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238章

踢开永乐-第238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允熥又和他们商议了一会儿,将过几日要正式追封之事完全商议完毕。

    允熥此时侧头看了看刻漏,见时候也不早了。笑道:“诸位爱卿,今日是上元节,朕也就不留你们在宫中多待了,回去过节去吧。”

    这些允熥信任的大臣也都想着回家过节,对允熥行礼过后退下。

    允熥伸伸懒腰,正想着要不要提前去后殿,忽然黄福走过来,双手举起一份文书说道:“陛下,这是刚才诸位嫔妃与亲人说话的记载。”

    “她们到底说了什么,竟然送到我这里来了?”允熥一边拿起它,一边说道。他当然会派人监视她们和亲人都说什么,但也规定如果没有什么冒犯他的话语和十分重要之事,他并不亲自过目,负责之人存档就行了。所以允熥很好奇她们说了什么让负责之人觉得要让他看看。

    允熥看后有些惊讶的说道:“宸妃、明妃和云嫔,要么是要求家人去打仗,要么是家人自己想去打仗?”

    不过却没有人答应他这句话。黄福和黄路等人就侍立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一点动作都没有。

    允熥也知道下人肯定不敢接话,站起来踱起步子。‘真的是很让人惊讶,我的嫔妃竟然都是好战分子,想要打仗。’允熥想着。

    “不过这样也好,将来打仗的时候,有宗室和外戚奋战在前,就不必担心文官的责难了。”允熥自言自语。

    不过让这些不同的外戚都立下大功后在国内为官可不是什么好事,随着许多外戚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一些人不该有的心思也会出现,不仅朝堂之上,就连后宫也会乌烟瘴气。

    允熥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所做的就是努力塑造熙瑶的权威:将后宫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她来处置,从不公开驳了熙瑶的话,对薛家十分看重,立文垣为皇太子。可若是这些妃嫔们都有了朝堂之上的支持,未必还能保证现在这样稳定的后宫。并非谁都是徐晖祖,懂得进退。

    “若是他们的功劳已经遮掩不住了,就提前选块地方给她们的儿子,让她们的家人去封地待着吧。”允熥说道。

    决定了此事,他又拿起和大臣们商议的记录看了看,自言自语不知在说些什么。

    一直到黄福提醒道:“陛下,现在已经是午时初刻了,是不是前往后殿和皇后娘娘、诸位皇子公主,和几位娘娘过上元节?”

    “这么快就到了午时了?”允熥看了看刻漏,“还真到午时初刻了。你们服侍朕换衣服。”

    允熥赶到后殿的时候是午时二刻,他的所有嫔妃和现在住在宫里的三个妹妹、允煕都已经到了,见到允熥走进来赶忙起身行礼。

    允熥笑着让她们坐下,自己坐到主位,环顾一周见无人缺席,对黄路说道:“上菜吧。”

    黄路躬身答应,出去传膳,不一会儿隶属于御膳房的宦官端着无数美味珍馐走进来开始上菜。

    今日允熥的位置安排是这样的:他和嫔妃、三个妹妹坐在一张很大的圆形桌子旁,他的八个小孩儿和允煕坐在另外一张桌子旁。

    他左侧是皇后熙瑶,熙瑶右侧是熙怡,再右侧是昀兰,;右侧是妙锦,妙锦右侧是昀蕴,再右侧是抱琴,。他尽量将自己的嫔妃们分开。

    允熥很清楚,指望后宫完全一团和气是扯淡,互相之间即便不使用什么恶性手段,也顶多就是面和心不和,维持一个表面上的和谐。

    但他又很想将自己的嫔妃都叫到一起,哪怕是让她们仅仅是维持表面的和谐,看着自己的后宫在一起也很有成就感。他甚至将几名宫廷画师叫过来,让他们藏在帷帐之后,画出今日宴饮之事。所以允熥执意把她们都叫过来一起过节,又出于和谐考量这样安排座位。

第711章 要求() 
允熥环顾四周正想和熙瑶说些什么,忽然黄福走到他跟前,轻声说道:“陛下,有边关急报。”

    “边关急报?”允熥十分好奇:“这个时候有边关急报?从哪里来的?”

    “陛下,是从廣西过来的,廣西都司与靖江王府联名急报。”黄福说道。

    “几百里加急?”允熥又问。

    “陛下,是二百里加急。”黄福继续回答。

    “二百里加急。”允熥本来已经想去看一看奏报了,但听到这几个字又重新坐下来。大明此时急报分为三等,二百里加急、四百里加急和六百里加急,二百里加急虽然也是加急,但是级别最低的一等加急,一般用来传递重要但不是特别紧急的事情。

