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831章

踢开永乐-第831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球体?”

    “是,父亲。”文坻道:“儿子在书信中写索科特拉岛海战,提到了阿比西尼亚国的水师忽然出现,帮助印度洋舰队彻底奠定胜局;但并未提到之事,就是在阿比西尼亚国水师出现之时,也有一支仅有六艘船的船队一同出现,支援印度洋舰队。这支船队即是证明脚下之大地为球体的船队。”他随即介绍了一番东土探险队。

    允只是略微听了听,听到这个东土探险队是从汉洲出发向东航行发现了默伽猎大陆后就陷入了自己的思绪。

    ‘怎会现下就有人从汉洲大陆向东航行?历史上拂人之所以发现汉洲大陆是在相信大地是个球体的情形下想要开辟一条新航路到达东方,麦哲伦进行第一次环球航行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可现下汉洲大陆尚未开发完毕,中原又没有拂遍地黄金的传闻,为何会有人要从汉洲大陆向东航行?就算有人这样打算,但他的人手是如何招募来的,总不会恰好有许多对探索未知之地十分好奇之人恰好被他遇到。不过这个问题文坻也未必知晓,只能取信询问汉洲的藩王了。’允胡思乱想着。

    他面对这个消息,并不高兴,甚至有些害怕。有人证明大地是球体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在这个时候却有坏处,若是传播出去有可能会打乱他的谋算。允想到这里,打断文坻的话,问道:“现下大地是球体之事可已经传播出去了?都有何地之人知晓?”

    “父亲,此事并未传播开来。”文坻马上说道:“东土探险队的为首之人三浦友臻并未将此事告诉除探险队以外的人,他向儿子讲述此事时李都督也将大多数人都遣了出去,此事除探险队之外,仅有儿子、李都督、曹将军、印度洋舰队一名舰长与儿子的一名侍卫知晓。”

    “这还好。”允松了口气,又说道:“文坻,你记住,此事万万不能散布开来,你也要嘱咐你的侍卫,定然不能告诉旁人。若是此事被其他人知晓,父亲一定会命锦衣卫与镇司仔细探查,查到任何人父亲都不会轻饶,即使是李继迁。过一会儿为父就会宣召他,嘱咐他不能告诉旁人。”

    “儿子知道了。”文坻赶忙答应。

    允又坐在椅子上沉思了片刻,不知他在想什么。过了一会儿询问文坻可有其他事情要与他说,文坻摇摇头说没有其他要紧事情了。允又问英格兰王国可有出兵埃及。文坻说英格兰派出约三千人,其中两千五百人是雇佣兵,五百人是骑士。

    允缓缓吐了口气,举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而且喝的很慢。文坻知晓父亲之后就要说十分要紧的事情了。果然,放下茶杯后他说道:“之后父亲要与你说的,是你在埃及要实行的政策。当然,父亲并未去过埃及,对拂之人的了解也全是听往来的使者诉说,未必准确,你在埃及可以略有调整,但大体不能变化。”

    “你的封地,将来会有拂之民与印度之民,以及汉人百姓。其中拂之民最多,印度之民次之,汉人百姓最少。在埃及,你要实行拂印分治之策,拂人按照拂人的法子管理,印度人按照中原的法子管理。在拂人大规模迁居埃及之前就预先划出要分给拂人的土地,按照拂的分封之制册封此战中立下功劳的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两国的贵族为侯伯子男,允许他们完全按照拂的法子管理迁居而来之拂百姓。”

    “或者所,你统治埃及之法类似于汉初之时。你也应当读过《汉书》与《史记》,汉初天下共有三十六郡,但其中由朝廷直辖的郡不过十五个,剩余二十一个郡除册封的藩王外,还有许多封侯。这些封侯虽不比藩王,但在自己的封地也权力极大。拂的侯伯子男等贵族,就类似于汉初的封侯。”

    “划出分给拂人的土地后,剩下的就是汉人、印度人居住之土地。所有的汉人都不做工、商、农等诸事,只为官或为兵将,与提拔上来的印度官员一道管理印度人。但禁止汉人与印度人通婚,汉人女子不能嫁给印度人,印度人之女不能成为汉人的正妻,所生之子也不能继承家业,汉印不婚;汉人可以与拂人通婚,但也不能与拂平民通婚,只能与拂贵族通婚,而且只能与册封在埃及的原拂贵族通婚。不过也不强迫通婚,不愿通婚者顺其自然。”

    “你之藩国要与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两国成为更加紧密的同盟,对其他所有拂国家的外交之策都要保持一致;也不在地中海设立舰队,将亚历山大港租给卡斯蒂利亚国,允许其国水师常驻,亚历山大港附近的土地也加封给卡斯蒂利亚国的贵族。”

