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188章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188章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来的是义学这边的胡歌和吴双,两人看到张三先是汇报了义学这边的情况,完成识字的孩子开始进行了文武分科,武科的侧重武术课,文科的侧重文课。

    一千六百个常用字,加上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这个就是张三对于启蒙阶段的要求,相比于后世五六年的学习,这些孩子仅仅用了一年。

    当然他们这个水平也不过是相当于后世三年级左右,但是这也够用了,张三觉得更加深入的东西还是让感兴趣饿人去学吧,所以这些速成班的孩子,只要完成了识字和算术学习之后就开始分班。

    文科自然不用说,传统科举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这些学科都有开设,还有炼铁、采矿、机械等等专门的技术学科。

    这些学科都是只有一个几十页的教材,都是张三总结的自己还记得的各种知识,忘记的就写成各种猜想,让孩子们自己去实验去证明就是了。

第四百一十九章义学搬迁() 
至于武学班,张三打算开设武术学、指挥学、统计学、导航学、绘图学、情报学、武器学等等学科,当然现阶段还是主要让孩子们站站队列,背背兵法学习一些武术原理。

    知识原本张三以为的平均发展的想法确碰到了意外,原本张三觉得给这些孩子们提供免费学习的机会之后,学什么还不是根据老师的引导还有孩子自己的爱好来。

    但是国人对于当官的热情让张三措手不及,孤儿还好比较听从安排,那些各个工坊里的工匠的孩子,确百分之九十以上都选了传统儒学科举。

    这次两人匆匆赶来就是为了和张三说这个事情,毕竟张三出钱教这些孩子,自然希望能为自己所用,现在孩子们的选着确明显是要另谋高就了,两人这个就相当于把事情办砸了,所以很忐忑。

    张三到没有觉得有什么,对于这些人的想法也表示理解,毕竟现在这些跟着张三的工匠也算是东京的中产阶级了,想让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发展,这也是人之常情。

    不然还能怎么办?张三要是强迫他们改专业,估计孩子的家长可能就会闹起来,然后把孩子领走,到其他私塾里去学了,反正他们也出得起那个钱。

    正好这些孩子们分科,有些知识张三还真的不方便再东京教,张三干脆趁着这个机会把这些孩子陆续的转移到琉球去,在那边上课。

    至于这边的义学,逐渐过渡成一个科举和启蒙学校,这样张三也可以把吴双派往琉球了,还有张一菲甘元姬她们,也一并带过去。

    于是张三就安慰两人,说除了科举之外的其他学科都迁往杭州教,让他们做好孩子们的工作,年后就会派船把他们陆续的送过去。

    那些想要学其他学科的工匠们的孩子也要问清楚,要是愿意陪孩子一起去杭州的,不仅安排工作而且工钱增加一半,还能分到田地。要是不愿意的也可以让孩子陪着老师一起去,但是每年只有寒暑假才能让他们见一次孩子。

    要是即不愿意自己去,也不愿意让孩子单独去的,张三在东京这边还会留下科举专业,还有一些传统工匠专业,还有医学专业可以选择。

    还有就是明年开始威远镖局还有其他生意收容的孤儿就不在送到东京了而是直接送到杭州义学那边,在那边进行启蒙教育,省的引起注意。

    安排好学校的事情之后,尽管吴双有很多话要说,但是她也知道张三要忙着处理事情,就退出去了,张三也很无奈,既然选着了争霸天下,那么哪还有那么多时间儿女情长。

    吴双走后,杨大嫂过来,递过来这个月的账册,张三简单的翻了翻,自从张三指示东京的钱不用运到杭州之后,杨大嫂这边的资金立刻就充裕了起来。

    现在库存的金银和铜钱合计有二百八十多万贯,张三满意的点点头,杨大嫂又拿出一张纸,递给张三,这个是根据去年的规矩制定的年终奖励。

    相比去年的小猫两三只,今年张三仅仅是超一流的武将就有一二十个,这些人除了一年六千贯的保底收入之外,每次出任务的补贴还有功劳奖励等等,每人都能拿到一万多贯。

    这样一下子就花出去了将近三十万贯,还有几十个一流高手,一两百个二流,等等,仅仅是这些人的奖金就要一百万贯左右。一万多名镖丁每人加发一个月工钱作为奖励,又是三万多贯。

    张三手底下有工匠作坊工人三四万人,一样是要加发一个月的工钱,又是十几万贯,所以这次过年张三要扔出去一百二十万贯还要多。

    不过张三并不心疼,该花的钱就得花,不过张三还是忘记了一个事情,那就是安排琉球岛的过年的事情,这个被张三忘记了。

    琉球岛上有张三的两万多陆战队还有一万多名海员,还有各个作坊里的工人十万人,这些都是要发年终奖的,当兵的今年比较辛苦几场大战表现出色的需要奖励,抓捕奴隶有功的需要奖励等等。

