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759章

踢开永乐-第759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说不是呢!我查了明军的战绩,数千人的小战不算,兵力相差悬殊不算,从明国纪年的洪武十三年,也就是三十三年前开始,明军在数万人的大战中至多是不胜不败,从未战败。之前在达卡城的战斗也没能竟全功,不好说打赢了,何况我军兵马是他们的两倍;九年前的哈密之战,明军更是一举打垮了帖木儿率领的数十万大军。可这样一支战无不胜之兵现下却被我军包围,即将被全歼,就算其中不少人不能算是正牌明军,但也可以说算得上惊天动地的功勋了!”

    “还是萨尔哈将军指挥有方。”有人对花白头发的将军称赞道:“将军的指挥真是太厉害了,不仅从一开始就占了先手,而且步步紧逼,逼迫明军不得不按照萨尔哈将军的意图后退,一直到退入绝地。我从未像佩服将军您这样佩服其他人。”

    “都是真主保佑。”萨尔哈却只是淡淡的说道。

    此时他们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小山坡,大概有十多丈高。小山坡四周是他们所率领的军队的营地;而从小山坡向北看去,在一条河流以南,有一片通火通明的营地。虽然此时天已经黑了看不清,但萨尔哈知晓,在这座营地的门口树立着几杆大旗,其中有一面是大明的日月旗。

    从那一日三面包围明军起,已经又过去了四日。萨尔哈在当日凭借精挑细选出来的地形,与比对手多得多的兵马,成功逼迫明军后退。但他却并未全军压上要一举击溃明军,而是让明军退走。可明军退走的地方他早就算计过了,这一步一退,他就只能继续向后退,一直退到阿德赖河南岸,一面是河流、三面被包围退无可退的境地。

    “萨尔哈将军,我又一个问题想要请教将军。将军您带领我们出兵时还并不知道明国的岷王要带兵攻打巴布纳城,为什么就能断定他一定会带兵南下?”待许多人都称赞过后,有一人问道。

    “哈伦,你知道为什么明国的岷王忽然会带兵想要攻打巴布纳城么?”萨尔哈反问道。

    哈伦摇摇头。萨尔哈对此也毫不奇怪,继续说道:“这是因为有巴布纳城附近的佛教徒逃到锡拉杰甘杰,告诉他巴布纳城十分空虚,驻守的兵马很少。”

    “这些佛教徒竟然吃里扒外!”皮肤白皙的哈伦咬牙切齿地痛骂起皮肤黝黑的印度佛教徒来:“我就知道这些佛教徒靠不住,还不如婆罗门教徒,竟然敢向明军泄露我军的机密!等返回巴布纳城后,就将城中的佛教徒全部杀死!”

    但他却听到了令他非常震惊的事情。“是我指使他们向明军泄露此事的。”萨尔哈说道。

    “萨尔哈将军,您?您想以此引诱明军攻打巴布纳城?可是您就有这么大的把握朱楩一定会想要南下?”哈伦不傻,萨尔哈又绝对不会叛国,一下子猜到了他的目的。但就算这个情况被朱楩知晓了,他也未必一定会攻打巴布纳城吧?尤其这次抽调这么多兵马,可是冒着极大的风险,若是没能达到目的损失太大了。就算萨尔哈应当也不敢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赌明军一定会南下。

    “这,就是基于对明军将领的了解了。”萨尔哈解释道:“与任何一个人打仗,都要先了解这个人。朱楩虽然也是一位藩王,打过很多仗,可因为没有打过被许多人瞩目的大仗名声比不上中亚的尚炳。他又觉得自己的能力不次于尚炳,一直想要打一个大胜仗。并且他的胆子也不小,这样的人在得知巴布纳城空虚后岂会不想要南下攻打?”

    “而且,此时在孟加拉之地,我军总兵力占劣势,蓝珍又在东面与南面步步紧逼,他此时又指挥着五六万人马,认为即使攻打巴布纳城不成功也不会有多大损失,我军抽调不出足够的士兵打败他,也不用担心后果。所以他一定会攻打巴布纳城。”

    “您一直在研究明国的藩王或将领?”哈伦愣了一下,出言问道。

    “是的。我在家乡居住的那段日子,经常托人找来有关明军各个将领打仗经过的书籍,研究他们的指挥风格。幸好明军非常重视战例研究,所有将领打仗的经过都要记录下来。虽然在一般的书店里买不到记录战例的书,可这些书也不是非常隐秘,找到讲武堂的仆人,偷偷贿赂他一点儿钱就能买下来。”萨尔哈说道。

    “您早就预料到会与明军再交手?”

