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267章

踢开永乐-第267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依照臣过去的经验,大约需半年的时候,若是沿途探查当地海况的话。”

    “殿下也知道,苏门答腊岛位置十分特殊。它的东北面是满剌加和诸多小岛,东面是爪哇海和爪哇岛;但西面和南面都是广阔的海洋,所以不同地方的海况完全不同,想要探查清楚十分困难。”陈祖义说道。

    “即使有你过去的经验也不成?”朱棣问道。

    “殿下,过去臣等怎么会将那些地方的海况探查清楚?那对我们没什么用处,我们只要知道一条能平安通过的海路即可。所以我们的经验用处不大。”陈祖义说道。

    听了他的话,朱棣低下头去,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趁着朱棣低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陈祖义道:“殿下,臣看殿下派出的太监马和,是白色目吧。”

    “是。”朱棣没有抬头。

    “殿下,臣劝殿下一句,色目人不可相信,还是不要太过于信任这个马和为好。”

    “过去臣的船队中也曾有过色目人,但他们并不忠心,总和我们有隔阂,还曾经发动叛乱。后来臣就再也不要色目人了,不论是大食人、波斯人还是印度人。”陈祖义说道。

    “孤身边的这个马和与你所说的人不同,不会那样的。”朱棣说道。

    西北的甘州城,一个头戴白帽子的人和一个一身汉人装束的人从卫所衙门里走出来。

    那个汉人说道:“今天可真是忙碌,脑袋都酸了。我可得吃顿好的补一补。”

    他随即转过头对身旁之人说道:“老马,要不要和我一起去吃饭?蒙古人的烤全羊,最好吃不过。”

    被叫做老马的人淡淡地拒绝道:“今日我家里还有些事情,就不和你一起去吃饭了。”

    “那好吧,我另找别人。不过老马,最近你家里怎么总有事情,从前可不这样。你家里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用不用我们帮忙?”汉人说道。

    “不用,一些杂事而已。”老马说道。

    二人又说了几句话,老马和他拜别,返回自己的家。

    但是他回到家以后,却没有做其他什么事情,而是马上对屋内另外一个头戴白帽子的人说道:“索拉哈,刚刚从邸报上看来的,明国皇帝决定出兵六十万征伐安南。”

    “出兵六十万?真的假的?不会是吓唬安南人吧。”索拉哈疑惑地说道。

    “不是吓唬安南人,是真的要出兵六十万。”老马说道。

    “那这条消息必须马上让大汗知道,让大汗趁着明国内空虚之时出兵征服明国!”索拉哈说道。

第751章 南巡——宣商人面见() 
允熥九月初十从京城出发,因为平底福船的航速极慢,所以以一天一个府的速度在长江上航行。九月十一经过镇江,九月十二经过常州,九月十三经过苏州,九月十四来到设在松江府的上沪市舶司。因为过了松江府就是大海,所以护送允熥的船队要在松江府休整一日,检修一下所有的船只——尤其是允熥所乘坐的福船,以防出海后船只出现问题。

    因为要全面检修船只,允熥也从船上下来,住进了他曾经住过几天的上沪市舶司衙门。

    既然来到上沪市舶司,允熥当然会顺便关心一下这里的情况。他当天伴晚时分将上沪市舶司的提举张健叫到跟前,问了现在的情形。

    “陛下,今年截至八月底,上沪市舶司一共收入关税二百五十七万三千三百六十九贯钱,与去年相差不多。”张健略显忐忑的说道。

    “这很正常。”允熥对着他笑道:“去年初设立了宝安市舶司,许多南洋做买卖的商人定然会去那里,前来上沪市舶司做买卖的商人有所减少十分正常。上沪市舶司的关税之数能够没有减少已经很不容易了,朕得赞赏你才对。”

    张健他们这些市舶司的官员非常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就是为大明增加关税,所以在关税没有增加时显得非常惶恐。允熥也在刹那间明白了此事,所以马上出声安慰,以防他乱想。

    张健果然听到允熥的话以后松了口气,表情显得轻松了许多。

    之后允熥又问了几件事情,张健一一作答。但允熥最后问的一个问题却让他十分诧异。

    “朕记得上次来到上沪市舶司的时候,有一个苏州卖生丝和绸缎的商家,是叫做李家吧,和其它几个商人合伙在这里占了一半多的绸缎铺子?”允熥问道。

    “是,陛下。”张健还记得两年前他陪着假扮成七品舍人的皇上在市舶司内乱逛,皇上和其中一个合伙人说了几句话,后来还引起了现在让他头疼不已的南洋商人运送粮食过来贩卖之事。所以陛下记得他们不奇怪。

    但是允熥接下来的话就十分奇怪了。“朕记得他们这些合伙人中有一个人姓萧,名叫萧卓。朕后来派人调查了一下这个人,虽然他确实是浙江嘉兴府人,还是一个童生,但身份可不一般,不是平常的商户。这个人现在可在上沪市舶司?”

