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257章

踢开永乐-第257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也只能等着了。”先前说话那人叹了一声,又吩咐伙计上一盘毛豆,接着吃起来。

    不过才过了一小会儿,他们只听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传来,随既“哗啦”一下他们这个隔间的门被打开,一个身着七品青绿色官服的英武青年走进来,也不见外,马上坐下来,将帽子摘下放到桌子上,喝了口茶说道:“幸好今日陛下没太多事情,下午就把大多奏折批答完毕了,虽然还是剩下了一些,却也没有晚上继续批答之意,回了后宫。若是不然,恐怕我要到戌时才能出来。”他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去拿毛豆。

    “哎,谁让你进门就喝水的?喝水还罢了,竟然还敢私自拿毛豆,信不信我让店家把你轰出去!”英俊青年喊道。

    “不信!我可是陛下身边的通事舍人,店家可不敢。”刚走进来的这人也一本正经的说道。

    英俊青年还要再说,另外一人说道:“行了,你们两个别闹了。现在时候也已不早,再闹,就没什么时间吃饭了。”

    随后他高声说道:“伙计,刚才我们二人点的菜,可以上了。”

    “好嘞!”就在二层的伙计答应一声,下楼和后厨说去了。

    这个长相略微平庸的青年就是讲武堂的副校长俞周文,另外一个长相英俊的就是司务长郑轩了。后来进来这个人,是他们二人在讲武堂读书时的同窗好友贺文常,字云卿,建业二年底毕业后被选到允熥身边为通事舍人。

    俞周文笑道:“云卿,这阵子很忙吧。”

    “那当然。陛下这阵子商议征讨安南之事,还五军都督府和众多的武将在陛下提出提前制定打仗方略已来,所以无数奏折如同雪片一般涌到陛下的御桌,陛下根本看不过来,都是让我们几个看过剔除不怎么样的后,他再看剩余的。”

    “并且日常的事情也要干,每日的文书还要票拟。真是忙死了,这些日子看文书看的我都快吐了。”贺文常说道。

    “不过再忙,今日我也得过来。今日可是三年前咱们三个不打不相识的日子,绝不能耽误。”

    “你还没有看不上我们几个,算你还有良心。”郑轩说道。

    “这可不仅是有良心。你们别觉得我到了陛下身边为通事舍人,前程就在你们两个之上了。依我看,你们两个的前程才远大呢!”

    “我虽然当着通事舍人,但在舍人中是最不起眼的,将来也就是按部就班的出外为指挥同知,之后升为指挥使就差不多到头了。”

    “周文,郑轩,你们两个可不一样。刚从讲武堂毕业一年就被任命为副校长和司务长,可见陛下对你们两个的信任。将来至少是都指挥使的前程。”贺文常说道。

    “云卿,你的本事我们都知道,若是论打仗,你肯定比我们两个强,将来的前程绝对不会低的,定然在我们之上。”俞周文说道。

    “就是。你将来至少一个指挥使的前程。当了指挥使,直接统兵就会有仗打,以你的本事,有仗打还升不上去?不像我们,我觉得陛下没准会这样一直让我们干这种虽然是武将,但更像是文官的活计。”

    “对了,这次我还和学生们联名递交了请战书,也不知陛下会不会批。”郑轩说道。

    “郑轩,你的请战书陛下已经批答了,只是没有下发而已。”贺文常忽然表情有些奇怪地说道。

    从贺文常的表情中郑轩已经感觉到了不妙,说道:“陛下驳回了吧。”

    “可不仅是驳回,陛下在奏折上写到:郑轩,你身为讲武堂司务长,却不务正业,朕罚你一个月不得出讲武堂。记住,不要整天想着有的没的,老老实实干司务长!这是陛下在奏折上批的原话。”贺文常笑着说道。

    “哈哈!”俞周文也笑出了声,说道:“郑轩,当初我就和你说,不要和学生们一起凑热闹,你偏不听,这下子被陛下责罚了吧。”

    “郑轩,就是你单独上奏折都好些。陛下对于这些请愿的学生不怎么满意,给得批答可不太好。”贺文常说道。

    “我知道了,以后再也不和他们搅和到一起去了。”郑轩有些郁闷的说道。

    这时饭菜已经上来,三个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的人也不聊天了,狂吃起来。

    一直到三人都吃的差不多八分饱了,他们才又开始聊了起来。“云卿,你说这次陛下会不会御驾亲征?”郑轩问道。

    “御驾亲征?你觉得陛下会御驾亲征?”贺文常反问道。

    “建业元年平定路谢之乱就是陛下御驾亲征,建业二年陛下也在江浙一带巡视,咱们这位陛下经常外出,所以我猜有可能会御驾亲征。”郑轩道。

    “这,我可说不好。即使陛下有这个意思,也不会和我商量。不过陛下经常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这里‘专业’的意思是”

