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194章

踢开永乐-第194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国内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事情的朱孟炯这样过了两日后就受不了了,决定在家休息一日。反正他是大明的王爷,量这些扶桑土包子也不敢做什么。

    ‘就是和他们的关系闹得很僵,又如何?量他们也不敢对我如何。’朱孟炯心想。

    明子对于朱孟炯的心思很了解,所以主动提出了在家休息一天的建议。

    他们夫妻在椅子上坐着休息了一会儿,起身洗了个澡,然后熄灯睡觉。

    第二日朱孟炯果然谢绝了大名的邀请,在府里待着。不过他也不是什么事情也没干,他把方鸣谦叫了过来,对他说道:“方都督,运到扶桑的东西,都已经押下船放到仓库里了吧?”

    “是,王爷。仓库也已经着人看守了。”方鸣谦说道。

    “士兵的住处也都安顿好了?”朱孟炯又问道。

    ‘尼玛,我又不是你的王相,陆师士兵的住处本来应该是你自己安排吧,竟然也交给我。’方鸣谦在心里吐槽道。

    但他肯定不敢将心里话说出来,低头道:“王爷,都已经安排好了。扶桑人本来预备的房屋并不足够,臣又从当地的百姓手中买下了一些房屋供士兵们居住。”

    “这扶桑人办事也太不靠谱了,明明已经嘱咐了他们预备足够一千多人的房屋,怎么房屋还不够。买这些房子花了很多钱吧。”朱孟炯说道。

    “钱倒不太多。从当地人的脸色可以看出他们觉得已经占了大便宜,但价钱也并不高,比应天府乡下的房子便宜多了。看来扶桑这里的物价极低,百姓非常穷困。殿下不如多买下一些地方和房子,将来一定能涨价很多。”方鸣谦答道。

    方鸣谦自己已经出钱在横滨附近收购了一些地皮,就等着升值了。他们方家从元末起就是半商半匪,对于商机非常敏感,虽然不知道陛下派人镇守横滨到底是什么,但认为一定有深意,也必然会让横滨经济发达起来。这么一个赚钱的机会他可不会放过。他本想多买一些,但在收购了一段时日后就发现已经无地可买。

    关东当地的一些大商人当然也预感到了这里会有所发展,也在悄悄地收购土地。只是这些当地的大商人太贪婪,对于横滨能发展成什么样心中也不怎么有底,出的价钱只比市价高一成,因此百姓卖地,即使无法耕种也不是港口的土地也异常慎重,所以进展缓慢。

    但很快出现了扰乱市场的人,这些人火冒三丈,本想惩罚一下不懂规矩的人,但调查之后发现是大明来的人,就不敢炸刺了。不过这也提高了他们对于这里发展前景的预期:大明来的武将都大肆‘高价’收购土地,显然将来这些土地的价格远远不至于此,他们也马上提高了收购土地的价格。很快,这里的土地能买的土地被他们买光了。

    朱孟炯自然不知道方鸣谦私下里还收购了不少土地,闻言说道:“你说的有道理,本王也买一些土地,此事就交给你了。”

    “是,王爷。”方鸣谦躬身说道。他打算将自己买来的土地分一半给朱孟炯,省得他发现自己买了不少土地后生气,进而想方设法整治自己。这些土地就在横滨附近,朱孟炯若是以此做文章他毫无办法。

    朱孟炯又想起一事,对他说道:“那些从大陆一路尾随过来的商人到了这里都做什么了?”

    “王爷,他们将带来的货物拿出来卖给本地的扶桑人。”方鸣谦说道。

    “哎,这,违背了扶桑朝廷的规矩啊。”朱孟炯叹气道。

    依照义满的规矩,外国商人只能到长崎去做生意,不能私自在其它地方做生意,违者一但被他们的人发现,一律没收全部货物;允熥其实也不愿意扶桑太开放,这种与外界稍微有些交流的现状是他最,所以也就同意了义满的条款。

    “王爷,扶桑朝廷的规矩被违背是早晚的事。大明派了您来当横滨总兵,将来对横滨必然是会大用,虽然多半是转运站,但转运站也需要很多物品,比如粮食、布匹、绸缎、茶叶等。”

    “这些东西虽然扶桑本地也产,但量不足价也高,根本不足以完全供应横滨所需。所以这些货物只能从大明运过来。方便,陛下定然不会采取朝廷集中采购运送到横滨,而是会让大明的商人自己将货物运过来由横滨镇收购。”

    “既然大明的商人回来,那谁能保证他们一定会只和横滨镇做生意?只和这里的汉人做生意?他们定然会偷偷带来扶桑人货物私下里与扶桑人做生意,管是管不过来的。”方鸣谦说道。

