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448章

踢开永乐-第448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幸存的士兵有人嚎叫着冲向火枪兵,但此时在鼓点的指挥下长矛兵已经来到火枪兵身旁,将这些失去理智的西虏全部杀死。

    铁勒台回头看了一眼帖木儿所在之处,没有见到旗语,下令全军撤退。他这次出击的目的就是试探明军上直卫的战斗力和战斗方式,此时已经试探出了一部分,损失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士兵,他也该带兵后撤了。

    见到铁勒台所部后撤,胡元澄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但并未下令追击。待火铳兵重新装填好弹药后,继续不紧不慢的向前行进。

    ……

    ……

    “这些明军。”帖木儿双手紧握着千里眼的外壳,低声说道。

    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术。火枪,或者按照契丹人的叫法火铳,他当然是见过的,奥斯曼人就装备了一些火枪,虽然看起来比明军使用的要更落后一些。但这些火枪的准头极差,并且与使用它的人毫无关系,即使是常年使用同一支火枪的人也无法控制弹丸出膛后去哪儿,无论弓还是弩都比它更有准头;同时火枪除了破甲很厉害外,射程也不比长弓远多少,所以他没有下令装备火枪。

    却没想到明国人采用将火枪集中使用的方式弥补了准头的缺陷,同时因为自己派出的军队都是精锐主力所以人人着甲,使火枪发挥出了巨大的、远胜于弓弩的威力。

    帖木儿意识到自己犯了个错误:在明知火枪破甲比较厉害的情况下仍然让士兵着甲,这样不仅无法增强士兵们的防护,还使得他们活动不便。

    即使他天纵英才,此时也想不到用步兵对抗明军步兵的办法。明军不仅战术新奇,纪律性也十分突出。正如铁勒台所说的,他的国家能有这么高纪律性的士兵只有自己的亲卫,而明军却至少有五万多人。

    ‘明国真的太富庶了。’他不由得感叹道。想要让手下的士兵拥有这么高的纪律性,或者说让他们愿意经受十分严格训练,一方面要对他们进行忠诚教育,同时也要有很高的军饷和待遇,明国竟然能够供养出这么多超高纪律的士兵,在他的概念里要花的钱比撒马尔罕城外的青草还要多,可见有多富庶。

    “派出三千骑兵对付刚才铁勒台攻打的这个小阵。”帖木儿说道。既然步兵对付不了,就派出骑兵试一试。

    很快,三千骑兵又从中军大阵被派出去,攻向明军。

    胡元澄又对身旁的传令兵说了什么,随即鼓声又发生了变化。正对着西虏的那一面两个角的火铳兵方阵排成两列横队,第一排人半跪下来,托起火铳指向前方,第二排将士站的笔直瞄准正冲过来的骑兵。

    随即一阵震天动地的响声响起。超过600支火铳同时开火,火光闪动连成一片,面前再次被白烟所覆盖,在白烟中传来人的惨叫声和马匹的悲鸣声,也不知有多少骑兵被打死。

    可这次这些火铳兵却并未留在原地重新装填弹药,而是用极快的速度向后跑去,躲进长矛兵中间,长矛兵也将阵型进行了变化,正好可以将所有的火铳兵都容纳进来又没有太大的空隙。

    待火铳兵撤回来后,长矛兵也结成紧密的阵势,将长矛向斜上方竖起,对准即将冲过来的骑兵。

    等西虏的骑兵从白烟中冲出来,就见到面前是一片由长矛组成的防御骑兵冲击的大阵,负责指挥的将领马上下令从侧面滑过去,但还是有几个倒霉蛋收不住了撞进长矛阵中,被无数支长矛戳进身子,眼见是不活了,其中有一支长矛扎进了一个士兵的眼睛,拔出来的时候满是红红白白的浆水。

    西虏的将领马上一边命令士兵骑射,一边绕阵寻找弱点。胡元澄下令所有的火铳兵都撤入长矛阵中间,四面均竖起了长矛建起阵势,使西虏无机可趁。同时其它方阵也靠了过来,互相配合,逼迫西虏骑兵后退。

    之后每当骑兵离着阵势稍远一些,明军就以缓慢但坚定的步伐向前走去,一旦骑兵靠近就让已经重新装填好弹药的火铳兵一轮齐射,随后撤入长矛阵。渐渐地,明军距离帖木儿所在的中军越来越近。

    “下令五万骑兵摆脱同明军其它部的战斗,前来与上直卫搏杀。”帖木儿虽然还是没有看出对付这大阵的办法,但他凭借自己多年征战沙场的经验,判断即使阵势再完美无缺,人的力气是有限的,用骑兵来拉扯大阵,就算效率低一些但最后一定能成功。

    下完了命令,他还是有些不放心,但中间的战场不能再抽人,要不然就无法牵制住明军其它卫所了。他思考片刻,对身旁的侍从说道:“下令再派出三万辅兵与上直卫搏杀。派人将萨尔哈叫来。”

    侍从领命退下。过不多时,萨尔哈走过来对他躬身行礼:“愿真主赐安宁于大汗。”

    “愿真主赐安宁于你。”帖木儿还完了礼,马上说道:“萨尔哈,你从昨夜袭营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没有?”

