关东平原地区对峙,所以要从那边集结在运到镇倭岛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好在张三准备的充分,并且倭国军队并不参与第一阶段的攻击行动。

    事情到了现在倭国的军队已经在集结,张三这边算算时间除了路上需要的时间之外,张三决定六天之后从镇倭岛誓师出发。

    士兵又练了两天之后开始休息,所有部队开始告诉战斗的原因,目标还有战场纪律,这个也就是告诉士兵他们为什么要打仗,跟谁打仗,要打到什么时候,这样也是避免士兵盲目。

    最后通牒下达六天之后,倭国的部队终于达到镇倭岛,正好人都聚集齐了张三干脆不让倭国士兵登岛,直接命令部队出发,也让这些倭兵看看我们琉球的士兵是怎么打仗的。

    经过一个简单的誓师动员活动,部队开始陆续上船,张三也登上了他的琉球号战船两个倭国的国王也被邀请到张三的坐舰上参观整个战争的过程。

    路过济州岛的时候,琉球海军并没有停留,这里将会作为镇倭岛的另一个马场,所以攻击的任务就交给了栾廷玉的这个镇倭总督来负责。

    高丽一直把济州岛作为犯人的流放地还有马场使用,所以这里驻扎的士兵并不多,根据侦查人员获得的消息,总共驻扎的部队不到两百人,而且岛上只有一条小帆船,而岛上的物资基本依靠自给自足,当然高丽也会每月派船过来送点给养还有薪水。

    所以这样的一个岛张三根本不屑于停留,派出舰队去清理都是在浪费时间,而让倭国登岛,那就更是不行了,以后这里就是琉球的了,让倭国抢一遍,那不等于是抢张三的钱么?

    所以张三直接把这个占领济州岛的任务交给了栾廷玉,对于栾廷玉来说这事也是非常简单,随随便便的派一个营就能轻松搞定这事。

    部队绕过济州之后,就往西北方向而去,两百艘以上的船队,想要不被人发现还是很简单的,在没有望远镜的时代,只要外围的船只做好警戒,驱离靠近的船只那么船队被发现的概率还是很低的。

第五百四十二章登陆汉城() 


第五百四十三章快取最后通牒() 
此时的张三已经和倭国的两个国王换上了一万石的炮舰在观看琉球军快速登录,两位倭国国王看到琉球军的效率,还有刚刚出现的新武器,都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十多分钟十个成建制的营下船,除了五个营继续在这守卫登录点之外,剩下的五个开始往刚刚有军队过来的方向扑去,而那个地方就是高丽的首都汉城。

    而此时的高丽国上下已经接到消息,首批派出的王城禁卫军被击溃之后,高丽上下更是乱做一团,恰好这个时候正是上朝的时候。

    除了命令禁闭都城的大门之外朝堂上意见分成了两派,一个是让国王立刻命令北方的部队回京勤王,抵御琉球的入侵。

    另一部分人,坚持认为琉球只是占了突然袭击的便宜,只要高丽王城守卫军认真对待,肯定能击退来犯之敌,还有人借此机会参禁卫军统领畏战的等等。

    禁卫军统领待在那本想一声都不吭,可是想想上午的打败如果不说些什么恐怕误导大家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就把战争的经过跟大家仔细的说了一遍。

    当大家听到禁卫军一万人都没有冲破对方两千人的阵型,还损失了将近四千人的时候,都有些不敢相信,部分官员觉得这家伙是在夸大敌人企图逃避罪责。

    当然也有和禁军统领关系好的则清醒一些,觉得如果统领说的是真的那么高丽确实要调大部队勤王,不过大家都觉得汉城城高墙厚,短时间应该不会有问题。

    所以这些人就现在王宫吵了起来,琉球军五个营到达城外的时候,丝毫没有引起这些人的关注,他们觉得区区五千人能干什么?

    汉江上炮舰已经就位,等第二批的十个营到达汉城城下的时候,炮舰开始开火,按照战术操典的操作规范,火炮攻城全部火力集中在几段城墙,务必在短时间轰塌对方的城墙。

    现在琉球的火炮射速大概是一分钟一发,熟练的炮手则可以做到两分钟三发,每打一二炮之后,船只就调头换到另一侧的火炮,让这边的火炮歇歇降降温。

    所以当琉球军全员下船到达汉城城下的时候,舰炮已经轰击了四十多轮,汉城临江的这一面城墙已经斑驳的不成样子,对于这种全新的武器汉城的守军战战兢兢的祈祷着天神保佑。

    王宫内高丽国王听着这隆隆的炮声,焦急的走来走去,突然他想到什么问身边的太监:“那日琉球使臣不是送来了一份最后通牒?你给我找来我要看看。”