    想看更多更劲爆的用txtjiaa

    1

第635章 冒险的商人() 
朱孟炯听了方鸣谦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半晌说道:“那本王和扶桑太政大臣与征夷大将军商议一下此事?”他现在不想和关东大名、扶桑朝廷一方关系太差。

    这里毕竟是扶桑的领土,当地的武士野蛮又凶悍,百姓愚昧对上位者又服从,他知道在他来横滨前以及现在,都有很多扶桑的武士激烈反对将横滨借给大明,即使是作为公主的嫁妆。这些人只是暂时被压下去了而已,若是有地位较高、实力不弱的人鼓动他们,很可能会闹出事来。他相信允熥不会对扶桑服软,但若是事情闹到京城的皇帝都不得不出手了,他肯定会被看做没有本事,这对他来说可不是好事。

    “王爷,估计陛下和扶桑太政大臣都预估到此事了,多半正在谈论,等有了结果会通知王爷。”方鸣谦说道。他才不相信对于经济即重视又精明的允熥会不预见到此事。

    朱孟炯一想也对,允熥对于财税之事十分重视,不可能不记挂着。但他思量了一会儿后说道:“不管如何,现在陛下还没有旨意,还是不要让这些商人与扶桑人直接交易。你让那个陆师的千户整治一下,等陛下的旨意有了以后再按照旨意行事。”

    方鸣谦对于这个中规中矩的决定丝毫不觉得意外,沉声答道:“是,王爷。”

    朱孟炯又和他说了几件事情他退下了。

    等方鸣谦退下了,他从抽屉当中拿出了两本书,自言自语道:“看来在横滨做总兵,不能如同在京城当一个郡王那样只懂得打仗和理政了,必须懂得些财税方面的学问。”

    然后他打开其中一本书看了起来,将另外一本放到了身边。通过屋内明亮的日光,可以看到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商贾之事》,无名氏。

    封面最下边还有一行小字:本书仅限于宗室子弟内部翻阅,禁止让其他人看到,违者重罚。

    他放到身边这本书封面上写着:《财政学》,署名朱允熥,同样有那一行小字。

    ……

    ……

    “都收起来,都收起来!永安王爷有令,现在不许你们私自同扶桑人做生意,违者严惩。你你你,再不收起来我们就要把东西拿走了。还有你,……”

    十几个横滨千户所的士兵手里拿着棍子,到集市上驱赶商人。

    “你,说你呢,还不快把东西收起来!”一个士兵看到有一家收东西十分迟缓,上去说了几句,并且推了一个中年男子一下。

    一个年轻的汉子对他怒目而视,这个士兵看到了,冷笑道:“呦呵,还挺狂。”他随即一脚踢坏了一个瓷瓶,又道:“狂你麻痹啊狂,再他妈不收,就把你们的货物都踢坏了!”

    刚才被推的中年男子忙转过来陪笑道:“小孩子不懂事,军爷恕罪。”又拿出一叠钱要递给他。

    这个士兵四处看了看,没敢收这钱,但表情仍然大为舒缓,说道:“还是年纪大的人明白事理。不过这货物也得快点儿收。”

    他又打量了中年男子几眼,说道:“我看你不像是做买卖的人,虽然皮肤很黑,但神情不像,倒像是读书人。”

    “军爷,我一个读书不成的童生而已,年纪不小了只能出来做买卖补贴家用。这些货物我们马上收。”他一边说着,一边督促其他人快收。不一会收完了,返回岸边。临走前他回头看了看,这个集市里的不管是华夏人还是扶桑人,都被驱赶走了,迟缓些的不少人都挨了棍。

    等回到了岸边自家扎下的帐篷,刚才那个年轻汉子狠狠的说道:“爹,这些朱家的狗子,真不是玩意儿。”

    “禁声!”中年男子对他严厉地说道。

    等年轻汉子闭嘴了,他才说道:“看来若是想和扶桑人做生意,不能这么卖了,只能找这里有势力的人整卖了。那样他们肯定压价,不过咱们运到这里的货物都是紧俏货,就是压下几个钱也能大赚一笔。咱们是跟着朝廷的水师过来的,一路上既没有遇到风暴也没有遇到海盗,完全没损失怎么都是赚的。问题是怎么联系到在这里有势力的人。平日里来扶桑的商人只能去长崎做生意,没有人来过关东这边。”

    “爹,既然这么不好干,咱们还是去长崎卖吧,平平安安的做买卖。”年轻汉子说道。

    “这不行,咱们家之前有人从未从过商,没有门路到哪都会挨欺负,只有横滨这种新地方才可以不挨欺负。”中年男子说道。

    “可是这种新地方风险也大。”年轻汉子说道。

    “风险不大,咱们怎么赚钱?这两日卖出去了一半的货物,挣的钱已经是本钱的好几倍了;若是去长崎,咱们没关系没门路,货物堆在货栈里都卖不出去,只能低价卖给市霸,根本挣不来几个钱。要想跑关系,没有几年下不来,咱们家现在什么情况,哪儿还有几年时间?”中年男子说道。

    听到这话,年轻的汉子低下头。他们家什么情况!他们家姓严,是严震直的族人。建业元年底严震直被以附逆之名下了大狱,直系亲属流放西北,他们这些稍微远一些的被废除功名三十年不得参与科考。

    紧接着他们又被仍旧能参加科考的族人逐出家族,生活困顿,五十多念了一辈子书的老人粮食自尽了。做买卖的本钱还是向当年受过严震直恩惠的人借的。利息到不高,半年三钱利30,可是除了做风险大的买卖,干什么半年能挣出三钱利来?

