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607章

踢开永乐-第607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碌闹髁Α

    更令威格拉玛瓦尔达拿愤怒的是,明军每次出战前,都会驱使抓来的满者伯夷国民伕冲击满者伯夷人的阵势,自己的兵跟在后面。这些被抓来的民伕对于自己的行为会对本国的军队产生什么影响没有概念,他们只知道:只要能逃出这片战场就能活命,所以拼命向东逃去。领兵的克塔拉亚萨不得不下令射杀他们,用箭矢吓得他们不敢再向东面跑。但这样一来满者伯夷人的弓箭手的力气就被消耗了,站在大阵最前方的满者伯夷国勇士的兵器也多半也染了血,更不要说对士气的打击。明军就趁此时机发动进攻,每每能给满者伯夷人造成较大的伤亡。

    从十九日白日到今天二十四日,虽然才交战六天,但满者伯夷人已经战死、重伤、残疾累计超过八千人,平均每天超过一千三百人;受伤近一万七千,平均每天超过两千八百人。对这支军队来说已经有些伤筋动骨了,心疼的威格拉玛瓦尔达拿直掉眼泪。

    当然,明军也有损伤。据克塔拉亚萨估计,明军这六天战死、重伤、残疾也将近四千,每天六百多人;受伤近万,每天一千六百多人,抓来的民伕不算在内。虽然比他们损失的兵要少,但也是不小的损失了。可对面的明军每天仍然仿佛不要命似的奋力搏杀。

    二十三日,威格拉玛瓦尔达拿忍不住了,下令抽调后方各个城池驻守的部分军队来八马兰。当初因为事情紧急,所以威格拉玛瓦尔达拿带来北加浪岸城驻守的兵都是主力,后来也不及调换就带来了八马兰。可这么损失下去,他即使击退了明军,赢得了威望,也未必保得住王位,他不得不从后方抽调军队来前线分担损失。

    而且威格拉玛瓦尔达拿还打算在抽调的三四万军队赶来后,全军出动直逼明军大营,如果明军敢应战,就以两倍的兵力和他们大战一场,就算满者伯夷人的战斗力确实比不上明国人,不,不可能,许多所谓的明军都是三佛齐、婆罗洲、满剌加的土著,原本都是他们满者伯夷人的手下败将,满者伯夷国军队的战斗力怎么可能比不上他们。

    就算战斗力确实比不上,他们有两倍的兵力优势,明军的战斗力总不会比他们强两倍以上,必定能够击败明军。没准能够俘虏一位藩王,自己的威望就会如日中天,即使损失大些也不怕。

    如果明军不出战,那就说明他们心生害怕之意,士气也会降低,以后也就不敢出战了。而如果僵持,他后方的粮道畅通无阻,明军虽然现在营内粮食不少,但终究会耗尽,想在岛屿西边再搜刮粮食也没那么容易了,只能退兵。

    但是从各个城池抽调的军队还要过几日才能到,在援兵赶来前的这三四日可不好过。今日下午收兵回营的时候威格拉玛瓦尔达拿还在心疼地计算着接下来这几日会损失多少士兵,天空忽然雷电大作,下起了这场大雨,这场让所有满者伯夷国勇士十分高兴,也让威格拉玛瓦尔达拿与克塔拉亚萨等人松了口气的大雨。

    威格拉玛瓦尔达拿与克塔拉亚萨站在营帐门口看了一会儿,威格拉玛瓦尔达拿说道:“克塔拉亚萨,等明日天晴了,先在营地中找出一块较为干燥的地方,把所有伤兵都放过去。伤兵的伤口在水汽多的地方可不容易好。”

    “粮食也要拿出来晾一晾,虽然大多是陈米,但也比吃发霉的米强。火炮虽然没起多大用处,但这是因为对付明军,明军有比咱们更好的火炮,对付其他敌人的时候火炮用处还是不小的,所以火炮也要妥善保管,火药也要拿出来晾晒。”

    威格拉玛瓦尔达拿吩咐了许多事情,克塔拉亚萨一一答应。过了一会儿威格拉玛瓦尔达拿吩咐完了,对他说道:“克塔拉亚萨,我也没有别的事情要吩咐了,你回去休息吧。本来这些事情明日一早吩咐你也可,只是我担心忘了,所以现在就与你说一遍。”

    “是,陛下。”克塔拉亚萨答应一声,想了想又道:“陛下。”

    “怎么了?”

    “陛下,从后方的城池抽调军队前来,是不是再斟酌斟酌?”

    克塔拉亚萨说道:“明军虽然都在八马兰,但我军并未将他们包围,他们随时可以撤走,或攻打其它地方。这次就连位于海边的三宝垄、拉森、苏腊巴亚(泗水),与南边日惹等城池的兵都抽调了一些,如果明军再次分兵两路,分出一路兵南下,沿着岛屿南边的海岸向东攻打日惹等城池,怎么办?”