    太监听了立刻庆幸自己没有乱丢,连忙去找小太监问当日的通牒他交给了谁,然后小太监又慌忙的去档案室去找,一刻钟之后,档案室的官员终于翻出了最后通牒。

    当高丽国王拿到最后通牒翻开,只见上面第一行写着:‘琉球国王致高丽国王书。’

    再往下看:‘前日我琉球商人到贵国购买耕牛,无端受贵国刁难,我国国王对此非常愤怒,今日特敬告高丽国王如下事宜,第一、立刻停止这种无端刁难,并对我国商人做出赔偿。第二、贵国必须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并对此次行为道歉。第三、以后琉球和高丽两国友好通商,高丽必须保证我琉球商人在贵国正常贸易受到贵国保护。以上三条贵国必须在接到此函的十日之内给予回复,过期则视为对琉球的挑衅,我琉球必以战争讨回公道,勿谓言之不预也!’

    勿谓言之不预也这句话是张三特意让加上去的,不过张三以为很有威慑力的一句话,高丽君臣连看都没有看到,而现在高丽国王看到这封通牒也没有把心思放在这句话上。

    这三条对于高丽国王来说前几天看到肯定是不能接受的,但是现在敌人兵临城下,他又觉得,如此简单的要求你说清楚我们坐下来商量商量就是了,至于为了一个商人打仗么?

    高丽国王现在非常后悔自己当初没有看一眼这一份最后通牒,要是当初看一眼,说不定现在就不会这么被动,不过他没有想过,就算是当初打开看到这话也会一笑置之。

    所以这场战争是注定的了,但是高丽国王到现在还没有觉得自己会输,只是觉得琉球军是靠着无耻的偷袭取得了优势,等到自己的大军来了一定会收拾掉对手。

    整个高丽也是弥漫这这种气氛,所以哪怕知道琉球军已经四面包围了汉城,高丽的君臣都没有紧张起来,听着将士汇报琉球用一种奇怪的武器轰击高丽的城墙,大家也不觉得什么。

    这些文官又不上城墙,在他们看来所谓的奇怪兵器不过就是特殊一点的投石车罢了,士兵之所以不认识,那完全是他们没有见识罢了。

    大炮的轰击还在继续,张三和两位倭国国王正在船上观看,其实攻破汉城的方法很多,张三之所以采用这种堂堂正正的办法就是表演给倭国国王看看,让他们畏惧琉球的强大。

    张三已经在琉球做过测试,这种城墙只需要最多四个时辰必然能轰塌,所以大家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就好,张三觉得要是一切顺利在太阳落山后,自己就能站在高丽的王宫里对高丽王训话了。

    码头那边倭国的士兵正在下船,相比于琉球军的迅速快捷,倭国士兵的下船速度,就慢的多了,而且下船之后,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都混乱的站在码头,估计没有半天时间很难恢复建制。

    这个才是这个时代登陆的正常表现,而琉球军则是超前的,这种效率也是一场场战争打下来,一场场演练总结下来,才有的成果。

    相比于同时期的其他军队,琉球军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一个参谋部,参谋部的作用并不是只是打仗的时候出谋划策。他更是研究各种战法,制定各种战术战略,还有就是革新各种训练战斗方法的组织。

    现在哪怕只是一个后勤运输车辆的车轴都有专门的参谋人员在研究如何增加强度如何提高效率,所以参谋部最大的好处和最牛的地方就是把以前士兵将军们被动的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变成了专门的人员专门研究战争,研究提高战力改进效率。

五百四十四章攻破汉城() 
所以张三现在觉得哪怕自己不再了,琉球军只要保住了参谋部的高效运转,那么一定可以继续领先这个时代,使得琉球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现在张三只是安静的和两位国王一起观看大炮轰击汉城城墙,果然和预想的一样,仅仅两个多时辰一段三十多米的城墙忍受不了这种持续的轰击哄然倒塌,张三很满意,立刻停下那处炮火。

    城下的琉球军迅速的往倒塌处靠近,城墙上的高丽士兵和农夫也在将军们的指挥下,慌忙修补城墙,不过当琉球军走到城墙一百五十步处的时候,这种修补就不得不停止了。

    琉球军用井然有序的枪弹,阻挡住了高丽士兵修补城墙的想法,一个营专门对着缺口处射击,另外有两个营对付两边城墙想要冒头的敌人。

    这个距离还在弓箭的射程之外,所以高丽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