    再加上笼络人心的需要,这次张三至少要按照每人十贯钱的标准来,那样四万人就需要四十万贯,工人每人发四贯,又是四十万贯。

    还有杭州的船厂里的两万名工人,这个帐也要从琉球走,不过还好琉球有钱,所以张三只需要把年终奖的标准发过去,其他的交给他们自己操办就好了。

    张三同意了杨大嫂制定的方案,眼看着已经进入腊月,张三立刻写了一封信交到威远镖局,明天跟着运报纸的船一起送到杭州。

    接着就是杨泰过来,作为东京留守的大将,杨泰平时还是比较无聊的,闲暇的时候就把那些有天分的孩子集中起来训练一下,教一些武功招式。

    这些人里面最出色的三个就是吕存孝、高宠和胡军了,胡军就是胡歌的弟弟,原本张三招募的时候只是顺耳朵一听,没想到他这个弟弟还真是个武学奇才。

    原本胡歌是不同意他弟弟学武的,他弟弟只能背着他偷偷的练,胡歌也比较忙,没有功夫管他,后来还是杨泰发现了他弟弟的天分,跟他说了之后,他看到弟弟执着的眼睛才同意。

    这个胡歌为人开朗大方,急公好义,练武更是才华惊艳,往往能举一反三,出人意料。这一批侠士名单里,他就位列第一,张三在颁奖名单上看到过。

    要说他们三个各自有自己的特点,胡歌就是义子第一,为人谦虚爱交朋友天分卓绝,练武举一反三。高宠就是性格孤傲,不善言辞,但是天生神力,基础牢固。

    吕存孝则是沉默低调,眼里只有他的冷妹妹,三人之中他的基础最差,悟性也是最差,但是平时练武他确是最用功最刻苦,往往都是自己偷偷练到半夜,对力量和招式的控制性最高。

    这些孩子张三都很喜欢,为了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天分,也为了亲近他们,张三打算把最有天分的二十个孩子留在身边自己亲自培养。

第四百二十章张三的亲卫队() 
这二十个孩子张三打算把他们分成四个队,平时对抗演练或者兵棋推演都是以队为单位相互比赛,而张三除了自己能教他们很多东西之外,还可以不停的给他们更换头领,让他们跟不同的老师学习。

    这样一来这些孩子将会作为张三的亲卫队,尽管只是十多岁的孩子,帮不上什么大忙,当然张三也不需要他们帮什么忙,老实说张三要是一个人摆不平的事情,他们二十个一块上也没有太大作用。

    杨泰汇报往之后,威远的霍老爷子就到了,跟霍老爷子一起来的还有武松和史进,原本张三只是让霍老爷子带史进过来的,武松听说之后,也要过来看看张三这个半年多没见的三哥,所以就一起来了。

    现在的武松和半年前相比沉稳内敛了很多,有了一股大将风范,相比于原著武松只在东京待了半年,只跟周侗老爷子学习了一套脚法,而现在的武松全心全意的跟周老爷子学武,显然进步比上一世大的多。

    几人寒暄了一阵,张三邀请武松晚上一起喝酒,之后张三看向史进,史进立刻抱拳说道:“史进见过三哥。”

    张三点点头说道:“来都坐,我听闻你现在跟周伯父学习功夫,怎么样?可有收获?”

    史进点头说道:“周师傅学究天人,一身武功出神入化,我受益匪浅,相比于以前学的花拳绣腿杂耍把式,现在才知道真正的功夫是什么。”

    张三点头问道:“恩,满意就好,周老爷子现在武功已经达到大宗师之境,可谓我大宋第一人,你和武兄弟一定要用心学习,至于镖局里的事情你们不必着急,须知道你们武功更好,那么能做的事情就更多。”

    两人都点头感激的抱拳感谢,张三又问道:“怎么样在东京住的还习惯么?”