    “陆师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为汉印混编之兵,一部分为你直辖的拂人之兵,最后一部分为分封的拂贵族之私兵。你麾下的丞相要设三位,其中一位为文丞相,掌管直辖之地,也就是印度之民分居之地的民政;一位为武丞相,掌管汉印混编之兵与你直辖的拂人之兵;第三位为拂丞相,任命拂人来做,负责与拂国家和分封的拂贵族打交道。”

    “苏伊士运河要尽快修建。父亲会再派出疏通过运河之人去往埃及修建运河,一定要尽快将运河修好。若是需要什么东西,可以向印度三总督府讨要。”

    “……”

    允说了许多文坻在埃及要实行的政策,文坻越听越觉得不解。待他说完后,文坻给父亲倒了杯茶,待父亲喝下后出言问道:“父亲,儿子为何要在埃及实行与其他所有大明海外之藩国、海外之土地均不同的政策?而且,”他问出了自己疑惑了许久的问题:“父亲,当初为何派兵攻打埃及夺取苏伊士?到底是什么目的?”

    “什么目的?”听到儿子的问题,允重复了一遍,又思索了一番,觉得可以与他说实话,于是出言道:“是为了将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国牢牢绑在埃及!”

    “父亲,这话什么意思?而且将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国绑在埃及又对大明有何好处?”文坻追问道。

    “你看这幅地图。”允将一幅较小的世界地图拿过来,在地图上已有的默伽猎大陆之土下面又画了一个大圈,说道:“这大约就是默伽猎大陆的形状。”之后将地图竖起来,将汉洲大陆以东与拂以西的空白处贴在一起,用胶水粘上,同文坻说道:“世界,大约是这样的形状。”

    “确实如此。”文坻在心中想了想球形的大地是什么样子,并无多大差别。

    “若是拂人知晓了默伽猎大陆的全貌,他们又想来到中原,走那条路更好些?”

    “这,若是苏伊士运河开通,且不与控制这条运河的国家敌对,自然是走运河前往中原更加便捷;但若是并未修通苏伊士运河,或与控制这条运河之国关系极差,则向南绕行默伽猎大陆的最南端更好些。”

    说完这番话,文坻忽然意识到什么,又道:“父亲派兵攻打埃及,还要修建苏伊士运河,而且册封卡斯蒂利亚国之贵族至埃及,与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这两国结成紧密同盟,将他们牢牢绑在埃及,是为了阻止他们向南绕行默伽猎大陆?”

    “正是如此。”允回答。

    “可是,最近才发现默伽猎大陆的最南端啊?父亲你怎会数年前就做这样的打算?”文坻道。

    “因为为父坚信大地为球体,认为从汉洲大陆向东航行一定能够到达拂,到达默伽猎大陆,甚至返回中原。”允这样回答道。

    “就算父亲坚信大地为球体,可默伽猎大陆南端也未必有海路能够联通风暴洋与印度洋。”文坻又道。

    “风暴洋是指哪片大洋?汉洲以东、拂以西这片大洋?”允反问道。

    “因这片大洋风暴极多,所以汉洲大陆之人将其称为风暴洋。”文坻将三浦友臻告诉他的话说了出来。

    “风暴洋这个名字不妥,就叫做,”可说到这里,允却顿了顿,又道:“汉东洋吧。”

    允本想按照后世的称呼命名为大西洋,但又一想,这片大洋是在汉洲与拂之间,称为大西洋,岂不是认为这片海洋处于西方?但实际上因为地球是圆的,这片海洋又是距离大明最远的地方,既可以算作东方又可以算作西方,称之为大西洋并不妥当。允于是自己取了汉东洋这样一个名字。

第1768章 继续解释为什么攻打埃及() 
“至于默伽猎大陆最南端会有海路联通汉东洋与印度洋,这是必定的。难道默伽猎大陆会向南一直延伸到南极?这绝不可能,汉东洋与印度洋一定有海路相连。”允又道。

    “这,在验证之前父亲为何能够如此坚信?”文坻疑惑。

    “你不必管父亲为何如此坚信,反正这也已经不要紧了。”允总不能说自己因为前世了解过世界地理,过了二十多年也没忘,所以才这样坚信。这当然是实话,但岂能与儿子说?

