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踢开永乐 >

第113章

踢开永乐-第113章

小说: 踢开永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朕有意以不入流之官代替部分吏员,只不过天下的府州县太多,一时难以实行;现在市舶提举司新设,正是新立章程之时,所以朕多设官员,少设吏员。不过差役还是只能用本地人。”

    胥吏为害地方大家都知道,练子宁的父亲就是官员,所以家里被胥吏侵害的事情还少些;但是他父亲不过是通判这样的小官,他见到过的胥吏为害百姓的事情也不少,所以对于允的想法到没有什么反对的。

    但是,练子宁敏感的意识到,用未入流的官代替吏员,允等于是不动声色的要废除自从赵宋已来的官吏分流制。

    自从宋太祖赵匡胤已来,官吏分流,小吏不能升为官员,并且甚至不能参加科举,孩子也不能参加科举。唐代还有狄仁杰这样的人从小吏升为宰辅,搁在赵宋狄仁杰再牛逼也白搭。

    练子宁本人不反对这样的事情,所以也没有说出来,领命退下了。允打理折子。

    把折子打理完了,允下令把折子送到通政司,

    然后思量了好一会儿,才对王喜说道:“你亲自去,把驸马梅殷叫过来。”

    王喜马上领命退下。

    梅殷,妻子是孝慈高皇后马皇后的唯一一个女儿宁国公主。梅殷文武双全,曾经为山东学政,又担任过武将,表现都很不错,所以朱元璋很看重他,临死前第一个嘱咐允重用的人就是梅殷。

    但是允后世的时候是了解过‘靖难’这一段史的。在‘靖难’的时候,梅殷在朱棣打到淮河流域的时候拥兵数十万镇守淮安,竟然一点儿作用都没有起。朱棣渡过淮河、打向扬州的时候,梅殷竟然拥兵不动,感觉有点儿类似于孟良崮战役的时候‘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李天霞。

    允不知道梅殷到底是因为暗地里朱棣而按兵不动,还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亦或是反应迟缓犹豫不决,反正允不觉得自己应该重用梅殷。以上三条梅殷沾了哪一条,对于统兵大将来说都是致命的问题。

    但是允又不能不用梅殷。虽然朱元璋临死前的遗嘱大家都不知道,但是朱元璋生前对于梅殷的宠信瞎子都能看出来,允迟迟不用梅殷已经有人有非议了;并且宁国公主仗着自己是长辈,又是孝慈高皇后的独女,已经进宫找过熙瑶,#46;半遮半掩的说过这个事情了。

    允反复思考,适合给梅殷的官职。今日才下定决心人把他叫进宫来。

    =

    此时在宁国公主府,梅殷夫妇也正说着这件事情。

    宁国公主说道:“梅郎,你说,陛下上朝处理政事已经许多天了,该封赏的、该升官的,都已经弄完了,怎么你的差事还没有信儿?我上次找皇后去提了一嘴,现在也没有话传出来。”

    梅殷说道:“陛下圣意,岂是咱们能揣测的?并且你找皇后怕是不行。看皇上的意思,是严谨后宫干政的。”

    宁国公主说道:“我是大明的大长公主,你是我夫君,怎么能算作是朝廷上的事情?明明是亲戚间的事情。”

    “再者说了,我就不信父皇驾崩以前没有提到你,就是我不找,也早就应该给你安排官职了,怎么现在还没有安排?”

    宁国公主又愤愤的说道:“对自家人这般吝啬,倒是对外人很好。你瞧瞧蓝思齐,在宫里当着郡主,比我们这些正经的公主还受宠。等那一天我受不了了,我哭太庙去!”(。。)rw

    看,的方法:→添加朋友→“0”;或者→“新笔阁”,记得核对我们的0哦。

    请记住新是唯一官方网站!!!

    我是,将本书放入错啦,我要举报

第二百一十六章 梅殷夫妇() 
本书首发在起点到起点或者创世,谢谢。

    梅殷马上对宁国公主说道:“哎呀我的公主,这样的话是能说的嘛!这样的事情更是不能干的!”

    “并且皇上哪里对外人比对自家人好了?皇上刚刚才封了三位亲王为封国国君,虽然都是穷乡僻壤的地方,有些王爷还不乐意去,但是可以看出皇上对于自家人是很好的。”

    宁国公主话出了口也知道自己失言了。现在不是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了,允熥对于她们这些公主会怎样还没有章程。并且宁国公主洪武十一年同梅殷成婚,当时允熥还没有出生呢!之后她进宫与允熥见面的时候也少,没什么感情,甚至都谈不上熟悉,真要是因为出言让允熥厌恶,真是得不偿失的。

    不过宁国公主听了丈夫梅殷的话,还是嘀咕道:“对自家的叔叔兄弟那么好,对我们这些公主,除了昀英以外,自从继位已来还没怎么搭理过。兄弟们是亲的,莫非我们就不是亲的不成?”