    “不,我当时没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出于习惯。”

    

第1657章 巴布纳——围攻() 
“不,我当时并没有这样的想法,我也预料不到这样的事情,只是出于习惯才搜集明国将领的战例。”萨尔哈说道:“在哈密,在阿拉山口,我两次被明军打败,差点儿就死了。虽然之后活了下来,而且也不愿意再打仗,可我脑海里所想的,仍然都是那一战明军的表现,就下意识找人收集明国将领的战例。当时我实在没有想到,会再次与明军交战;也想不到,当时看的那些战例,竟然还能有用处。”

    “这真是,真主的意思要让这支明军战败。”哈伦也不知说什么好,只能这样说道。

    “或许这真的是真主的意思,让我能够在家乡居住了七八年后再次带兵与明军交战。”萨尔哈自己也说道。

    “哈伦,”感慨一会儿,萨尔哈又对他说道:“将这一路明军驱赶到这里,他们已经退无可退,即使想要坐船逃走也不可能;依照我对指挥这支明军的朱楩、沐昂等人的了解,他们也绝对不会向我军投降,所以从明日开始,就要和明军激烈交战了。”

    “明军营地的四周没有任何山丘,虽然他们尽力建立起了营寨,还挖出土壤围在营地四周,但防御仍然不算坚实,我军的总兵力接近明军的两倍,而且明军一路急行军没有携带沉重的大炮,只有轻便的小炮,而我军则拥有从巴布纳城拆卸下来的大炮,攻坚能力还在明军之上,最多三天,这支明军的营寨就会被我军攻破。”

    “可明军的将领也不可能全是傻瓜,他们就算不认为营寨三天就会被我军攻破,但也绝对不会认为能一直守下去。所以,他们应当是要固守待援,等待南面的援兵赶来。按照最坏的情形,在发现被我军三面包围后朱楩或者沐昂就派人求救,蓝珍或其他将领接到求救后马上带兵赶来救援,我军攻打营寨的第三日他们就会赶过来。”

    “那时正是攻破营寨的最后一日,绝不能让明军的援兵干扰到破寨,所以必须有人带兵阻拦援兵。哈伦,我想让你阻拦援兵。”

    ‘原来如此,我一直不明白他为什么要与我说这么多,原来是想让我带兵阻拦援兵。’哈伦心想。萨尔哈刚开始对他说的时候他就很不解,可因觉得萨尔哈不会随意和他说话,才没有出言打断而是一直听下去,听到最后才知道萨尔哈的目的。

    “萨尔哈将军,我冒昧地问一句:为什么选择我来阻拦援兵?”他问道。

    “这与德里苏丹国、孟加拉国和巴赫曼尼苏丹国这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毫无干系。”萨尔哈说道:“对我来说,我这次答应赛义德的请求带兵,只是为了打败明军,我对于德里苏丹国并没有归属感,不会为了赛义德算计你们巴赫曼尼苏丹国与孟加拉国。我之所以选择你,一是因为你统辖的军队是战斗力最强的几支部队之一,二是因为你用兵很,很有魄力。”

    “萨尔哈将军,您可以直接说我打仗比较鲁莽,我不介意的。我只是奇怪,您往常不是很不喜欢我们这种打仗鲁莽的人么,为什么会因为这个原因选择我阻拦援兵?”

    “因为阻拦援兵是一种特殊情况,与平时指挥打仗不同。朱楩的身份是亲王,明国不能容许一位亲王被我军杀死或俘虏,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救援。许多将领平时打仗虽然好像很大胆,可面对明军疯狂的进攻,未必支撑的住;只有你,面对明军疯狂的进攻才有可能支撑下来,不被明军击溃。”

    “明军的战斗力这么强大?”哈伦感觉不可思议的说道。他也不是没和明军打过仗,没感觉明军的战斗力有萨尔哈所说的那样强大。

    “他们平时的战斗力没有这么强,但当将领下达了死命令的时候,他们会以你想象不到的疯狂打仗,比狂信徒还要疯狂。”萨尔哈一边说着,一边似乎想到了什么,脸上的表情有所变化。

    “这。”哈伦不太相信萨尔哈的话,可萨尔哈从未说过假话,一时间,他也不知道是不是该相信。

    “你或许还在怀疑我的话,但等你见到明军的疯狂进攻时就知道了。我多解释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你只要告诉我,是否接受这个任务?”萨尔哈看出哈伦半信半疑,不过他也不在意,不论是谁在亲眼见到之前听到这番话都不会完全相信的。

    “好,我接受这个任务。”哈伦说道。他要亲眼瞧一瞧明军的疯狂进攻是否真的如同萨尔哈所说那么恐怖。

    “太好了。你接受了。”萨尔哈松了口气,说道。虽然他是联军的总指挥,但既然军队来自三个国家,他安排任务将领未必会听从,尤其是阻拦明军援兵这么危险的任务。他必须与哈伦商量,如果哈伦不愿意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所以当听到哈伦答应后他长出了一口气。

