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533章

踢开永乐-第533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陛下恩典。”梅殷行礼说道。

    记住网址: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

第1224章 军事改革——尾声() 
说完此事,允熥咳嗽两声,朗声说道:“案子就先说到这里,说回适才朕命人宣读的几道圣旨。”

    “朕以为,朕要实行的新制度虽然或许也有些疏漏,但在之后可进行小修小补,弥补疏漏之处。而现在武官之制的改变已经刻不容缓,所以,不应因噎废食,不进行改革。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时桑敬等多人已经被抓了起来,剩下的陈桓等人虽然还站在朝堂上,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他们已经是破船了,除非是实在摆脱不开的亲信,否则都会尽力在破船沉没之前逃走,而那些亲信适才大多已经被抓了起来,所以此时除少数人仍旧坚决反对外,大多数人都沉默不语或者出言支持改革。

    允熥忽略了这些声音,宣布从明日起进行改革,以三月为期将新衙门搭建起来。徐晖祖等人马上躬身领旨,此事就这样定下了。

    允熥微不可查的点点头,正要说下一件事情,适才一直没有说话的陈性善忽然上前一步,出言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请陛下示下。”

    “何事?”

    “陛下,适才陛下命人宣读的圣旨中任命了大都督府的都督同知与都督佥事,但并未任命大都督。臣敢问陛下,欲以何人担任大都督?”陈性善问道。

    陈性善并非不知道允熥有可能尚未想好以何人为大都督,但他刚才数了一遍,发现有资格担任大都督的人除了景川侯曹震以外都已经被任命了官职,可景川侯身体非常不好,就连一个有名无实的春辅官也已经无法胜任,更当不了大都督。所以他出言询问。

    “大都督之职暂且空置。”允熥说道。

    “那陛下,大都督府之事由何人来处置?”

    “朕记得,在原本大都督府的旧址,也是现在的中军都督府所在之处,有四处殿阁,分别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命名,称之为青龙阁、白虎阁、朱雀阁与玄武阁。这四阁之中,当年岐阳王为大都督时就在朱雀阁议事。”

    “所以朕决定,以后每当大都督府有难以决断之事,就由二位都督同知,召集四位都督佥事、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度支部、水师部六部尚书或都指挥使,以及应天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于朱雀阁召开会议,商议此事。最后的处置按照会议的结果。”

    “陛下,可若是会议争论不休,如何处置?”陈性善继续询问。

    “那就仿效廷推,大都督府的众位官员定出结果。”允熥又道。

    陈性善还要再问,忽然被人拉了一下。他用眼睛的余光扫了一眼,见到是户部尚书齐泰。他踌躇了一下,停止说话退了回去。

    有关于武官之制变革之事就这样定下了。之后又说了几件小事,侍者宣布退朝,允熥起身离开。在场的文武百官又对允熥离去的方向行了一礼,也转身陆续离开奉天殿。

    今日大殿上虽然只讨论了有关武官之制改革这一件大事,可这一件大事中就包含了无数小事,其中还夹杂着许多在朝官员下狱。所以百官离开大殿的时候一边走着一边议论,十分热闹。

    可在这些人中,有二人谈论的事情却与其他人完全不同。“尚礼(齐泰字),你适才为何要拉我一下?”陈性善问齐泰道。

    “复初,你莫非没有听明白陛下的话?陛下根本就不想设立大都督这一职。”齐泰说道:“若是设了大都督,天下的兵马都在他管辖之中,则此官职的权力太重,陛下必定会担心。当年先帝之所以撤销大都督府,设置五军都督府不就是担心此事么?”

    “这我也知晓。可不设立大都督一职,就凭什么朱雀阁会议,有些事情岂能决断?”

    “这样的事情就上奏被陛下不就成了?”齐泰见左右的人都在谈论适才抓人的事情,轻声对陈性善说:“陛下实际上就是要将日常庶务交给其他人,以自己兼任大都督。只不过岂有皇帝担任官职的道理?所以只能如此安排。”

    “哎,陛下。”陈性善叹了口气,说道:“陛下这样做确实避免了某位武将权力太重,可这样一来,大都督府之制未必比得上之前的五军都督府。”

    “我可不这样以为。”齐泰笑道:“我倒是觉得,朱雀阁会议之制十分巧妙,会比之前的五军都督府要好上许多。”