    看着儿子低头不语,名叫严修的中年人温言说道:“快去安排存放货物之事吧,海边的地总是很潮湿,很多东西都要小心保存,你去看看别让伙计偷懒。找门路卖剩下货物的事情交给爹来做就好。”

    名叫严廷敬的年轻汉子低头离开了帐篷。

    看着他离开了,严修站起身来,向另外一家的帐篷走去。那一家是从前在长崎做过买卖的人,或许能有些门路。

    想看更多更劲爆的用txtjiaa

    1

第636章 各方折冲() 
就在严修自家的生意而奔波忙碌之时,此时在横滨所属的相模国守护大名三浦高连所在的小田原城内,一场与他会产生联系的宴饮正在举行。

    “藤原阁下,喝酒。”一个精瘦的男子陪笑着说道。

    被他叫做藤原阁下的藤原嘉城胖大,举起酒碗喝了一口,笑道:“三菱君,这是从华夏过来的黄酒吧,一尝就能感觉出来和清酒不同。”

    “阁下,这是华夏绍兴的黄酒,是当地最好的。”被称为三菱君的三菱相服说道。

    “大老远的从长崎将这么好的酒运过来,不容易吧,这酒瓶可不禁颠簸。走海路又不安全。”藤原嘉城说道。

    “阁下,从长崎运过来自然不方便,让这些酒瓶不碎得很小心的运送。不过现在阁下若是想喝到大明上好的黄酒,不必非要从长崎送过来了,关东本地就有。”三菱相服笑道。

    藤原嘉城一愣,然后说道:“你指的是随着大明的水师一起过来的那些商人?”

    “就是他们。阁下,这些大明的商人手里有许多货物,都是紧俏货,若是出手吃下来,卖出去就是数倍的利。”三菱相服说道。

    “这我当然知道,可是现在京都的政府规定外国商人只能到长崎去做买卖,而不能在其它地方。”藤原嘉城说。

    “阁下,相模国又不是太政大臣的直辖领地,何必如此遵从政府的规定?像现在这样公开的集市肯定不行,但可以私下里悄悄地从大明的商人手中买下的货物,再悄悄卖出去。”三菱相服说道。

    藤原嘉城仍旧是不动声色,只是喝酒不说话。但三菱相服的笑容越发灿烂了。

    过了好一会儿,享用了一番美酒美食的藤原嘉城醉醺醺的走了,没有留下一句准话。三菱相服的弟弟三菱相易说道:“今日这一顿可白请了,也没能得到准许。”

    “相易,哪里白请了?我看这事情要有眉目了。”三菱相服说道。

    “哥哥,他可是一句准话也没有,如何就有眉目了?”做生意的新手三菱相易问道。

    “你没见他听我说了何事后仍然毫不犹豫的喝酒吃饭?这就表明,相模国的三浦大人对此已经意动甚至有些表示了,他才如此放心的吃饭;若是三浦大人对此无意,他绝不敢如此的。”三菱相服说道。

    “那他为何不说准话?”三菱相易问道。

    “生意哪有一次就谈成的,总要反复商谈;况且这些当大臣的,哪个不贪婪,若是只宴请一次他就答应,怎么让咱们多次招待他?”三菱相服说道。

    “这些当官的太无耻贪婪了。”三菱相易叫到。

    “当官的也有不无耻贪婪的,但那是凤毛麟角,京都都没几个,相模国更是一个也没见到。”三菱相服说道。

    “相易,这次父亲让我带你出来历练你,过几日等开始商谈时以你为主。”三菱相服又道。

    “什么?这,我怕我谈不好。”三菱相易有些高兴,又有些惊慌地说道。

    “再怎么谈不好生意也坏不了的。这么好的生意,无非是份额多少而已。并且现在京都的政府正在和大明商谈横滨开海之事,这两日达成的协议不过是在开海之前用而已,等开海了必然会有所变动,所以不过是一个临时的协议,份额少些也没什么。”

    “况且总不过和相模国等分润而已,咱们三菱家也不是泥捏的,背后还有京都的政府,他们不敢太过。”三菱相服说道。

    “那好吧,哥哥。”三菱相易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