    贺文常解释了一番允熥口中‘专业’这个词的意思,接着说道:“并且陛下一向不认为自己是开平王、中山王、蓟宁王这样的用兵天才,所以不太可能御驾亲征。”

    “不过我倒是希望陛下御驾亲征。若是陛下御驾亲征了,说不定,”

    “说不定就发现了你的惊人的天赋,让你立下功劳,将来位极人臣。”郑轩抢着说道。

    贺文常被他说破了心思,不过并无任何不好意思,说道:“郑轩你莫非是我肚子里的蛔虫?能猜到我的想法。”

    “去!谁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还差不多。”郑轩道。

    贺文常和他说笑一阵,却又有些失落,说道:“可惜这却不可能。”

    “云卿,你也不必担忧。就是这次打不了仗,还有下次,你的才能大家都能看得到,不会被埋没的。”俞周文用让人一听就觉得心安的声音说道。

    “但愿如此。”贺文常说道。

    与此同时,在府军前卫,也有人正在谈论与征伐安南之战有关的事情。不过与其它人谈论的方向不同,这二人都愁眉苦脸的。

    “不是和妹妹说过了我们愿意继续混饭吃了,怎么还会被派去,在掌管粮草的部队?”抱琴的大哥叶宜伟说道。

    “这应该还真不关你妹妹的事情。我打听了,皇后娘娘的兄长会被派去打仗,宸妃娘娘的侄儿被会被派去打仗,云嫔娘娘的兄长更是早就在北部湾一带了,也脱不开。”

    “这应该是陛下不愿意外戚吃闲饭,所以都派出去打仗。咱们能落在掌管粮草的部队,或许还是你妹妹求情的缘故呢。”抱琴的父亲叶子高说道。

    “可是,我不愿意去。”叶宜伟说道。

    “你被这么想。其实你妹妹说的也对,将来依靠她生的大皇子未必能依靠的住。万一他和咱们不亲,哪还有这样富贵闲人的日子“所以也应该积累些功劳。”

    “况且掌管粮草也没什么危险,平安的很,还可以有些功劳,已经很不错了。”叶子高说道。

    “但总不如在京城好。”叶宜伟仍旧十分抵触。

    “陛下的旨意已经宣达,不愿意去也得去!咱们家还有你弟弟,你也成婚有后了,推辞不得。”叶子高只能说道。

    叶宜伟不说话了。其实他也明白叶子高的话,皇上已经下了圣旨,岂会因为他们的意见就收回去?就是抱琴来说也没用!恐怕得是皇后劝说才会有点用。他只是想要抱怨而已。但外面的人又不愿意听他抱怨,只能回家抱怨给自己的父亲。可现在父亲也不愿意听了,他也没法说了。

    他不说话,他的父亲也不说话,父子二人就这样相顾无言的坐在一起。

    过了好半晌,叶子高说道:“记得到时候带着武器。虽然卫所一定会发,但咱们家有几件淘来的好货,不要忘了。”

第736章 扶桑武士与西方后裔() 
第二日七月二十一日一早,允熥神清气爽的醒来了。他看着身边仍旧酣睡未醒的熙怡,心道:‘果然全身心得到放松是最好的休息方式。不过也得保证足够的睡眠。’

    他随即轻轻从床上起来,走到外间在宫女的服侍下穿好衣服,前往奉天殿上朝。

    上朝也没什么新鲜的事情好说,不过是走个过场,允熥等无人说话后马上让侍者宣布退朝。

    他随后回到乾清宫批答奏折。他下午还有事情,上午就要将这些奏折全部批答完毕,是以批答十分快速。

    可是这些奏折刚刚批答了三成,允熥的笔忽然停了下来,皱着眉头看着面前的一份奏折。

    “我来也?他到底想干什么?”允熥低声说道。

    自从两年前他在上沪市舶司见到我来也将他带到京城,任命为府军前卫的指挥佥事已来,依照锦衣卫的奏报,他一直十分安分,努力学习着大明军中的一切,从未进谏过任何事情。为何今日他会上这么一封奏折?

    允熥想不明白我来也要做什么,干脆对王喜说道:“你派人去府军前卫,将我来也叫过来。”

    不一会儿,那个瞎了一只眼睛,身材矮小壮实的疑似扶桑人我来也走进来,跪下说道:“臣我来也见过陛下。”

    允熥先让他起来,批答完毕手头的这份奏折后拿起他所进的那封折子说道:“我来也爱卿,你这是何意?”