    “大汗,我的精神还是不太好。”萨尔哈说道。他想起昨夜的袭营,仍然心有余悸。

    “我不管你有没有余悸,现在我需要你带兵与西虏的上直卫纠缠,拖住他们消耗他们的力气,最后消灭他们。”帖木儿说道。

    帖木儿知道他心有余悸。即使是他,若是亲眼看到佛教徒施展‘法术’或‘神佑’,也会胆战心惊疑神疑鬼一时半会儿缓不过来。

    但他也是没有办法。此时他手上所有能独挡一面的将领都已经被派了出去,只剩下萨尔哈一个,所以只能让他带兵出战。

    萨尔哈心中不愿,但仍然接受了帖木儿的命令,带领帖木儿派给他的士兵上阵,试图拉扯上直卫的阵势,让契丹士兵疲于奔命最后变阵不及时,从而被攻破。

第1072章 决战——差不多了() 
    见到萨尔哈带兵出战,徐晖祖嘴角露出微笑,轻声自言自语道:“他终于还是带兵出战了。”

    “什么?”站在他身旁的朱尚烈没有听清他的话,问道。

    “没什么。”徐晖祖回答一句,随即大声吩咐道:“下令曹行带领府军左右卫出战,护卫府军卫等卫所。”

    顿了顿,又道:“叫朝鲜队的统领与永明左卫的指挥使前来。”

    旗语兵答应一声,开始挥舞手里的旗子;铺兵答应一声,下去传令。

    不一会儿李明芳与秦森、朱索海前来,对他与朱尚烈行礼道:“见过魏国公/徐帅,见过永兴王殿下。”

    “金汉成呢?他身为你们朝鲜队的指挥,为何不来面见本帅?”徐晖祖皱眉问李明芳道。

    “魏国公,金指挥生了风寒,留在营内并未出来。”李明芳硬着头皮说道。

    “哼!”徐晖祖哼了一声。金汉成哪里是生了风寒,分明是害怕战死,所以躲在营地内不出来。

    ‘你要是大明的武将,除非你是常家的人,不然我一定将你以临阵脱逃之罪处斩!不,在陛下打算委派你统领一卫时,我就一定会竭力反对阻止你成为指挥使,不让你有爬上高位带兵出征的机会。’他在心中想着。

    不过金汉成是朝鲜武将,他的所作所为虽然令人鄙视,但好歹没有耽误自己的指挥,徐晖祖也就不理会此事,对李明芳与秦森、朱索海说道:“你等所部将士,可会骑马?”

    “禀报徐帅,永明左卫多数将士不会骑马。”秦森说道。此时东北地区大多数地方还未得到开发,都是莽莽亚寒带森林,马匹的意义不大,再加上当地的女真人作为渔猎民族不养马,所以他的部下会骑马得少。

    “魏国公,属下所部大多会骑马!”李明芳高声说道。

    适才听到徐晖祖的那一声冷哼,李明芳明白他看出了金汉成的托词,顿时脸上就涨得通红。李明芳今年才二十出头,满心想的都是立下战功成为朝鲜的重臣,对武将的荣誉也看的很重;可自己的上司却因为怕死不敢上阵,他觉得脸上十分没有光彩。

    在金汉成和他说这件事的时候,他特别想挥舞拳头将金汉成打一顿,好不容易才忍耐下来。金汉成是国君李芳远手下重臣金汉老的弟弟,金家现在位高权重,即使他也出身大家族青海李氏,祖父是李成桂的义弟李之兰(佟豆兰),但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也惹不起金家。

    他急切的想要在明军的将领面前证明自己,证明朝鲜军队,又正好李芳远派来的这支军队大多数都会骑马,所以立刻高声说道。

    “你部大多会骑马?”徐晖祖有些疑惑。朝鲜好像产马之地也不多,他部又是步兵,为何大多会骑马?

    “禀报魏国公,我部原为骑兵军,王上改制之时因国内马匹不足变为步军。”李明芳回答。

    其实他统领的这支军队变为步兵军的原因很简单:允熥当了皇太孙后劝说朱元璋将济州岛收归大明,朝鲜的马匹来源锐减,朱芳远继位后进行改制,裁撤了三个骑兵营,贬为步兵营。自然,这三个原骑兵营都是李成桂非常信任的军队,朱芳远也借此机会削弱忠于李成桂对他较为疏远的势力。

    但将他们贬为步兵营后朱芳远仍然不放心,想方设法削弱它们,这次就将这三个营近万人改编为一军,派出来参加大明的西征军。

    徐晖祖无意深究骑兵改步兵的缘故,听到李明芳这样说笑道:“原来如此,甚好。”

    “李明芳听令,全军速去马队领取马匹,务必做到人手一匹,之后随时等候本帅出击的命令。”

