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560章

踢开永乐-第560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疑似白莲教徒的人,虽然他们那一日没有行刺他,是白莲教徒的可能进一步降低,但城内未必没有其它危险,要注意防范。

    所以之后允熥就不再去人多的地方和空间受限的店铺,又吩咐侍卫在宫外更加警惕,认为这样足以保证安全。历史上朱元璋、朱瞻基、朱厚照等皇帝都有微服出巡的记录,也没被刺杀;虽然朱厚照死的蹊跷,但也是有人怀疑是文官害死的,而非出宫遇刺。

    但他在外面走半日也会有想要休息的时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秦松又派出几个锦衣卫隐瞒身份在城内开设店铺,作为皇帝的落脚之处。

    允熥走进饭馆时店内一个客人都没有,他就随意挑选了一张桌子,让萧统坐在他对面,问起话来。

    萧统果然与煕扬说的一样,十分聪明读书过目不忘,不仅四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而且所学十分庞杂,什么都知道一点;适才他跟在侍卫后面的时候允熥也几次回头注意他的脚步,确定他也会武艺。为了确定他的武艺如何,还推开桌子让他演示了一番。

    “不错,不错。”允熥笑着说道。

    “陛下谬赞了。”萧统听到皇帝称赞他心里高兴,但仍躬身说道。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弯腰行礼的时候,允熥又仔细打量一番他的长相。

    允熥特意叫他过来问话当然不是闲着没事。过年的时候他曾与熙瑶说起过为昀蕴选驸马之事。允熥决定提高商人的地位,将公主嫁入商人家里是最能表明自己想法的法子。

    但若是直接赐婚给一般商户,即使是非常有钱,能出钱将京城的城墙都检修一遍的商人家也不行,因为这会引起文官的群起反对,而武将和勋贵也不会支持。毕竟,士农工商喊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商人名义上的地位一直最低,官员和勋贵会下意识排斥。

    可若是赐婚给出身商人家族的举人、进士就不一样了。中国自从陈胜吴广之后就讲究英雄莫论出身,举人进士即使出身商人世家也是官僚阶层的一员,不会被官员排斥。勋贵当然仍不会满意:应当将公主赐婚给勋贵人家才是!但不会有人因为这样的事情同皇帝对着干,顶多在口头上表明不满。

    所以允熥就动了将昀蕴赐婚给商人家族的举人、进士的心思。他一开始看中萧统,但听了煕扬的介绍后却又从昀蕴的终身幸福着想,开始挑选其它人家。

    但秘密命令锦衣卫和镇司探查了一圈后,七月初他们提交汇报:大明现下比较富裕的商人家族虽然都有秀才,但一个举人没有,而且综合各种消息,有考中举人可能的秀才,也只有萧统一个。

    这样一来允熥只能重新拾起萧统,打算在乡试之后让煕扬将他叫到京城(当时允熥以为他在浙江考试),再在薛府‘偶遇’亲自和他交谈几句。

    不料今日在京城真的偶遇了他。允熥也就修改了自己的计划,顺便考较他一番。

    ‘确实如同煕扬所言,十分聪明,武艺也好,长相也不错,是个不错的人选。’

    ‘但是,他太聪明了。太聪明的人是不适合为丈夫的。朕虽然在此事上想要利用三妹,可也要为她的终身幸福着想。’

    ‘但若是不选他,所有商人世家中想要找一个能考中举人的人只能碰运气了。昀蕴今年已经十八岁,若是今科无人得中,不能让她与昀兰一样过了二十再成婚吧?昀兰成婚这么晚也是有特殊原因的,昀蕴成婚太晚可就没有借口了。超前一步是天才,超前两步是疯子,朕可不能超前太多。’

    ‘罢了,等萧统考中举人后,带昀蕴出宫找个机会让她看几眼萧统,若是能看得上就选他为驸马,看不上就罢了。’

    ‘可即使萧统这般聪明,也未必今年一定会考中举人。科举考试是带有很大偶然性的,不要说萧统,就是让上一次的解元这一次再参加乡试也未必能中。万一萧统也没考上怎么办?放弃这个打算?’允熥坐在椅子上,皱着眉头想着。众人不知他在想什么,也不敢打扰,顿时店内变得十分安静,不要说蚊子的“嗡嗡”声,哪怕是风吹起树叶的声音都能清楚的听到。

    过了一会儿允熥才下定决心:‘若是这一科商人家族无人考中举人,朕就指派某一个勋贵人家的子弟去经商,然后将昀蕴赐婚给这人。作为变通。’

    他下定决心后抬起头来,见众人都正襟危坐坐在椅子上,一动也不敢动,桌子上的茶杯早已凉了也无人换水,笑道:“这样坐着做什么?朕看着都不舒服;还有那些已经凉了得茶水,还不叫伙计换了?”