    史进害羞的摸摸头,他虽然刚来但是年少风流,父亲又是小地主,跟武松这种穷人家的孩子不同,练武之与吃喝玩乐样样都想尝试。所以听张三问你有点害羞的点头:“满意,谢谢三哥挂念。”

    接着张三听霍老爷子介绍威远镖局的情况,又经过半年的发展,威远镖局总算把全国的主要镖路都打通了一遍,江湖上有名有号的山寨也都去拜了山,立了规矩。

    只是威远的生意只能到长江而止,长江以南地区多山地,而且汉人不多,所以生意也不多,特别是那些少数民族的村寨很多都要抢掠过往商人的习惯。

    那么问题就来了,挨个村寨去拜访显然是不可能的,不去的话就要派出强大的护镖队伍,这显然是不划算的,而且货物被抢之后很多问题和普通山贼的处理方式也不相同。

    那些人都是比较团结的,张三要是捣毁了一个山寨,那么可能就要面临周围几个甚至是几十个村寨的敌视,所以霍老爷子这次想问一问江南地区的镖路怎么走。

    张三仔细的想了想,决定还是沿着官道走一下,主要的道路和城市还是要打通的,至于更细化的道路就分给当地的地头蛇经营,猫有猫路狗有狗路,对于张三来说无解的问题可能对于人家就不是问题了。

    还有就是一些不方便走陆路运输的东西完全可以走海路,现在杭州镖局的镖路已经扩展到了琼州,这些沿海省份的经营比起内陆的更加精细。

    霍老爷子这次来也问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镖局经营成本的问题,他虽然不管帐,但是并不代表他不看账本,一直以来,张三的高手都在威远镖局挂职,但是很多人确很少在镖局露面。

    这一笔支出走镖局的帐一年三四十万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还有就是镖局现在的镖师已经足够镖局运营使用还略有富余,所以霍老爷子请示是不是停止镖师的招募。

    张三一直也没有注意这个事情,但是也能理解霍老爷子的意思,霍老爷子除了基本工钱之外他还要拿分成的,所以他当然是希望越省钱越好。

    张三想了想现在镖路都打通了,镖局里确实不用有这么多高手坐镇,像一般的护镖任务派一个银牌镖师带队就足够了,贵重的货物直接用一个或者几个金牌镖师护送也就够了。

    超一流高手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不是每一个山头上都有的,所以完全没有必要为了防山贼把这些高手留在镖局,所以张三决定年后成立一个功劳计算中心。

    然后对功劳进行计算,负责发放各种奖励,而这些超一流高手的工钱,则是在那里就由那里的计算中心计算,毕竟琉球岛的事情还是不适合拿到京城算的。

    至于镖局的特别行动队,平时则由一名超一流高手带领训练,真的遇到突发情况再由张三抽调其他高手一起行动,反正张三在京城一直会至少留守两名超一流高手。

    还有就是新人的招募也不用停止,张三答应会从镖局里抽调人手安排的其他岗位上,让镖局一直保持足够正常运转的人手,这样霍老爷子就不用担心人多用不完了。

    霍老爷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这有卸磨杀驴的意思,张三对此到没有什么不满,毕竟大头的钱都是张三挣的,没有必要为了这点钱弄得手下不快。

    武松和史进都在一边听着,当他们第一次知道,一个超一流高手每年能领到工钱超过一万贯之后都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一万贯是什么概念?

    晁盖、公孙胜、刘唐、吴用、阮氏三雄、白胜八个人去抢十万贯生辰纲,一人不过能分到一万多贯,为了这一万多贯钱八个人抢劫生辰纲。认为搞了这一笔钱就能一辈子不愁吃喝了。

    所以这个价钱张三足以笼络住着些高手为自己办事了,张三也不觉得不划算,这些钱花的值,张三现在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没有这些高手的帮衬是不可能的。

    不只是超一流高手的工钱很高,一流高手只要肯努力一年也有至少三千贯的收入,而武松和史进现在都已经达到了一流的水平,但是两个人现在每个月只能领到基本的二百贯,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功劳,所以各种补贴就没有了。

    现在他们猛然反应过来,一个月两百贯一年就是两千四百贯了,在东京也够买一个两间房的小院了,何况张三还给他们一人分了一个院子,虽然是在东京城外,但是也是值几百贯。

第四百二十一章情报中心扩张() 
送三人下去休息,接下来回来的就是猴子了,猴子之所以比霍老爷子慢一点,主要是在整理最近的情报,自从上次在张三面前一问三不知之后,猴子就勤奋了很多。

    这次过来带来了厚厚的一本资料,张三无语的翻看了一下,说道:“这个猴子啊,这种东西一定要妥善保存,要是丢了那就是大事,你明白么?”

    猴子不好意思的点点头,这里面虽然只是京城里一些重要消息的简报,但是要是流落出去,那很多私密的东西被曝光一定会引起京城震动。

    张三通过报纸已经大概的了解了东京的形式,至于其他人的隐私张三也没有心情窥视,这些消息,张三最在意的还是张三那个顶头上司王黼对报纸的态度。

    好在有一个好消息,这些贪官和参政知事们似乎也意识到了舆论的重要性,他们或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