    他解释不清干脆不解释了,继续说道:“若是没有苏伊士运河,或者与控制运河之国的关系不睦,拂国家定然会探索新航路,以求绕过埃及前往印度洋。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两国位于拂的西南段,英格兰孤悬海外,是最有可能探索新航路的三个国家。所以要将他们绑在埃及,商队能够毫不担心的通过苏伊士运河,使得他们没有动力发现新航路,其他拂国家也不可能像这三国派出船队探索新航路,绕过默伽猎大陆的海路就不会被拂国家发现了。”

    不过说完这段话,允又想起什么,说道:“父亲忽略了一个国家,卡斯蒂利亚西面的葡萄牙。若说地理位置,葡萄牙可比卡斯蒂利亚国更好些,而且似乎已经开始向南探索了。你回去后定要派出使者出使葡萄牙,与这一国交好。可以将葡萄牙国拉入与卡斯蒂利亚国、阿拉贡国、英格兰国等国的联盟,共享苏伊士运河。”

    “可即使拂国家发现了绕过默伽猎大陆最南端的新航路,对大明又有什么妨碍?”文坻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允又停顿了一下,之后说道:“这是为了防止拂国家强大起来,让大明能够一直保持领先,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看着文坻不解的神情,允没有马上解释,而是说起了别的。“你对为父过去在经济,也就是鼓励工商、在农村种植之策、推广科学方面的改革,有何看法?”

    “儿子觉得父亲的改革很好啊。”文坻道:“推行新的种植之策,一家一户的百姓能得的粮食更多了,又因为朝廷推行统一税率,每亩地的税比过去的中田税率还略低一些,农户交完税赋后剩的粮食更多。”

    “又因过去这些年工商业快速发展,许多人进城务工或做买卖,迁徙至海外的人也多是农户,对粮食的需求有增无减,粮价也并未下降,农民生活越来越好。农户稳则大明江山就稳如泰山。”

    “至于发展工商之策,同样很好。没有工商的发展,朝廷怎能收到这么多商税?没有商税,朝廷如何有足够的钱财支援初立的藩国,且四处兴兵打仗?就算现在有汉洲的金银,但金矿银矿总会挖完,但收取工商赋税可以细水长流。”

    “推广科学同样很有用。若是没有科学研究,历法不会这样精确,航海也不会这样便捷。航海不便捷,汉洲的金银运不回来,商人难以从海外赚取大量钱财,朝廷也就没有足够的赋税。”

    文坻十分支持父亲的改革。官场上的有些改革他看不懂,但经济上的改革他都觉得很好。

    “文坻,你说的不错,这些改革确实很好。但之所以工商能够快速发展,粮食价格不降,科学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是因为从一开始,民间就有足够的钱财,朝廷从汉洲,最早从金宁半岛,获得金银,也有足够的钱财。若是一开始没有这些钱,或者称之为启动资本,想要发展定会十分缓慢。而通过新航路,拂人就能得到启动资本。”

    允停顿了一下,继续解释:“拂原本也是有许多金银的,但自从唐代中原与拂往来交通,由大食人作为商人将中原的货物贩卖到拂赚取金银开始,拂的金银就不断从拂流出流向中原与天方,到如今拂的金银已经不多,若不是最近三百年十字教徒向天方教徒发起反击,夺回一些丢失的土地,又曾多次打进天方,或许整个拂都不会有多少金银了。”

    “但即使如此,即使先后十次十字军东征,毕竟天方教徒也不是泥捏的,拂的金银仍然越来越少。”

    “没有足够的金银,就无法使工商快速发展,也没有足够的钱财资助科学研究,拂就算也有一二英杰之君,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做不到像父亲一样。”

    “实际上,父亲一直自认为并不是奇英之才,能够让大明蒸蒸日上,百姓安康,是大明的条件太好了。”允顺便在儿子面前点评了一下自己。“你曾祖一手创立大明,除去了所有能够威胁皇权的大臣,虽然残酷了些,但却让父亲施政几乎无人掣肘,只要不违背所有官员的利益,就不必担心政策推行不下去。大明紧邻之南洋又都是弱小之国,大海对岸又有一片辽阔的新大陆,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就算是父亲这样的中人之姿也能将大明治理好。”

    “父亲可不是中人之姿。”文坻马上说道:“父亲天纵英才,不比曾祖稍逊,不然为何历代皇帝均享有中原如此得天独厚之条件,只有大明扬国威于万国,使大明成为举世公认的第一强国!”

    允笑了笑。听到别人称赞他还是很高兴的,尤其称赞他的是自己的儿子。不过允也不会因为儿子的这几句话就认为自己真的天纵英才了。虽然他这些年有些膨胀,但再膨胀也不会失去智商。

    “另外,工商之业想要发展也需市场,就是有人购买货物,而购买货物也需金银。拂本地的金银不多,又难以贩卖到天方与中原、印度,即使有些许金银的人兴办工商,也会因少有人购买货物而不得不关门倒闭。”

    “想要在乡下推行父亲这样的种植之策,也要有足够的土地。大明之前经过十数年的战乱,况且蒙古人当初夺取中原时杀戮太甚,即使过了百余年也尚未恢复,大明人本就不多,又能向南洋、向汉州迁移人口,所以可以令农户放弃贫瘠之土地专心耕作上等田地;拂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