    “明军还有水师,如果他们假装全军仍在这里,但却偷偷分出一部分军队登船袭击三宝垄等地,如何应对?”

    “你不必担心。”威格拉玛瓦尔达拿回答:“明军强拉的民伕有我国的细作,甚至明国的士兵中也有为我国传递消息的人。如果明军打算分兵,或偷偷派出部分人马坐船偷袭,他们马上会知晓,回报给我。明军就这么多营帐,少了八百人或一千人或许发现不了,但如果少了两三千人一定会发现。”

    “而且这个时候爪哇岛附近的洋流是自东向西,风也是自东南向西北;由西向东,将士们在陆上行走若是急行军比坐船要快。不必担心来不及回援。”

    “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虽然急行军比坐船快,可毕竟人困马乏。既然如此,待援兵赶来后,就让战死的勇士较多的部队后撤去各个城池驻守。”

    “陛下,三宝垄城的援兵已经赶来,此时城内只有不到三千人驻守。是否明日就派兵赶去驻守?”克塔拉亚萨急忙说道。

    “不必这样着急。不过罢了,明日派出爱育黎拔力带领他的兵赶往三宝垄城驻守。他所部这几日损失过半,现在只有不到两千人完好,正好去后方休整。”威格拉玛瓦尔达拿说道。

    此时在八马兰以东一百多里三宝垄城附近,以东北数里外的海岸旁,同样下着大雨,虽然不像八马兰的雨那么磅礴,但也不小,更兼天黑,水汽蒙蒙的天气里就连几十米外的人影都看不见,因为雷声的关系声音也听不清楚。因着天气这样坏,三宝垄城今晚负责值守的士兵早早就缩进了屋里,甚至有人直接返回了军营居住,完全不履行值守的职责。有人问起,这些人就说道:“下着这么大的雨,谁会在外面?谁会来攻打城池?”问话的人听到这话,被反问的垭口无言,也就只能听之任之了。

    可若是这些士兵仍然按照自己的职责驻守在城墙上,他们或许就会影影约约的看到在东北面数里外的海岸旁,似乎有船只在活动;若是他们更加认真一点,或许还能听到从海岸传来的若有若无的声响。如果驻守三宝垄城的将领得到值守的士兵的汇报,派出几个人去海岸边看一看,他们就会发现令他们难以置信的事情。

    就在这大雨中,数十艘船虽然被风刮得不停移动,即使已经下锚也是如此,甲板也不停晃动,能将人晃得头晕,但仍然有许多人正排着队从船上走下来。不时有人站立不稳从船上摔下来摔倒海里,但其余的人仍然一声不吭,跟着前面的人从船上下来。

    过了好一会儿,这些人才全部都下了船。这时其中一个身穿皮甲,身材高大壮硕好似头领的人清点了一番人数,低声说道:“还有九百五十二人,一共有四十八人没能顺利登岸。”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即使只有九百五十人,也足够攻陷三宝垄城了!”

    他随即对面前的士兵大声喊道:“将士们,随孤攻打三宝垄城!此战的胜负,在此一举了!”

    

第1341章 汉洲攻略(九)() 
“侄儿见过六叔。”在金戈城(圣迭戈)的码头上,一个儒雅的青年人刚刚从船上走下来,就对正站在岸上含笑看着他的一个中年男子行礼道。

    “叫一声叔叔也就罢了,还行礼做什么。”那中年男子笑着说了一句。

    “礼不可废。”儒雅的青年人说道。

    “这里不是京城,甚至不是中原,不用这么讲究礼数。”中年男子又道。

    “礼乃是国家之本,即使汉洲大陆乃是蛮荒之地,所辖子民也大多是蛮荒之民,也不可废了礼数。不,六叔,侄儿以为,正因汉洲大陆乃是蛮荒之地,蛮荒之民也大多不通礼数,才分外要讲究,以教化蛮夷。”儒雅的青年人十分认真的说道。

    那中年男子正要再说什么,就听从头顶传来声音:“六哥,弟弟劝你还是不要再同二侄儿争辩这个了,他刚到金川城(旧金山)的时候,弟弟已经与他争辩过了,但说不过他,只能任他去了。”

    “十二叔,话可不是这么说。”儒雅青年人正要再说,适才说话那人却一点儿继续谈论这个问题的想法都没有,他从船上走下来,对中年男子笑着说道:“见过六哥。”

    “十二弟。”中年男子打了声招呼,又道:“十二弟,你怎么也来了?”

    “怎么,弟弟不能来?”

