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24章

踢开永乐-第24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伯鹤说的这些,莫氏其实也知道,她只不过是和他开玩笑而已,于是此时假意嗔到:“我说你怎么恋恋不舍地看着人家,原来是有小姑娘,你是看上人家了吧!”

    唐伯鹤忙道:“我怎么会看上人家小姑娘,虽然确实是挺漂亮的,”看到莫氏的脸色变化,意识到自己又说错话了,忙赌咒发誓道:“若是我看上了人家小姑娘,就让我遭天打雷劈。”

    莫氏见他如此说了,忙道:“我怎会怀疑你呢。”接着温言安慰他,反正目的就是不要让他发现自己在逗他。

    接着,饭点儿到了,一楼的客人也多了起来,夫妻二人忙着招呼客人。

    等到下午未时二刻(下午2点)过了饭点儿,店里的人就少了,毕竟他们这不是什么大饭店,一个小面馆儿而已。忙过了的唐伯鹤坐在柜台那里休息,忽然想起那特殊的一行四人,感觉没见到他们结账走人,问在楼上服侍的伙计:“上午来的那一行四人两男两女的,到黄字号包房的客人走了吗?”

    那伙计说道:“没走呢!要的吃食也不多,就是磨磨唧唧不走人;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总把房门锁上,每次送饭菜都得敲门,真是麻烦。”

    伙计的一番话把唐伯鹤的兴趣给勾起来了。本来他只是随口一问而已,没什么目的;但是听了伙计的话,感觉十分的好奇,在椅子上坐立不安的。

    莫氏在后厨安排完厨娘洗刷碗筷,来到前台,见到唐伯鹤的样子就知道他又有什么感兴趣的东西想去看了。

    于是莫氏问道:“瞧你这个好像椅子上有钉子的样儿!又有什么好玩的事儿了。”

    唐伯鹤说道:“是上午说的那西南那边儿的客人。”

    莫氏说道:“怎么了,还对人家小姑娘念念不忘呢?还真看上人家啦。咱们家的纹儿(他俩的女儿)都十二啦!你都是三十多的大叔了,还惦记人家小姑娘;就是我同意你纳妾,那么小的姑娘你下得去手?”

    唐伯鹤说道:“不是惦记人家小姑娘,刚才伙计说,他们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总把房门锁上,我觉得这不太对啊。”

    莫氏说道:“管他干什么呢!就算是要下蛊谋财害命,咱们也管不着,那是官府的事儿,总不能因为在咱们这儿吃了顿饭就说咱们是同伙吧,这儿还是京城呢,官府不敢这么放肆;再说了,要真是谋财害命的强人,咱们惹得起吗,万一把人家惹住了,来害咱们怎么办?”

    她见唐伯鹤任然是一副坐立不安的模样,继续说道:“你可千万别偷偷的去偷听人家说话,小心给家里带来祸端。”

    唐伯鹤不服气的说道:“咱们家的这家面馆儿不是有……”

    莫氏马上去捂他的嘴,见四近无人,忙小声说道:“你怎么什么都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这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的事儿嘛!真要是让别人听见了,咱们家的生意还做不做了?”

    唐伯鹤也意识到自己孟浪了,真要是刚才说出来让别人听见了,在京城就没法立足了。但是他面子上过不去,好几个一楼的客人看着他们呢。于是他说道:“我不是没说出口嘛。”

    莫氏生气的说道:“刚才要不是我捂你的嘴,你就说出来啦。还在这儿狡辩,等回去我在收拾你。”

    唐伯鹤见妻子生气了,停住不说。有相熟的客人见唐伯鹤好像是被莫氏数落的样子,笑道:“怎么了老唐,又让老婆给数落啦,你可越来越怕老婆了;不过这样也好,人家见你这么怕老婆,没准都愿意把女儿嫁给你家小子。”众人皆笑。唐伯鹤只能打着哈哈应付。

    这时,那一行四人的客人结完账下楼了。那个小姑娘灵动的眼睛溜溜的转,看到柜台这里老板夫妻俩好像吵架的样子,跟着来买几张饼子来当干粮的人来到柜台前,对老板娘莫氏说道:“不是说你们汉人女子都得对男子三从四德吗?我看你这不像啊。”

    莫氏很惊讶她竟然来说话,还是问的这么直接的问题,但是本着不惹客人的规矩,不着痕迹得转移话题:“你不是汉人?要不然怎么这样说话?”

