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183章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183章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一个小岛生产的粪肥数量可能不会很多,但是张三也不需要有多少,只要头几年产量增加了,扛过去了,以后人多了土地开发完善了没有肥料一样种的够吃的。

    所以说这鸟粪肥对琉球岛开发的初期绝对是有战略意义的一种资源,想到这个,张三立刻安排人去寻找鸟岛,还有琉球岛上有没有鸟类聚集地之类的地方,甚至蝙蝠洞里的蝙蝠粪也行。

    看过罐头厂之后,张三又去了旁边的炼油厂,虽然张三已经让捕鲸船对鲸鱼做了预处理,但是这种大规模的熬油还是有一些怪味,不过也不是很臭就是了。

    动物尸体很容易发臭,但是处理好的猪肉牛肉确能保存的更久一点,这个就是因为动物的尸体里面有很多的器官,特别是肠道里有大量的细菌,细菌的加速繁殖引起内脏快速腐坏,然后尸体就迅速腐坏了。

    预处理之后,虽然减缓了肉的腐坏,但是鲸鱼的肥油都是用来熬油的所以并没有用盐腌制,这样几天下来,还是有一本分很快坏掉。

    张三捏着鼻子转了一圈,来到成品油库区,这里一大缸一大缸的鲸油放在那里,张三让人取了一点当灯油试试,果然是又亮又少油烟。

    张三满意的点头,立刻命令木匠坊加紧木桶的制作,但是因为木匠坊要干的工作太多,根本抽调不出太多的人手专门做木桶。

    不过在木桶装的没有制作好之前,张三想到了自己偶然看到的满山毛竹,干脆张三打算搞一个竹筒装的这样还节省了人力,这样一来一个竹筒装上半斤或者一斤,反而更容易卖掉。

    想到就做,毛竹在哪方生长的很普遍,所以即使在海边,也能找到大片的竹林,接下来就需要一些锯还有打眼工具,然后一个软木塞。

    这个光秃秃的毛竹也不好拿有编制一个麻绳的提手,然后想想还是感觉缺少点什么,张三一拍脑袋商标,自己竟然把这个忘了。

    竹子上刻字太费功夫,用火烙上去又怕把竹子给弄裂了,张三想了一下,反正这个东西要销售给义兴和记,干脆统一使用义兴和记的防伪商标就是了省的这边麻烦。

    鲸油除了用来做灯油之外还可以用来做香皂,但是张三想想做香皂用这么好的油实在是太浪费,干脆先弄一批鲸油当灯油卖个试试再说吧。

    至于茶油张三已经开始在杭州和福建附近的山里大量收购茶果,到时用茶油做香皂,第一批用上鲸油灯的就是张三自己的义学了,张三把海鲨岛上的义学迁到琉球之后,条件比起以前稍微又好了一点。

    只是短短的三个月也只够建一批木头的教室,新的砖瓦教室还在打地基。尽管张三很想把义学用砖列为第一批用砖,但是现在需要用砖的地方太多,又不能安排太多的人专门干这个,所以现在砖窑那边还是主要生产路砖。

    只有少量的普通砖用在一些关键的地方,所以义学这边只能用木头的先凑合着,反正这南方的冬天不冷,张三也不怕孩子们冬天难过。

    只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热情很高,还有一些技术工人培训白天没有时间,所以张三在第一批鲸油熬出来之后,张三就批准学校优先供应。

    现在捕鲸船已经摸索出了经验,进入稳定的收获期,张三想想之后大手一挥,以普通灯油的价格往琉球岛供应鲸油,这样一来将会极大的丰富岛民的夜生活。

    看过鲸油炼制工厂之后,张三又去晒盐厂转了转,海盐的生产有条不紊,工人们经过几个月的摸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张三看着雪白的盐被一包一包的堆在盐场开心不已,这些可都是钱啊。