    “这当然不是,只是不过送一趟他,你也不用亲自来一趟。”

    “弟弟已经四个多月没见过你了,怪想的,顺便过来看看。”那人说了一句,见中年男子表情变得有些无奈,笑道:“不和兄长你开玩笑了。随他一起来到金川城的,还有上千名流放犯和自愿来汉洲大陆淘金的人,以及许多棉布、纸张、铁器等十分要紧之物,这些东西咱们得商量商量如何分配。另外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其二,你派人给我送的信上所说的事情弟弟有些不大明白,也想当面问问。”

    “其三,允炆来了汉洲大陆,自然要给他分派封地。可弟弟的封地北面太冷了,弟弟使人探过北面的土地,到有成片平原的地方都已经过了北纬44度,比永藩的首府永明城和英藩的首府开原城纬度还要靠北,实在是苦寒之地,不适合封给允炆。西面是大海,南面是你的封地,东面又是连绵不断的高山,都没有地方给允炆,只能瞧瞧你的封地附近有没有合适的地方给他了。”

    “咱们是做叔叔的,在侄儿刚刚得到封地的时候当然要帮侄儿一把,所以弟弟就带着一千多兵马过来,若是允炆的封地要打,就带兵打一打。”那人说道。

    这个儒雅的青年人当然就是朱允炆,另外二人就是殷王朱桢和商王朱柏。朱允炆从中原出发后,顺着洋流自西向东,经过数月的时间来到汉洲大陆,在金川城登陆。

    又见到一个亲人从中原前来,朱柏自然是高兴的,尤其他们虽然名为叔侄,但朱柏其实只比允炆大六岁,未就封之前一直生活在京城,关系亲厚。当然,他见到随同允炆一并抵达汉洲大陆的那些现在对他来说很要紧之物后,就更高兴了。

    允炆在金川城待了十几日,就提出要就封。朱柏早就将自己封地周围摸得一清二楚,知道没有适合封给他的地方了,于是告诉他封地在南方,朱桢的封地附近。允炆于是就要去玄阳城(墨西哥城)。朱柏因为适才他说的那些缘故,也就一并来了。

    听到朱柏的话,朱桢并未再说什么,而是邀请他们入城休息。此时已经是十一月份,天气也有些冷了,众人在码头上站了一会儿就觉得浑身发寒,赶忙又披上一件外衣,随着朱桢一起前往城中。

    朱桢与允炆许久不见,与朱柏也几个月没见过了,当晚自然是不会再聊什么正事,朱桢设宴款待他们;第二日也差不多。

    等又过了两日,这一日一早朱桢刚刚起床打了一趟拳,还没吃早饭,就听下人通报道:“殿下,二位殿下求见。”

    听到这话,朱桢忙命厨房再预备两个人的饭,自己向府邸正门走去,要去迎接他们。

    不过虽说他住的这也是座王府,但和他在中原的王府差远了,总共只有两个院子,房屋也非常简陋,虽然结实避风,但一丝装饰也无。他听到通传的时候朱柏和允炆已经走进府邸,他刚刚走到前后两个院子的二门处就见到了他们。

    三人互相称呼过后,朱桢一边带着他们往屋里走,一边说道:“可吃了早饭?”

    “还没呢。”朱柏笑道:“六哥,你的大厨是从中原带来的,做的饭十分好吃,比弟弟我的厨子好多了。这次听说也将他带到了金戈城,可要再尝一尝他做的饭。”

    “好说好说。”朱桢笑道。

    三人来到膳堂,不一会儿大厨也将另外两份早饭送了过来,三人推让几句,一边闲聊一边吃饭。

    吃过饭,三人来到客厅又闲聊一阵,允炆很直接地说道:“六叔,侄儿在金戈城已经又闲居了三日,是不是商议一下将侄儿封到何处?就算现在不适合就封,也先商议一番。”

    “怎么,这么着急就封?”朱桢开玩笑道。

    “六叔,十二叔,侄儿此来汉洲大陆,是要教化这里的蛮夷与野人。早一日就封,侄儿就能早一日开始教化他们,他们也就能早一日得到教化,脱离蒙昧。为了能早一日使这里的蛮夷与野人脱离蒙昧,侄儿想要尽快就藩。”允炆认真说道。

    朱桢看着允炆这张十分认真的脸,本来要开玩笑的话也就说不出来了。他在心中感慨一句,正色对允炆说道:“既然你如此愿意教化当地之人,叔叔这就与你们议论一番你就封之处。”

    他随即命下人拿来一副他亲手绘制的封地与周边地区地图(大致等于现在的墨西哥地图)。朱桢从下人手里接过地图放在桌子上,指着在他的封地东面一处地方说道:“这一处地方,叔叔认为,适合给允炆你作为封地。”

    “这里?”朱允炆看着地图嘀咕一句。只见朱桢手指指着的地方位于玄阳城以东上千里。在地图上,玄阳城东面数百里外被标识为海洋,陆地在这里转了个圈,从玄阳城笔直的向东走来到海边后,海岸线斜向东南方向,但这样过了几百里之后却又转而向东北方向延伸。不过那边的海岸线就是用虚线表示的,大约是不能确定。而朱桢所指的地方就被虚线所包围。

    “我仔细询问过墨西哥谷地的蛮夷了,允炆你知道墨西哥谷地是哪吧,就是玄阳城周围这一片山谷。在我所指的这个地方,也有一个具有文明的民族,被他们称为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