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151章

踢开永乐-第151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湖名胜更要看一看,虽然名声比不得杭州西湖,也相差不远。”

    “阳澄湖就不必去了,但听闻阳澄湖大闸蟹十分有名,一定要尝一尝。”

    ……

    “你可还有朕要去的地方么?”允熥最后对濮屿说道。

    濮屿一时有些回不过神来。允熥刚才就像是来苏州游览的士子一般,兴致勃勃的说着苏州的美景,濮屿还从未见过这副样子的允熥。

    不过他好歹是侯爷,平日里见过的不同寻常之事也不少,闻言说道:“陛下,苏州城附近的名胜还有报恩寺塔,保圣寺罗汉像等,都值得一览。”

    “只是,”濮屿说道:“陛下公开游览苏州风景名胜,恐怕会引起朝中大臣们的弹劾。”

    “好不容易来了苏州一次,还不游览一下苏州的名胜,岂不可惜?朝中大臣们进谏,就让他们进谏去吧。难道这些名胜只能士子游览,朕不得游览么!”

    允熥明显是想到了历史上明代后期皇帝除非去昌平谒陵,不然一旦出了皇宫就有无数人进谏弹劾之事。

    “皇帝被他们关在皇宫之中,什么都听不到,什么都看不到,全由着他们信嘴胡说,他们才高兴。”允熥说道。

    允熥这话把濮屿吓坏了,他马上跪下说道:“陛下陛下恕罪。”

    “你有什么罪好恕的?起来吧,去安排朕游览之事。”允熥说道。

    濮屿马上行礼退下。

    允熥将出门游览之事安排下去以后,想了想,又把王喜叫了过来,吩咐了他几句话,然后看着天色不早了,返回后院用膳去了。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538章 昀芷之言与宝庆之语() 
用膳时,昀芷对允熥说道:“皇兄,来苏州一次,不逛一逛苏州的名胜岂不可惜?”

    允熥笑道:“咱们不愧是兄妹,想到一块儿去了,为兄也有意看一看苏州的名胜。”

    “只是,”允熥故意说道:“为兄担心朝中的大臣进谏,有些犹豫要不要看苏州的名胜。此地的知府向宝,也算的上大儒,恐怕不会为皇兄遮掩,其它的佐官说话用处也不大。皇兄虽然不怕他们进谏,但总对名声不好。”

    “皇兄何必在乎那些腐儒的想法?难道这些名胜只能士子游览,皇兄不得游览么?”

    “况且这些人都是有私心的,他们巴不得将皇兄关在皇宫之中皇兄什么都听不到,什么都看不到,只听他们的话,他们才愿意。所以皇兄不必在乎这些人说了什么。”昀芷说道。

    允熥目瞪口呆的看着昀芷,把昀芷看的都不好意思了,脸红着说道:“皇兄这样看着妹妹做什么?”

    允熥感叹道:“咱们不愧是兄妹。”此言虽然和刚才一样,但含义完全不同。

    之前他只不过是随口说说。到了苏州,哪个人能忍得住不去看看名胜?就算这次来的不是昀芷,是其他的公主或者皇妃,也忍不住的。

    但刚才这一番话可不是随便一个公主或者皇妃能说出来的。并且奇妙的是,这几句话和允熥对濮屿发牢骚时所说的话极其类似。

    ‘算起来,自己从洪武二十五年起与她接触,到今年也已经八年了,时候不短;但她洪武二十五年的时候才三岁,今年才十一岁,就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难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么?明明她和两个姐姐还有母妃在一起的时候要多。’

    允熥一边想着,一边说道:“若你是男儿身,为兄一定给你一个大大的封国。”

    他这话说的没头没脑,昀芷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时宝庆忽然说道:“怎么,本公主就不能和皇兄们一样封国么?”

    宝庆所说的皇兄自然不是允熥他们,而是朱棣这一辈的皇子。目前为止,朱元璋的儿子都加封为王并且有封地,虽然最小的几个儿子并未就封,允熥也未必会让他们就封,但也是有封地的。

    可是,大明并没有公主封藩的制度,历朝历代也没有先例,允熥就算心中将女儿与儿子同等看待,也没法加封女儿为王;就是西方,虽然有女爵、女王的存在,但基本也是在先王、先爵无子的情形下才会让女儿继承,女爵、女王也十分罕见。

    “这,国朝法度,没有让公主封国……”允熥刚和宝庆解释了半句,忽然呆住了。

    他想起来,就在今年年初,他加封江都驸马都尉曹彻为台湾镇总兵负责开发台湾,也是军政大权一把抓,只是底下的官员自己无权任命、需朝廷任用而已;若是朝廷上对这个军镇不太在乎,或者主政之人与总兵关系好,和一个实封的王爷区别也不大,与现在的代王、庆王、晋王这种王爷更是并无实际区别。

