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115章

踢开永乐-第115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在路过御马监的时候,允熥吩咐常瑞江:“你去告诉御马监的太监,把现在御马监管着的,能造、能修马车的人,不管是宦官还是普通的工匠,都叫到皇城里边御马监的衙门,朕有事儿问他们。”然后允熥就上了马车。

    现在允熥可不敢随便骑马在外边跑了,万一一箭射过来把他干掉了怎么办?特别是城里边房子老多了,能藏人的地方太多。

    皇家的马车,虽然专门加了防箭的设备,但是所选的也都是上好的马匹,所以速度一点儿不慢,再加上城里的百姓见到皇家的马车都避让,所以四匹马拉着的马车没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

    这是离着城墙不远的一个中等规模的院子,并且这里周围虽然也有一些的人居住,但是这里的道路对面就是城中朝廷的仓库聚集地之一,平时除了来领东西的兵丁,也没有什么其他人在这儿过,今天允熥运气还不错,一路上都没什么人。

    允熥下了马车,走进院子。

    此时院子中正有两个人等着,见到允熥进来,马上跪倒地上说道:“草民陆乘风冯默,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正是城外河沿庄的正副庄主。陆乘风自从允熥继位登基已来,就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虽然这应该是早就能预料到的事情,但是他还是忍不住兴奋。

    自家可是当今皇帝陛下唯一亲自到访过得庄子!虽然不是皇庄,uuansh。nt但是比皇庄还牛逼呢!我陆乘风身为得到陛下亲自接见过的庄头,以后怎么不能得个五六品官身!

    那几天整个庄子都在谣传陆庄主要疯的传闻,直到过了半个月他恢复正常才平息。

    然后陆乘风就认为皇帝是吧自己和这个庄子给忘了,毕竟那么大的国家事情那么多,谁总记着一个小庄子?

    虽然制造玻璃的作坊还在河沿庄,但是一切都在平稳的进行中,要想重新引起陛下的注意除非是突然停止生产玻璃,但是陆乘风完全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

    但是就在昨天有以前见过的侍卫来告诉他:‘明日和副庄主一起进城面圣。’他马上又兴奋不已,并且把那个孙公子是皇帝的消息也告诉了冯默。

    冯默也惊呆了!并且他直到现在还觉得这都是一场梦,直到听到“平身”的声音传来,他仍然只是惯性的起身,仍然傻站在一边。

    允熥看着面露兴奋之色又有些惧怕的陆乘风,和一旁傻站着的冯默,温言说道:“你们不必害怕,以前是怎么和朕说话的,今日就和朕怎么说话。”

    然后允熥也不等他们适应了,他的时间很宝贵的,直接说道:“现在玻璃作坊的玻璃造的怎么样了?最大的,能造到多大了?”

    陆乘风躬身说道:“陛下,能造二尺长短的玻璃了。”

    允熥欣慰的点点头,说道:“不错。那双凸透镜呢?”

    陆乘风又说道:“造是好造,毕竟个头小。只是研磨不易。陛下的要求太高,万一磨坏了就得重新打磨,去年手艺最好的工匠又一病死了。现在一共在库里有打磨好的数十个。”

第二百一十九章 技术发明() 
,!

    允熥知道送到宫里的大约有一百多个双凸透镜,能凑出大约一百个望远镜。

    其实这玩意儿就是一个熟练度的问题,只要人多,并且熟练度上来了,虽然手工磨制仍然不会太快,不过一定能保证废品率很低。

    但是问题是他不希望这个技术扩散,当时他又是皇太孙怕让人家知道了他搞这个被文官和朱元璋认为是不务正业,所以规模一直很小,研磨玻璃的工匠也只有四五名,并且还是借着常家的名义把他们从工部的名册中要出来的。

    允熥又问道:“那研究‘水泥’的那边的工匠有没有什么结果了?”

    6乘风说道:“陛下,还没有。”

    允熥吸了一口气。开始研究水泥已经有快六年了,但是还是没有结果。可惜自己忘了水泥是怎么研究出来的了,要不然技术含量并不高的水泥早就该出来了。

    允熥说道:“既然没有结果,那就按照现在的钱数每月拨钱吧。”

    6乘风答道:“是,陛下。”

    允熥随后说道:“6乘风,冯默,你二人这几年掌管河沿庄,并且掌管造玻璃、水泥的这些工匠,也是有功劳的。朕打算在内官监下设立一个专门掌管工匠的分属衙门,由你们两个掌管。”

    “不需要你们当宦官的,地方就在皇城里边宦官十二监那里。现在因为是在内官监下边,所以你们没有品级,但是按照吏员的年俸给俸禄。等以后朕把你们安排在工部以后,你们就可以当官了。你们可愿意?”允熥又具体解释了一下。

