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758章

踢开永乐-第758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藩。可若是他们都成了婆罗门教徒,我还如何能够轻易统治这一国?”朱楩说道。

    “殿下,此事还不急,现下还是先考虑打败印度诸国为主。”沐昂劝道。吞并阿洪国还不知要过去多少年,现在就琢磨干什么。

    “我总觉得,如果不尽快占了阿洪,这一国就会被他国所占。”朱楩道。

    “殿下,不会如此。大不了,等击破印度诸国,战事暂时停下后殿下马上向官家上折子,提出要吞并阿洪国。只要官家答应了,阿洪国就注定属于殿下,跑不了了。”沐昂又道。

    “你说的也是。”朱楩道:“而且现下我对这一国也并不熟悉,他们之前也没见过大明有多强大。等此战过后我熟悉了这一国,再让他们见识到大明之强,就开始缓慢推动吞并阿洪国,向官家上折子。”

    “等明日到了巴布纳城下,我也要亲眼阿洪国之兵打仗如何,奖励有功之臣,惩罚有过之将。”

    

第1655章 巴布纳——真正开战() 
“赏罚分明最要紧。”沐昂点点头说道。除了极少数,绝大多数人都追求公平,只要处事公平,比苏党法王更加公平,将领们大多会对朱楩心生好感。

    “还要直接奖赏将士,而非通过苏党法王。”沐昂又道。直接奖赏阿洪国的将士,他们会更承朱楩的情。这一招十分有用,朱楩十多年前带兵南下攻打阿瓦国,就直接赏赐各土司的将领,土司本人也不好阻止,后来几次征召土司派兵打的小仗也都对立功的土司将领厚赏。虽然不至于因为厚重的赏赐,这些将领就愿意为朱楩肝脑涂地,但他们对于现在的日子也非常满意,绝对不会支持自家土司对朱楩不恭,在朱楩征兵征粮的时候也更愿意配合,使得岷藩大大加强了对各土司的控制;打败几个反叛的部族后,将土地与子民都纳入藩国直辖也没有引起各土司的疑惧。这次前来孟加拉打仗,一开始还罢了,朱楩第二次征召时因要他们出动的人太多,许多土司都不大情愿,朱楩就发动亲近岷藩的人劝说土司,最终使得他们愿意按照朱楩的命令出兵。

    他们又商议了一会儿如何控制阿洪国,午休时间已经结束,沐昂忙从马车上下来,命各个将领收拢将士,按照次序依序继续南下赶往巴布纳城。

    待全军启程南下后,坐在马车上的朱楩就翻开西域记略看了起来。马车旁骑马的侍卫见此说道:“殿下,您中午也并未休息,与沐将军谈事,现下应当休息一会儿。”

    “这如何休息的了?”朱楩道。他乘坐的马车用了从汉州大陆传回来的橡胶做轮胎,又应用了非常原始的减震装置,比一般马车颠簸劲小得多,如果在城内的大路上,几乎感受不到颠簸;可他们现下在野外的土路上,还是没人整修、被人生踩出来的路,高低不平,朱楩现下又不是特别困,当然睡不着。

    “何况明日就要赶到巴布纳城下,孤也要筹谋一番明日如何攻打城池,也没空休息。”他又道。说完这句话,又听了一句马屁后,朱楩低下头继续看书。

    “唔,天方教徒每日要祈祷五次,可利用这一点,在他们祈祷之时出兵偷袭?这一点我可用不了。既然已经有人偷袭我军,那巴布纳城的守兵早已知晓我军即将赶到、攻城,可没法偷袭他们。天方教徒总不至于就连敌军打上城头了,还非要跪地祈祷吧?那西域的天方教徒早就被尚炳杀光了。”

    “可趁他们的要紧节日偷袭?天方教徒真是奇怪,竟然有一个节日,从早上太阳升起一直到晚上太阳落下都不能吃东西。朝廷官员、将领与有钱的富商、地主也就罢了,在家饿一天也没什么,反而可以去去油水;可普通百姓饿一天的肚子,根本没法干活,岂不是要少一日的收成?尤其天方教徒的历法还是纯阴历,不仅一年只有三百五十多天,闰月也只多一日,使得每年的这个节日季节都不一样,万一正好赶上春耕时节,一整天饿肚子干不了活,一年的收成都要耽误了。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但算算历法,离着天方教徒的这个节日还有三个多月,这我也利用不上。”

    “天方教徒不吃猪肉,可用猪肉或猪油羞辱他们,使得敌军将领丧失理智?这一条倒是可以尝试一番,但大军行进,猪可跟不上行军,只能驱赶牛羊作为肉食,巴布纳城作为天方教徒统治的城池,也定然找不到猪,现下也用不上。不过可以传信回去,让他们运几头猪过来。这次用不上,下次攻城还可以再尝试。”

    “”