    听到允熥的话,众人松了口气,活动下身体,招呼伙计换水。

    “萧卓,你过来,朕有几句话问你。”之后允熥勉励萧统几句,又将萧卓叫到身旁问话。

    “陛下,已经有无数的南洋之人被卖入大明为奴。总数到底有多少小人根本无法计算,但总有上万人。”

    “一般商户人家很喜欢买南洋的奴仆。南洋奴仆的价钱远低于汉人奴仆,而且可以随便打随便骂,工钱也可以一文钱都不给,用起来非常方便,所以都喜欢买。不过这样人家买来的南洋奴仆在大明干几年活儿会说汉话后往往想要逃亡,逃亡成功后假称自己的流民去其它店铺做工。虽然工钱比有户籍的人还要低,但比在原来的主家要多,日子也更好些。”

    “官员也很喜欢买,原因自然和商户人家一样,价钱便宜。不过官员都讲究一个面子,而且南洋奴仆也不容易弄懂大明的规矩,所以家中门子大多仍然是汉人。”

    “勋贵人家自然也喜欢,不过他们不像商人或官员将从前的奴仆卖出去低价买进便宜的南洋奴仆,原来的奴仆仍然给他们做仆人,只是新进的奴仆以南洋人为主。可服侍老爷少爷的亲随、贴身服侍主母的丫鬟,和陪读的书童、掌事的官家仍然都是汉人,并且不会换成南洋人。”萧卓详细的介绍南洋奴仆的情况。

    允熥又问了几个问题,萧卓一一作答。他见南洋奴仆卖的不错,正要夸奖他几句,忽然想起来什么,说道:“南洋国家贫苦,百姓生活极其不易。他们即使来到大明为奴,即使在一般商户人家,过得也比在南洋要好。让他们来到大明为奴是将他们从贫苦的生活中解救出来,是在做善事。”

    “陛下所言不错,南洋诸国的百姓活得很苦,在大明为奴也比在南洋为民要好。”萧卓一本正经的附和道。

    “咳咳,”允熥咳嗽几声,又道:“此话朕只是与你说,你可不要与其他人随意乱说。”

    “是,陛下。”萧卓躬身答应。

    说完此事,允熥就没有要与他们说的话了。他正要起身让他们退下,忽然一眼瞥见萧涌的目光,见他带着期盼的眼神看向自己,见自己看他后又低下头来,心中一动,说道:“萧涌,朕有几句话要与你说。”总归是一个读书人,自己勉励几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没准因为自己这几句勉励他就考中了举人呢。允熥想。

    “是,陛下。”萧涌十分激动的答应一声,走过来聆听允熥的教诲。

    =========

    感谢书友一剑68、漏光缥碧、这尼玛竟然的打赏。

    

第1270章 儿女() 
(赠送读者三百字)

    “爹!”“爹!”四个小孩子一边高兴的叫喊着,一边向允熥跑过来。

    “哎!”允熥抱了抱自己的四个孩子,又对跟在后面的思齐招招手让她也过来,笑着对他们说道:“你们适才玩的好不好?”

    “好,好长时间没有出宫了,在宫外的店铺里挑选东西真的与从下人手里挑选喜欢的首饰不一样,不知怎的,就是觉得更开心一些。”敏儿笑着说道。

    “你倒是开心了,爹爹的内库都要空了。”允熥故意说道。

    “爹,你总是吓唬女儿!”敏儿叫道:“敏儿从娘亲嘴里知道了,爹爹的内库丰盈得很,根本不是这点儿买东西的钱能够用光的。”

    “呵呵,”谎言再次被女儿拆穿的允熥略有些尴尬的笑了两声,说道:“爹爹这是在教导你们注意节俭。爹爹虽然现在内库丰盈,但若是不注意节俭,奢靡过费,看起来取之不尽的内库也会变得空空如也。”

    “何况内库的钱财都是大明百姓上交的税款,皆是百姓辛勤劳动而来,岂能随意浪费!”

    允熥本以为能够借此对她教导一番,文垣他们三个都抬起胳膊答应一声“儿子知道了”,思齐也回答一句,谁知敏儿却笑道:“哈哈,爹的反应和女儿想的一样呢,对女儿说的不实之词被拆穿后就用教育女儿这个法子转移话题。”

    听了这话,允熥正不知该说什么,文垣三人的手也摆在半空不知如何是好,敏儿自己却又扑到允熥怀里,笑着说道:“爹爹,女儿适才和爹爹开玩笑呢。”

    她随即又正色说道:“女儿知道爹爹的教导都是好意,适才的教诲敏儿已经听进去了,以后也定然会听从爹爹的教诲,决不奢靡过费。”

    “你呀你,真是古灵精怪。这么和爹爹开玩笑。”允熥又抱了抱她,笑着说道。

    若是一个道学先生在此见到这一幕,定然会气愤的须发皆张,厉声斥责敏儿,因为敏儿的所作所为非常不符合儒家礼法,这个年头即使再宠爱孩子的家庭也不会允许孩子这样;但此时在场的人都十分淡定的看着这一幕。