    “那我就拭目以待吧。”陈性善最后说了一句。

    “彭爱卿,你今日做的不错。”就在陈性善与齐泰议论的时候,允熥已经来到谨身殿,对面前站着的彭清宗说道。

    “陛下谬赞了。陛下能够秉持公正,将臣的功劳重新算在臣的名下,臣叩谢陛下天恩。”彭清宗跪下说道。

    “哎,朕乃是大明的天子,若是连朕都不能秉持公正,还有何人能够秉持公正?你不必谢朕的恩典,起来吧。”允熥说道。

    而且允熥还在心中补充道;‘若不是得知了你的这个案子,若不是去年在伊吾,朕才得知此事,朕今日要做的事情没不会这么顺利,说起来,朕还得感谢你才对。’

    彭清宗早在建业四年文书正式下发后就得知了自己的功劳被他人占用了。当时他非常愤怒,可此事是已经过梅殷、宁王朱权和张翼三人商量好的,他将此事检举出来必定会得罪这三个人,他即使将功劳要了回来,下场也绝不会妙;而且他认为天下的乌鸦一般黑,若是他的检举被半路拦下来没到皇帝眼前,那就更白白的得罪了人。所以他就隐忍下来,并且立誓等能够被允熥亲自接见后再当面对允熥说。

    去年伊吾之战,他立下功劳有资格参加庆功宴,就在允熥走到他这一桌后悄声对允熥说了此事。

    允熥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愤怒。虽然张翼的所作所为其情可悯,但影响很坏,他那时就决定回京后要处置张翼,为彭清宗主持公道。

    请记住本书:。。更新最快网址:

    

第1225章() 
但随即他反应过来:此事不正好可以作为除掉他们的引子么?

    允熥自然也准备了许多手段来对付他们,但虽说在历史上许多权臣都是倒在不起眼的事情上,但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来这是皇帝或者某人在借题发挥,在文人墨客的笔记中不会有啥好话。虽然允熥也知道,想当一个好皇帝就不能顾忌名声,但能有合适的借口还是有合适的借口比较好。

    ‘若是在伊吾之战以前他就告知朕,朕没准当时就会处置了,但那时绝不会牵连许多人,只是将张铨、曹泰、桑敬他们三人下狱。如此说来,彭清宗现在才将此事告诉朕,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允熥想着。

    “彭爱卿,此事你做的不错,朕要赏赐于你。”允熥顺嘴决定再赏赐他一次。

    “臣并无功劳,如何敢受陛下的赏赐?”彭清宗不傻,虽然对京城的局势两眼一抹黑,也没人给他科普,但也大概明白今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种高层的政治斗争,他可不想,也不敢参与。

    允熥却不理他,径直说道:“朕打算命你在总参谋部办差。只不过,大都督府与从前的五军都督府不同,内设的诸部都按六部仪制设官,官职的品级会比你在地方上当指挥使要低。可这并不是朕不重视与你。”

    “不论陛下任命臣何官职,都是天恩。”彭清宗又道。

    允熥对他的这个态度很满意。他并不介意手下的大臣有点儿小脾气,但你得真的很有本事才行。彭清宗现在在他眼里的形象是稍微有点儿本事,但不够大,所以态度必须恭敬。

    “朕记得你是大宁人?”允熥又道。

    “陛下,臣祖上是山东人,从军后被分派到大宁为将,之后就在大宁安家。”彭清宗回答。

    “既然你是大宁人,又一直在大宁为将,在京城想必不会有十分亲近的故旧。朕命人为你安排一栋公租房,再赏赐你一些家用之物。”

    “臣谢陛下恩赏。”彭清宗又连忙谢恩。

    允熥点点头,又和他说了几句话,让他退下了。

    之后几日,不断有关于受贿案和贪功案的进展流传出来。此时那些被抓住的礼部与鸿胪寺的官员被审问的已经不仅仅是收受番国使者的贿赂问题了,而是所有曾经收受过的贿赂。大明是一个人情社会,即使允熥对于大额贿赂管的很严,但总有疏漏的地方,锦衣卫和镇司也未必会将所有的事情都上报皇帝。

    所以一些小额贿赂,或者说在他们自己看来都算不上贿赂,只能算作普通人情往来的礼物也不少。林林总总,即使只从建业元年开始查,不少人也够上了秋后问斩。而且还牵连出了不少其它衙门的人。

    允熥自然不能将他们都下狱。都下了狱,原本效率就不高的各衙门会瘫痪的,他可没有朱元璋的气魄。当年郭桓案朱元璋将六部的官员一次干掉了九成以上,有些衙门只剩下两个人。允熥既没有朱元璋的气魄也没有他劳模般的工作热情,在刑部报上来的名单中挑挑拣拣,去掉了一多半,将剩下的人抓起来。好在刑部尚书茹瑺也知道不会都抓起来,报的名单只有他一人知晓,没有造成太大的动荡。

    允熥自然也不会将他们都在深秋处斩。此时当然要严格依照大明律将他们全部定为死罪,可过几个月就找一个理由赦免他们的死罪,然后连同家人统统流放到汉洲大陆。已经分家的人运气较好,只牵连到妻儿;若是尚未分家的,整个分支都会被流放过去的。

