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584章

踢开永乐-第584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膺绪也劝道:“四弟,大哥说得对。陛下对几位长公主一向宠爱,听到你说这话不会高兴的。知道你不耐烦参加这样的婚礼,但别人都去,就你不去,可不成。不过就是一日的功夫,忍忍就好,也不会每个休沐日都举行婚礼。”

    听到徐晖祖这样严厉斥责他,徐膺绪也劝说,徐增寿不敢反驳,只能嘟囔一句:“这是在家里么,在外面我是一定不会说的。”

    “在家里也不成!”徐晖祖又道。谁知道他们家有没有锦衣卫或者镇司安插的下人?

    “是,大哥。”徐增寿又答应一句,说话的语气十分恭敬,但表情仍然不好。

    徐晖祖又想训斥他几句,忽然有人来通知他们参加婚礼。徐晖祖马上站起来,让下人整了整他的衣服,又转过头来看了看自家有资格参加婚礼的男人(命妇早就去宫里候着了)衣服是否整齐,帽子是否戴好,随后带着家人出了府邸,去皇宫门口等着。

    之前描写昀兰和贤彩婚礼的时候提起过,所有有资格参加婚礼的官员和勋贵在宫门外候着,等到入内东门迎亲的驸马将公主迎出来后随同一起前往公主府。所以徐晖祖就带着家人在皇城门前等了好一会儿,等车驾从门内出来后跟着车驾前往常山公主府。

    到了地方命妇们回家休息,男人去往前院,等候开宴。

    宴席的座次当然也是先分为文武两部分,之后按照官衔或爵位大小排列。徐晖祖和徐增寿身上都有世袭的爵位,又是兄弟,就都被安排到了头一桌;徐膺绪没有世袭的爵位,只能坐在下一桌。

    在等待驸马萧涌出来敬酒的时候,徐增寿一直在和身旁的李景隆聊天,他一边聊天一边四处张望,忽然问李景隆道:“九江,今日耿老伯(耿炳文)没来?”

    “耿老伯年纪大了,身体也就略差些,听说好像又生了病,就让耿璇来了。”李景隆说过这话,又道:“这事你应该知晓才对。前几日耿老伯都请了病假,好些日子没去大都督府了,这些日子的会议都是你大哥主持的。怎么,允恭没在家里说?”

    “哦,哦,”徐增寿支吾几句,没有正面回答。

    不过李景隆也没在意他的回答,又用艳羡的语气说道:“陛下本来任命了更老伯与允恭二人为大都督府同知,现下耿老伯生病,凡事都由允恭处置,允恭可就是大都督一般了!你们家的爵位也是第一,真是让人羡慕。”

    李景隆是用羡慕的语气说的,但徐增寿听了这话明显一愣。 2k阅读网

    

第1304章 徐家的‘危机’() 
徐增寿听到李景隆的话,愣了一愣,但李景隆自己却并未察觉,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做兄弟的要请兄弟帮忙。”

    “何事?”徐增寿回过神来,问道。

    “听说,”李景隆压低了声音道:“最近徐大哥被陛下命令制定新的官员考评章程,以后所有不世袭官职的武将在卸任时要按照新的考评章程评定。据说这个章程与从前的章程差别不小。增寿,你能不能先对我透露一些里面的条款?我好有个准备。”

    “官员考评章程?这是什么?”徐增寿有些迷糊的说道。

    “增寿,你就别再哥哥面前装傻了,这事大都督府里都知道了,只是不知到底会如何制定,允恭瞒你做什么?”李景隆笑道:“你也不用都告诉哥哥,只要简要的说一说就好。”

    “可是我确实不知道。”徐增寿顿了顿,说道。

    “你适才可是停顿了一下,足见你在扯谎。要是真的允恭什么都没和你说,适才干嘛停顿一下。”李景隆有些不满的说道:“你不愿意说就不愿意说,扯这样的谎做什么?”

    “九江兄,我真的不是没有扯谎,我是真的不知道。”徐增寿带着一脸诚恳之色又说道。

    “罢了,你不愿说就不愿说,我就当做你真的不知道吧。”李景隆的脸色不怎么好看,这样对他说了一句,转过头与其它人闲聊起来。

    徐增寿也松了口气,转头看向徐晖祖,似乎想和他说些什么,但见到正坐在他身旁说话的张数和曹行,嘴巴张了张还是将话暂且咽了回去。而且此时行完合卺礼的萧涌也已经来到前厅,招待他们,下人们端着香气四溢的饭菜奉上,他也没时间与徐晖祖说话。

    宴饮热热闹闹的持续了好长时间。虽然在场的绝大多数人都和2没有交情,但在婚礼上不给2面子就是看轻了宗室,甚至看轻了皇帝,勋贵们哪有一个会办这样的傻事,众人合力将宴饮弄得热热闹闹的,给足了2面子,或者说,表达了对于宗室的重视。

