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262章

踢开永乐-第262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俞周文大声让他们开始唱爱民歌,学生们扯开嗓子唱了起来。

    这时允熥已经听侍卫说了刚才郑轩脸色一变之事,所以他本以为这些学生不可能将爱民歌从头到尾完整的唱一遍;但出乎他的预料,绝大多数人竟然将这首歌完整的唱了下来。

第743章 讲武堂和过去的面馆() 
允熥有些疑惑地侧头看了郑轩一眼:既然他们大多能将这首歌完整的唱下来,他刚才到底是因为什么变了一下脸色?

    允熥又对一旁的侍卫使了个眼色,宋青书回了个手势,表示这些人确实都是讲武堂的学生,没有让‘袭爵袭职进修班’的人替代的。

    允熥更加不解,但也没有多问,把俞周文和郑轩叫过来,又要嘱咐他们一些事情。

    允熥对于讲武堂是非常重视的。虽然这座讲武堂还算不上是真正的军校,但仍旧比传统的武将培养方式要好得多。他已经从这里挖掘了无数有大将潜力的人了,上次平定叛乱为了万无一失用的都是经过实战检验的武将,这次对安南之战允熥并不着急,大量启用了这些从讲武堂毕业有大将潜力的人为游击之类的武将,锻炼他们作为参加过洪武年间各地平叛之战的中生代武将的接班人。

    既然允熥对讲武堂很重视,在出去巡行前就有许多事情要嘱咐他们两个,让他们更好的管理讲武堂。

    俞周文和郑轩一一答应。差不多到了午时,允熥将要吩咐的事情吩咐完毕,最后说道:“朕没什么要吩咐的事情了,你们两个退下吧。”

    不过刚刚说完他就马上反应过来:这里不是乾清宫而是讲武堂,其实应该是自己离开这里才对。

    不过身为皇帝,岂能改口?允熥就看着俞周文和郑轩二人恭敬地退出这间屋子,自己又在屋内待了会儿,才离开讲武堂。

    等允熥走后,郑轩马上不好意思的和俞周文道:“周文,你没忘了让这些学生都学会爱民歌?”

    “我可不是你!”听他说起此事,俞周文也不怎么有好气地说道:“你先是和学生们一起捣乱,后来被关了禁闭,都把交给你的这件事给忘了!你这司务长当得!愧对陛下对你的信任和栽培。我刚才就应该趁着陛下在的时候顺势将这件事也报上去!”

    “嘿嘿,周文我知道你肯定不会的。”郑轩笑着说道。

    “哎。”俞周文也知道自己吓不住他。他们从一个地方过来的,关系极好,家族还有姻亲,郑轩才不怕他这几句威胁的话,除非俞周文想让自己的老爹从四川千里迢迢赶过来行家法。

    “可是这不是在咱们老家四川的卫所,咱们两个也不可能一直在一起为官,将来你独自为官了,该怎么办?”俞周文说道。

    “哎,你还以为我真的一成不变啊!”郑轩笑道:“其实是我在照顾你的心情,让你觉得一直在照顾我,心里得到慰藉啊!”

    “我靠,郑轩你原来是这样”

    正好在这时两名司务从副校长办公室门前路过,其中一人听到屋内的声音,将耳朵贴到门上听了一会儿,惊讶的说道:“我以前只知道郑司务长,呃,平易近人,不拘小节,没想到俞副校长也会如此。”

    “呵呵,若俞副校长真的是个非常正经的人,就郑司务长这个逗逼的性情,怎么可能忍受得了郑司务长?早就禀明陛下将他开除出讲武堂了,就算他们二人感情再好也没用。”另外一人说道。

    “虽然郑司务长确实有些,有些,奇怪,但你这样公开说还是不太好。”

    “没事,郑司务长不会在意的,他能明白什么是开玩笑,什么是恶意的挑衅。”

    “那不说郑司务长的事情了。既然俞副校长也有这样的性情,为何平日里见不到?”

    “那是因为,俞副校长只有面对郑司务长时才会如此。”

    允熥骑在马上不紧不慢的返回皇宫。虽然现在将近午时,他也没心思在外面用膳,但他的习惯就是出宫一次就看一看京城的街景,看看普通百姓的生活如何。

    不过虽然普通百姓看到他这一行人不知道他是皇帝,也知道是世家子弟,都会避让开来,因此他看到的百姓生活也有限,但总比一直窝在宫里要强。况且他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有两次他见到了世家子弟调戏良家女子的戏码,体验了英雄救美的乐趣。当然,实际救美的是他的侍卫。