    既然是重要但不是特别紧急的事情,允熥也就没有必要现在就过去。他挥了挥手,让黄福退下,继续进行宴饮。

    之后大家见到允熥已经不吃了,不管自己是不是已经吃饱也纷纷撂下筷子;小孩虽然不会有这等眼力见,但他们本来吃的就不多,见到父母都不吃了也就不吃了。

    之后他们来到一旁的另外一个宫殿,允熥让人拿出许多写着灯谜的灯笼,对自己的嫔妃说道:“这些是朕前几日让宫里的宦官出宫从灯会上抄来的灯谜,朕也不知道答案,你们来猜猜看,猜对灯谜最多的人,朕满足她一个愿望。”

    又对敏儿等人说道:“敏儿、思齐、文垚、文垣、文圻,朕给你们几个也准备了几个简单一点的灯谜,你们也猜猜看,猜中最多灯谜的父亲也有奖赏。”

    熙瑶马上说道:“夫君,妾的才思远远比不上几位妹妹,就不猜这些灯谜了,让给妹妹们来猜吧。”

    允熥点头。熙瑶不退出竞争,谁敢在她之上?那样也就没意思了。

    他这几句话马上起了效果。即使只是凑趣,谁也不愿意输:况且允熥还给出了‘满足一个愿望’的奖赏,皇后又退出了竞争,这可是固宠的机会,就更要争一争了。

    五个小孩倒是不会有大人这样复杂的心思,但三个小男孩都想在允熥面前表现一番,敏儿也十分好胜,也就只有思齐对此不是很热衷,但也强打起精神猜了起来。

    允熥坐在一旁,笑着看她们绞尽脑汁的猜着灯谜,不时有人将自己的答案写在手上,给知道答案的太监看,然后就见到太监或摇头、或点头,若是摇头大家就继续猜,点头太监就将答案亮出来。

    几个小孩在一旁猜谜更加有趣,敏儿让人把灯笼摘下来,几乎把脸贴在了灯笼上,沉思苦想。

    可允熥忽然又想起了被他搁置在一旁的二百里加急送过来从廣西送过来的奏折。

    ‘奏折是由廣西都司和靖江王府一同送过来的,可见事情确实非常重要,若是不然为何赞仪会联名上书?’允熥想着。

    他又看着暂且场面上没他什么事,悄悄地将黄福叫过来说道:“你将廣西过来的那份奏折拿过来。”

    黄福领命退下。不一会儿,他拿着一份奏折走回来,将它递给允熥。

    允熥伸手接过来,打开只看了一眼,脸色就有所变化。但随着他看这份奏折的时间越来越长,他的脸色竟然又变回了正常。

    过了好一会儿,允熥将奏折放下,低声说道:“果然如此,上天并未完全将剧本换了,只是稍稍修改了一下。”

    “夫君可是有事需要处置?”熙瑶听到允熥的这句话,问道。

    允熥摇摇头说道:“没什么,确实有事,但不需要今日处置,何况今日也无法处置。”

    之后允熥继续看着自己的妃嫔子女猜着灯谜。

    到了伴晚时分,虽然有几个灯谜并未被猜出来,但允熥也笑着说道:“时间到了,朕看看谁猜中的灯谜最多?”

    他抬头看了看,数了一遍,说道:“看来是抱琴和文垣猜中的灯谜最多。说吧,你们想要什么?只要你们说出来,朕就答应。”

    “当然,不能是朕达不到的事情。比如你要让朕把星星摘下来送给你,朕就达不到。”允熥又笑着补充道。

    抱琴似乎是很害羞一般,走到允熥跟前在他耳边说道:“皇上,妾想让皇上再给妾一个儿女呢。”

    其实抱琴很想说:‘陛下将皇后之位给臣妾吧。’但即使用脚趾头思考都知道这不可能,提其它有些过分的要求也是十分不明智的选择,而不过分的要求也不必今日提,所以她说了这么一句话。

    听了抱琴的要求,允熥对她轻声笑道:“朕也想再给抱琴一个一个子女呢。今晚朕就努力让抱琴再怀上。”

    抱琴脸色微微泛红,没有再说话。

    然后他对文垣说道:“文垣你想要什么?”

    文垣对这个问题竟然纠结了很长时间。他身为皇太子,虽然允熥和熙瑶都不是惯孩子的人,对他要求十分严格,但他也几乎是要什么东西有什么东西,什么不缺。

    所以文垣沉默半晌后说道:“父亲,可不可以让栾先生提前入宫,给儿子上课?”

