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259章

踢开永乐-第259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允熥随即让身边的小宦官递给他一支笔和几张纸,一个中书舍人腾出一张桌子让铁成坐在桌子上写名单。

    之后允熥又看向金善,只见金善将之前的草拟的几份奏折放到一边,又从他桌子上抽出了几份空白的圣旨,等候他接下来的话语。

第738章 色目后裔(二)()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充实西北人口,北方山西、陕西、河難、河北、山枺⒔戳∮肷挛餍卸妓尽⒘啥妓尽⒈逼叫卸妓尽⑸轿餍卸妓舅亩妓荆ㄡ阆侥谒猩咳酥烈廖幔沾恕!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充实西北人口,南方四川、湖广、雲南、福建、江西、廣西、广枺⒄憬耸∮胫绷ァ①F州都司,迁徙辖内所有色目人至伊吾,钦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严禁色目人对汉人、蒙古传教,违者杖八十没入官中为奴。民向官府检举此事的,可得此色目人家财之半,钦此。”

    金善将这些圣旨全部草拟完毕,拿给允熥过目。允熥看了看,觉得没什么需要改的,对他说道:“这七份圣旨,”允熥指着前七份圣旨,“马上下发,不得迟延。”

    “最后一份迁徙南方色目人的圣旨,暂且不发,放在你那里,朕让你下达时再说。”

    “是,陛下。”金善答应一声,离开殿内去往通政司。

    这时铁成的名单也写完了,递给允熥。允熥将它递给通事舍人贺文常,对他说道:“你先依照朕刚才的话,草拟一份让湖广都司将这些人的家人迁徙到京城的圣旨;之后和铁成去往码头,将名单上的人都挑出来,暂且安置到羽林左卫的军营。”

    “是,陛下。”贺文常说道。他随即写了一份很长的奏折,给允熥看过没什么问题后,带着奏折和铁成离开皇宫前往码头。

    又过了一会儿,罗贯中和秦松同时来到乾清宫,依照黄福的指示前往后面的一间宫殿。允熥并未在自己平日里处置奏折的地方接见他们。他要和他们说的话不适合让大家听到。

    他们二人跟随黄福走进来,见到允熥马上拜见行礼,允熥也马上伸手扶住罗贯中道:“罗老先生,你还行什么礼!在朕面前不必行礼。况且朕不是说让吴玉朝过来,怎么还是你过来了?”

    “陛下,臣是文宣司的司正,吴玉朝是司丞,陛下有命,自然是臣过来。”罗贯中笑着说道。

    “罢了,既然老先生已经过来了,朕就不多说了。不过下次可不要这样逞能。”允熥说道。

    罗贯中笑呵呵的不说话。

    允熥扶他坐在座位上,和秦松说了一句话,转过头对他接着说道:“罗卿,朕今日叫你过来,是有件事情吩咐你。”

    “从明天起,所有写方国珍、张士诚等东南沿海之地元末反贼的戏曲、话本,一律不得再下发,且全部销毁。”

    “编写戏曲、话本的内容也要改变,陈友谅等冥顽不灵抗拒大明的,仍然要批判,但他们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色目人。”

    “蒙元时,色目人为蒙古人的狗腿子,与蒙古人一道欺压南北汉人,甚至很多时候假借蒙古人的名义欺负汉人,在华夏大地上百姓对他们的痛恨还在蒙古人之上。”

    说着,允熥看向罗贯中,“罗卿也是从蒙元时过来的,对此应当有所感触。”

    “确实如此,那个时候色目人和蒙古人一道欺负汉人,百姓对他们的痛恨甚至还在蒙古人之上!”说着说着,罗贯中忽然激动起来:“四十多年以前,有一次我去拜见苏州的一个蒙古权贵,但是他家的色目管家百般刁难我,就是不让我进去,后来我和朋友借了几十贯钱贿赂他,才进了蒙古权贵府里。”

    “而那个蒙古权贵却对我还很尊敬,虽然我能感觉到他对我和对待喜欢的演戏的优伶一样,但起码有表面的尊敬;色目人连表面的尊敬都没有!”

    说完了这段话,罗贯中吐了一口气,仿佛要将当年在蒙元治下的恶气都吐出来一般。随后他意识到刚才的这段话有许多不妥之处,赶忙对允熥说道:“臣一时激动,话语不当,请陛下恕罪。”

    “朕理解你的感情,不会怪罪你。”允熥说道。

    “也正因此,文宣司的戏曲、话本转为以揭露色目人在华夏大地上的恶行为主。这不仅限于蒙元时,包括蒙元刚刚打进江南时,泉州的蒲家身为前宋任命的官员,却犯上作乱,杀戮前宋的官员兵丁甚至宗室,投降蒙古之事。”

    “还有他们后来在元末大乱时,又想趁势而起霸占泉州依照教典建立教国之事。好在被当时泉州附近的义兵所扑灭,闭门行诛三日,才断绝了福建色目人的妄想。”