    而今日,他虽然没有机会施展英雄救美的戏码,却有更加重要的收获。

    允熥从讲武堂一路过来,不知不觉就到了一家饭馆附近。他仿佛有所感一般,抬起头来看向几丈外的那座面馆的招牌,脸上顿时露出了怀念的神色。

    “十年以前,我第一次离开皇宫左近,就是来过这里。记得当时重阳节。今年正好是第十年,并且虽然不是重阳节的正日子,但也没几天了。”允熥叹道。

    他感慨完,下意识回头看向自己的侍卫,但随即恍然:自己身后的侍卫早已不是当年那一批了。自己身边最早的侍卫早在七年前就死掉了一半多,跟着自己前往北边的更是只剩了三个人,其中一个还被派往延绥镇为官。

    “李波,记下来,等朕从广枺乩戳耍铀缯蚋苯罘寤鼐!痹薀缀鋈凰档馈

    “是,陛下。”李波答应着,不过他心里颇为奇怪。当初杨峰从允熥身边出去到外地为官,缘故大家也能大概猜到,怎么现在忽然又让他回来了?

    但李波也不会想方设法打听问题的答案。作为允熥身边的侍卫,即使是现在侍卫统领,最好也不要带多少脑子,能执行允熥的命令就足够。

    允熥没有在意身后的侍卫,下了马径自走进面馆内。

    此时将近午时,面馆内的人已经渐渐多了起来。这里因为十年前的事情,每日都是爆满;此时虽然大堂内尚未爆满,不过楼上的包厢已经都被定出去了。

    允熥也没有强占一个包厢的意思,就在大堂中找了一个角落,要了十年前第一次来到这里时吃的面,静静地打量着大堂内的一切。

    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数年前看到的没有多少变化,还是那些桌椅板凳,那些装饰,那些碗筷,这让他一坐下来就感觉十分的熟悉,好像又重回了十五岁那年一般。那一年,他才十五岁,还是粉嫩的少年一枚,

    “哎,想不到我才二十五岁,竟然已经开始怀旧了,这不是老头子的专利么!”允熥自嘲的笑了笑。

    “孙公子?”他忽然听到这么一个声音说道。

    允熥抬头,就见到了一张已经有些陌生,但他还记得是谁的面孔。“唐东家?你现在还在亲自经营这家面馆?”

    唐伯鹤刚才决定过来打招呼的时候是十分忐忑的。他刚才在后院休息来着:毕竟年纪不小了,家里也不再指望着开面馆的钱了,所以难免有些懈怠。

    等他回到大堂扫了一眼,马上被吓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随后他把自家的伙计叫过来,问了问允熥这一桌的情形,壮着胆子过来打招呼了。

    他不确定允熥是不是还愿意搭理他。当然,皇帝既然今日又来到了这里,应该是还记得他,但若是皇上只是来自己缅怀一下过去,他凑过去就不是什么正确的选择。

    但是他有不得已要见允熥的苦衷,只能硬着头皮拜见。现在看来,允熥没有排斥他。

    唐伯鹤心下一宽,说道:“小民一辈子就经营这么一个小面馆,也不会别的,只能继续经营下去。”

    “你的长子在府军右卫为世袭千户,就算你舍不得这间小面馆,也完全可以自己当甩手掌柜,交给别人经营。”

    “何况就以先帝赐给你的这面匾额,你的生意就不可能差了,完全可以将隔壁的地方买下来,建一个大得多面馆,为何还守着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允熥问道。

    “人老了,也没心思赚太多钱了,现在赚的这些钱已经足够花了,几个孩子的前程也不用太担心,就是不想闲着,才继续经营面馆,所以仍旧亲自经营,也没有扩大店面。”唐伯鹤也笑着说道。

    “原来如此。”允熥点点头。

    一般情况下,允熥已经说话完毕,没有再和唐伯鹤主动说话,他就应该出言请示,随后退下。但是他要说的事情尚未出口,又岂愿退下?

    唐伯鹤斟酌着想要再说些什么。但他和允熥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又不敢随意说话,几刹那额头已经又密密麻麻的布满了汗水。

    可就在时,他听允熥说道:“从刚才你过来和我主动打招呼,我就觉得不对劲;再看你刚才的情形,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要求我。”

    “说吧,有什么事情要求我,只要不过分,我一定答应。”今日允熥触动了多年前的心绪,决定扮演一次阿拉丁神灯,满足他一个愿望。

    听到这话,唐伯鹤激动不已,若不是张无忌眼明手快,他就跪在地上了。饶是如此,几个注意到这边情形的人也十分诧异的看着他。

    不过唐伯鹤却并未在意其他人的目光,一字一句地说道:“求,陛下,不要让臣的儿子去安南打仗。”

第744章 不同的面馆() 
唐伯鹤并未在意其他人的目光,一字一句地说道:“求,陛下,不要让小民的儿子去安南打仗。”