    贪功案也在紧锣密鼓的审问。由于张铨突然倒戈,使得案子很快被审问清楚。允熥定了宣宁侯曹泰与徽先伯桑敬贪赃枉法的罪名,废去世袭的爵位、免去所任的官职,子侄也都免去官职,贬为庶民;永定侯张铨也犯了贪赃枉法,可允熥以他‘有戴罪立功的表现’为由,虽然也废除世袭的爵位免去官职,可他的子侄保留了军职,也就是说只要他的儿子有本事,还可以凭借军功重新升上来。

    张翼毕竟是开国功臣,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显得太凉薄对维持统治不是好事,而且其情可悯,允熥就下旨废了他的世袭爵位免去官职,但并未废除他第三子张育穆的世袭指挥使,其它子侄虽然没了世袭,但也可以凭借军功重新东山再起。

    允熥还打算使人宣扬:现下立功机会最多的地方是汉洲大陆,封在汉洲的藩王也不会在意某人过去犯下的错误,有本事就任用,有功就奖。鼓励他们的子侄前往汉洲。

    以上四人身份贵重,允熥不好做的太绝,可在他们之下,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牵连出来的小虾米他是不会放过的,统统判处流放汉洲。

    消息传到军中,果然将领们对于贪图他人的功劳十分厌恶,大多数人都支持允熥的做法,少数不支持的也翻不起波澜;这时军事改革还尚未涉及中下层,他们也没有反对,军中基本保证了稳定。

    与此同时,都察院又开始查证五军都督府内曾经有过的其它枉法之事,查出许多案子来。允熥借用新查出来的案子扳倒了普定侯陈桓等人。陈桓同样是开国功臣,而且与耿炳文、张翼和曹震是此时硕果仅存的四个洪武年间加封世爵的一代功臣,允熥自然要照顾,和张翼的处置一样;其他人和曹泰的处置差不多。

    这些案子都十分复杂,若是平常,没有三五个月查不出多少东西;可这次允熥准备充分,而且负责查案的官员对皇帝的目的也很清楚,所以才不到半个月,至二月初一就将案子查的七七八八,将相关人证物证奏报给皇帝,皇帝也很快就处置了。待废除陈桓等人世袭爵位的圣旨发出后,虽然后续还在查案,但已经无关紧要了,对于允熥来说,这件事基本上处理完毕了。

    请记住本书:。。更新最快网址:

    

第1226章 来京() 
“京城如此繁华?”在京城的北城门处,忽然响起了这样一句话。说话之人的声音还挺大,引得无数在城门经过的人转过头看向这人,同时心里想着:‘哪里来的土老帽!’

    说话的人却对此一无所觉,喊了那句话后转过头对旁人说道:“原来天下间还有这么繁华的城池。”

    “行了,别这么大惊小怪的。”一个看起来像是领头的人说道:“咱们不是去过济南、开封,这次来京的路上也看了凤阳城和扬州城,虽然还比不上京城,但就从城门这里看起来,也差不了多少。”

    “可是唐大哥,这里可是京城!”那人又道。

    “京城如何?不也只是座城池?虽然富贵,可这满城的富贵与咱们又有什么干系?”看上去三十多岁、孔武有力的领头人低声说道:“别忘了咱们这次来京城是为了做什么。”

    听到他这句话,在场众人仿佛想起来什么,顿时如同一个个被霜打了的茄子似的,情绪低落下来。

    他们就是年前在允熥的示意下,被朱有爋收为侍卫的那几个白莲教徒了。当时他们总共七人被收为侍卫,其中三人被安排到开封的周王府,另外四人在京城9的府邸。因9要他们都带着家眷过来,所以他们将妻儿都带上,一行过三十人在徐德虎等人的催促下正月初六就从家乡出发,分别前往京城与开封。

    他们在路上行走就与允熥不同了。现在天寒地冻北方的河水都结了冰,允熥能让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官府提前凿冰以便船可以经过,可以在冰结的很厚砸不开的地方坐车;他们可没有这个待遇。

    他们凭借周王府开出来的文书一路上借住驿站,倒是没有人冻伤,可也走了二十多天将近三十天才从家乡来到京城。

    此时已是二月初二,正是龙抬头的日子,大地已经开春,京城内外往来做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人才会在城门处就发出那样的感叹。

    可听到唐景羽的话他们都情绪低落。他们此至京城是来潜伏的,若是一直不发生什么事情还好,一旦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的命未必能保得住,还不如在家乡。受到丈夫的影响,原本也兴致勃勃的妻子们也都有些低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