    “义兵?”罗贯中说道。

    “是的,就是义兵。”允熥十分肯定的说道:“陈友定尽杀泉州作乱之色目人,功勋卓著,当为义兵。”

    罗贯中默默的将自己的话咽了回去。陈友定其实是蒙元的忠臣,与柏帖木儿、迭里弥实并称闽有三忠,不仅灭了泉州的色目人,还曾多次与大明的军队交战,斩杀明将胡深,被生擒后也不愿投降,被朱元璋下令处死,怎么和义兵都搭不上。

    允熥不可能不知道这些,所以罗贯中明白允熥的目的就是淡化效忠蒙元的汉人抵抗大明的事迹,突出色目人的恶行,所以没有说话。

    允熥很满意罗贯中的识相,这让他会少许多口舌。他又和罗贯中说了几句话,罗贯中提出告退。

    允熥看着他已经不太硬朗的身板,对王喜吩咐道:“传令,赐予文宣司司正罗贯中宫中骑马乘轿之权。”

    “陛下,可使不得!宫中骑马乘轿是陛下赏赐给朝廷重臣的恩典,臣岂能得到!”罗贯中在王喜答应之前抢着说道。

    “不!宫中骑马乘轿是朕给朕的亲信大臣的恩典,并非是仅仅是朝廷重臣。罗卿今年已经七十三了,应当能够在宫中乘轿。”允熥说道。

    见罗贯中仍要出言,允熥又道:“这是朕的旨意,你要抗命不尊?”

    罗贯中只能说道:“臣谢陛下恩典。”

    “这就对了嘛!”允熥笑道。

    送走了罗贯中,允熥转过头来对秦松说道:“秦卿等待久了吧。”

    “方才陛下与罗司正谈论的时候并不长,况且臣刚才听陛下与罗司正所言,也大有收获。”秦松说道。

    允熥没问他的收获是什么,他大概明白,直接说道:“秦卿,朕刚刚下达了旨意,将所有的色目人迁徙到西北的哈密。”

    “等这些色目人都迁徙走了以后,你让地方的锦衣卫,将他们的庙宇全部拆除,连地基也不能留,所有的壁画、有关的物品,全部破坏,一个不留。”

    “不能让当地的百姓参与。百姓愚昧,很可能会留存一些物品在手中,就让当地的锦衣卫来做。”

    “可是陛下,让当地的锦衣卫来做,也未必能让这些物品全部被毁掉,他们也可能留存一些。”秦松没有问为何要这样做,而是直接指出了可能存在的漏洞。

    “那你说怎么办?”允熥想了想觉得秦松的话也对,锦衣卫的素质未必比百姓更高,所以问道。

    “陛下,应当从京城派出锦衣卫去地方行事,让他们将壁画全部砸碎,但有关的物品全部带回,臣给予嘉赏,带回的越多嘉赏就越多,这样他们就会愿意将这些东西完完全全的带回京城。臣再亲自看着全部毁掉,这样就可保万无一失。”秦松道。

    “就按你说的办!”允熥马上说道。

    “还有一事,”允熥抢在秦松说“是,陛下”之前又说道:“过几日,会有许多色目人迁徙到京城。你派人监视他们,看他们其中是否有人偷偷信奉十字教或者天方教,若是没有就不必和朕说,若是有就报给朕,朕来处置。”允熥并未完全相信铁成的名单,他和他的手下很可能有信奉十字教天方教的亲戚,这些人有可能成为漏网之鱼,允熥绝不能允许漏网之鱼存在。

    “是,陛下。”秦松躬身说道。

    允熥点点头,没有事情吩咐,让他退下了。

    之后允熥回到前殿,把户部交上来的对全国各省色目人的统计呈了上来。他看着各省的统计数据,给每个省的数据都增加了两成,又在奏折上写到:‘各省迁徙色目人时,依照朕写的人数迁徙,不得少了一人。违者今年评定为中下。’

    随后将奏折递给金善道:“将奏折抄十八份,全国十四个省、五个都司均下发一份。”

    ‘朕故意将人数写多,这样就基本能避免隐藏的色目人口留在当地了。不过会有一些汉人遭受鱼池之殃。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之后允熥吐了口气,瘫坐在座位上。他只能做到这么多了。大明的舆论不会允许他肆意妄为(其实所有的文明都不允许肆意妄为,只是有些文明对异教徒);况且就算他不顾忌此时大明的舆论,也得顾忌在天空之上、随时有可能将目光投向这方天地的神仙。这些神仙都有通天彻地之能,可以轻而易举地毁灭这方世界。他还想多享受几年皇帝生涯,可不敢得罪他们。

    “不过我好像还是忘了什么?到底是忘了什么呢?”

