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143章

踢开永乐-第143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不同店铺每丈地收的税额不同。”那个唐伯鹤不认识的警察说道。

    是的,允熥推行的城市固定商户新税制,就是按照店铺的面积收税。

    他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征收所得税不靠谱,恐怕会让税警有上下其手祸害百姓的机会;但是按照之前的一户一缴的收税税额太低了,所以就想出了这个按照店铺面积收税的法子。

    同一行业,经营好的基本上都比差的面积大,所以不至于发生让小店多缴的情况。同时,大多数行业想要扩大经营规模,必须扩大店铺面积,大店想要逃税也不容易。

    当然,不同行业同样大小的地块税额是不同的,像酒楼这样的税额较高,而一些专门供苦力们休息的大通铺税额很低。

    那个税警又和他说了一些细节,最后说道:“我就这件事,没什么其它的了。”

    唐伯鹤听到这句话正想着送客,忽然发现他们三个都没动,已经端起来的胳膊有些尴尬的停在了半空,又不得不落了下去。

    薛国宝笑道:“怎么,唐东家,这么想让我们走?”

    “哪能呢。”唐伯鹤说道。

    巡警说笑了一句,也不和他开玩笑了,说道:“唐东家,我们还有其他的事情要说。”

    “从下月初一开始,不论商户民户匠户还是在朝官员府邸,不得随便向房外泼脏水,不能随便乱扔垃圾,不能在街边儿撒尿;牲畜,不能在街上随便拉粪,要用袋子盛起来;……”薛国宝一口气说了好多条。

    最后他说道:“从下个月起,我们巡警见到这些事情是要罚的。”

    “官府连这些都管。”唐伯鹤小声嘟囔一句。

    不过他并未说什么,没必要和警察顶着。

    薛国宝又说道:“对了唐东家,这条巷子里有什么流氓恶霸之类的人没有?你们家也不必害怕他们,若是有就和我们警察说。最近又在清查骚扰良民的小流氓恶霸,若是抓到了,第一回惩戒,第二回关到牢里,第三回就流放边关。”

    唐伯鹤对于官府管这些事情还很高兴的,他们家以前也没少受这些小流氓恶霸骚扰;他们的手段和乞丐差不多,就是打扰你做生意你最终选择破财消灾。唐伯鹤虽然后来不受他们骚扰了,但也很讨厌这些人。

    他说道:“我要是知道,肯定和二位警察说。不过现在这条巷子是真没有这样的人了,前一阵子都被抓走了。”

    说完了这件事,这几个警察真正没什么事情离开了。不过临走,薛国宝又对他说道:“老唐,我刚才说的你可别不当回事。京城毕竟是京城,首善之地,我们可不敢敷衍。”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517章 律法严苛么() 
<;!……divstyle=〃color:#f00〃>;:

    允熥同时布置警察进行征税、移风易俗和清查恶霸之事警察,尤其是巡警疲惫不堪。毕竟税警和刑警分别只负责征税和清查小恶霸,而巡警除了必须负责移风易俗之外,还有很多日常工作,征税和清查恶霸的事情他们还要掺和,使得巡警们极为忙碌。秦淮河两岸的派出所巡警对青楼的巡查也就少了许多。

    允熥也顾不上他们了。他不仅要看顾吩咐警察的事情,还有许多朝堂之上的事情要处理。除了日常的朝政,他发动的学习管仲果然引起了一些质疑,当年管仲虽然得到了孔子的赞许,但是孔子也不是对他的施政策略都赞同,朝堂上颇有不同的声音。

    另外他施行的移风易俗,在大路上扔垃圾、泼脏水都成了严禁之事,也同样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呵呵呵呵呵!”乾清宫内的众人忽然听到了这样一连串的呵呵声,大家马上抬起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不过他们即使不抬头,也知道发出这些声音的人是谁:除了皇上,还有谁敢在乾清宫如此?

    苏友学此时离着允熥最近,问道:“陛下,这是?”

    允熥笑了笑,把奏折递给他,说道:“你看这份奏折,竟然说朕律法严苛。”

    苏友学吓了一跳,从允熥手址: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518章 为什么() 
<;!……divstyle=〃color:#f00〃>;:

    不说允熥现在手里有锦衣卫、镇司,就是他现在手里什么特工机构都没有,从外朝大臣源源不断送上来的奏折就可以看出外朝官员对他的最近的改革是有意见允熥只能说道:“众位爱卿,你们觉得管子的施政不好么?当时齐国,不是最强大的诸侯国么?”