    允熥现在想搞科学明,但是他还不能完全掌控朝政,工部因为在六部之中不太所以更是被安排在了后边,所以允熥能够的指导,就不能放在工部下边。

    好在有内官二十四衙门,并且原本就有管着一部分工匠的职责,并且内官二十四衙门的人士万万不敢违背他的命令的,所以就安排到了内官监下边。

    6乘风楞了一下,听到不用进宫当宦官之后就忙不迭的答应了;冯默却是愣了半晌之后才说道:“陛下,草民愿意。”但是虽然他说着愿意,脸上却没有高兴的神情。

    不过正在想着事情的允熥没有注意冯默的表情。他接着说道:“等过些日子都安排好了,

    朕让侍卫告知你们进皇城来。以后现在在河沿庄的工匠们也要全部安排到这里来。”

    6乘风答应着。

    允熥把事情说完了,又说了几句话他们走了。自己随后也上车走了。

    其实这件事情并非一定要允熥来说,找个侍卫传话也差不多,只是允熥已经憋在宫里边儿很久了,想出宫来透透气,所以才亲自出来。

    现在宫外的空气呼吸完了,也该回去了。

    6乘风和冯默骑马返回河沿庄。托允熥的福,一人给了他们一匹马,并且日常养马的开销也可以报账,所以他们有马骑。

    6乘风问冯默道:“今日陛下说让你我来掌管工匠之事的时候,我看你不太乐意的样子,为何?难道你不愿意?”

    冯默说道:“你也知道我的志向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不太愿意卷入这些大人物的是是非非中去。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卷入皇帝的事情,都是富贵险中求,况且咱们还没有官身,更是危险。”

    6乘风理解冯默的担心,牵涉进皇家的事情,富贵来的大,风险也大。

    不过6乘风又问道:“那为何你还是答应了?”

    冯默说道:“当面拒绝陛下的要求,万一陛下生气了怎么办?下头的人秉承陛下的意思来整咱们怎么办?所以还是得答应。”

    说着,他长叹一声说道:“哎,以后小心些吧。”

    允熥返回皇城以后,御马监的太监趁着允熥刚下马的功夫和允熥汇报道:“陛下,御马监下边的和马车有关的工匠,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宦官,都叫过来了。”

    允熥说道:“好!带朕去见他们。”稍微犹豫片刻,允熥又说道:“不许暴露朕的身份,就说朕是燕王次子。”朱高煦应该不会有和他们接触的机会。

    御马监的太监白喜光低头答道:“是”

    然后白太监带着允熥前往安置着工匠的地方。

    此时在那里,十几名工匠或坐或站,在屋子里待着。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说话。但是过了一会儿,始终没有人来问他们话,有人忍不住了。

    一名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皮肤黝烟一看就是常年在外边修马车的人对这里年纪最大的一人说道:“刘老,你说吧咱们都叫过来是为得什么?要是谁的活计干的不好,总不至于把大家都叫来吧?”

    被称之为刘老的人名叫刘双,因为年纪大了,手艺又好,所以算作是御马监管着的这些工匠的头头。当然,大家也只是口头上好一些而已,谁也不会真的听他的命令。

    刘双说道:“谁知道呢?连传咱们来的小公公都不知道,只说是上头大人物的命令。”

    先头说话的人叫做杨和,说道:“大人物,莫非是典薄?甚或是监丞?奉御不能算作大人物吧?”

    刘双还要在说话,这时外边有人进来说道:“都出来了,要见你们的大人物来了。”

    十几名工匠鱼贯而出。刘双虽然已经五十岁了,但是眼力还好,一眼看出有一人似乎穿着皇家的常服,顿时大惊:‘是皇家的人要见我们!’

    等走的进了,大多数人都看清了有一人的服饰,不知是福是祸,顿时害怕起来。

    这时一名小宦官说道:“燕王嫡次子高阳郡王在此,还不拜见!”

    工匠们,和几名宦官马上跪下说道:“草民见过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允熥等他们都行礼完了御马监的白喜光说道:“起来吧。”

    随后允熥带着他们走进屋子。允熥当头坐下,其余的人侍立一旁。

    允熥问道:“你们这些人中,谁的手艺最好?”

    众工匠互相看了看,白喜光指着一名四十上下的人说道:“这人手艺最好,不管是修马车,还是打制轮子,打制架子,都是一把好手。”

    允熥看着这人,先注意到的就是他的一双手上厚厚的老茧。整体观察,倒不是太烟,但是皮肤仍然很粗糙,面相什么的允熥看不出来,但是明显感觉他在害怕。

    允熥说道:“你的手艺最好?你叫做什么名字?”