    他们又说了几句话,哈伦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萨尔哈将军,为了围歼这支明军,您抽调了十二万大军,原本驻守恒河南岸的军队被抽调一空,完全放弃了那一大片土地;驻扎在达卡城附近的军队也被抽调了一半,现在纳拉扬甘杰城内的驻兵只有两万人,达卡城的驻兵更是只有一万四千人。可以说,除了恒河北岸、布拉马普特拉河西岸这一带以外,其他地方都十分空虚,根本不足以挡住明军的进攻。等我军全歼了这支明军,返回其他战场的时候,整个恒河南岸,包括达卡城在内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东岸有可能已经完全被明军占领,我军几乎会失去整个孟加拉。在我看来,以整个孟加拉为代价换取全歼六万明军,未必真的合算。”

    这不仅是哈伦最后一个问题,也是他最疑惑的问题。本来他们的总兵力就比明军要少,防守明军的进攻有些吃力,萨尔哈还抽调十二万大军围歼明军一部,使得除恒河北岸、布拉马普特拉河西岸以外的地方他们留下的人马只有大约十万人,明军完全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先后夺取整个孟加拉。哈伦觉得这样的交换并不合算。

    “哈伦,你说德里苏丹国与巴赫曼尼苏丹国派兵救援孟加拉国的原因是什么?”萨尔哈没有马上回答哈伦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因为明军似乎想要占领整个印度,为了防止明军夺取孟加拉后以这里为跳板攻打德里苏丹国与巴赫曼尼苏丹国,所以派兵救援孟加拉国。”哈伦回答。赛义德早就将这个目的告诉了所有将领,而且列出了证据。

    “所以,咱们的救援孟加拉国的目的是防止本国被明军侵略,是不是?”

    “您说的不错。”

    “既然如此,在我看来,以整个孟加拉被明军占领为代价换取全歼六万明军,是合算的。想要让明军放弃占领整个印度,与明军在孟加拉拉锯的时间再长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明军不会因为印度人的死伤而放弃,哪怕孟加拉的印度人都死光了,明军也不会放弃。只有让他们的损失足够大,超过明军,或者明国皇帝能够承受的底线,才能实现。所以我宁愿让大半个孟加拉被明军占领,也要全歼这六万人!”

    “或许僵持足够长的时间,明军意识到不可能夺取孟加拉后,他们也会退兵。”哈伦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不会的。印度太富庶了。即使没有占领整个孟加拉,即使他们并没有过分压榨婆罗门教徒,但明军得到的财物已经很多了,足够填补他们出兵的军费。这样富庶的地方,除非让他们损兵极大才会撤兵,不然明军绝不会撤走。”萨尔哈道。

    “我明白了,多谢将军替我解开疑惑。”哈伦躬身致谢,之后转身离开了这里。

    “但其实除了我告诉你的,还有一个我为什么非要围歼这六万明军的理由。”可这时萨尔哈却忽然低声自言自语起来。“为了给大汗,和当年战死在哈密,战死在阿拉山口的将领与士兵们报仇。我说了,我这次答应赛义德的请求带兵,只是为了打败明军。只要能够杀死更多的明军士兵,其他什么我都不在意。甚至你们这些印度的天方教徒都死光了,我还会更加高兴。当初你们不听从大汗的命令,执意要与大汗作对,死了活该。你们这些印度的天方教徒和明国人同归于尽,才是最好的事情。”

    低声说完这番话,他又转过头看了一眼北面的明军营寨,也走下山丘。

    从第二日一早开始,德里苏丹国、巴赫曼尼苏丹国与孟加拉国三国联军猛攻明军营地。萨尔哈下令将所有带来的火炮,不论大炮小炮在阵前摆开,轰击明军营寨;士兵们也在将领的指挥下向营寨冲锋。萨尔哈甚至调动了原本驻扎在巴布纳城附近码头上的水师,让战船在阿德赖河上巡游,用战船上的火炮轰击营寨,阻断明军逃跑的归路。

    面对四面合围,根本无法逃走的情形,明军将士的战意也都被激发起来,同联军血战。明军的火炮射程不如敌人,干脆不管敌军的火炮,只是用来轰击攻打营寨的敌兵,明军甚至将火炮推到营寨旁,用散弹轰击。印度人尚未研究出散弹,对此没有防备,几乎就在一刹那间,正在拆毁据马、围栏的士兵被无数石头子打中,惨叫着倒在地上。

    见到明军的炮弹这样厉害,后面的士兵顿时畏缩不前,不愿再向前冲锋。萨尔哈一面从附近的村落强征婆罗门教徒作为炮灰,一面下了死命令:若是再有畏缩不前的,一律处死。他甚至从三国的军队中各抽调一些士兵组成督战队,就在冲锋的士兵身后,一旦有人后退不论婆罗门教徒还是天方教徒全部当场杀死。

    同时,萨尔哈还当着十多万将士的面公开说道:“待歼灭了明军后,除了明军的武器要上交外,你们从营寨中拿到的所有东西都是你们自己的,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