    张三曾经也试过所谓的制作精盐工艺,还自信的以为多过滤几遍之后粗盐就会变成精盐然后价格翻了很多倍,但是实际操作之后张三才知道,这玩意就是一个坑啊。

    海盐苦确实是因为海盐中含有大量的杂质,但是这些杂质都是溶于水的,也就是说你过滤一百遍蒸馏之后海盐该有多苦还是有多苦。

    所以这种办法制作精盐肯定是行不通的,张三知道一种物理方法那就是利用不同物质不同的结晶条件来过滤海盐中氯化钠以外的物质,但是这种高科技现在张三还没有掌握。

    好友一种就是利用化学方法,让海盐中其他氯化物反应成沉淀物质,只可惜用那种物质才能做到这样的效果张三是一点都不知道。

    所以比起化学方法来,张三觉得研究屋里方法更加容易一点,所以张三安排盐场这边试着能不能制出精盐,交给他们方法然后又许了重赏,这次来盐场张三想看看最近有没有收获。

    只不过事实证明张三确实想多了,几个月来经管盐场的师傅一直在努力尝试但是收获确并不多,张三也不着急,能弄到也好,要是弄不出来也没有办法,反正普通的盐也不少挣钱。

    这次张三开始大规模的在福建路铺设势力网络之后,私盐的销路已经不是什么问题,所以最迟半个月之内第一批的私盐就会运往福建,由私盐贩子销往福建和江西等地区的山区。

    为了这次私盐销售张三还打算组织一次对福建路地区的几个私盐场进行突袭,这些煮盐场都有不少的工人,张三都不用扮演本来就是海盗。

    所以把这些私盐场都抢一遍,不仅能抢到大量的劳动力,而却这些私盐场的场主都有点家底,到时绝对是人才两得,而且抢他们的好处还有一点。

    那就是官府不会管,而却很多盐场主都未必会去报官,到沿海掠夺人口,不是不能干,但是确不能大规模的干,否则会搞到都风声鹤唳可能得不偿失。

    而却一旦有了人员伤亡可能就会传成屠杀事件,这样对于张三接下来招人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抢这些私盐盐场还有一些半渔半海盗的渔村是张三的目标。

第四百零九章白糖贸易() 
不过想要做这些事情,还是要先把福建沿海的海盗清理一遍。否则自己好不容易抢的人和东西路上在被人抢了那就太搞笑了。

    当张三完成沿海视察工作回到淡水城的时候,张三的琉球制糖工坊终于开始生产白糖了,看着和后世相差无几的白糖,张三满意的点点头。

    张三打算积累五千包白糖之后,凑够一船在运到杭州,而却这个白糖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张三还打算用他做饵料来一次钓鱼行动。

    五千包白糖值多少钱?一斤白糖卖上三百文不多吧,一包是一百斤,一包就是四十多贯,五千包就是二十万贯,也就是张三这一船的商品就相当于两倍的生辰纲。

    到时候张三打算白糖以海外特产的方式入泉州港,然后义兴和记购买下这批糖,并且把这一船货物价值二十万贯的消息放出去,然后威远镖局承运这批白糖。

    到时候这沿途的海盗还不跟疯了一样,白糖所过之处必然是海盗蜂拥而至,张三就可以省掉很多寻找的麻烦,到时把泉州都杭州的海路梳理一遍,彻底的打通这条海运路线,也打响威远的名气。

    而且如果操作得当张三觉得还有希望调出来张家的船队,张家一直对张三对张三的威远镖局怀恨在心,加上这次损失巨大听到这批货物他有很大的可能性出来抢。

    到时候张三就能打掉张家的海船队,然后在用海盗身份袭击张家造船厂,彻底的把张家赶出海商势力,到时候张三的四海兄弟会也能在杭州外海到福建路彻底的站稳脚跟。

    不过这一战算是一场决定东海势力重要战役,所以以现在张三的实力还是有点勉强的,所以张三需要耐心的在等待三个月,到时候第三批战船建造完成,才是此战开始的时机。

    所以这一批白糖还在继续生产,张三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琉球岛的建设上,两只清缴队隔三差五的运回一批海盗,张三继续在岛上围绕着淡水城建立新的村庄,终于在一个月之后琉球岛上的人口突破十万。

    这让张三很有成就感,十万人已经算是一个大势力了,更何况十万人里面光是士兵都超过一万,人员的增加使得张三越来越不满足于现在龟缩在淡水河北岸活动。

    张三开始派出人考察琉球北部平原所有的入山山口,张三打算在这些地方全部设立前哨营地,堵住入山出山的道路使得整个琉球北部平原纳入张三的势力范围。

    陆战队通过派到各个船上参与剿灭海盗还有进山剿灭野人山寨的行动锻炼现在配合上更加像一只军队,战斗力也比第一次打仗进步了很多。

    只是张三总不能在每一个山口都派驻大量的军队,所以这些前哨营地主要的作用就是防御警示,这然张三想起了明朝的那种堡垒推进战略所以张三干脆也在这些山口的位置修建这样的防御堡垒,这样一来每一个山口五六十人就注意防御。

    而这样的山口位置有十多个,也就是说张三只需要抽调一千人左右就能防御住整个琉球平原,只是堡垒的修建确并不容易,砖石材料难以进入,消耗人力巨大。

    张三考虑了一下干脆还是修建木头的堡垒把,就地取材做好防御设置,还是能够凑合着使用一阵子的,只要张三挺过了一两年,张三手里有了更多的陆战队,肯定会对琉球岛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