    允熥秉承后世的想法教育孩子,对于儿子管得还严一些,但对于女儿只剩下宠了,从来不会大声斥责他,即使觉得她说的不对也就事论事认真说理,通过讲道理的方法说服她,而不是用家长的权威镇压;平素也不注意父女之间的礼节。一开始下人们也都看不过眼,可渐渐的也就习惯了。

    父女两个说了一阵,敏儿又道:“爹爹,将我们扔在那家店里又干什么去了?害的女儿和弟弟又在店里多待了一刻钟。”

    “哦,快要举行乡试了,爹爹在夫子庙那边转一转,听一听考生们都议论些什么。”

    允熥说道:“正走着,就遇到了你们贤彩姑姑的丈夫,他送你们贤彩姑姑去医馆行医为病人治病;爹爹就顺便带他一起在夫子庙一带转一转。”

    “之后又遇到一个姓萧的商人,他儿子与他家侄子今年要应考应天乡试。爹爹顺便考较一番这两个年轻秀才。等考较完了让他们退下,又和你们姑父说了几句话,他回去等着贤彩姑姑,爹爹就过来接你们几个。”

    “姓萧?爹爹,您考较学问的这个人,可是那个要选做三姑驸马之人?”敏儿眼珠一转,想到了什么,凑到允熥耳边小声说道。

    “敏儿,你这是怎么知道的?”

    “听娘亲与二娘议论知道的。上个月有一日敏儿放学回去,本想给娘和二娘一个惊喜,不让下人们通报,就听到在议论这件事,女儿就记住了。”

    “爹,这个要选做三姑驸马的人长相如何,学问如何,可配得上三姑?”

    ‘以后议论事情可得注意,即使不是机密事情也要告诉下人定要通报,防范不被他们听去。’允熥先在脑海中这样想了一会儿,随即说道:“这人学问不错,确实十分聪慧,今科乡试只要不跑题,不随意引用无人知晓的典故,今科中举应当没有问题。不过,就是太聪明了。”

    “爹爹还顺便考较了他堂弟的学问。他堂弟就与他差得远了。爹爹虽然自己去考科举多半也考不过经义题,但这些年进士的答卷看多了,好坏还是分得出来的。他堂弟除非运气极好,不然定不能考中举人。”

    “不过这人很有意思。朕从他的语气中听出来他其实很喜欢经商,喜欢跟在父亲身后在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到处走一走;但他因为开蒙的时候是整个家族读书最好的几个人之一,而且他们家擅长经商的人太多而读书人太少,所以强令他必须读书。

    这次他们参加应天乡试,他堂兄很早就被送到京城揣摩今年的试题与可能被任命为考官之人的喜好,但他一直到这个月中旬才从老家出发被送到京城准备考试。就是因为害怕他父亲对他的管教松懈使得他不看书而是跟着父亲学做生意。”

    “之后爹爹又问了这商人几个问题,就让他们退下了,来找你们。”

    “罢了,不说这些了。都上马车,爹带你们去二姑家里探望二姑。不过你们到了那里一定记得轻手轻脚。二姑已经怀了身孕,一定要注意。”

    “知道了。”几个小孩答应一声,敏儿与思齐上了一辆马车,文垚与文垣、文圻上了另外一辆马车。允熥本想骑马,可抬起头见太阳又出来了,天气越来越热了,也就上了文垚等人做的那辆马车。

    “爹,天气真是太热了,”马车上文圻一边使劲扇着扇子,一边说道:“今日早上还下了雨比平日凉快一些,但却还是这么热。老天爷为什么要让七月份这么热。这样的日子真是不应该出门。”

    允熥忍住了给他科普一下天气是冷还是热与太阳之间关系的想法,说道:“文圻,正因为七月份如此炎热,更要出门。你以后要加封藩国,必定会与蛮夷之人打仗。那时莫非还要说七月份太热不打,等天气凉快了再带领将士去征战?”

    “练武之人有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越是这样最冷最热的时候越要练武,因为在这样的时候练武的用处才最大,也越能适应严寒和炎热的天气。”

    “所以七月份这样炎热才更要出门。你们平日里练武也绝不能懈怠,不能因为天气炎热就不练或练得时候短了。你们若是这样做被发现了,定不会轻易饶恕。”

    “是,爹。”他们三人说道。

    可听完他们三人说话,允熥却转过头对文垣说道:“文垣,你这是怎么了,答话这么无精打采的,也是因为天气炎热?”说到后面,他的语气有些责备的意思了。

    文垣坐在被固定住的小椅子上,看得出来似乎犹豫了一下,之后说道:“父亲,儿子有问题想要询问父亲。”

    记住网址:

    第1270章 儿女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1271章 教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