    那小姑娘回道:“是啊,我们是yunnan那边的,什么,哦,车里军民宣慰使司下的,因为沐将军治理yunnan对我们极好,父亲带我们来京城为沐将军送行。”

    莫氏心说准是陛下让他们当个样板儿,显示大明治理yunnan汉夷一体,不分彼此的。但是面上不能这么说,与小姑娘说起沐将军的好来。

    小姑娘看来是真的觉得沐将军对他们很不错,说起来没完,干粮都买完多时了,还在说。跟着一起来的那名同样是yunnan的人不得不说到:“姑娘,该走了,还有事儿呢。”

    那姑娘一拍脑袋,说道:“哎呀,我给忘了。”回过头对莫氏说道:“没法和你聊啦,我得走了。”扔在柜台上一个小物件儿,说道:“觉得你很投缘,这个送给你。”说着,就跟着走了,莫氏连拒绝都来不及。

第44章宫廷内外的阴谋——常蓝眼线() 
莫氏抬头,刚说了一个字“你……”,那yunnan来的小姑娘已经没影儿了。唐伯鹤走过来,指着柜台上的那个东西说道:“这个小玩意儿,咱们怎么处理?”

    莫氏定睛一看,见是一个小小的香囊。唐伯鹤要用手去拿,莫氏赶忙拍掉他的手,说道:“别乱碰,yunnan那边儿的人都邪性得很,虽然这个小姑娘看起来对咱们没有恶意,但也小心为妙。”说着,自己用手帕垫着,把香囊拿了起来,装进个袋子里。

    莫氏并不是觉得那个小姑娘想要害他们,如果她真的那样想的话,直接把香囊扔了就完了。莫氏想的是,yunnan那边儿的人和汉人不一样,他们习以为常对他们没有害处的一些东西,没准会对汉人有伤害。所以她得防着点儿。

    莫氏提着装着香囊的袋子,对唐伯鹤说道:“你下午去市场上买只兔子回来,咱们晚上把兔子清洗的干干净净的,然后把香囊放在兔子身上,过几天兔子要是没事儿,这个香囊也就没什么害处了。”

    唐伯鹤点头称是。此事遂暂且罢过不提。

    ================================================================

    九月二十二日下午申时(下午3到5点),城西南的秦淮河。

    此时常升正在这里的一艘花船上,在他对面还有几个形态各异的男人。

    九月初九那天,蓝玉说把自己手底下的一些人交给常升。常升知道舅舅既然话已说出口,就不会再收回,所以虽然对自己能不能用好这些人心怀忐忑,但是也只能接手。

    但是想找到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来与这些人见面可不容易。常升自己带着狐朋狗友在闲暇时间到处玩乐没什么,老朱没准还正愿意看到他这样;但是要是和几个生面孔见面那老朱未必放心。但是自己这是第一次与他们见面,不能像传递情报的时候那样擦肩而过就行,所以常升这几天绞尽脑汁的结合蓝玉给他的资料中这些人的身份来安排合适的见面时间和地点。前几天好不容易见到几个人。今天终于又可以见另外三个人了。

    上一次见得三个人也就罢了,这一次见得三个人都让常升大大的惊讶了一番。先说第一个,竟然是承天门外五军都督府里边儿专门儿给各位都督做饭的大厨。这位大厨姓于,名责成,大家都叫他老于,常升以前也认识他。老于在五军都督府掌勺已经十多年了,当年五军都督府还叫大都督府的时候,他就在那里做饭了,大家差不多都猜测他是锦衣卫或者老朱直接安排在五军都督府的坐探,没想到是蓝玉的人,或者是两面通吃。

    第二位是皇宫的大内侍卫。这个大内侍卫是府军前卫的世袭百户,姓毛,名任峰,今年三十多,冯胜、傅友德征西北的时候才当的兵,老家的亲戚都死光了,过往的经历又和常遇春、蓝玉一点儿都沾不上边儿,也不知道蓝玉怎么笼络来的。

    最后一个最厉害了,因为他是文华殿膳房专门熬汤的师傅。这位师傅姓李,名崖,太子妃常氏去世同一年进入文华殿。文华殿在太子妃死了以后就由吕妃接管,吕妃对于文华殿的下人是清理了一遍又一遍,常家自己留下来的眼线都少了好几个,现在只剩下一个了。想不到蓝玉竟然还能在文华殿留下这么一个不一般眼线。

    并且,最后这个在文华殿熬汤的师傅不是代表他一个人来的,还代表一名在乾清宫伺候的太监。其实各个勋贵在宫里有眼线老朱也知道,但是多是在不起眼的小宫殿,像乾清宫这样的地方太难了。

    常升今天是想着都是男人,在花船喝花酒遇到了凑在一起喝一顿还不太引人护目。在见到三人以前,他只有几人大概的身份,那个侍卫也就罢了,他一直在想那儿的厨子可以被蓝玉称之为最重要的四个眼线之一,但直到见到本人才知道这二位做饭的地方有多重要。

    常升这是第二次见蓝玉留下的眼线了,按说应该是轻车熟路才对,但是面对这么三个超过他想像的重要眼线还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今天三人都易了容,根本看不出来与平时他们的身份是一个人。反正常升要不是老于正常说话,是认不出来的。