    而清理的目标就是山里不再有一个野人村寨,张三打算把山上不听话的野人全部抓下来关进奴隶营,到时候修路开矿都能用的到。

    反正清缴还何以当成练兵,不仅琉球岛,张三还打算人手不够的时候到吕宋岛抓一些猴子也都投入矿厂,记得好几本穿越小说都说吕宋那地方好像盛产铜和黄金,将来张三肯定要占领的。

    所以在占领之前先把岛上的猴子清理清理也为下一步的移民减少一些清缴的负担,至于人民战争什么的,你先要有人民才有战争不是。

    张三相信只要把岛上超过一百人的山寨全部捣毁,就算有一点漏网的钻入深山,那也影响不了稳定大局,更何况张三还经常带人去继续清缴。

    海岛毕竟是海岛,就算一个岛再大那也只是一个岛,想想清末那次琉球人民坚决抵抗,最后还不是不成功,更何况那时候是汉人上下一心,全岛同心协力。

    而现在张三的敌人不过是一些野人部落,甚至部落联盟都没有出现,面对的敌人完全都不是一个档次,所以张三有信心完成清缴活动。

    确定了堡垒的形式之后,张三就开始安排陆战队带着工匠去这些山口建设营地,每一处派遣两百名陆战队员,加上一百名工人,开始了堡垒建设行动。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十多处堡垒都建成,张三封锁了所有野人下山的道路,琉球北部平原彻底的纳入了张三的统治,张三在淡水河的南岸开始建新的村庄。

    只是张三觉得十万人之后,岛上的人员的增加速度明显放缓了,看来福州沿海的海盗势力也被清理的差不多了,还有一个月新一批十二艘新战船就要建好,到时候岛上将会迎来一次重大发展机遇。

    琉球船厂经过四个月的努力终于造出了第一条船,是一艘两千石的运输船,主要承担人员的运输任务,之所以搞了这么久,还是因为烘木房耽误了时间,尽管不知道这种烘干的木头和晒干的有多大区别,张三还是同意了岛上大规模建造计划。

    没有办法张三现在太缺船了,各种船都缺,以前是缺少战船,但是现在发现货船也不够用了,还好张三从海盗手里搞到不少货船,修补出一批能用的讲究着,但是专门的运人的船确没有。

    所以岛上的第一批造的船,张三就决定造这种专门用来运人的,这种船是福船的一个修改,改动不大,就是把原本的货仓改为了一间一间的客舱,这样一来增加了装载的人数。

    这样的一个改动使得原本两千石的货船只能装五百人变成现在能装一千五百人以上,好在张三也不搞什么远洋航行,一般福建到琉球岛也不过是一天多一点的航程,所以船上最多准备了三天的口粮。

第四百一十章好戏开场() 
又是一个月的忙碌,十二艘新的战船终于建造完成,随着船只过来的还有一半的船厂工匠,海鲨岛将会维持现在的造船能力,而淡水船厂经过这几个月的努力总算具备了造船能力,所以张三决定以后的发展将会以淡水船厂为主。

    新的十二艘加上上次的九艘船,还有上个月开过来的那条五千石的大型战船,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舰队,张三决定留下两艘防御琉球岛,然后两艘防御海鲨岛,还要有两艘驻扎在澎湖地区堵住南方水盗北上的路。

    去掉这六条之后,张三能出战的战船还有十六艘,这样的战力张三相信就算整个东海的海盗全部联合张三也能与之一战了,所以张三开始准备白糖,威远镖局也接到消息派出战船南下。

    这几个月杭州船厂那边也没有闲着,福船改进型战船的生产也一直在进行,水手学校里的学员也补充了威远镖局水手的不足,尽管为了维护北方航线和长江航道镖局派出了一部分船只。

    但是等接到张三的消息镖局还是派出了十二艘大型战船,里面除了十条船是两千石的之外,还有两天五千石的大型战船,而且新型福船的建造也进行的很顺利。

    第一批下水试航没有问题之后,杭州船厂立刻开始大规模的生产,这一批的十二艘五千石大船将全部用来开通南下贸易。

    不过威远镖局作为新兴的势力,并没有远航的经验,在海商之中也没有什么名气,所以尽管威远镖局宣布开始开通南下镖路,但是愿意参与的人确只有寥寥几个。拖运镖物的商家更是没有几个。

    所以这次的十二艘船除了两条装的是其他海商拖运的货物之外其他十条船都是张三自己组织的货物,这里面有景德镇的瓷器,江南的丝绸,茶叶等等热销商品,也有琉球岛急需的一些物质。

    船只从杭州出发到达泉州结束,泉州作为大宋最重要的外贸港口,张三只要把这些货物运过来就有大把的商人愿意购买,价格更是张三进价的一倍到两倍以上,因为信息的畅通所以张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