    朱楩一连看了好几章,发现尚炳用的计策要么他现在用不上,要么缺乏施展的手段,还是用不上,顿时有些失望,想放下这本书。但用手拈了拈剩下的内容,觉得也没几页了,还是都看完的好,也就继续看下去。

    他又翻了几页,忽然见到有一页写得印度的天方教徒,顿时又集中起注意力,继续看下去。他只见上面写道:“不知为何,印度原本的人打仗极弱,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许多来自天方、波斯或西域的人南下攻打印度,而且多半能够在印度站稳脚跟,夺取一块土地建国。不仅如此,这些来到印度的外人,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虽然也征召当地人当兵,但多是作为辅兵,万万不能倚为国之干城,精锐之兵仍然是从波斯或西域招募,要么招募成年男子,要么购买年纪幼小的孩子回来,组建童子军,慢慢培养。印度本地人较黑,与南洋土著类似,而且长相与天方、西域等地的人也有所差别,这样长相迥异之人统治印度,印度当地的百姓竟然甘愿被统治,我一直觉得十分怪异。”

    写到这里,尚炳这段话并没有写完,可朱楩却慢慢放下书,抬起头看向道路两旁。他前几日走的路在阿洪国到孟加拉国的中间,人烟较少,树林多些;这里已是孟加拉国最繁荣的几处地方,道路两旁并无树木,只有成片的田地或池塘。但朱楩却仿佛见到了树林一般,喃喃说道:“我与沐昂均猜测之所以前几日有敌军骚扰,可今日并无,猜测是因为道路两旁不再有树木,他们想要掩藏十分困难。这话确实说得通,可应当还有别的缘故。”

    朱楩坐在马车上,向外张望了一会儿,忽然听见有人说道:“臣见过殿下。”

    “盛将军。”朱楩也回礼。

    “臣冒昧询问,殿下在想何事?可是在担忧明日攻打巴布纳城不顺利?”盛庸问道。他见朱楩将脑袋伸在马车窗户旁看了好一会儿了,不由得上前询问。当然,他的目的并不是与朱楩谈论明日如何攻城,而是想要劝说朱楩坐回车里,不要把脑袋放在窗户旁。虽然道路两旁没有树林了,想要偷袭大军绝不可能。但或许有几个人手持弓弩想要刺杀明军大将,朱楩脑袋放在窗户旁有危险。只是这么直白的与朱楩说可不好,所以盛勇先挑起一个别的话题,再劝说他将脑袋放回去。

    “孤确实是在担忧明日攻打巴布纳城不顺利,但并非是因为现下的缘故。”朱楩说道:“孤适才看秦王从西北派人送来的一本书,发现里面写到,印度的天方教徒国家都从天方或大食招募将士作为精锐之师;蓝将军的来信似乎也说过,德里苏丹国、孟加拉国等国的主力人马也都比较白,不像是印度本地人。”

    “这有何不妥之处?”

    “盛将军,你可还记得,前几日偷袭大军的敌军,长得黑不黑?”

    “比大明百姓黑一点,与南洋的土人差不多。殿下是说,”盛庸忽然反应过来:“与大明作对的几个国家都是由天方教徒统治,麾下的精锐主力应当是比较白的人,而非印度当地人。”

    “可他们既然知晓了殿下带大军南下,为延缓大军南下的步伐,即使派出许多当地人做炮灰,也应当有精锐压阵。可前几日一直没有发现任何长得白的人。所以敌军派出这些人来骚扰我军,十分可疑。”

    “盛将军说的不错。”朱楩道:“若是为了拖延,应当派出精锐压阵,驱赶由当地人组成之兵,而不是全部由当地人打仗。”

    “莫非敌军有诈?可这‘诈’在何处?”盛庸缓缓说道:“不论如何,偷袭都能让我军知晓南下之事已经被敌军发觉,加快行军步伐。这样做有何用处?”

    “可我军不仅并未加快行军,反而慢了些。”

    “这是因为殿下在军中,此时让殿下带兵留下反而更加不安全,所以减缓了行军速度,可敌军并不知晓殿下在军”

    “你如何能够确定敌军并不知晓孤不在军中?”

    “殿下是说,敌军因得知了殿下在军中,知晓偷袭会让我军放慢行军,所以派人偷袭。拖延我军南下?这也说的通。”

    “这自然说的通。可孤总觉得,没这么简单。或许”朱楩又要说出自己的猜测。

    可就在此时,忽然又行军最前一名的小兵骑马飞快来到朱楩的马车旁,喘了口气行礼说道:“殿下,前方有敌军拦路。”

    “他们要与我军野战?”盛庸有些不可思议地说道。先不说天方教徒在野战中到底能不能打败明军,从战略上来讲,此时北印度诸国应当是以守为主,等待明军犯下错误。既然以守为主,那么不论在野战中能不能打败明军,损失都会远远大于守城,这样做十分奇怪。”

    “沐将军如何吩咐的?”朱楩则马上问道。

    “沐将军也觉得有些奇怪,是以派出少许人马上前试探。”那铺兵说道。

    “快传孤的军令,放出探马二十里,探查左右两边!”朱楩沉默片刻,忽然吩咐道。

    

第1656章 巴布纳——合围() 
“快传孤的军令,放出探马二十里,探查左右两边!”朱楩沉默片刻,忽然吩咐道。

    “是,殿下。”铺兵答应一声,马上去传令。但其他人脸上都显露出震惊之色,盛庸道:“殿下怀疑敌军派出人马包围我军?”