    “这,陛下,齐国当时确实是最强大的诸侯国,但是在齐桓公去世以后,齐国迅速衰落,之后的齐国国相难以把握住管仲施政的精髓,齐国之后虽然仍是大国,但是不再是天下霸主了。”

    “你们的意思是朕也把握不住管仲施政的精髓?”允熥反问。

    笑话,这个时代,允熥作为亲自经历过后世的人,只要不步子太大扯到蛋,应该可以成功推行改革。

    允熥这话一出,大家都不说话了。再说下去,就是质疑允熥的能力。虽然大家确实质疑允熥的能力,但话是不能说出来的。

    允熥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叹了口气说道:“朕知道,依照此前皇爷爷定下的规矩,大明最少可以有三百年的国运,三百年之后就各凭天命了。”

    “但是朕不甘心,不希望我华夏再陷入三百年一个轮回中去,所以朕遍观历代典籍,找到了管子的施政之法,所以决定效仿。”

    “你们放心,朕绝对不会大踏步的改革,只会慢慢改革,如果哪一项不成功,那么朕就会马上停止这项改革。”无奈的允熥只能略做退步。

    得到了允熥的保证,在场的大臣们也就不会再说什么了。大家散开,各自去做之前手里的事情。

    允熥也坐了下来,但却并未马上接着处置奏折。允熥今日终于见到了之前他只是听说,但是并未深切感受过的事情:儒家在华夏深入骨髓的影响。

    就是牛逼如朱元璋,也不得不向一部分他并不儒家思想妥协;现在允熥的动作比朱元璋的还大,但是威信还不如朱元璋,感受到的儒家的抵制也更强。

    允熥只能慢慢改造儒家思想,使之适应即将到来的变化。

    ‘从好处想,这也避免了自己头脑一热就上马根本不适合这个时代的政策,也算是有些好处。’允熥最后安慰自己只能这样想了。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519章 变革杭州() 
<;!……divstyle=〃color:#f00〃>;:

    暂时安抚住了群臣的允熥他的改革。允熥践行管仲的经济路线,取消了蔬菜、木材等十三种原材料或者生活必需品的入城税,还取消了一些钞关,降低了只是随便做一些小生意的农民或者小商人的负担。

    不过这些没有固定商铺的人入城售卖货物仍然必须在指定的集市,在城外擅自设立的集市也被允熥禁止了。允熥对于商税不要求多高,但是一定要能够定额收到手里。

    他最关心的,还是关税。关税相对于国内的商税,实在是太好收了,洪武三十一年即使只开海了不到半年,也有超过一百万贯钱的税收;建业元年的关税总税收更是超过了三百万贯钱,堪比方鸣谦从金宁带回来的黄金。

    借着宣传管仲的东风,允熥施行了差别税制,将一些奢侈品的关税提升到了三成,另有一些商品的价格提升到了两成。

    这些商品都是允熥仔细挑选出来的。三成关税的商品绝对不会因为加了这些关税而销量大减,两成关税的也一样。

    之后,允熥将改革推向外地。不过允熥还是极为谨慎,经过挑选后,选择了杭州作为仿效应天府改革的地方。

    杭州是一个经济很发达的城市,与京城类似,有允熥比较信任的大臣练子宁为悊江布政使,杭州距离京城又近若是有问题锦衣卫随时可以上报,所以允熥选定了杭州为下一个胥吏——警察的试点城市。

    =

    杭州,布政使司衙门。

    练子宁放下允熥的圣旨,高兴地说道:“我练子宁终于不必下去了。”

    一旁的书吏并不知道圣旨上写了什么,但他通过练子宁所说的话和表情就知道圣旨上的对练子宁来说是好事。

    所以他马上笑道:“小的恭贺大人了。”

    练子宁笑道:“你知道是何事了?就恭贺本官?”

    “不管是何事,既然大人如此高兴,那么一定是好事。”书吏说道。

    “怎么说都有你的。”练子宁笑骂道。“不过这次真的是好事。陛下选定了杭州为改革的试验城市。”

    “什么改革?”书吏马上问道。

    练子宁看了他一眼,虽然这个书吏在他当了悊江布政使之后马上靠了过来,但是练子宁知道他多半是杭州最有钱的几大家族之一的人。

    不过此事不需要对杭州城的大家族隐瞒,况且也隐瞒不了几天。练子宁说道:“陛下谕旨,在杭州推行之前在京城的胥吏——警察改革。”

    ‘什么是胥吏——警察改革?’书吏在心破而已。”

    “那父亲,咱们家该怎么办?”润城问道。

    “让城门的大使听咱们的话!”

    “大使?”