    允熥完全可以任用信任的公主驸马为这样的总兵,即好用,也省的尾大不掉。

    更何况,王爷可以封王,驸马如同西平侯沐家一般也可以当类似于王爷、镇守一方的实职勋爵总兵,有种‘利益均沾’的感觉,可以将勋贵的利益进一步与大明朱家的利益绑在一起,是大明的皇家的基本盘更加稳固。

    允熥同时引申出,其实大明周围加封的王爷也都可以如此,慢慢的取消他们任命官员的权力,等到技术条件达到的时候顺理成章的取消封国。

    但有两点,第一,那些完全的生地在由生变熟之前不能这样做,不然生地永远不能变成熟地;第二,离大明太远的封藩不行,若是强行非要让太远的封藩没有任官的权力,那早晚被当地的土著灭掉,就好像安史之乱之后的西域一般,还不如不封。

    允熥这一愣神,昀芷不敢说话,宝庆倒是想问,但想起了临出门之前母亲的嘱咐,也住口不言,贤琴身为去年刚刚来到京城的郡主,非必要不会在允熥面前说话;下人们更不敢说话,所以一时间冷场了。

    允熥回过神来的时候,见到不仅宴席上鸦雀无声,连筷子也没有人动,笑道:“怎么不吃饭了,都吃饱了么?”

    他这一说笑,现场的气氛顿时松快了许多,昀芷等人又开始吃饭,宝庆则问道:“允熥,刚才话说到一半忽然不说了,还没回答姑姑的问题呢。”

    “姑姑放心,将来虽然不能让姑姑封藩,但也会与封藩相差不远。”允熥说道。

    听了允熥的话,宝庆和贤琴还不觉得有什么,但昀芷十分诧异。她今年十一岁,也懂得些事情了,皇爷爷绝对没有定下公主牧守一方的规矩,允熥也没必要宝庆的一句无心之话就破例,很是奇怪。但她也不敢询问允熥,只能心中疑惑了。

    过不多时,几人用完了午膳,允熥心中无事,睡午觉去了,留下兴奋的昀芷拉着宝庆和贤琴商议先去那个地方游玩。

    下午醒来,允熥伸伸懒腰,刚想宣濮屿进来,就见到昀芷拉着宝庆和贤琴走了进来说道:“皇兄起来了?正好,妹妹和宝庆姑姑、贤琴妹妹商议好了,下午先去狮子林吧,狮子林就在城中,不像寒山寺与虎丘在城外;况且前朝的书画大家云林先生曾在这里题诗作画,肯定别有一番风味。”

    允熥也无不可:“既然如此,下午就去狮子林。王喜濮屿安排一下。”

    王喜领命退下。

    允熥又对昀芷说道:“你也赶紧带着她们两个下去准备。记住,在皇兄允许你下车之前,绝对不能下车,也不能掀开帘子。”

    “妹妹知道了。”昀芷笑着带着宝庆和贤琴下去了。

    允熥也正打算换一身衣服准备出门游玩,就见到少监黄路跑进来说道:“陛下,杨中书请求觐见。”

第539章 再接见与游览() 
‘杨中书,指的是杨子荣吧,这次随行而来的中书舍人只有他一个姓杨的。是京里有了急事么?’允熥一边想着,一边对黄路说道:“宣杨子荣觐见。”

    随后允熥穿好衣服,等杨子荣走进来后问道:“可是京城有什么事情么?”

    虽然只是私下里,并非公开场合,但杨子荣仍然一跪三叩之后才站起来说道:“陛下,臣刚才听闻陛下今日午后欲游玩狮子林园,可是确实?”

    “确实。怎么,你也要进谏阻止朕游玩不成?”允熥皱着眉头说道。

    朝中的大臣进谏几句也就罢了,就当没听见;你杨子荣可是内阁大臣,在外朝大臣尚未进谏之前就进谏,不太合适吧。

    杨子荣当然听出了允熥话语中的不耐之意,赶忙说道:“陛下,臣并无进谏阻止陛下游玩苏州名胜之意。当年唐太宗东征高丽路上,虽是军国大事,却也游览了一路上的风景名胜;陛下现在不过是出巡体察民情,游览苏州府名胜有何不可?”

    杨子荣不仅没有劝谏允熥不要游玩,反而找出了历史上明君的例子证明皇帝可以游玩,也不知是早有准备,还是刚才紧急之下想出来的。

    允熥听了杨子荣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嘛!李世民这样的明君在带兵打仗的路上还游览名胜,自己就不行?就是,‘李世民这个人物举的不好,儿子贪恋母妃,最后才差点儿三世而亡。不过杨子荣能够在这短短的一瞬之间想到这个例子也算是才捷敏达了。’

    想过了这些,允熥才问道:“那杨卿来见朕是为何啊?”