    朱楩不理他们,只是等着铺兵回话。没过多久,就有一铺兵从大军右边飞驰而来,飞奔到朱楩的马车旁说道:“殿下,右方发现敌军,不知人马多少。”伴随着他的汇报,从大军的右边也传出喊杀声。

    “殿下,大军左方发现敌军,难以探知人马多少。”又有一铺兵从左边赶来,对朱楩奏报道。

    “这是怎么回事?”一名侍卫脸色煞白的说道:“怎会忽然有这许多人马同我军交战?”

    朱楩却不在意为何会有这么多人来打他,下令道:“快去将左右两边的情形都告诉沐昂,让他筹谋是战是退。”

    又吩咐道:“王烈,张有,你们马上突出重围将此事禀报蓝将军,回报古瓦哈蒂。”一边说着,朱楩用最简略的语言将事情大概写了写,既没有夸大也没有轻描淡写,完全按照现在的情形写。写完后交给这两个侍卫。

    “是,殿下。”他们二人答应一声,分别骑马而去。

    “殿下,您派人送信给蓝将军,是觉得敌军想要围歼我军?而且觉得我军不是敌军的对手?”等这两个侍卫骑马跑开了,才有人反应过来出言问道,而且脸色比刚才那人更加苍白。

    朱楩将纸笔收起来,靠在马车上缓了口气,正要解释,就听盛庸说道:“若仅仅想要守住巴布纳城,敌军只需派兵在前阻隔,不需兵围三面;既然敌军派兵包围我军三面,那就是要围歼我军。而据蓝将军的书信所言,虽然北印度诸国联军的统兵大将都用兵大胆,可总不至于敢用二三万人马围歼我军六万将士,兵马至少比我军要多。此战敌军又必定是有备而来,我军却对此毫无准备,胜算不大。虽然未必一定会败,但用兵者为虑胜先虑败,必须考虑万一打了败仗如何是好。殿下派人告知蓝将军,十分妥当。”

    “盛将军所说不错。”朱楩道:“敌军早知我军要南下攻打巴布纳城,也大略知晓我军兵马多少,还敢摆出围歼之势,统兵大将必定十分有信心。既然如此,我军应当做最坏的打算!”

    “最坏的打算”说了这五个字,说话之人沉默下来。他知道最坏的打算是什么打算:全军被敌军包围,即将被全歼。

    “就是最坏的打算!孤也不愿落入最坏的情形中,可若是发生这种情形,我军即将被敌军围歼,蓝将军却仍然按照从前的安排用兵,多半还要再吃大亏!所以必须将此消息告诉蓝将军!”朱楩说道。

    “千万不要落入最坏的情形!”有人低声嘀咕道。

    “那,就看敌军到底有多少人马,是不是真的能衬托起他们的野心了。”朱楩却听到了这人的嘀咕,又道。

    一时无人再说话。过了一会儿,沐昂派人来告诉朱楩,正面交战的敌军战斗力很强,而且人数众多,麾下的将士血战多时竟然仍然没能打退敌军;这也罢了,左右两面的敌军也十分善战,并且兵马比他们更多,已经有些支撑不住。沐昂决定向后退却,寻找一利于防守之地。

    朱楩当然不会反对沐昂的命令。他知道令出多门的坏处,自己已经将指挥权交给了沐昂,就不会干涉,何况他也觉得暂且后退是正确的。听到铺兵的回报后,沐昂当即率兵且战且退,快到天黑时总算与敌军脱离。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之后三日,他都不得不带领将士后退,一直到退无可退。

    “将军,明军已经被彻底包围了。”一个身穿传令兵军服的士兵对另外一名身着精细铠甲、头发花白之人行礼说道。

    “嗯,我知道了,你退下吧。”花白头发的将军点点头答应一声,让他退下了。

    等这个传令兵离开后,站在花白头发将军身旁的人纷纷用高兴的语气说起话来。“明军已经被彻底包围了,彻底逃不出去了,这真是太好了。”“是啊,我军就能全歼这支明军了。就算有少数将士能够逃脱,但也彻底被打散,也可称之为全歼。这,这可是怎么也想不到的!”

    “谁说不是呢!我查了明军的战绩,数千人的小战不算,兵力相差悬殊不算,从明国纪年的洪武十三年,也就是三十三年前开始,明军在数万人的大战中至多是不胜不败,从未战败。之前在达卡城的战斗也没能竟全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