    “陛下,此人还在上沪市舶司。”张健答应着。虽然萧卓不太一般——他在上沪市舶司任职后也调查过萧卓,虽然没有调查出太多事情,也知道他不太一般。但就算如此,一个商人而已,怎么会值得皇上注意?

    “你派人把他叫过来,朕明日一早要见到他。”允熥吩咐道。

    “是,陛下。”不管感觉有多奇怪,张健也不敢违背允熥的话。

    之后允熥没什么事情吩咐,张健躬身退下。

    允熥伸伸懒腰,前往临时安排的寝殿,休息去了。

    但在休息之前,允熥问了李莎儿一句:“当年你在上沪市舶司这里时,认识一个叫做萧卓的生意人么?”

    “认识,怎么不认识?他和其它几个人合伙占了上沪市舶司一半多的绸缎铺子,买卖做的很大。并且他之前在海上混迹过几年,家兄当海盗的时候和他也打过交道。”李莎儿说道。

    “他在海上都做过什么?”允熥忽然对此有些感兴趣,问道。

    “什么都做,主要是走私货物,把大明的各种货物走私到海外,把海外的货物走私到大明。现在上沪市舶司里的商人,一多半都是这样的商人。”李莎儿道。她知道允熥对此并无追究之意,所以如实说道。

    允熥不知想了些什么,说道:“明日朕要见萧卓,你在一旁帮着朕问他话。”

    “是,陛下。”李莎儿毫无疑问,马上答应道。

    “当年你们在海上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朕还没听你说起过。”允熥又道。

    李莎儿很不愿意和允熥说她和兄长之前在海上漂泊时的生活,允熥也知道所以只是问过一些大略上的东西。但现在允熥问了起来,她也不敢不说,挑着能说的说了说。

    “陛下,海上的生活当然很不容易,以前近海有大明的水师,一旦被抓到就是船毁人亡,大明的水师很少愿意俘虏海盗;远海水师倒是不去,但有其他的商人,他们比大明的水师更加危险。在海上,海盗和海商分不清楚,”

    允熥听了半晌,最后抱住李莎儿道:“没事了,现在你是朕的嫔妃,你的兄长也是大明在册的武将,你们从前朝不保夕的日子彻底过去了。”

    “陛下,妾也知道,妾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李莎儿笑着说道。

    九月十五日天还没亮,萧卓就在上沪市舶司等着了。他此时在大堂内,坐立不安的等着一个据说非常高的高官的接见。

    萧卓对此十分莫名其妙,他一个‘老实本分’的商人,怎么可能会有高官要接见他。大明现在虽然减轻了对商人的限制,但本质上商人的地位仍旧低一等,和普通百姓不同。平日里除了上沪市舶司的官员,就是松江府的人都不和他们打交道,一个大官见他干什么?

    他的疑惑没有持续多久,很快上沪市舶司一个不入流的官员走过来,带着他去面见这个‘大官。’但是萧卓越走越是疑惑,因为他早已经走出了上沪市舶司衙门,走进码头,最后走到了一艘大船旁边。

    “刘成,要接见我的大官是跟随皇上一起来到上沪的官员?”萧卓惊讶之下对面前很熟悉的官员问道。

    但是这个叫做刘成的官员并未答话。他也不知道到底是谁要接见萧卓,只能沉默不语。

    “不过这样才说得过去。最近除了陛下这一行人以外也没听说有什么大官来到上沪市舶司,也就只有陛下带来的官员有可能接见我了。难道是陛下对我们这些商人感兴趣,所以让身边的一个官员问话?”没有听到刘成的回答,萧卓也不着恼,自言自语地嘀咕起来。

    随即从船上下来一人,和刘成说了几句话,又上下打量了萧卓几眼,说道:“跟着咱上来吧。”

    萧卓觉得他的目光、声音和自称很奇怪,但也没有多想,跟着走上了船。

    之后萧卓又在船上等了很久,从太阳刚刚升起等到刺目的阳光照耀着大地,一直到他等的都想睡觉了,领他走上船来的那个人才又走过来说道:“来吧,跟着咱去拜见主子。”

第752章 南巡——随军商人() 
萧卓忙揉揉眼睛,站起来跟着这个人走着。

    但他刚走一步,就感觉脚下的船动了起来。他惊讶之下顾不得礼节,喊道:“这船是要开么?”

