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563章

踢开永乐-第563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正要出言好好安抚车夫几句,让他换一匹马拉车,忽然见到从右侧两家勋贵府邸之间的小巷子里跑出来几个小孩子,站在巷子口四处张望。其中一个孩子见到车夫脚下的足球,忙招呼其它孩子跑过来捡起足球。

    大多数孩子捡起足球后就要跑开,车夫心里生气伸手拉住一个孩子的衣服就要出言斥责,可在他说话前忽然听到一个孩子说道:“这位先生,不知适才我们踢的这个球可撞到了您?或者撞坏了您的东西?”

    “若是撞到了您,小可向您道歉;若是撞坏了您的东西,我们愿意照价赔偿。”

    “这,”车夫听了这个孩子的话,一时间竟然愣住了,手也不自觉的松开了抓着的孩子的衣服。他身为宫中为皇帝养马的人,也不是没有人拍过他马匹,用肉麻的话称赞他,但还从来没有人用这种语气对他说话。这个孩子的语气就好像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一人一般。

    见车夫没有答话,这个孩子又想说什么,忽然另外一个孩子伸手拉住他的胳膊说道:“于兄,他不过是一个下人,赶车的车夫而已,哪里值得你用这样的语气和他说话?”

    “而且他这样的下人,就是球打到了他又有什么关系?又撞不死人;即使撞坏了什么东西,按照价钱赔偿就行了,根本这样说话。”

    “再说,即使谈赔偿,也要和主人说话才对,和这样一个下人说什么话。”说话十分傲慢的这个孩子说到这里,就转过头来看向允。他正要说“你有什么东西撞坏了没有?要是有开个价,本少爷赔给你”,可一见到允的面容他就觉得有些熟悉,再一细想,额头忽然就冒出了冷汗,马上跪在地上,声音颤抖的说道:“见过,”

    “虽然你的足球差点儿打坏了你表叔的马,而且若是你表叔我说给你父亲听,你父亲定然会责罚你,但你也不必在大路上忽然跪下来对我行礼。赶快起来!”允抢着说道。

    “是,表叔。”这个孩子颤抖着站起来,声音仍然略有些发颤的说道。

    允跳下马车,走到这个孩子身旁,又对他说道:“我的马被那个足球撞了一下,是你踢出来的?”

    “不是,是一个下人踢出来的。适才侄儿,与,与几个下人在一起踢球,其中一个下人不小心,不小心,就将足球踢到了府外。侄儿,侄儿赶紧带着人出来找这个球。”他还是略有些颤抖的回答。

    “即使如此,表叔也得好好教训你一顿才行!”允说完这句,拉着他走到马车后面,仿佛要认真训斥他一番。

    几个下人都一脸担忧的神情看着他。但他们不是在为自家的这个小主人担忧,而是为自己担忧。这个小主人的脾气一向不怎么好,他被表叔训斥一顿,回头还不找他们撒气?

    同时他们也暗自想着:‘这个他叫表叔的人到底是什么人?小少爷怎么对他这样害怕?从来没见过这个人呐?’

    允将这个小孩拉到马车后面,见他们已经完全被马车挡住下人们都看不到,松开拉着小孩的手,压低了声音问道:“你是哪家的孩子?为何会认识我?”

    原来适才允根本没有认出这个小孩是谁,但他通过小孩的动作分辨出他认识自己,所以当机立断自称是小孩的表叔,拦住他后面要说的话。同时借训斥他为借口将他拉到马车后面详细询问。

    这个小孩听到允的问话,赶忙说道:“皇上,小人是常继昌。皇上您曾经来过小人的家里,就在今年来过小人的家里,小人见到了您,所以认得。”

    “常继昌?那你是常升的儿子,还是常森之子?”允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常家的人,出言问道。他今年常遇春忌日的时候确实去过常府一次,也见过了常家继字辈的孩子。但这么多小屁孩他哪有那心思一个一个的都记住?

    “家父名讳常升。”常继昌回答。

    ‘原来是常升之子。’允在心里说了一句,随即低下头来对他说道:“过一会儿对你府里的下人,不许透露朕的身份,若是透露了朕定然不会饶过你!”

    “是,皇上。”他赶忙答应。

    

第1275章 三人() 
交待完此事,允熥才开始说其他。“常继昌,你身为国公之子,岂能如此对待平常百姓?难道常升没有教过你如何待人接物不成!”

