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142章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142章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三点头,这种销售的模式无非就是摆摊、杂货店、还有大商场、超市几种,摊位和杂货店现在满大街都是,张三自然不屑为之,大商场以目前的商品规模还凑不够一个大型商场。

    超市这种东西,对于大宋来说太过超前,实行起来会非常麻烦,自选的结果就是一些小东西可能会被顺走,就算你派人看住,但是在付账之前你总不能一直跟着他吧,他总有机会把东西揣起来。

    超市里也不可能对每个客人搜身,而且把所有货物摆在一起,收银人员需要脑子足够好使才能记住每一件商品的价格,然后还要有身后的算术功底,说实话这个时代,这样的人才当收银员真的有点屈才了。

    还有很多东西,例如货物的统计清点配送等等,所以开超市的条件不成熟,张三想来想去,想起来一个后世的经营模式,就是百货大楼。

    这种经营模式后来逐渐被大型商场取代,张三的印象里后世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百货大楼,只是大多数都改制失败苟延残喘或者干脆变身为大商场。

    但是正是这种时代局限性的经营模式确是现阶段最适合的,比杂货铺大,有比大商场小一点,容易被大宋的百姓所接手,百货大楼说白了就是大一点的杂货铺么!

    很多小说上描写过,泼妇一样的柜员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待上门的顾客简直是用怜悯的心态在卖东西,看得起你才卖给你!一度作为一个时代的特色。提起来就是被大家嫌弃。

    但是在大宋这个确是先进的,张三权衡了一番说道:“我们经营的东西将来会越来越多,所以仅仅依靠路边摊是不行的,我们要在人流密集处开杂货铺,大型的杂货铺。”

    接着张三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了描绘,钱进听了眼睛越来越亮,看着张三也越来越佩服,自己一直想着怎么把摊位经营的更好,扩大摊位,怎么摆放合适,怎么吸引顾客,从来没有想到开发新的东西。

    张三描绘一遍说道:“……,所以我们杂货铺的经营理念就是让老百姓进了我的店能买到日常所需的所有东西,而且物美价廉,我们最后要做到每一个义兴和记的旁边都要有一家大型杂货铺,甚至以后扩展到整个大宋的所有郡县。”

    钱进说道:“三哥这个想法确实解决了大问题,还有一事,就是我们现在印的书籍是不是开一家专门的书店,在摊位或者杂货铺卖书总是让人不信任,或者我们可以卖给其他书商让他们销售?”

    张三皱眉想起后世的新华书店眼睛一亮说道:“现在我们的书籍种类太少,下一步我会扩大印书坊,增加书籍的种类,我们开设书馆,一边销售一边供人借阅,还可以在书店里免费阅读和抄录。”

    钱进一愣问道:“那借出去书还有免费抄写之后岂不是就不买我们的书了么?”

    张三微笑着说道:“无妨,我们卖的书的价格比他抄书还要划算,自然抄写的人就少了。”

    钱进问道:“那还是有人会选择抄写的?”

    张三看着他问道:“那这样的人,你不给他抄他就买你的书了么?不如送个顺水人情就是了。”

    钱进又问道:“三哥,我们的义兴和记往外地开设分店的时候总是会遇到阻力,一些泼皮总是不停滋扰,即使我们花钱给衙门差役,他们也是出工不出力。”

    张三叹了口气说道:“很多泼皮之所以能横行乡里,大多都是仗着谁的势力,所以一个县里的捕快轻易是不愿意得罪本县的泼皮的,你这种推进方式需要强大的实力做后盾,换一种方式吧。”

    张三想想说道:“跟着威远镖局的镖路推进吧,先在沿途的州城和重要中转站开分店,包括客栈也是一样,不要想着从京城往四周扩散,你现在要利用威远镖局的武力保驾护航,威远镖局州城以上的分局都有金牌以上镖师驻守。”

    钱进点头又皱眉问道:“三哥,只是这样以来太远的店铺难以控制,例如杭州的店铺我们想管理恐怕也是鞭长莫及吧?到时该怎么办?”

    张三笑了笑说道:“这个我考虑过了,以后每个区域都有区域总管,相应区域的店铺都受他节制,例如杭州地区我安排吴德才管理。以后山东、河北等地都要有相应的区域总管。”

    钱进点头,这种事情他是没有权利发对的,目前来说这也是最好的管理模式,张三见钱进不说话就问道:“我们跟公主合作都生产的什么东西?”

    钱进皱眉说道:“很多,像什么藤筐、扁担、芦苇席、竹席、草鞋、桌椅板凳、案板、菜刀、擀面杖、石磨、还有其他一些玩具、糕点、糖果、糖葫芦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

    张三愣了一下,苦笑道:“你怎么不跟公主建议搞一些挣钱的东西,这么多样式也没有几个能挣钱吧?”