    杨子荣听到允熥又用‘杨卿’而不是‘你’来称呼自己,松了口气,说道:“陛下,虽然游览名胜无碍,但陛下巡视苏州府、县二级学校,当为首先。”

    对啊,允熥听了杨子荣也明白过来了,作为皇帝,到了一个地方怎么能先游玩呢,当然要巡视当地的学校,勉励学校的生员,亲自提拔几个人到国子监读书。

    并且苏州府的卫所官员尚未接见过,也要接见。毕竟论理苏州卫的指挥使是正三品,比苏州知府还高一品二级。

    允熥不由得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自己之前在镇江府和常州府也是依照规矩接见过了府衙官员后就接见卫所官员的,怎么到了苏州府就忘了。

    不管为何,幸好现在还可以补救,允熥说道:“既然如此,宣苏州知府、府同知、两县知县到行在。你去找濮屿他准备巡视学校之事,并且派人到苏州卫、镇海卫、太仓卫和几个所儿,传主官明日早上面见朕。”

    “是,陛下。”杨子荣领命而下。

    杨子荣退下后,一边走着一边擦了擦汗。他今日前来劝谏允熥并非是允熥着想,或者说并非全是允熥着想。皇帝出巡到一府之地,游览名胜他们几个跟随而来的舍人阻止不了也就罢了,若是先游览再巡查学校,他们几个会被御史的吐沫星子给淹了!就算允熥保下他们几个,他们的名声也毁了。

    名声毁了,虽然也可以做官,但之后十四道的御史定然会专门盯着他寻他的错处。他杨子荣还想着‘赚’些钱补贴家用,若是让御史们盯上了事情就难办多了。

    不说杨子荣,昀芷欢欢喜喜的换好了衣服又来找允熥,允熥却告诉她今日下午不能游玩了,最早也要到明日下午。

    昀芷当然不太高兴,仗着平时允熥宠她闹了闹,允熥好言安抚了她几句,才把她劝下去了。

    下午在苏州府官员的陪同下巡查三个学校,勉励了教授、教喻一番,还和禀膳生员交谈了几句,亲自提拔六个生员入京城国子监。

    这些人当然都十分激动。其一当然是因为得到皇帝的亲自接见激动,其二是因为允熥洪武三十一年下旨将教授提拔为从八品,教喻、训导提拔为从九品。

    允熥看着这些激动不已的学校官员,心中想到,若是在这次出巡的时候宣布提拔他们的品级,恐怕效果会更好。当时一口气颁发的旨意太多,这个可以让天下的官员交口称赞的旨意被淹没在了一堆圣旨之中。

    之后是接见当地的乡老。

    朱元璋很重视地方耆宿作用,设了老人一职,专门处理乡间纠纷,拥有简单的的司法权力。并规定地方官定期举行乡饮之礼,与本地耆宿里老聚会讨论施政得失。地方耆宿甚至可以联名上疏朝廷,保举或者弹劾地方官。

    现在距离开国也没几年,地方上乡老也算是一人物,并且能担任乡老的最少是五十岁以上的人,出于敬老传统,允熥得比接见官员和学校生员更加和蔼。

    允熥面对乡老首先询问了苏州府的年景如何,又问了乡土人情,还问了对于本地官员的看法如何,最后赏赐了他们一些东西。

    第二日上午接见了卫所的武将。苏州也算是一个重地,所以境内卫就有三个,还有所四个。

    这些卫所中最为的苏州卫指挥使允熥也认得,曾国勇,算是郑国公门下之人,洪武十七年晋升苏州卫指挥使,后来又立下功劳得以世袭。

    虽然是允熥外祖家的门人,但他也不会有所偏袒。不过之后在苏州的事情或许还用得到苏州卫,所以允熥温言抚慰了几句曾国勇有些摸不到头脑。

    当天下午允熥并未接见人,也未去地方,在屋子里不知道写了些什么。

    之后,需要接见之人全部接见过了,允熥也可以毫无顾忌去游览了。

    第三天上午允熥先去了狮子林,游览一番,还题诗一首: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这可把现在狮子林所属的狮子林寺的主持高兴坏了。狮子林在苏州名胜中的名声远远比不上寒山寺和虎丘,来游览的人也少,他们寺庙的收入也少;而朱元璋并寺之后寺内的僧人又多了不少,所以他们极为苦恼。

    这下好了,有当今诗词大家、当今陛下的诗词,不愁人们不愿意来。

    允熥游览了一番,打算离开时,见到一个有些眼熟的画师正坐着画画,昀芷站在一旁,问道:“这是在干什么?”

    “自然是在画画了。二姐年纪大了,出行多有不便;三姐陪着二姐也没有出来,妹妹就带上了几个宫廷画师,将一路上的美景都画下来带回去让二姐、三姐看一看。”昀芷说道。

    允熥觉得昀芷的心是好的。只是,她们看到画上的美景,恐怕会更加遗憾没有跟随允熥出京吧。

    下午允熥去了玄妙观。表示对于佛道不偏不倚,允熥只能去过寺庙后去当地的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