    ‘父亲虽然交过我待人接物,但那也不是用来对待这些平头百姓的。’常继昌在心里回答道。当然,这样的话他是不敢说出口的,允熥对待百姓一贯非常和善,也这样要求勋贵,他若是将适才那番话说出来,必定会受到极其严厉的处罚。别看皇上平日里对待勋贵和大臣的态度很和善,可下手的时候也毫不手软。

    “皇上,小人知错了,请皇上责罚。”常继昌十分诚恳的认错。

    “你面对朕可以自称为臣,不要自称为小人。”允熥皱眉道。常家这样顶级勋贵世家的子孙基本上十来岁就能获得一个世袭的前程,虽然只是干拿钱不办差。允熥之前几年要做的事情太多,又几次出兵打仗,也不好改了这个规矩,所以常继昌面对他可以自称为臣。

    “是,皇上,臣遵旨。”常继昌又赶忙说道。

    允熥又训斥他几句,带着他回到马车前,对下人们说道:“既然都是亲戚,赔偿就不必了,但以后你们定要注意,万不可如今天这般不小心。”

    “另外,待人接物时要注意礼貌。适才我见到除了这个小孩之外,”他指着刚才对车夫赔礼的人,“没有一人对我的车夫赔礼。须知,你们既然是郑国公府的下人,就代表郑国公府的脸面!你们对别人如此无礼,坏的不是你们自己的名声,而是郑国公府的名声!”

    “世家勋贵的名声,都是被像你们这样的人一点一点败坏的!你们身为郑国公府的下人我不便处罚,继昌,过一会儿等你见到了你父亲,一定要告诉他此事,让他处罚这些人!”

    “是,表叔。”常继昌忙答应。

    下人们都有些不服气:‘你一个外人,有什么资格管束我们这些郑国公府的人!’但这人敢当面训斥常继昌,又对他们毫不客气,多半也是能和郑国公府并肩的勋贵家之人,而且和府里的主人极为熟稔,他们顶撞的话下场肯定十分悲惨,所以都不敢说话,只敢在心里抱怨。

    允熥安排完了对这些没有礼貌的下人的处置,又转过头来对适才向车夫赔礼的小孩和颜悦色的说道:“你小小年纪就十分知礼,对待旁人很有礼貌,真是难得。你叫什么名字?我和常二爷说让他奖赏于你。”

    这小童正要说话,忽然听到从一旁传来脚步声。允熥抬头望去,就见到一个书生模样的中年人正急匆匆的跑过来,见允熥正面对着那个小童说话,以为是这个小童犯了什么错,忙对允熥行礼说道:“这位公子,此小童乃是犬子。若是犬子做了什么错事,还请公子不要过于苛责,某代替向公子赔礼。若是需要赔偿,某愿意赔偿。”

    “这是你儿子犯下的错,你何必拦在身上?”允熥却没有马上搭他的话,而是反问道。

    “公子,所谓子不教、父之过,犬子今年不过八岁,若是犯下什么错误,都是某没有将儿子教好,岂能推脱?”

    “不是还有一句叫做‘教不严师之惰’么?”允熥笑着说道。

    这中年书生不知道允熥在笑什么,但还是一丝不苟的回答:“不瞒公子,犬子就是某亲自教导,并未请先生教导,所以全是某并未将儿子较好。”

    “你不错。”允熥笑道。一般人在儿子犯错的时候都是说‘他年纪还小,不懂事,请公子宽恕他’这样的话语,极少将过错拦在自己身上的。

    “你叫做什么名字?现在郑国公府做什么?”他又问道。

    中年书生觉得这人很奇怪:‘他为何要问自己在郑国公府做什么?’但似乎这人的话语中有一股不容置疑的语气,让他情不自禁的回答:“某名叫于胥。”

    “你叫做于胥?那你的儿子莫非叫做于谦?”允熥忽然说道。

    “公子如何知晓犬子之名?”于胥有些惊讶的说道。

    可允熥却不在意他的话了,转过头来认真的上下打量于谦。只见这个小童眸正神清,五官周正,一看就是让人喜欢的孩子。

    “不错,不错。”允熥连说了两个不错,之后才对于胥说道:“你不必担心,令郎并非犯了错,而是做了好事,本公子正要奖赏于他。”

    于胥松了口气:幸好自己的儿子没有犯错。这个公子一看就是出身富贵人家,而且他还见到常家的八公子常继昌如同见到了主人的狗一般乖巧的站在他身旁,知道这人的身份肯定极为贵重,甚至可能是一位王爷,若自己的儿子犯了错他不依不饶,想要将事情了解可不容易。

    “公子,奖赏就不必了。既然犬子并未犯错,那某就将犬子带回,向公子告辞了。”他又说道。

    允熥张嘴似乎要说什么,但心里一动,又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只是答应了一声。

    “你们也都回去吧。继昌,你记得表叔嘱咐你与常二爷说的话。”他又对常府的其它下人和常继昌说道。

    这些下人忙行了一礼簇拥着常继昌走了。

    允熥没有在意这些下人和常继昌,而是盯着于胥父子的背影,悄声说道:“就看你们今日的表现,朕一定要将你们招揽过来。你们逃不出朕的手心的。”他随即对一名侍卫吩咐几句,侍卫领命向常府走去。