    2自然很高兴。他当然也知道这些人是看在公主的份上而不是看在他的份上,他父亲去年年初还和在场某几位勋贵府邸外面的管事称兄道弟,对这些人完全高攀不上。但既然他们今日会看在公主的份上对他这样客气,甚至透出三分亲近,以后看在公主的份上也不会将他们家拒之千里,他们家有可能融入勋贵阶层。

    ‘只愿我家能够尽快融入勋贵。’他这样想着,同时看了一眼在另外一桌旁招待客人的父亲萧卓。‘要是我家能为陛下进一步效力,让陛下宠信我家,这些勋贵会更愿意我们融入进去。但愿陛下能够分派我家事情,让我们能够为陛下效劳,为大明效劳。’

    ‘说起来,前一阵子那个经常来家里传陛下口谕的太监卢义,每次对我吩咐过陛下的口谕,总是要去父亲的屋里坐一会儿。要说他是在索要贿赂也说得通,但也不至次次来都要许多钱吧?是不是陛下有什么事情要吩咐父亲?’

    他这样想着,就听面前之人又道:“萧驸马,在下告辞了。”

    “张侯爷,对不住,适才忽然想起一件事情,真是对不住对不住。”2连忙行礼说道。

    等他将大明最顶级的勋贵都送走以后,其他客人也都走的差不多了,2侧头看向父亲萧卓,见他虽然此时天气还是乍暖还寒,可脑门上全是汗水,赶忙拿出手巾来给他擦擦汗。“父亲,你真是辛苦了。”

    “父亲这有什么辛苦的?”萧卓笑道:“就算你没有尚公主,婚礼不也是做爹的来操办?送客人和现在也差不多。”

    “但那些人还不至于让父亲你脑门上冒出这么多汗水。”2接道。

    “咱们家原本是商人,这些勋贵自然不大看得起咱们家。所以2,”萧卓拍拍他的肩膀说道:“这次会试陛下没有取中你,等以后陛下取中你后一定好好做官,听陛下的话,陛下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等你做了大官,勋贵们也就不敢看不起咱们家了。”

    “也不一定非要做到大官才行,在其它事情上为陛下效力也是一样的。父亲,”他压低了声音说道:“最近这些日子卢公公在吩咐过陛下的口谕后总是去父亲的屋里坐一会儿,可是陛下有什么差事吩咐父亲?”

    “确实有差事要吩咐父亲。”萧卓沉默片刻,说道。

    “是什么事情?”2又问道。

    “到底是什么事情你就不必问了,与你无关。”

    “父亲,”2还要再问,被萧卓打断道:“你只要认真读书,让京城的百官文人都认为以你的才学注意考中进士就行了,别的不要多问。”

    “是,父亲。”2仍然非常好奇,但他知道萧卓的脾气,不想对你说的再怎么问也问不出来,反而会激得他十分生气,只能答应一声。

    他们父子又说了几句话,萧卓又对他吩咐:“涌儿,过两日为父要出远门,去一趟宝安市舶司,你若是有什么事情,或者钱不够花了,找张掌柜。”

    “是,父亲。”2答应道。

    “好了,你赶紧回屋里陪着公主吧,时候也不早了,可不能冷落了公主。而且,最好是能马上让公主怀上,不仅你有了后,对咱们家也是一件大好事!”萧卓最后笑着说道。

    另外一边,徐家回府的路上。

    “大哥,这个叫做萧卓的人可不一般,不像是商人。他不仅练过武,而且武艺也定然很高明;他也一定是见过血杀过人的,那份气度,面对这么多勋贵丝毫不落下风的气度可不是仗着儿子娶了公主能有的。”徐膺绪骑在马上,一边向自家行进,一边对徐晖祖说道。

    “见过血杀过人,这怎么看得出来?”徐钦问道。

    “等你上战场杀过几个人就知道了。杀过人的人与平常人可不太一样。”徐膺绪回答道。他从前也是带过兵打过仗的,虽然后来因为才能平庸一直在朝廷里面为官,但二十上下的时候也曾带领数千人马与蒙古人打仗,亲手杀过几个蒙古兵。

    徐钦还要再问,就听徐晖祖冷着脸说道:“你要是想知道,自己去带兵打仗杀几个人就知道了!”

    “你瞧瞧你,是咱们家你这一代年纪最大的,可景昌已经上过战场打过仗了,你还在家里待着,羞不羞!”徐晖祖又呵斥道。

    听到父亲的呵斥,徐钦马上缩了缩脖子,再不敢问。在徐府绝大多数人看来,徐晖祖都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人。他对兄弟、侄儿侄女一向关怀有加,对下人也十分和善,对为自己家流过血的亲兵更是看顾到了极点,平日里赏赐不断,过年还会亲自去探望战死亲兵的家人和伤残的亲兵,若是见到一点不好的地方就将负责分发赏赐的下人贬去干最苦最累的活。家中上下无不交口称赞。

    但对于他自己的孩子,他却又换了一副面孔,对他们非常严厉,甚至可以说是严苛,动辄拿起木棍或其他什么顺手的东西打徐钦。所以徐钦最害怕的就是自己的父亲,哪怕是见皇帝陛下也比被父亲训斥来的轻松。

    “大哥,钦儿还小呢,不用这么说他。”徐膺绪劝道。

    “还小?他和四妹同岁,今年都二十三了,还小!是不是等到三四十岁才叫长大了?”徐晖祖又道。徐膺绪不提年纪还好,提起来徐晖祖更加生气:“你比景昌还大一岁,景昌积功已经升到了指挥同知,再过两年只要不犯下过错就能升任指挥使,你呢,还只是在卫所里面当副千户!”

