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67章

踢开永乐-第67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士诚手下,又未投靠本朝、自行散去的人为官。”

    允熥恍然。不过这对于允熥来说不叫事儿,让他换个名字、改个籍贯就好,u看书( ww。uukansu. 老朱整天那么多事情,岂会注意一个小小的罗贯中。并且他既然当初曾在张士诚那里出仕,说明还是有功名心的,更容易收纳。不过这个事情现在是不好和罗贯中讲的。

    允熥说道:“即使不能够为官,殿下高兴了,赏你些钱,也够你吃穿不愁了,我看你的衣服,日子过得也并不富足。”

    罗贯中也重新打起精神,说道:“银钱什么的我倒不在意,只要书能出版就好;小兄弟如果没有其它要说的,那我就回去改书了。”

    允熥想了想,说道:“今日没有其他的话了。哦,这里有三十贯钞,权做预付的钱。”说着递过宝钞。

    罗贯中接过钱,拿出张纸,写下一行字,递给允熥并说道:“这是我在兖州的住址,小兄弟可以去这里找我。我先告辞了。”说着,行礼走了。

    等罗贯中走了,允熥他们下楼付账,也走了。走在路上,朱橞忍不住对允熥说道:“你为何如此招揽此人?不过是个写不入流东西的人,书让他改了就是了,何必如此看重?”

    允熥不答话。朱橞见允熥沉默,也无他法,跟着走回去了。

    允熥之所以看重罗贯中并不仅仅因为一部《三国演义》。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戏曲作家,不仅写,也写了不少的戏曲剧本,著作颇丰。

    而戏曲和适合说书人说的在允熥未来的计划中有重要作用,所以允熥要延揽罗贯中。就算罗贯中没几年死了,也可以起一个‘千金买马骨’的作用或者让罗贯中介绍其他的戏曲、话本大家。

    允熥和朱橞一路无话,回到了住所。(。)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兖州事件——疑点() 
深夜,在兖州城同一个并不起眼的房子中,上次那两个人再次会面。

    京城口音的人说道:“今日真是好险,差点儿就被关在衙门里了。幸亏今日出来了,不然就没办法收尾了,说不定就会被殿下察觉蛛丝马迹。”

    顿了顿,又抱怨道:“真是想不到殿下竟然到了兖州城第一日就下令拿人,真是疏忽了。”

    山硒口音的人说道:“谁能想到?就算齐泰和濮汕提前一天到了兖州城,也应该只是察觉问题,怎会就敢依此拿人?”

    京城口音的人说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只是你兖州府只有推官涉及,那些吃拿卡要的衙役可不算,会不会让殿下怀疑?”

    山硒口音的人说道:“那也无法可想,如果是我出面,兖州府衙有人下水,那一旦案发,我岂不会暴露出来?你们来接触,一年多的时间,也就只能这样了。”

    京城口音的人说道:“让你的家人都藏好了,小心无大错啊。”

    山硒口音的人问道:“我一直想知道,我们兖州府衙的另一个山硒人,有没有被你拉下水?”

    京城口音的人说道:“你猜?”然后哈哈笑了起来。

    ============================================================

    过了三天,郭镇带着鲁王三卫的官员的供诉书到了允熥的面前。

    允熥一边翻看他们的供诉书,一边问道:“有多少官员涉及?”

    郭镇回道:“禀殿下,鲁王三卫两名指挥使,四位指挥同知,十位指挥佥事,五位卫镇抚,九位千户和九位副千户,五品以上官员共计三十九人,只有何豫未曾收过钱财,其他的官员均是收受钱财。”

    明代标准一卫是一名指挥使、二位指挥同知、四位指挥佥事、二位卫镇抚、五个千户。现在鲁王三卫编制不全。

    “主犯就是朱皖和张芹,从朱皖家里抄出两千两黄金,两千两白银,还有大量的宝钞、粮食和珠宝;张芹家里抄出的东西虽不如朱皖家里的,但是也是财物甚多。”

    允熥恨恨地说道:“这二人一定要按照皇爷爷的办法,

    剥皮实草。”

    郭镇接着说道:“还有肖凤鸣等指挥同知、佥事,家中也均有大量钱物,仅钱财就均在五千贯钱以上;几位镇抚和千户等人收受的钱财倒是不多,但是也有不同,根据经手的经历等人交代,这两年多中卫有一名千户收受达三千贯钱以上的钱财。”

    “何豫镇抚举荐的千户杨本、镇抚曹禺倒是都无甚收受钱财,应该只有三四百贯钱,多数千户、副千户也只是收受四五百贯钱。”

    允熥翻了翻各人大概统计出的收受财物的统计数据,又想了想,说道:“以六百贯为限,六百贯以下的,贬官,陛下那里我自会说明;六百贯到三千贯的,赐白练一条,不牵连家人;三千贯以上的,斩首,家人不涉事的发凤阳种地,涉事的流放边关;朱皖和张芹,剥皮实草,家人涉事的处死,不涉事的流放边关。”

    “把清出的房屋土地列一个单子,交给兖州府,让兖州府去发还给百姓。这次没收的这些官员的房屋、土地,除官府的产业之外,全部发卖;还是算了,由皇爷爷指派的新任指挥使来处置吧。钱财做好统计,交给兖州府,让兖州府随同今年的秋粮送至京城。”

    吩咐完了财物的处置,允熥又问道:“兖州府和滋阳县的官吏,除了邹济,可还有涉及的?”