第739章 色目后裔(完)——儒学() 
第二日,所有朝臣都注意到了昨日皇帝下达的与色目人有关的旨意。允熥一连下发了七道旨意,想不被注意到都不可能。大家都十分惊讶:在这朝廷上下都在为和安南开战做准备的时候,你皇帝这么关心色目人干什么?特别是这些章程都是限制色目人的,北方的色目人甚至要被迁徙到伊吾去,这会降低色目军队的士气,干嘛要做这些?

    不过旨意已经下达,况且这次参加的色目军队虽有几万人,但在这次动员的总数高达六十万的明军中也只不过是一小嘬,不值得为了这一小嘬犯上,况且移民实边也是大明朝堂上很正确的一件事情,所以大多数官员都没说什么。

    但有一位大臣,定然不会沉默。

    “臣铁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铁铉见到允熥后,跪下说道。

    “铁卿免礼。”允熥抬头说了一句话,又低头将手头的折子批答完毕,然后站起来说道:“铁卿今日来拜见朕,有何事要禀报啊?”

    他对铁铉为何要来见他十分奇怪:他今日并未宣召铁铉,铁铉又是掌管军纪的,平日里也没什么事向他禀报,怎么忽然求见?

    ‘莫非是上直卫有武将违反军纪,来向朕报告?那也不对,若是那样他应该上折子才对。’允熥想着。

    铁铉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磕了几个响头,随后站起来说道:“陛下,臣是为昨日陛下的圣旨而来。所谓色目,也是大明百姓,陛下昨日圣旨也言到: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华之人抚养无异。”

    “所以为何陛下要将北方所有色目人迁移至伊吾?”

    听到铁铉的话,允熥终于想起来他昨日忘记的事情是什么了:他身边就有一个色目人大官,还是很受他信任的官员:铁铉。

    允熥低下头看了看铁铉的脸。铁铉虽然是色目人后裔,但他的母亲就是汉人,长相和普通汉人区别不大,头发也是黑色,允熥一时忘了他从籍贯上来说是个色目人。

    “是朕忘了,铁卿为大明的忠臣,知礼义,当与中华之人抚养无异。”允熥对一旁的金善说道:“马上拟旨传到铁卿的老家,赐予黄色户籍之证,全家迁移到京城。”

    “陛下,臣,”

    铁铉话没有说完,允熥就打断道:“是了,不仅是铁卿,现在大明还有其他为文官的色目人。王喜,马上去吏部,让李仁将所有大明为入流文官的色目人名单呈递给朕,朕也下达旨意,这些色目官员的家人全部赐予黄色户籍之证,全家迁移至京城。”

    吩咐完这句话,允熥对铁铉说道:“铁卿可还有其他事情?”

    “这,”铁铉说了这个字,顿了顿,才又道:“陛下,迁移百姓至西北移民实边臣也十分赞同,但陛下为何一定要将色目人迁移过去?”

    “缘故很简单,因为色目人迁移起来方便。”允熥说道:“色目多为军户,而军户在朝廷上有十分详尽的户籍记载,每家几口人都写的清清楚楚,将他们迁移到西北勿需另做事情,所以朕决定迁移色目人。朕记得铁卿家里也是军户吧,应该对此很了解才对。”

    “陛下,若是如此,迁移色目军户即可,为何还要迁移那少数色目民户?”铁铉仍旧问道。

    “哎,朕和你说实话吧。因为蒙元时色目人为虎作伥欺压汉人,让各地的汉人都十分厌恶他们,所以这些年朕知道的汉人与色目人互相斗殴之事就不少,尤其是色目人较多的地方。铁卿也应该听说过。”

    “这样的事情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说地方官府怎么办?只能和稀泥。但和稀泥两边都不满意,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朕只能将一方迁移走,让地方稳定。不管哪个地方,都是汉人比色目人多,所以只能迁徙色目人了。”

    “朕也是因此要将你们这些现在为官的色目人的家人都迁移到京城。”允熥一脸真诚地说道。

    允熥话说的很直白,也很有道理,铁铉无法反驳,但仍旧问了一句:“可是这些要被迁移走的色目人中若是也有知礼义的,如何?”

    “那朕就再发一道圣旨,命令各地,所有拥有大明举人功名的色目人都留在原地,勿需迁移。”

    “至于之后的人,在伊吾他们同样可以学习经义,知礼义,不必非要在中原。从去年起,西北的秦藩也已经开了科举,他们若是中了秦藩的举人,也可以为官,铁卿勿需担心。”允熥说道。

    铁铉这回彻底没话说了,只能说道:“那请陛下尽快下达这几道圣旨,以防地方上将他们全部迁移西北。”

    “朕马上拟写。”

    “臣刚才所言,有言语不当之处,请陛下恕罪。”

    “你的心思朕能理解,所以不会怪罪。你下去吧。”允熥笑着说道。

    铁铉又躬身行了一礼,退下。

    他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