    “就是大使!父亲之前研究了京城的变革,发现唯一没有变动的官就是分税司的大使,即使手下的胥吏都被清退了,大使也都留用了。”

    “黄淮大概是以为一个大使,在手下人都不是亲信时,用处不大。黄淮的想法也不错,单独一个大使多数情况下用处不大。但是某些情况下,就说不准了。”

    最快更新,无弹窗请。

第520章 初到永明() 
<;!……divstyle=〃color:#f00〃>;:

    永明海上,数艘大船正在漂泊,驶向西面的一个地方。从甲板上向西方望去,远处的陆地越来越近,码头越来越清晰。

    不一会儿,领头的大船已经停靠在了码头上,码头的苦力马上走过来准备卸货。

    不过船上却马上打出旗语:本船没有运送货物。苦力们暗骂一句,走向其它运送货物的船。

    又过了一会儿,有几个锦衣华服的男子从这艘船上走下来,一个身着蟒袍的少年问道:“这些苦力是什么人?孤看着,不像是女真人。”

    几人面面相觑。他们也和朱允熞一样刚刚来到海参崴,对这里的情况两眼一抹黑,怎么可能知道?左相徐增寿说道:“殿下,我们几个也都是刚刚来到这里,还是等着下了船之后见到右相李庆问问他。”

    朱允熞失笑道:“是孤忘了,你们也是刚来,哪里知道。”

    几人下了船,朱允熞吩咐手下的侍卫去叫李庆过来,自己则出了码头在附近逛了逛。

    海参崴是蒙元时期的永明城,忽必烈时代曾经在这里修筑城池,作为统治东北的支点。

    不过随着中原烽火,蒙古人也顾不上这里了,从元至正十三年西元1353年开始蒙古人就没有再整修城池;之后他们彻底败退,这里重新成各路女真人的地盘,修城的砖石也被女真人拿去盖房子了,城池破败起来。

    但是毕竟这里曾经有过城池,朱允熞从不远处望去,还可以见到高耸的城墙。

    同时,朱允熞也在观察这里的百姓。那些仅仅裹了一件皮衣、长相凶恶的定然不是汉人,多半是各路女真人,也有可能是朝鲜人或者其他什么人;但穿着汉人衣服的也不一定就是汉人。

    不过不管他们到底是什么人,此时都在认真的干活,一旁几个穿着大明卫所武将服饰的人手持腰刀正在看着他们。

    朱允熞正看着,一个身穿从二品官服的中年男子跑了过来,对他行礼说道:“臣见过永王殿下。”

    “李爱卿免礼,起来吧。”朱允熞说道。“孤有几个事情要问你。”

    “殿下,还是入了城再说吧。这里,不太适宜说话。”李庆站起来之后说道。

    朱允熞看了看,刚才李庆拜见的话语已经被他们听到了,几个看守和部分苦力都跪了下来,确实不适合谈话。

    朱允熞让这些跪下来的人站起来,说了几句话安抚他们,然后带着人跟随李庆前往海参崴城。

    此时城中九成的土地都是空地,只有为派过来的官吏、罪民和朱允熞修建的官衙、房舍和王府已经修建好了。不过朱允熞走进为他修建的王府时,一眼就看出来这个王府只是把主体建好了,不要说上漆,就算是院中的杂草都没有拔干净。

    朱允熞当然不会怪罪,现在处于创业阶段,要是李庆只为他整修王府,他该上奏折请求换一个右相了。

    几人在王府中落座后,允熞抿了一口茶,对李庆说道:“孤刚从船上下来时,见到了不少的码头苦力,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孤看着,不像是女真人。”

    “殿下,他们确实不是女真人。这些人以朝鲜人为主,包括部分扶桑人和从国内流放过来的犯人。”李庆说道。

    “朝鲜人?怎么会有这么多朝鲜人?”朱允熞惊讶的问道。

    “殿下,其实朝鲜人并不多,只不过是有两千多人而已。至于为什么会有朝鲜人,是因为陛下拨给了咱们许多钱。”李庆笑道。

    “朝鲜小国,一向贫穷,富裕的中农之家能有几两银子的储蓄就不错了。但是陛下拨给了咱们许多钱和粮食之后,在咱们的码头当苦力,一天就可以挣一百钱,一个月就是三贯钱,虽然当苦力得吃管饱的,但是剩下的钱也比在朝鲜当农民强得多。”

    “所以这几个月已经有这么多朝鲜人渡海来咱们这里了。朝鲜东北的郡太守已经向臣提出过抗议了,要求咱们将朝鲜人都遣返回去。扶桑人也是因为同样的理由渡海过来的。”

    听到李庆的话,朱允熞也笑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才说道:“不必理会,除非是朱芳远亲自过来与咱们诉说。”

    “还有与朝鲜划定边界的事情,可有了准信?”

    “殿下,臣之前将二千多人安置在了图们江北岸的入海口处,从图们江到海参崴中间还没有朝鲜人的村落,所以以图们江为界没有问题。”李庆说道。

    “那图们江南岸现在有没有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