    徐膺绪见自己劝解的话起了反作用,心里焦急,伸手拍了拍徐增寿:“四弟,我嘴拙,你来劝劝大哥。”

    “嗯?二哥你适才在说什么?”徐增寿回过神来,问道。

    “你刚才在想什么,这么入神连我与大哥说话都没听到?”

    “有些很重要的事情。”徐增寿回答一句,问徐晖祖:“大哥,弟弟有事要与大哥说。”

    “等回家再说。”徐晖祖直觉觉得徐增寿要说的事情绝不是家里的事,而是与朝堂有关,于是这样说道。

    “是,大哥。”徐增寿答应一声,也没多说什么。

    不一会儿他们回到自己府里,徐增寿将徐钦、徐景昌等人都赶回自己的屋子,只留下他们兄弟三人,然后问徐晖祖:“大哥,刚才在常山公主府里的时候,九江和我说大哥你正按照陛下的吩咐制定官员评定章程,可有此事?”

    “你原来是问这个。”徐晖祖的脸色轻松了一些:“确有此事。”

    “增寿,你是想问为何此事我没有告诉你吧。一来此事陛下吩咐保密,不让透露,虽然大都督府的一些人已经知晓了,但陛下的吩咐一定要听,不然小心陛下记在心里对咱们家不利。那些私底下打听的人,陛下其实也都知晓,陛下一定会记在心里的。”

    “二来我从头到后翻阅了一遍草稿,觉得与咱们家没什么干系,就没与你们说。”

    “大哥,大哥不告诉弟弟定然是有缘故,而且也绝不会害我们,弟弟不是因大哥没有告诉我这件事埋怨大哥,而是有对大哥你十分重要的话要说。”

    徐增寿说道:“大哥,所谓月满则亏,这个道理还是你教给我们的,弟弟也一直记在心里,可在弟弟看来,大哥这些日子做的事情却好像忘了这几个字似的。”

    “咱们家早在先帝时就被定为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被干掉后),无论配祀宗庙亦或是肖像功臣庙都是排在第一,军中的势力虽在洪武末年被削弱,但仍然在军中数一数二。”

    “大哥你呢,前年以总统帅之身带领百万大军击败西虏,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即使是一个从前从未有过世袭的人立下这样的大功,也足以封侯甚至封公,受万民敬仰,受将士膜拜,更不必提大哥本来就素有贤名,声望一时无二。”

    “按照大哥你教给弟弟的,这时我徐家就应该抽身退步了,可弟弟却并未见到大哥退步,反而更近一步,做了大都督府都督同知,耿炳文年纪大了时常请假在家休息,大都督府里的事情大多是大哥负责,几乎等于当了大都督之职。”

    “最近大哥你又接下制定新的武将评定章程这样的差事。这样的差事虽然权重,但更容易引起众人忌讳,甚至使我徐家被其它所有勋贵嫉妒;皇帝的宠信也不足为凭,我徐家已经如此势大,陛下早晚也会忌讳。到那时上有陛下忌讳,下有其它勋贵,我徐家可就大难临头了!” 2k阅读网

    

第1305章 徐家商议() 
徐增寿话说的是这样严重,而且听起来也有些道理,顿时吓得徐膺绪十分惊慌。他对徐晖祖说道:“大哥,我听四弟说的挺有道理的,咱们徐家现在确实太树大招风了。”

    但徐晖祖脸上的表情却一如既往的平静,甚至还笑了出来。他这幅表情让徐增寿有些生气,但也不敢发火,只能压着火气说道:“大哥,你难道觉得我说的不对?”

    “你说的当然对,月满则亏,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徐晖祖道。

    “那其二是什么?”徐增寿追问道。

    “第一,咱们家虽然在军中的势力最大,但常家与李家都比咱们家差不了多少,因常升和常森都不会打仗,李景隆陛下也甚少派他带兵出战,所以咱们家在军中的影响日渐增大。可陛下也在扶持蓝珍、曹行等人,耿炳文与曹震两员老将尚在世,陛下尚不至于担心咱们家在军中势力过大。”

    “第二,前年的伊吾之战,你这样熟知内情之人当然知晓陛下并未亲自指挥将士征战,但陛下亲临伊吾,甚至在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