    梅殷阻止不了宁国公主嘀咕,只能在一旁不说话。这时,一名侍女小步跑过来说道:“公主殿下,驸马爷,陛下派人来传旨来了。”

    梅殷夫妇马上站起来,互相对视一眼,收拾一下身上的衣服,然后来到前厅。

    王喜正带着两名小宦官在前厅溜达着。他见到梅殷、宁国公主夫妇走进来,马上跪下给他们行礼说道:“奴才王喜见过宁国公主殿下,见过驸马爷。”

    宁国公主只是爱理不理的说了声:“起来吧。”但是梅殷马上下手扶起王喜。他知道,现在不是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了,根据史书上的例子,这种从当储君之前就跟随着的宦官比他们这种感情不深的皇亲,在皇帝的心中分量还大呢,所以不敢得罪。

    王喜听到宁国公主的爱答不理的话的时候也是心中不痛快。自从允熥当了储君已来,他也是见过不少的人了,除了朱元璋、郭宁妃以外,就连熙瑶、常母常遇春之妻、昀英,还有朱楩等王爷都不敢这么敷衍他。

    不过马上梅殷就扶起了他,又悄悄说了几句和软话,城府不深的王喜又马上把不痛快的感觉丢到一边去了。宁国公主和梅殷的夫妻感情还不错,所以没有别的动作。

    王喜清清嗓子,说道:“宁国公主殿下,驸马爷,奴才要宣陛下口谕了。”

    梅殷马上跪下。宁国公主本来不愿意跪,见到梅殷跪下了,也只好跪下。

    王喜马上心情就舒爽了,好像外边阴沉沉的天都晴了似的。他朗声说道:“圣上口谕:宣宁国公主驸马梅殷觐见。”

    梅殷说道:“臣接旨。”然后与宁国公主一起站了起来。

    王喜笑着对梅殷说道:“驸马爷,陛下好像是挺急的,驸马爷这就和我进宫吧。”

    梅殷回头看看脸上有喜色的妻子,说道:“容我换身衣服,然后到后院换衣服去了。”

    王喜带着梅殷来到乾清宫的时候,允熥正捧着一个小本子皱着眉头看着。在他的身边,还有好几册类似的小本子。

    这都是允熥之前几年记下的东西。允熥毕竟来到这里已经有六年之久了,很多前世的事情都想不起来了。幸运的是,他从过来以后不久,就开始把他想到的东西,不管是和哪方面有关的,都随时随地的记下来,然后在用简体字,或者是拼音写到小本子上。

    这几年记满了文字的这些小本子都被允熥精心的放置在自己的书房中,

    并且未得到他的允许,人,包括熙瑶都不得他的书房。日常打扫卫生的宦官都是不认识字的。幸好他开始记这些东西的时候,朱元璋已经放弃了对他暗地里的观察,并且朱元璋一次也没想过来他的书房看看,所以才一直没有暴露。

    允熥在继位以后更是把这些东西都搬到了乾清宫来妥善保管。

    此时允熥正在费力的看着一段文字,不时就用笔在旁边的纸上写写画画的,甚至有时还喃喃自语:“怎么现在才想起来。”

    这时王喜走到殿阁的门口,先轻声敲了敲门,然后说道:“陛下,驸马梅殷来了。”

    允熥抬起头,说道:“梅殷来了,传他进来。”但是说完之后仍然低下头看着小本子。

    王喜出去把梅殷叫了进来。梅殷见到允熥之后马上跪下说道:“臣梅殷见过陛下。”

    允熥抬起头,笑道:“姑父何必行大礼?都是一家人。”

    梅殷知道允熥最近见到皇亲国戚、开国功臣,都是这一套话的。他可不敢把这个当真的。

    要说起来,梅殷也是勋贵阶层的出身。他父亲梅思祖,洪武三年加封汝南侯,也是大明的开国功臣。但是洪武二十三年他们家追坐胡惟庸余党,全家,除了他本人以及他和宁国公主生的孩子,其他人都被朱元璋杀了。

    他虽然逃得一命,但是也是从此谨小慎微的。因此仍然行完了大礼才起来。

    允熥又看了会儿小本子,又在另一张纸上记下了什么东西,然后才放下本子,对着梅殷。

    刚才允熥虽然在思考着其它事情,但是一直在用眼角的余光观察梅殷,发现他不曾露出半点不耐之色。

    允熥刚才也看过了梅殷家的记载,才发现他全家除了他这一小家子都被朱元璋杀了。允熥终于找到了一个为什么‘靖难’的时候他出工不出力的原因了:你们老朱家都没把我们当回事,想杀就杀,我说为什么给你们家卖命?谁当皇帝不一样?