    常升沉默半响,还是决定先和自己认识的老于说话。他对着老于说道:“老于,你可是骗了我许久啊,我是真没想到你是舅舅的人。”

    老于平静的说道:“命令所在,不敢透露分毫。”

    常升也没别的话说,又问候了其他两个人。其实他是很想知道他们是怎么被蓝玉笼络来,以及是怎么就能在现在的地方待住的,但是知道问了他们大概也不会说,也就憋住不问。

    又大概了解了一些情况,常升与他们约定了联络暗号,紧急时刻怎么办等事情,觉得没什么其他的了,正要叫进来几个姐儿进来喝喝酒,就见李崖说道:“常公爷,最近文华殿有一件不太寻常的事情。”

    常升马上止住自己要干的事儿,说道:“有要紧事怎么现在才说?”

    李崖说道:“因为我没把握。”

    常升说道:“到底是什么事儿?让你都没把握?”

    李崖说道:“今天,吕妃因为一个宫女打碎了一个听风瓶将她逐出宫去。按说就这,倒也没什么,但是二十日,吕妃宫中还有一名女官告假出宫探亲去了。”

    常升疑惑地说道:“会不会是大难临头各自飞,那些人纷纷抛弃吕妃而去了。”

    李崖说道:“公爷说的也有道理,确实有这种可能。但是我总觉得这事儿不对劲儿;感觉好像是吕妃要搞什么事情。现在文华殿除东暖阁外气氛紧张,很像是要出什么事儿,但是现在又没有证据。”

    听到他的话,常升也小心起来。说道:“小心无大错。特别是在三殿下正式当皇太孙之前,一切要倍加注意,你小心探消息。我手里还有另外一个在文华殿的眼线,你和他联系没准会有什么收获。”

    李崖马上道:“公爷千万不可告诉我其它人的消息。我李崖虽然这么多年都平安的过来了,但是没准哪天就被发现了,我见过被动大刑的人,自觉是无论如何承受不下来的,要是自尽没死成,估计保不住什么秘密。公爷手里的人,最好只有公爷自己知道。”

    常升听他说得也有道理,忙止住。但又疑惑地问道:“你说的这么实诚,就不怕我不信任你了?”

    李崖呵呵笑道:“公爷就算不信我了,难道还会把我供出去不成?顶多不用我传递消息,不信我的消息而已,对我未必没好有处。”他还有话没说出来,要是允熥成功继位,他多半要死的,难道谁还会把自己通过密探获得消息成功的事儿到处说,并且大肆封赏密探?

    常升也没话可说。只能说道:“你在宫里尽量保住自己,多加注意探听消息。”

    然后没什么事儿了,叫了几个姐儿进来陪着喝花酒,喝了一会儿,三人断断续续走了,不过常升的狐朋狗友陆陆续续的来了,就好像是常升在等朋友的时候与偶然碰见的人闲着无聊聊几句,并不惹人怀疑。最后常升一直喝到快亥时(晚上21点到23点)才回家。

第45章 武德卫() 
第二天,就到了九月二十三日。

    这天一早,允通带着王恭还有侍卫们出东华门向户部门口走去。因为昨天允通已经让侍卫通知户部si司的官员今天一早去城北北门桥那边查看土地,所以昨天郎中李仁就已经向尚书报备过,今天一早儿si司有品级的官员就已经在户部办公大院的门房那儿等着了。

    之所以大家不在门口等着,主要是因为——天冷。想想也知道,农历九月二十几号就大概是西历的十月底或者十一月初,已经到了深秋,快到冬天了。从唐代起,全球气温下降,明代初年的温度比现在还低,所以天气已经比较冷了。

    明初官员的收入又只有不多的死工资,不像之后的官员那样有各种火耗、部费什么的,所以也雇不起轿子。因此为了保暖,只能躲在门房里了。

    允通在出了东华门以后,就让陈兴去叫御马监(这个时候御马监还只是‘御马’的)的太监备马备车。

    等允通快到户部门口的时候,户部大院的看门大爷赶紧通知在这里等着的官员:“快出来,三殿下来了。”各位si司的同仁赶忙整理自己的仪表,然后鱼贯而出。允通走到户部门口的时候,si司的官员已经都在门外排好队了,见到允通过来齐齐行礼。

    允熥回礼,说道:“今天天儿也怪冷的,突然从北边儿刮来了一阵大风天儿就凉了。所以咱们也别讲究虚礼了,”说着,指着后边儿驶过来的马车继续说道:“大家这就坐上马车走吧。”

    文官们怎么可能愿意总在寒风里站着,更别提顶着西北风走到大北边了。所以以郎中李仁带头,口头上推辞了一下就上了马车。

    允熥当然是骑马去了,手底下的侍卫和王恭也都骑上了马。其实王恭是不会骑马的,一个穷人家出身的人怎么可能会骑马,又不是后来实行了马政的时候。但是主子都骑马,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