    郭镇回道:“滋阳县和兖州府的吏员,多有涉及的;官员中兖州府有一名推官、滋阳县有一名主簿涉及,并无其他涉及的官员。”

    “嗯?”允熥疑惑:滋阳县是低一级别的官府,却还有两名官员涉及,兖州府是高一级别的官府,却只有推官涉及,这不太正常啊。

    允熥说道:“你下去吧,派人叫齐泰和秦松过来。”郭镇应诺而下。

    不一会儿,秦松和齐泰来了。齐泰问道:“殿下叫我们来何事?”

    允熥说道:“郭镇已经把案子审的差不多了,这些是供诉书,还有其他一些东西;并且我打算以六百贯为限,……,不涉事的流放边关。你拟一个给京城的奏折,如何把此事和京里交代;估计三天以前给皇爷爷发的上书已经到了,得尽快把事情完全查清楚才好。”

    齐泰应诺。然后他看了看这下东西,然后说道:“殿下,这兖州府只有推官涉及?”

    允熥说道:“我也是纳闷,只不过这些三卫的官员既然已经交代了,难道还特意留下一人不交代不成?还是兖州府的官员?这不合常理啊。”

    齐泰想了想,也觉得非常不合理,但是想不出其它情况。允熥知道现在齐泰代理滋阳县令很是忙碌,老朱允许各个县衙有的官吏实在是太少了,( uun )所以允熥说道:“齐泰你先回去打理县里的事情吧,我这里再说。”齐泰随即告退。

    允熥转过头对秦松说道:“你可有什么想法?”秦松这人虽然聪明,但是十分惫懒,允熥不问一般是不说话的,是以允熥有此一问。

    秦松说道:“听殿下刚才所言,要么是兖州府确实是只有推官涉及,其他官员因为知府林俊之前的上书未有结果而对此视而不见;要么,是在三卫中还有大鱼未抓到。”

    允熥靠着椅背的身子一下子直了起来,疑惑地问道:“三卫之中还有大鱼?”

    秦松说道:“我只是按照常理推断。或许确实是兖州府的官员只有这推官涉案呢。”

    允熥站起身来,在附近踱着步子。鲁王三卫的大官都已经被拿下了,如果还有‘大鱼’,那肯定不是凭借自己的本事,一定是借助了更大的人物,才能让朱皖和张芹不敢吐露半分;而兖州府的涉事官员也都是这个人亲自接触才会一直不暴露。只是一个推官涉及,对整个兖州府彻查太过牵强,并且对方既然如此谨慎,就是彻查府衙的官员也未必有收获。(。)

第一百二十四章 兖州事件——线索() 
愛♂去÷小?說→網,。

    允熥吩咐小宦官:“把郭镇叫来。”

    不一会儿郭镇来了,见到允熥行礼问道:“殿下叫我?”

    允熥说道:“朱皖和张芹没准还有事情未供出,你回去对他们严加审讯,一定让他们开口,只要他们开口,什么手段都可以用。”

    郭镇惊道:“他们还有事情未供出?”然后说道:“是,殿下,臣一定让他们开**待。”又说了几句话,出门审讯去了。

    允熥之后在屋子里又与秦松讨论了一下,没有其他的头绪。烦躁不堪地允熥说道:“出去看看罗贯中改书去。”然后点了秦松和杨峰、毛重等侍卫出去了。

    不多时他们就到了罗贯中在兖州府的住址。上次就随同允熥见过罗贯中的侍卫罗炳忠上前敲门。过了一会儿,一个看起来大约是二十余岁的年轻男子打开门问道:“几位有何事?”

    允熥走上前说道:“这里可是罗本老人家的住所?我是三日前和罗老先生说过资助他出书的人,不知罗老先生可曾和你说起过?”