    这人马上跪地说道:“不敢当白太监的称赞,小人的手艺比小人强的不少。”

    白喜光说道:“问你叫什么,说这些干什么!”

    此人的声音颤抖起来:“小人名叫马車。”

    允熥笑道:“你叫做马車?好名字。”随便夸了一句说道:“你起来说话。”但是这人仍然跪地不起。

    白喜光说道:“叫你起来就起来!”这下子这人才起来。

    允熥温言问了他几个问题,马車都一一作答,并且逐渐稍微放松点儿了。

    然后允熥问道:“你觉得,如果在道路上修上轨道马车在轨道上跑,一匹马一车拉的东西,能不能多一些?”

    是的,允熥要‘明’的就是有轨马车。允熥在穿过来之前听说过有轨马车这种东西,还专门在网上搜过资料,但是网上的资料真假难辨,还有说战国时期秦国就用过的,也不知真假。

    允熥当年穿过来以后随手记了下来,然后因为事情太多给忘了,最近重新翻阅自己写下的资料才现。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来这些工匠。

    马車思考了一下说道:“让马车在轨道上跑?什么轨道?”

    允熥说道:“就是那种两条始终保持中间的距离一样,并且和马车两边的轮子的距离一样,然后让马车的车轮在上边跑。”说着,允熥还拿出纸笔,在纸上画了出来。

    马車看了半天,说道:“殿下的想法不错!一定比在地上跑拉的东西要多,但是到底多多少不好说。并且这个‘轨道’用什么做?”

    允熥说道:“用铁皮包木,怎么样?”

    马車说道:“不好说,木头容易变形状,总有马车在上边压怕是很难总保持形状,估计总得换木头。就是包着铁皮也不好说。”

    允熥对于他这个态度很欣赏。不知道会怎样就是说不知道,这才是干事情的态度。上来胡吹一通的人基本上都是干不好事情的。

    所以允熥说道:“这样,孤下令建立一个专门的研究有轨马车的工匠小组,由你当头,需要多少人、多少钱和白喜光说,先在皇城内修一小段轨道,用铁皮包木试试,看看能比一般在路上跑的马车强多少,轨道又能使用多长时间。过两个月孤再来看。”

    马車虽然不知道‘小组’是个什么意思,但是大概听出来是让他负责这件事情,于是马上说道:“不可不可!殿下,草民只能当个工匠,当不了头头的,不如让为公公来当。”

    允熥说道:“孤说了就是你了,不许推辞!让位宦官来当头,不是犯了外行领导内行的错误了吗?孤是绝不会这样办的。”

    马車推辞不过,只能答应了。<;!……fg_74bug……>;

第二百二十章 家人和朝鲜请求() 
允听他答应了,又说道:“好好干,不管有轨马车有没有用,孤不会吝惜赏赐的!”

    马车马上跪倒地上说道:“草民必不敢不尽心尽力。更新最快”

    现场的其它工匠对于马车是极为羡慕啊!一位郡王来亲自交待任务,还说了只要努力干就行,不强求结果,那谁不愿意啊!很多人都对于马车嫉妒了。

    不过他们也不敢捣乱。马车是白太监给这位殿下的,要是事情办不成,白太监脸上也不光彩,要是让他查出来是谁捣乱,那就是生不如死了。一个宫里的实权太监整他们不要太容易。

    允又对在场的工匠都说了几句话,大概是让他们好好干之类的,就走了。

    允回到干清宫的时候已经是酉时了。虽然夏天天黑的晚给人一种时间还早的错觉,但是确实到了晚上了。

    不过允还是坚持把四个小孩子都叫过来,给他们讲了半个时辰的课,然后才去抱琴宫里歇息的。

    晚上在抱琴的承干宫里,允和以往一样,吃完了饭,一边听着紫妍弹筝,一边吃着抱琴给他剥好的瓜子。

    晚上歇息,允和抱琴亲热过后,忽然想起了抱琴的家人,问道:“抱琴,以前听你说过,除了父母以外,你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还有一个妹妹。这些日子还没有关心过你的家人。”

    “上次,我记得你家人出了郑国公府,要倒腾一点小买卖。现在到底在干啥?”

    抱琴生了儿子文,并且文活了一年多以后,洪武三十年年底朱元璋加封抱琴为太孙侧妃。那时常家就给抱琴的娘家叶家脱了籍并且上了上元县的户口。

    当然,大明的法律是禁止除了皇家人以外的人家蓄养奴婢的。但是这种事情靠着国家法律的规定是无法禁止的,你让这些大人物家里没有几个下人也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一向执法严格的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