    允熥再想不到文垣竟然会提这么一个要求,愣了一愣才说道:“这,文垣即使你爱好学习,栾先生也有自己的家人,他这几日还有事情无法入宫给你上课。所以你换一个要求吧。”

    文垣又沉思起来,过了一会儿才道:“那明日父亲和娘亲能陪着儿子一天么?父亲和娘亲还从未一同陪着儿子一天的时候。”

    允熥顿时十分震动。他迅速联想到历史上几乎所有皇子的情况:基本上都是只有母亲陪伴,没有父亲的陪伴,缺乏父爱。他自认为已经对文垣十分关心了,但文垣仍旧觉得父母陪伴的少了。

    允熥侧头看向熙瑶,见她的表情也有所变化。

    他收回目光,蹲下身子对文垣说道:“明日父亲还要上朝,所以没办法全天都陪着你。但父亲可以在下朝之后的时间全部用来陪你。”

    文垣听到允熥的前半句话显得有些失望,但听到了后半句话后马上高兴起来,说道:“说话算话。”

    “父亲一定说话算话。”允熥说道。

    第二日,允熥下了朝之后果真和熙瑶一起陪了他一天。反正刚刚开始上朝,也没什么事情。当然,允熥并不是只陪着他一个,还有敏儿也在一起玩,他们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妹,文垣也没有在意。

    既然陪了一个,那么其他的都不在意也不好。允熥之后的三天又单独陪伴了文垚、文圻和思齐。至于其他的孩子,年纪太小还没有这个概念,但允熥也增加了陪伴他们的时间。

    但是正月二十,允熥一直在拖延的事情,终于可以处置了,他也没有多少时间,再陪伴自己的孩子们了。

第711章 要求() 
允熥环顾四周正想和熙瑶说些什么,忽然黄福走到他跟前,轻声说道:“陛下,有边关急报。”

    “边关急报?”允熥十分好奇:“这个时候有边关急报?从哪里来的?”

    “陛下,是从廣西过来的,廣西都司与靖江王府联名急报。”黄福说道。

    “几百里加急?”允熥又问。

    “陛下,是二百里加急。”黄福继续回答。

    “二百里加急。”允熥本来已经想去看一看奏报了,但听到这几个字又重新坐下来。大明此时急报分为三等,二百里加急、四百里加急和六百里加急,二百里加急虽然也是加急,但是级别最低的一等加急,一般用来传递重要但不是特别紧急的事情。

    既然是重要但不是特别紧急的事情,允熥也就没有必要现在就过去。他挥了挥手,让黄福退下,继续进行宴饮。

    之后大家见到允熥已经不吃了,不管自己是不是已经吃饱也纷纷撂下筷子;小孩虽然不会有这等眼力见,但他们本来吃的就不多,见到父母都不吃了也就不吃了。

    之后他们来到一旁的另外一个宫殿,允熥让人拿出许多写着灯谜的灯笼,对自己的嫔妃说道:“这些是朕前几日让宫里的宦官出宫从灯会上抄来的灯谜,朕也不知道答案,你们来猜猜看,猜对灯谜最多的人,朕满足她一个愿望。”

    又对敏儿等人说道:“敏儿、思齐、文垚、文垣、文圻,朕给你们几个也准备了几个简单一点的灯谜,你们也猜猜看,猜中最多灯谜的父亲也有奖赏。”

    熙瑶马上说道:“夫君,妾的才思远远比不上几位妹妹,就不猜这些灯谜了,让给妹妹们来猜吧。”

    允熥点头。熙瑶不退出竞争,谁敢在她之上?那样也就没意思了。

    他这几句话马上起了效果。即使只是凑趣,谁也不愿意输:况且允熥还给出了‘满足一个愿望’的奖赏,皇后又退出了竞争,这可是固宠的机会,就更要争一争了。

    五个小孩倒是不会有大人这样复杂的心思,但三个小男孩都想在允熥面前表现一番,敏儿也十分好胜,也就只有思齐对此不是很热衷,但也强打起精神猜了起来。

    允熥坐在一旁,笑着看她们绞尽脑汁的猜着灯谜,不时有人将自己的答案写在手上,给知道答案的太监看,然后就见到太监或摇头、或点头,若是摇头大家就继续猜,点头太监就将答案亮出来。

    几个小孩在一旁猜谜更加有趣,敏儿让人把灯笼摘下来,几乎把脸贴在了灯笼上,沉思苦想。

    可允熥忽然又想起了被他搁置在一旁的二百里加急送过来从廣西送过来的奏折。

    ‘奏折是由廣西都司和靖江王府一同送过来的,可见事情确实非常重要,若是不然为何赞仪会联名上书?’允熥想着。

    他又看着暂且场面上没他什么事,悄悄地将黄福叫过来说道:“你将廣西过来的那份奏折拿过来。”

    黄福领命退下。不一会儿,他拿着一份奏折走回来,将它递给允熥。

    允熥伸手接过来,打开只看了一眼,脸色就有所变化。但随着他看这份奏折的时间越来越长,他的脸色竟然又变回了正常。

    过了好一会儿,允熥将奏折放下,低声说道:“果然如此,上天并未完全将剧本换了,只是稍稍修改了一下。”

    “夫君可是有事需要处置?”熙瑶听到允熥的这句话,问道。

    允熥摇摇头说道:“没什么,确实有事,但不需要今日处置,何况今日也无法处置。”

    之后允熥继续看着自己的妃嫔子女猜着灯谜。

    到了伴晚时分,虽然有几个灯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