    “是,魏国公。”李明芳躬身答应。

    “秦森,朱索海,”徐晖祖又转过头面对他们二人:“你们二人挑出本卫擅长骑马的将士,也去马队领取马匹,与朝鲜军在一处等候本帅的命令。”

    “是,将军。”他们二人也答应道。

    徐晖祖又对他们三人吩咐几句,让他们退下了。

    之后他转过头来,看向战场前往,看向正在前往战场的府军左右卫。

    ……

    ……

    曹行一边带兵冲锋,一边不住地错眼看着一旁的朱济烨。

    他其实很不愿意带着朱济烨出战,万一他战死,自己没法交代;可朱济烨自己非要上战场,连徐晖祖都劝阻不了,更不必说他了,只能答应带着他上前。

    朱济烨注意到他在看着自己,转过头说道:“曹行,我既然已经上了战场,你再怎么看也没用的。我有危险身边自有侍卫保护,若是连侍卫都保护不了,战场上兵荒马乱你又如何有机会派人来救援?是以你还是将心神都放在指挥打仗上吧。”

    听了朱济烨的话,曹行叹了口气。他说的当然是实话。西虏的骑兵比他手里的人还多,他可没法时时刻刻注意朱济烨的安全。“哎,殿下,你这是何苦呢?”他不由得再次说道。

    “大明出征,岂能没有皇族子弟指挥用兵打仗?”朱济烨如同朱尚烈一般说道。但他上阵的真正缘故却还有另外一条:允熥的命令。昨晚他看着济熺带领将士追击萨尔哈所部去后,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留在僧人营内,收拾残局。在将残局收拾完毕以后,天已经快要亮了,西虏也全部退出了中军大营,他离开僧人营,准备前往徐晖祖所在问问现在的情形如何。

    可半路上,他遇到了允熥手下的一名侍卫,这名侍卫对他传来了皇兄的口谕:“今日大军要与西虏决战,你要领兵出征。”

    济烨诧异,反复确定这是允熥的旨意,才躬身接受。但心中仍然疑惑不解。这些日子为防止济熺忌惮他,他一直没有领兵打仗,允熥这道旨意到底是什么意思?

    “回头定要问问皇兄为何要命令我。即使得不到真正的答案也能通过皇兄当时的反应判断一番。”济烨在心中想着。

    他正想着,忽然听曹行大声喊道:“全军准备!”他抬起头向前看去,就见到府军左右卫已经靠近杨峰所部阵势的后面,快要与包抄过来的西虏骑兵遇到了。

    济烨马上举起手里的三眼火铳,刚刚举到眼前,就听身后传来呼啸声,几十发炮弹落在他们面前大约一百丈之外的西虏骑兵中。

    西虏的阵势顿时就略有混乱。与此同时,曹行又大喊一声:“开火!”将士们纷纷开火,将三根枪管中的弹丸全部发射出去。

    面前的这队西虏瞬间也被打蒙了。他们和刚才被打蒙的步兵一样,从来没有经受过这么密集的火铳开火,前排的许多人被打死;他们也不是帖木儿麾下的精锐士兵,之前不过是牧民,唯一算得上从军的经历就是跟随大汗的主力去扫荡东欧平原,纪律性较低,所以顿时惊慌起来,就要转身逃跑。领头的军官忙大声喝止。

    可明军随即穿过火铳所造成的浓烟。在曹行的指挥下,大多数人手里拿着三眼火铳,少数人手里拿着马刀的明军排着相对紧密的队列,同时呼喊着“大明必胜”的口号,排山倒海般冲了过来。

    面对着如此疯狂的敌人,西虏顿时就崩溃了,无论军官怎么喝止都没用,他们纷纷拨转马头向后冲去。军官见此情形,也只能加入他们一同撤退。

    曹行带兵追了一阵砍了上百个脑袋下来,制止了继续追击,下令将士调转马头又驱赶另外一处阵势外正游走的西虏。很快,许多骑兵被他从阵势旁驱赶走。

    “勇士们,跟我冲锋!”萨尔哈咬咬牙,转过头看了一眼帖木儿所在,对身旁的骑兵说道。他已经看出这就是昨晚想要全歼他的那支明军骑兵。他昨晚已经发觉这支骑兵战斗力非常强大,但今日他们一用火器战斗力竟然还在自己想象的之上!他们手里拿着的那闻所未闻的火器竟然能够连续射击三次,多次给他们撒马尔罕的骑兵造成巨大伤亡,之后发动冲锋几乎无可阻挡。

    唯一能够阻拦他们的,大概只有自己麾下这一万精锐主力。虽然萨尔哈很不愿意让他们现在与明军硬拼,但此时他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带兵杀上去了。

    这支骑兵也知道此时事情危急,况且他们身为帖木儿麾下最精锐骑兵的骄傲也不容许有其他骑兵在他们面前耀武扬威,听到萨尔哈的命令后一边大声喊着“真主至大”,一边向府军左右卫冲过去。

    曹行马上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