    “陛下,臣就是奏折中所说的意思。臣从前在扶桑,有一些相熟的人。这些人有的有武士名分,有的没有武士名分,但不管有没有,都武艺高强。或许他们成千上万人组成军阵战场搏杀比不上大明的士兵,但若是分成小股作战,一个可以对付大明精锐士兵三五个。”我来也使用略微自豪的语气说道。

    允熥对此并不怀疑。扶桑的武士和大明的士兵可不是一回事,扶桑的武士类似于西方的骑士或春秋时期的贵族兵,个个都武艺高强,若是街头打架,大明普通士兵十个也未必打得过人家一个。可这种贵族兵体制却并不利于打仗,春秋后期各诸侯国就逐渐抛弃了这种制度,并且抛弃的越彻底的国家打仗越厉害。

    允熥在一边发散着思维,我来也继续说着:“可现在扶桑国内十分安定,他们这一身的好武艺都无用武之地。所以臣想去扶桑将这些人都召集起来,到安南为大明征战。”

    “况且扶桑为大明的附属国,国人百姓为大明效力也是应当。”

    允熥定定的看着他,想看出他的真实目的。可他怎么也看不出来。我来也泰然自若的站在哪里,眼睛里只有希望他批准的热切期望,并无其他。

    ‘这次的对安南之战,朕本来是没想让扶桑人参战的。扶桑作为步兵单兵作战实力东方第一的国家,应该在更大的舞台上表现。不过既然他愿意去叫几个人过来,看起来对大明也没有坏处,不妨就先答应了他。况且还能借此看看他到底为何,出身为何。’允熥心里想着。

    所以允熥又过了一会儿后说道:“既然如此,朕就答应你,允许你去扶桑征召武士或者野武士在安南的战场上为大明效力。”

    “谢陛下。”我来也顿了顿,又说道:“陛下,既然如此,臣还要求陛下一件事。扶桑国内的太政大臣、征夷大将军等未必愿意这些人离开扶桑,所以臣请求陛下传令横滨镇总兵永安王殿下帮助他们离开扶桑。”

    “朕给你写一道手诏,你去扶桑时带给孟烷。”允熥也没有多想就说道。

    “臣谢陛下恩典。”我来也又跪下磕了个头,随后退下。

    允熥在一旁的书架上写下此事,继续批答奏折。

    不一会儿,允熥又批答到一份与安南之战有关的奏折,也是要求帅兵参战的,不过这一份允熥没有丝毫的犹豫就答应了。

    “曹彻和昀英要带着台湾的蛮夷去安南打仗?这台湾的蛮夷,不会指的是高山人吧。算了,不猜了,等见到了就知道了。不过即使不是高山人,也是山林之中的民族,能有不小的用处。”允熥低声说道。

    终于在午时之前,允熥将奏折全部批答完毕,交给身边的太监去送到通政司,自己站起来伸伸懒腰,又对辅官吩咐了几句,起身去用膳。

    下午未时正,允熥按时起来,洗了把脸,对王喜说道:“车驾都安排好了么?”

    “启禀陛下,早已安排完毕,护卫的侍卫也都到了。”王喜答道。

    “好。传令下去,朕要去城外的渡口看一看。”允熥说道。

    王喜对允熥为何要去渡口十分疑惑,并且这份疑惑即使允熥从渡口回来时也没有解开。允熥只是看了看停泊在港口处的水师,亮明身份叫了几个水师的武将过来,问了几句话,就让他们回去了。然后他也返回了宫里,没有再做其他什么。

    这让王喜和允熥的侍卫都疑惑不解,不明白允熥想做什么。他们又不敢问,只能憋在心里。

    从七月二十五日开始,驻扎在京城水师护送着载着一个卫陆师的船队就出发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广枺〉牧莞怂吐绞Φ拇踊峤庖桓鑫浪偷侥抢铮笳飧鑫涝俨叫星巴夏肫渌訌V西境内进攻安南的军队会合。水师则在之后去往雷州府的港口停驻。

    同时,南方八省加一直隶一都司其它地方征调参加这次战争的军队也陆续出发了。其中,四川和貴州的军队半水半陆前往雲南,湖广南部、江西南部的军队前往广枺笞巴鶑V西,湖广、江西二省北部,和直隶、悊江、鍢建、广枺钍〉木釉蛉套ネ康牡亍

    而允熥这些日子也不知怎么了,每隔几日就出城,到渡口处看一看从上游湖广开来运送军队的船只,有时候还将一些卫所武将叫过来问两句话。可他又不做别的事情,只是问话,之后就返回皇宫。

    大家都十分疑惑不解,各种猜测都有,就连熙瑶都有一天晚上委婉的问他到底想做什么。可允熥只是笑笑说道:“没什么。”

    这一日允熥又来到了渡口,仍旧是和平时一样叫了几个路过的卫所武将问话。

    但当大家以为今日将完全和平时一样时,允熥忽然指着远处一条船说道:“你们看,那艘船上的人是不是头发的颜色有些奇异?”

    王喜等人顺着允熥的手指看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