    钱进叹气看看张三说道:“我们也没见过公主,只是一个管事的太监负责安排我们,他们负责生产,我们负责卖,他们就问那些人会做什么然后就做什么,只要做出来也不管销售。”

    钱进比划着说道:“好在他也没有规定我们必须卖多少钱,有些东西还是能卖掉一部分的,做吃的东西的我也安排到义兴和记附近摆摊卖,但是像这样乱七八糟的一大堆,真的不好卖啊!”

    张三点头说道:“恩,你辛苦了,你回去把百姓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东西写一份单子出来,然后我在跟公主商量一下他们以后生产什么。”

第三百一十五章炼焦改革利弊() 
张三突然想起自己带来的辣椒说道:“钱进,你还记得过年时候吃的辣椒么?”

    钱进眼睛一亮问道:“三哥说的辣椒现在有了?”

    张三点头说道:“恩,现在只能少量供应,只能供给义兴和记搞几种特别的小吃,明年开始就可以大规模供应了,到时候可以作为一种稀有调料供应。”

    钱进听过眼睛一转说道:“这样一来那几个模仿我们的就要抄不着了,三哥你不知道,现在有还几家小瓦子都在学习我们的样子也搞免费看戏卖小吃,甚至连台上的戏都是从我们这抄的,要不是我们现在名气大,就被他们比下去了。”

    钱进生气道:“他们不光模仿这些,他们也搞棋牌室,还有赌场,现在京城很多人都喜欢来麻将或者打扑克他们可是抢走了我们不少客人。还有我们的十六香也开始有人模仿。”

    张三笑笑说道:“无妨,最近我要出一份报纸,到时候给咱们的生意都打上广告,到时自然名气大增,这些人就是挣点小钱,不必计较。”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钱进总体上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张三勉励了他几句,他就带着辣椒粉去研究用法了,张三算了一下,本来晚上准备听开会汇报的,但是现在看来所有的项目都已经跟自己汇报了一遍,晚上事情就简单多了。

    下午的时间张三在附近工坊里转转,看来一下各个工坊的生产,窑厂那边又增加了炉窑,张三来的时候正看到李四再这边和老窑工研究烧制路砖,张三看着他们正在按照图纸上路砖的样式制作模具张三也没有打扰。

    接下来就去看了下炼焦炉那边,以前因为和自己关系不大,张三也没有太在意,现在既然成了自己的产业,张三自然要仔细研究一下。

    现在这边所谓的炼焦根本没有什么炉子的概念,还是原始的堆焦炼法,就是挖坑堆煤,封炉浇水几个步骤,不过出焦率不足百分之四十,而且焦炭纯度不高杂质含量大。

    像贾家高家这样的大户有自己的炼焦厂,他们有自己的运焦船,庞顺不敢动。这些焦炭是东京普通打铁作坊的主要焦炭来源,所以这里的焦炭质量就决定了整个东京铁匠铺里生产的铁的质量。

    张三互让想起一个自己忽视的问题,自己在东京炼出了高品质的焦炭,那么下一步炼钢炼铁的质量将会大幅度提高,短期内看似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利润,但是长期来看这种行为简直就是资敌啊。

    其实古代的枪炮生产,关键就是一个设计理念还有材料的问题,如果优质钢铁大规模普及,然后宋军在战斗中又缴获了自己的武器,仿制那简直就跟玩一样。

    张三擦擦额头的冷汗,还好去年庞顺没有自己直接跑,否则自己真的可能脑子一热,把炼焦炉还有大型炼钢炉搞出来,到时两只火器部队对撞的画面简直不要太美好。

    张三立刻招呼管事,把一些没有生产的炼焦坑回填,土地平整出来,这边要逐渐减产焦炭,焦厂空出来的工人都安排到窑厂去,下一阶段窑厂才是主要。

    接着就是调料作坊,离院子还有一百多米一股浓重的香料味道弥散在空气之中,香料作坊不断扩大之后,张三已经有把它独立的打算,所以这个院子是专门为他建造,因为保密的原因这边的监督比其它作坊要严格一些。

    进到第一个跨院里是一辆辆牛车驴车在装载货物,现在纸箱还没有研制出来,所以所有的香料都是用木条箱盛放,箱子是长宽高都是一尺半的正方体木箱,张三看着工人们一箱箱往车上抬,箱子上印着十六香、五香粉、秘制卤料等等。