    那人闻言打开大门,说道:“家父和我说起了这件事情,嘱咐我如果几位来拜访不必阻拦。”

    待允熥他们都走进去了,那人接着说道:“家父此时正在屋子里改书呢。”然后对着允熥说道:“阁下几位就是皇太孙身边的侍卫大人吧,在下罗绒见过各位大人。”态度甚是谦卑。

    罗绒很有仕途之心,但是自己读书不成,所以极好钻营,听说他们是皇太孙的侍卫,所以想极力巴结。

    允熥没在意罗绒,闻言说道:“不必行如此礼仪。快带我们去罗老先生的屋子。”

    到了罗贯中的屋子,允熥只见罗贯中坐在座位上,口中念念有词的,手中的笔时而动时而停的。

    罗本上前去叫道:“父亲,资助出书的大人来了。”但是叫了一遍毫无反应,他不得不又叫了一遍。

    罗贯中直到儿子第二次叫他才听到,然后抬起头来,对允熥说道:“书还没有改完,差不多得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改完。”然后又低下头去书写。

    允熥当然不是来催稿的,

    他只是心中烦闷,顺便来看看罗贯中而已,所以他说道:“我也知道现在不可能已经改完。”说完这话,允熥想到一事,说道:“你这里可还有手抄的原来的《三国演义》?”

    罗贯中说道:“当然还有。书商不愿出版《三国演义》,我就只能自己抄写了。”说着指着一个角落:“那里有一整套。”

    允熥马上让侍卫去把书抱上。虽然不喜其中对于曹操的描写,但是允熥仍然认为写的非常好,打算收藏一本,和改写后的一起保存。

    允熥本来是想和罗贯中多聊两句的,但是看到他这么认真地在写作,不忍心打扰他,又留下一些钱,然后就走了。罗绒殷勤地送到门口。

    杨峰问道:“殿下为何会一再给他钱?三十贯宝钞足够数个月的花销了。”

    允熥难道告诉他是因为自己上辈子是一个兼职写手,看上辈子的‘大神’一个个月入数十万、生活富裕,而比他们牛逼多的大神作家罗贯中生活如此潦倒于心不忍,是以总给他钱花嘛!所以只能说道:“此人孤有大用。”

    允熥也不想回去,就在大街上慢慢走着,整理思路。他想着:‘如果确实鲁王三卫还有大鱼逍遥法外,那必定是借助了更大的人物。更大的人物,对了,可以查三卫官员的为官经历,还有父辈的为官经历,是不是曾经在某个还在的爵爷手下为将。’

    自己想着,又摇摇头:‘在某个爵爷手底下为将的人肯定不少,这么查无疑是大海捞针。’

    然后允熥又从兖州府衙处来想:‘有什么办法可以发现兖州府的蛀虫呢?’

    正想着,忽然听到有人说道:“恩公来了。”允熥一开始还以为和自己无关,但是忽然听到拔刀出鞘的声音,抬起头来一看,附近的百姓已经为了一圈,他的侍卫拔出刀来正在用及其警觉地眼神看着周围的百姓。

    允熥还搞不清楚是什么事情,忽然人群中一个老人开口说道:“恩公,忘记我们了吗?”

    允熥定睛一看,是几天以前见到过的那个谢家老人,顿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说道:“都收刀。”侍卫这才缓缓地把刀插进鞘中。不过经过了刚才的事情,百姓已经不敢接近了。

    允熥眼睛四处扫了一扫,发现无意当中走到了当初见到那些人强夺他们房屋的地方,于是找个地方坐下,问道:“谢老先生,怎么就说是我的进言使得殿下拿人呢?”

    谢家老人回道:“孙公子,皇太孙殿下进兖州城第一日就把那些人都抓起来了,不是有人提前和殿下说了,怎么可能?”

    “而兖州这里路过的能和皇太孙殿下说上话的人不会还有其他人吧,那样的人平日里一个也无,怎会这些时间就有许多,可见是恩公的进言。”

    允熥觉得自己也当得起一声恩公,所以也没有继续推辞,与他们说话。

    说了一会儿,收获无数的感谢之后,允熥打算走了。这时,允熥听到有人在争论着什么,言谈间好似提到了‘知府’什么的,允熥马上转过头来问道:“你们在谈论什么?”

    这是两个年轻的小伙子,见到允熥问话,( )马上止住不说。谢家老人说道:“恩公问你们话呢,怎么不答!”其他人也这样说着。

    其中一个小伙子见乡邻都这样说,开口说道:“恩公,我是西门看城门的门子,前些天看到有车将掐着早上快要开门的时候出城。”

    “若是这样也就罢了,但是其中有一人是知府林大人的随从。并且不只是前些天这一次,以前也看到过好多次。”

    允熥微微睁大眼睛,问道:“你确实没有看错?”

    那人毫不犹豫地说道:“肯定未看错。”

    允熥又问道:“车上装的什么东西?”

    那人回道:“我也不知,只是车辙的印子很深。”

    允熥用手拍拍他的肩膀,说道:“多谢。”然后转过头对谢家老人等人说道:“我还有事,就先走了。”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只留下了疑惑地众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兖州事件——装神弄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