    “你的儿子?”允熥思索片刻,说道:“是了,你的儿子在府军右卫为世袭千户,担任百户的实职;而这次征伐安南,我调了羽林左卫、金吾前卫、虎喷右卫和府军右卫四个上直卫去廣西,你的儿子自然也要去打仗。”

    “你只有这一个儿子么?”允熥又问道。

    “小民共有三个儿子。”唐伯鹤说道。

    “既然你并非独子,那为何要朕不让你的儿子去打仗?”允熥平静地说道。

    “陛下,他是小民的长子,小民不忍心让他去送死。他又不是从小当兵为将的,恐怕活着回来的。”唐伯鹤说到最后,已经有些控制不住情绪,虽然并未哭出来,可眼圈也红了。

    允熥看起来却没有被他的感情所感动,而是认真地想了想,同时让店内的伙计安排了一个包厢,拉着唐伯鹤去了包厢,之后说道:“若是朕将他调换出来,又要派何人替代他的位置呢?”

    “陛下手下的武将众多,一定能挑出一个人来替代小民的儿子。”唐伯鹤马上道。

    “可是,难道替代上去的这个人就该去安南送死嘛!你的儿子性命十分重要,那其他人的儿子性命就不重要么!”允熥依旧声音平静地说道。但话却不是那么好听。

    唐伯鹤不敢说话,蜷缩着身子在椅子上。

    “你的儿子是大明世袭的千户、实职百户,食大明俸禄,就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现在大明需要他出力,他就理所应当的躲在京城不动不成!”

    ‘若是不愿意为大明出力,自可当初请辞实职百户之职,仅为一个世袭无职的千户,在京城逍遥。这个世袭千户是当年皇爷爷赏赐给你们的,是当初为了酬谢你们夫妻的功劳,可以光得俸禄不任职,此时也不必起征战;但你们的儿子既然为了百户的俸禄或者其他什么,当了大明的实职百户,想要临阵脱逃可不成!’这段话允熥也想要说,但想着他还算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就没有出口。若是不然,他不仅话说的会更加难听,甚至会因为唐伯鹤的这个请求而略施惩戒。

    允熥一直认为,所有大明的官员,不管官大官小,既然当了大明的官,就要为大明效力。要是不愿意为大明效力可以不考科举不出来做官,而既然出来做官就得忠于大明为大明认真干活,绝对不能吃着公家饭反而骂公家的娘。这样的人允熥发现一个处置一个,统统滚蛋。

    遇到事情就想要溜边也不能让他为官。遇到事情就溜边,麻烦的事情无人做,大明还怎么维持下去?这样的人若是祖上有大功,可以有世袭的爵位或者官职,大明毕竟是一个以血脉传承皇位的国家,祖上有功福荫子孙是正常的,但万不会让他为官。

    “唐东家,若是你只有他这一个儿子,那么朕也不是不通情理,自然不会让他去打仗;可你有三个儿子,不缺养老送终的人,朕绝不会替换了你的儿子。”允熥最后说道。

    说完了这句话,允熥也不等唐伯鹤再说什么,起身离开了这件包厢。

    他刚走出包厢,就见到伙计端着盘子走上来。伙计见允熥似乎是要走,说道:“客官这就要走?您的面还没吃。”

    “赏你了。”允熥一边说着,一边对李波使眼色。李波马上从兜里掏出几贯宝钞,扔给他说道:“这是面钱。”随即一行人头也不回的下了楼。

    伙计有些惊讶,但既然客人付钱了,他也不会多说什么,看看左右无人,走进一间现在客人还没来的包厢,把每个碗里的面条都吃了三分之一,又放进盘子里端着下去了。

    允熥一边向下走着,一边听李波解释道:“陛下,唐伯鹤的想法并非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卫所里的士兵武将都是世代为大明效力,断不会如同唐伯鹤这样想。”

    允熥只是听着,没有说话。卫所的士兵武将只是不敢这么说,也知道说了不仅无用还会惹麻烦,未必不这样想。虽然有许多人愿意以命搏前程,但大多数人更愿意安安分分的过自己的小日子,没有什么大富大贵,但一家人安安稳稳的。

    对于这种心理允熥也很理解。但卫所的士兵武将都是大明养着的,士兵们至少种地不用交税偶尔还有兵器的补贴,武将更是有俸禄和特权,既然享受了好处,就得尽义务。

    不过这样的话允熥不会出口,因为说出来也没有意义,只是在心里想。

    山枺婀菀还仓挥腥悖薀状攀涛篮芸齑尤阆吕矗鸵哟竺趴谧叱鋈ァ

    可就在这时,允熥的目光四下里看过去,见到一个有些眼熟,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的人了。

    他缓了脚步,悄悄指着那人侧头询问李波:“你可还记得此人?”

    李波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就见到一个壮汉和另外一人坐在座位上,一边喝着小酒吃着下酒菜,一边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