    再往里面走则是包装车间,前面则是混料车间,再往前就是各个磨房了,每个石磨固定的磨制一种调料,而配置工艺则掌握在放心的人手里。

    目前这个作坊是猴子他娘在管理,而原本的香料作坊现在则给了老人居住,毕竟一进大院就让人家看到满院住的都是老头老太太也是不合适,所以老人搬到东跨院,孩子住在前院。

    下一阶段张三会在学校旁边的空地上建一个专门的养老院,而暂住这边的孩子也会搬到码头新建的集市附近,这边的房子将作为核心弟子的住宿和训练场地。

    随着炼焦区适量减产,一直困扰张三的空气污染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窑厂设置在了整个作坊区的东北两里地之外理论上东京一年都刮不了两地东北风。

    最后张三去了炼铁坊,原本张三打算从东京挑选一批优秀的铁匠骗到海鲨岛,谁知道江南也有很多的铁匠铺,所以张三现在不急于做这件事了。

    这边的铁作坊已经扩大了很多,首先有几十个炉子专门用来生产打煤器和农具。还有一部分在生产日用的物品例如火剪、铁定、门轴、铁锅等等。

    火剪一直被张三所忽略,张三自己也没有亲自试用过炉子,所以一直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直到有一次看到厨房换煤球时用连根烧火棍去夹,才想起这么个东西。

    这边除了原本的铁范铸造区之外,又增加了专本的农具锻打区,虽然高家送来的几个铁匠带来了退火回火工艺,但是铁范铸造始终不如锻打的农具质量好,虽然价格低,但是性价比并不是很高。

    张三现在一直想让铁匠们提升铁范铸造的质量,为此许下了五百贯的赏钱,但是几个月以来丝毫不见起色。张三当然不知道美国人在工业革命以后研究这种铁范铸造差不多用来将近五十年。否则他恐怕要考虑停止这个研究。

    相对于铁模铸造工艺迟迟不能得到解决,沙模铸造的工艺确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张三给出型砂比例之后,沙模铸造在一些大型物件的铸造上显示了它巨大的优势。

    首先相比泥范动不动要一个月的干燥周期,沙模几乎不需要等待随造谁用,而且因为泥模总是容易残留水汽影响质量,沙子的透气性比泥土更好,所以铸造的犁等物几乎没有气泡而且很少产生裂纹。

    除了这个大铁匠作坊之外,张三还去看了小作坊,这个小作坊是用来生产兵器的,所以规模不是很大,最近张三也没有了数量上的要求所以这些人都是精益求精,张三不希望他们打造出神兵利器,但是至少要保证兵器件件上乘。

第三百一十六章扩张计划() 
张三大略的看了一圈,天色已经有些晚了,张三回到院子里,一些人已经陆续来到,张三估计现在自己要是做在主位上,大家都会噤若寒蝉的等着自己讲话,自己也要坐在那等着没来的人,到时气氛一定很尴尬。

    张三有些理解为什么重要人物要最后登场了,张三先去了后院,这次终于见到了杨泰说的杨家练武奇才杨若男,杨若男看着张三一脸好奇的样子。

    杨泰拉过杨若男:“三哥,这是我族中小妹,杨若男二十一岁突破超一流,同龄人之中少有敌手,小妹这位就是张三哥,快点叫人。”

    杨若男好奇的看着张三,张三微笑着点头:“既然是杨大哥的妹妹,那也就是我的妹妹,要是有什么需要你只管跟我说,我一定尽力满足。”

    杨若男眼睛一亮惊喜的眨着眼:“真的?”

    张三一愣说道:“当然,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杨若男高兴的说道:“我要一杆和我哥一样的枪。”

    张三面色古怪看了一眼杨泰,又看了看一脸期待的杨若男说道:“这个,神兵可遇而不可求,我现在虽然没有这样的神兵,但是等我一旦碰到一定会给你拿到,你也不用失望,这样吧,你可以去后边的兵器库随意挑一杆长枪先用着?”

    杨若男有点小失望,但是听说兵器库问道:“就是后院那个么?”

    张三一愣问道:“怎么你去选过了么?”

    杨若男摇头:“没有,大哥让我经常关注着那边,怕有人偷,所以我去看过,里面的兵器都不错,那我就去选一个先用着。那三哥什么时候能给我找一个和大哥一样的神兵?”

    张三算计一番说道:“快则一年,慢则两年肯定给你寻找到一件不错的长枪。”

    杨泰微笑着看杨若男跟张三聊天,这个武器杨泰知道都是张三从天上带下来的,既然张三说有杨若男的,那么证明杨若男也是神将的一员不是。这也是杨若男要兵器杨泰没有阻止的原因。

    杨泰想想突然问道:“三哥,年后高家送来了两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叫高宠的小孩很有练武的天赋,跟我学习了半个月杨家枪就达到了融会贯通,而且很多招式只要看上两遍就能使出,更难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