    这时车夫已经将受惊的马安抚好了,重新套上缰绳。允熥也上了马车,车夫一甩手里的马鞭,两匹马叫了一声,重新动起来向皇宫而去。

    “爹爹,你占了便宜呢。”敏儿待他一上马车就笑着说道:“敏儿可记得,祖母家里名字里带‘继’字的人都和爹爹是平辈的,可爹爹却自称是适才那个人的表叔,平白长了一辈。”

    “爹爹可不是故意占他的便宜。”允熥笑着说道:“爹爹一开始并不知晓他的身份,也不知他是哪家的子弟,但听出来他认得爹爹,所以要阻拦他说出爹爹的身份。但若是平辈,那就不好斥责他了,所以就说是他的长辈。”

    “而且,若说占辈分上的便宜,你可也占了许多年的便宜呢。”说着,他看了一眼蓝思齐。虽然平时蓝思齐叫他舅舅,可按照亲戚关系,她和他是平辈的,比敏儿大了一辈。他之所以让蓝思齐平日里叫自己舅舅,一来蓝思齐比他年纪小了十七岁,在这个年代就是一代人的年龄差距,他又从思齐出生后不久就将她接到宫中抚育;二来也是这样称呼起来,行事方便些。

    蓝思齐虽然平时不说,但也知道她自己其实与允熥是平辈,闻言只是抿着嘴笑了笑,没有说话;可敏儿却不知道,听到允熥的话连忙问道:“爹爹,有与敏儿熟识,而且平日里互相叫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人其实比敏儿大了一辈?是谁?”

    “你猜?”允熥逗她道。

    “莫非是岱雯姐姐?”她说了煕冉的一个女儿的名字。

    “不对。岱雯的父亲是你亲舅舅,你见到他也是称呼舅舅,你娘私下里见到他也是称呼兄长的,岱雯怎么可能比你大一辈?”允熥笑道。

    敏儿又猜了几个名字,但一直没有说出过蓝思齐的名字。她出生后就与思齐生活在一起,刚记事就在一起玩,一起淘气,一起气熙瑶生气,一直都是姐妹相称,在她心中,思齐就是她亲姐姐,丝毫不会怀疑她比自己大一辈。

    不过如此一来,她肯定猜不对。她连猜了几个名字都被否决后,允熥见已经到了皇城门口,对敏儿笑道:“敏儿,你也不必猜了,你猜不到的。”

    敏儿自己也有些泄气,嘟囔道:“女儿也不猜了,等回去了问问娘亲,娘亲一定知晓是谁。”

    ‘记得嘱咐熙瑶和熙怡,不要告诉敏儿是谁。朕身边的下人也都要嘱咐不一遍。’听了她的话,允熥在心里说道。敏儿现在与蓝思齐之间的关系很和谐,没必要破坏掉。

    他正想着,忽然马车在皇城的大门处停下了,允熥掀开车帘正要询问缘故,看守西华门的侍卫已经走到马车前,行礼说道:“陛下,臣有事要向陛下禀报。”

    “何事?”

    “陛下,今日下午陛下出宫后不久,一个棕黄色头发、面孔不似中原人士之人来到此处,要求见陛下。这人自称是卡斯蒂利亚国的使者,名叫什么克拉维约,还出示了陛下赐予他的文书。”

    “但依照礼仪,番国使者求见陛下应当向礼部请求,由礼部向陛下禀报,得到陛下准许后才能面见陛下。此人自己前来不合规矩,因此臣就向他告知了规矩,让他回去了。”

    “按照章程,任何人求见陛下臣等都必须向陛下禀报,是以虽然这使者所为不合规矩,但臣还是禀报陛下,请陛下示下。”

    不过他虽然如此说,可按照约定俗成的不成文的规矩,像克拉维约这样完全不合规矩的求见他们都是不会向皇帝禀报的,顶多告诉侍卫统领;可克拉维约很特殊,不是由于他长相、头发特殊,他这样的长相和头发的颜色在大明虽然不常见,但也有那么几个,而且允熥将不信奉十字教和天方教的色目人都集中到了京城,所以京城的人不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不觉得很奇怪。

    特殊的是允熥对克拉维约的态度。一般的番国使者,允熥虽然允许他们在城中自由行走,但严格限制他们在京城逗留的时间,而且也不许私自出城,违者取消这一国朝贡的资格;可对克拉维约,自从他去年腊月底至京城已来,已经在京逗留了七个多月,但允熥却丝毫没有令他回国的意思,仍然可以在番馆白吃白喝;不仅如此,他出入京城也没有任何限制,甚至还可以从番馆得到些许钱财。这可是之前任何一个国家的使者都没有得到过的待遇。也因此侍卫不敢当做平常事,直接向允熥报告。

    “按照朕新定的章程,有关番国之事都交由理番院处置,所以应当是番国使者向理番院请求,理番院的官员向朕禀报。”允熥听到这个侍卫的话,愣了一愣,之后先纠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