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氪命 >

第24章

汉末氪命-第24章

小说: 汉末氪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两人一身官服绶带,儒衣白袍骑马驰骋而来,衣带上下飞舞的模样,徐峥不由自主的想到两个词来,名士风度,汉官威仪

    待还有不足五十丈时,两人竟然齐齐横缰立马,当着徐峥的面狠狠的秀了把骑术,徐峥的祖父可是骑将出身,父亲俆志的骑术可算得上是家学源远,而管宁嘛,诸君可知六艺之一的御可是涵盖了驾车,骑马,甚至是管理学领域的‘驾驭学’

    “夫人,父亲和老师到了”

    徐峥当即下马,扶着酒儿下了车,两人一前一后相差半个身位,迎了上去

    待两人正要行礼时,却被翻身下了马的俆志拦了下来

    “毋须多礼,峥儿既出城相迎,为何如此阵仗,连你都是甲胄在身,可是又有了战事”

    俆志管宁一行老早就看见,此处一副枕戈待旦的骇人模样,否则也不会在吹响号角示意之后,才疾驰而来,就是怕宿卫骑士们反应过激,闹出误会

    “父亲,高句丽和辽东的陈年旧账是时候做个了结了”

    “什么?这么快?”

    徐峥父子两的对答,看得身旁的管宁和酒儿两人是一头雾水,可是一个不屑问,一个又不敢问

    徐峥对高句丽的谋划定的极早,俆志一直耳有所闻,就连日前徐峥主动讨要郡守印绶,和自己今日着郡守官服前来,也都是谋划中起手的一部分,只是没想到战事会来的这么快

    “既是如此,为父也没什么好嘱托你的,这‘私自统兵,擅起战事’的担子就由为父来担,峥儿你大可放手施为”

    “谢父亲成全”

    灭国之战不比私下摩擦劫掠,徐峥在辽东虽然行的就是割据一方以待天时的策略,可是要想顺利吞掉一个番国,非得要一个拓土开疆的大义名分不可

    否则届时朝廷不依,颁下了斥责退兵的诏书来,徐峥到时候可以不理,可是一想高句丽遗民拿着朝廷的诏书和自己打治安烂战,恶也恶心死了

    所以由名义上的郡守俆志出面,要的就是把法理上的程序走完,赢了就是开疆拓土之功,不信朝廷不要,至于郡守是否有发兵征伐之权嘛

    东汉可不是西汉前期,五十人以上的军事调动都必须有皇帝的旨意,在裁撤都尉由郡守兼之后,本就是将‘统兵权’(管理)下放

    而黄巾之祸时,朝廷无力制衡,表明上是复起‘党人’由卢植,皇甫嵩及朱儁各领精锐征剿,可是数条战线上的汉军在首战之时并未得利

    直到以曹操,孙坚,刘备等为代表的各地豪强大小武装下场,在整个地主豪强阶级得到了朝廷默许,有了‘发兵权’(征伐)之后的疯狂镇压下,黄巾才处处失利,首尾不顾被各个击破

    而兵权这个东西就和规则一样,你打破容易,重建可就呵呵了

    宋朝能有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可那是开国皇帝大功德在身,而连朝政都要寺人帮助,才能制衡外戚士族的刘氏天子能比得了?

    就算他能有穿越者附体重生,能秒天秒地秒空气,可是早死也是原罪啊,不仅没有平稳的将皇权传续,还变相引来了董卓等边将入京,粗暴的将一切固有秩序与传统打了个稀巴烂不说,以至于后来曹氏代刘时,已经没有任何一股正面力量能出面来挽救岌岌可危的刘氏江山了

第53章 男儿行() 
汉之所以强亡就是在于此,皇权的交接出了岔子

    而作为时代的选择之一,曹老板或许在起兵之初是真的想挽救汉室,可是当他发现竖子不足与谋,只能选择以征伐挽救天下人时,也注定了他曹操将成为加速刘汉死亡的主要推手之一

    “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时正值赤壁新败,士人阶层皆借此大肆抨击,曹操借让县自鸣本志令说出此话为堵众人之口

    纵观当时事实,也确实如此。故此文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得到了士人阶层的认同,甚至包括了不少保皇派

    可是当时就连曹操本人也未必能意识到,灭亡刘氏根本就毋须诸王蜂起,只需要一个‘魏王’就足矣

    “女儿见过父亲”

    望着眼前梳起了妇人坠马髻,对着自己盈盈一拜的养女,霎时儿子娶新妇,女儿初嫁人的两种感情掺杂在一起,让徐志也是百感交集,牵着酒儿的手走到一边去

    “丫头不会怪为父狠心吧”