    虽然这个想法只是允熥自己猜测的,并不一定就是梅殷的本意,但是允熥自己觉得肯定有这方面的原因的。

    允熥很难理解朱元璋为什么会信任这样一个和自己有血海深仇的人。要是搁在允熥自己,就算他不会杀了梅殷,也绝不会重用梅殷的。

    允熥说道:“梅姑父。”

    梅殷马上说道:“不敢当陛下姑父之称。”

    允熥笑道:“既然是姑父,怎么当不得?”梅殷只是连连推让。

    允熥也不纠结这个称呼问题了,说道:“那梅驸马,太祖皇帝临终之时,嘱托朕,说梅驸马身有大才,不可使之埋没。”

    “当年梅驸马曾为山枺д晒橙唬畹锰婊实墼扌怼k抻悦锋饴砦返奶退虑洌嬷惺樯崛耍伤媸苯媸ァC锋饴硪晕绾危俊

    通俗的讲,太仆寺是管养马的。后来间接造成刘六、刘七起义的马政,并非是永乐朝才开始有的。洪武四年,朱元璋就在答答失里设立了群牧监,专门养马;后来又几经变换,现在太仆寺的衙门设在滁州,在辽东、西北、直隶诸地都设有养马之地;允熥又把济州岛争取了过来,现在也是大明的产马地。

    在骑兵如此的年代,最起码从表面上来说,不能说这不是对于梅殷的重用,但是允熥又避免了梅殷为一地的主官或者统兵大将的情况发生。毕竟,梅殷就算敢渎职,也不敢太过明显,现在大明比历史上多了一个济州岛作为养马之地,怎么都不至于比历史上差。

    梅殷面色并无变化,行礼说道:“陛下,臣遵旨。”

    允熥本来还想和梅殷唠唠家常的,但是见梅殷这样,又说了几句话就让他下去了。

    梅殷回到宁国公主府,ww宁国公主问道:“梅郎,陛下给了你什么官职?”

    梅殷说道:“陛下任命我为太仆寺卿,兼任中书舍人,可随时进宫面圣。”

    宁国公主跳起来说道:“怎么是太仆寺卿?这是什么官职!还什么兼任中书舍人,可随时进宫面圣。太仆寺的衙门在滁州,虽说离着京城不远,但是也不可能总来京城,什么‘可随时进宫面圣’的权力有个屁用!”

    但是她马上回过神来,看着梅殷面色不变的脸,说道:“没什么,陛下刚刚继位,不知道你的本事,你在太仆寺卿的位置上好好干,我明年找机会向陛下进谏,把你调回京城。”

    顿了顿,宁国公主又说道:“要是你不愿意干,就辞了官吧。凭借你我的俸禄,怎么也不至于不够花的。等顺昌和景福两个孩子再大几岁,我豁出脸去找陛下,怎么都能给他们世袭的前程。”

    梅殷看着妻子宁国公主的脸,也很感动。他说道:“我怎么会辞官?虽然陛下没有把我留在京城,但是太仆寺卿也是官职,全国的大多数马都是太仆寺来养,万一出了问题也是国家的大事。”

    “我在太仆寺卿的位置上好好干,等着过几年掉回京。”

    又对宁国公主说道:“你在京城好好等着我。”

    宁国公主说道:“我陪你去滁州。”

    梅殷惊讶的说道:“那怎么行?”

    宁国公主说道:“怎么不行?洪武二十二年永嘉下嫁武定侯的儿子郭铭,不也跟着他去过外地?”

    梅殷还要再说,宁国公主说道:“此事就这样定了,我马上去找陛下他准许就好!”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为何读书() 
(允yǔn)熥送走了梅殷,马上让常瑞江去把文垚,和宝庆她们三个叫过来。

    前两天(允yǔn)熥答应抱琴亲自给文垚开蒙,后来想着既然如此那就把宝庆她们三个叫过来一起上学吧,所以第二天和熙瑶说了。

    熙瑶当然是不会反对的,上午和她说了,下午四个小桌子都打好了送到了乾清宫。

    但是前两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允yǔn)熥觉得事(情qíng)特多,一直没有抽出时间来,直到今天才有空。

    王喜指示小宦官把东西都摆出来。没等一会儿,四个小孩子来了。

    宝庆走进来,笑着对(允yǔn)熥说道:“大侄子,你要教我们读书吗?”

    (允yǔn)熥听到她的称呼,顿时觉得头大,他已经预感到,要是今(日rì)的讲课不成功,宝庆会是最大问题。

    事实果然是与(允yǔn)熥预料的一样。宝庆在课堂上总是打断(允yǔn)熥说话,又不时提一些与课堂上无关的问题,并且散思维要和敏儿等人说话。思齐和文垚自然是不会和她说话的敏儿一开始也不和她说话,但是后边也忍不住了。

    (允yǔn)熥又不好当着宝庆的面责罚敏儿,更不能责罚宝庆,所以一个时辰就耽误过去了。

    期间宁国公主来了一趟请求与梅殷一起去滁州,(允yǔn)熥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晚上(允yǔn)熥带着文垚来到承乾宫。随口和抱琴提起今天下午给他们开蒙的事(情qíng)来。

    抱琴当然对于宝庆不满,但是一个小孩子,她也没法和人家计较。还得做出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