    “这船自然是要开。昨日在上沪休整一日已经足已,今日为何不开船?”他没想到面前这人竟然回答了他的问题。

    “可是,那草民怎么回去?”萧卓也顾不得惊扰到大官了,又道。

    “放心,你会被放下船的,等到了下一个停泊的城池。”那人看了看萧卓的脸色,明白他想说什么,又道:“等召见过你后,你也不用返回上沪市舶司,去办交待给你的事情就好。”

    “交待给我的事情”萧卓沉吟着:‘这个要接见我的大官还有事情要交待我?会是什么样的事情?’

    他一边想着,一边跟随这个人走着。没走多久他来到甲板的一处,抬起头见到一男一女站在甲板的边缘,遥望着外面的风景。他还注意到,这一段甲板十分奇怪的加装了护栏。不仅如此,这一段护栏还是纯铁打制,用特殊的工艺浇筑在了甲板上,除非是船散架,要不然这一段护栏就会牢牢的定在那里,保护看风景的人。

    带着他来的这个人走过去,小声和那一男一女说了什么,那男子也说了什么,随即转过头来,看向萧卓,并且拉着那女子走了过来。

    ‘哎,这人不是两年前皇上来上沪市舶司巡视,和提举**一起在市舶司内转悠的官员么?看他这个派头,是当上大官了?还能带着女眷上船?’萧卓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人,心里想着。

    等这人走近,萧卓马上跪下说道:“草民萧卓,见过大人。”虽然不知道他的品级,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但跪下称呼大人总没有什么错。

    但是他随即听到一个声音道:“大胆,见到陛下竟然如此无礼!”

    ‘什么!这是陛下!’萧卓惊讶之下抬起头死死的盯着允看。

    允挥手止住了王喜要脱口而出的斥责之声,饶有兴致的盯着萧卓看。观察一个之前不知道他身份的人在知道他身份一刹那的表情是允的爱好之一,特别是他很少在不该知道他身份的人面前显露身份,去年全年没有一件这样的事情发生,这使得他很少能够实现自己的这一爱好,所以此时盯着萧卓看个不停。

    一直到萧卓反应过来自己这样做非常失礼,低下头去又狠狠地磕了三个响头,说道:“草民萧卓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请陛下恕草民不敬之罪”,允才收回目光,说道:“不知者不罪,你起来吧。”

    允随即坐在小宦官刚刚搬过来的椅子上,又命人给萧卓搬了一把椅子过来,对他说道:“你坐吧。”

    “陛下面前,岂有草民的座位?草民不敢坐。”萧卓恭敬的站在允面前一丈之外,低头说道。

    允也不勉强,更不废话,直接说道:“朕听闻你早年间是横行海上和江浙绿林道的人物,可有此事?”

    “陛下,草民早年因为好武艺,在江浙一带的绿林厮混过几日,也有一点儿名声,但绝非绿林人物;草民的家里确实在海上有些买卖,也曾经在前朝走私过货物,但从未在海上当过海盗。”萧卓自思在绿林厮混的经历瞒不过锦衣卫,但锦衣卫显然不可能在海上有分衙,所以如此辩驳道。

    允笑了笑,说道:“萧卓,你不必说这些,朕接受了李继迁的投靠,你以为你的过往经历还能瞒得住朕么?”

    若是正常情况,允自然不可能知道萧卓在海上的过往。即使现在已经开海了,锦衣卫的人马这几年想在海上商人的船队中安插进去地位够高的奸细也不可能:这些大商人手下得用的人都是在自家待了二三十年的人,外人短时间内爬不到高位;况且萧卓已经不在海上厮混了,就算奸细爬到高位也不一定得到有关他的消息。

    但谁让允完整受降了一支海盗呢!特别是他纳李莎儿入宫后,李继迁等人将原来隐瞒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让允详细掌握了东海上所有有名号海商的底细。

    若仅是如此,允仍旧不可能知道萧卓在海上的过往。但他在看海商资料的时候,见到名目上有嘉兴萧家,顺嘴问了问李继迁这个萧家的事情。李继迁也把所有和萧家有关的事情全部吐露了出来,其中就包括萧卓的过往。允这才知道这个萧卓不一般。

    萧卓听了允的话,顿时如同五雷轰顶一般,又跪下说道:“草民罪该万死,求陛下恕罪。”

    他在刚下这一瞬间想了许多事情。他知道大明的皇帝若是想知道,定然会知道在市舶司做买卖的这些生意人之前都走私过,不过他也不把这当回事。洪武朝朝廷不开海,走私太正常了,皇帝也没有办法全部处置。

    但明确知道当过海盗就不一样了。虽说海商海盗不分家,但其实还有那么一些船,只当海盗抢劫,从来不干海商。这样的船队就不一样了,属于朝廷的水师和其它海商都十分厌恶他们,即使现在已经开海,这样的船队也属于大明水师见一个灭一个的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