    “怎么会要不是父亲将女儿捡了回来,视如己出抚养长大,女儿”酒儿努力抑制,好不容易才忍住没哭出声来

    “女儿怎会看不出来父亲的安排,哪有妾室与男君共饮合卺酒的道理”

    “也是为父心急,仓促发出家令之后,才听到峥儿的心意是娶你为妻,可眼下战事又起,只能委屈了你连喜宴都没办,待峥儿回来,我们再补上”

    酒儿摇了摇头“只要能留在父亲和徐郎身边,女儿就知足了”

    远远看着父女俩在互诉亲情,徐峥也触景生情,想起两世的父母来,尽管全身披鳞挂甲,也不由自主的想伸手拭去眼角的鳄鱼泪来

    可是才刚刚抬起手来,就被管宁鹰爪扑击般一把钳住

    麒麟臂的力道,竟恐怖如呸呸呸

    该说管宁不愧是汉代的儒学士子,不仅精通射,御这两项相当考验臂力的技艺,还曾学过技击剑术,徐峥一时竟然手臂发麻,挣脱不开了

    “老师痛痛痛求饶恕求放过”

    “你个浪荡子,在为师面前装什么装”管宁说完用力一拽徐峥,自己也跟着向前一步凑了上去低声呵斥道

    “为何又要亲自领兵出征,你当真不要命了”

    “老师容禀,真的是时不待我啊,只要峥每多努力一天,天下就能早一天太平,还请老师成全”徐峥放大话揽天下为己任,华夏文人就吃着一套,百试不爽

    “迂腐,这天下苍生你区区一人又担得了几何?再如此倔强,不肯安心修养,为师就将你咳血之事说给你父亲和酒儿知晓,看他们成不成全你”

    说谎果然是要付出代价的,父母诚不欺我

    “老师安心,还请听学生解释,此战峥筹划已久,只是一直苦于无征伐之将替峥领军,才搁置至今,说来还要谢老师吉言,昨日峥才得到消息,那征伐之将已经在来辽东的路上了,此番正是要南下和他汇合,到时候峥只需坐镇中军,由他先登冲杀在前即可,峥的身体无碍”徐峥的一番话,属实度高达九成九

    “你当真没有诓骗为师?”管宁将信将疑,世上哪有如此巧合之事

    “老师若是不信,可随峥南下至平郭,那征伐之将正由青州渡海而来,到时候由峥亲自为老师引荐”

    “哼,此战结束之后,为师要详阅你此番出征的所有的战史记录,若是有一处和你今日所说的对不上的话”

    管宁放开了徐峥的手腕狰笑道

    “为师就亲自下场,悉心教导你几手剑术”

    “战史啊”

    徐峥治军严谨,军中的文书除了记录战功外,最重要的就是如实撰写战史,而且严禁春秋笔法,和似是而非的用词遣句,要的就是一个详实,好作为战例以供军官组织培养学习,知得失,明胜败

    毕竟古典时代名将什么还是要靠天赋,徐峥只希望手下的军官能善于总结战例,不求一战封神,但求不要在同一个坑里摔倒两次

    “峥儿这小子素来厌学无礼,日后幼安教导起来可千万手软不得啊”

    父亲俆志与酒儿叙话完毕,一道走来看见终于定下名分的师生俩,莫名有些剑拔弩张的感觉

    表面上是为管宁张目,实则是为徐峥开口解围

    “使君放心,宁一定因‘材’施教,好好教导令公子”管宁抬手行礼,举手投足浑然天成不愧是儒学礼仪大家,让人丝毫挑不出毛病来

    “幼安又来了”俆志上前亲昵的挽起管宁的手往襄平城的方向走去,一边打眼色,示意徐峥和酒儿后面跟上

    “我这使君当年在雒阳是如何光景你又不是不知道,何苦天天挂在嘴边,真是羞煞我也”

    酒儿自以为计得,欢快的上前挽住徐峥的臂膀,可是正要往回走,却感觉到自己的郎君立在原地任由自己如何牵引都纹丝不动,心中一紧小心翼翼的开口试探

    “郎君,难得父亲与幼安老师亲至,不如就在耽搁一天,就一”说道最后隐约已经带上哭腔了

    “嘘”只见徐峥一声口哨,原本与马车一起候不远处的坐骑,打着响鼻迈开四蹄就朝着徐峥跑来,这下不仅酒儿止住了眼泪放开双手,连走在前面的俆志和管宁也停住回过头来

    待徐峥持缰上马后,低头看着泪眼婆娑强忍着眼泪的酒儿无助的站在身前,心中不忍,紧夹马腹靠着腰腹的力量俯下身去,用力一吻

    待狠狠的索取一番后,酒儿才放开揽着徐峥后颈的手臂,眼中已经不复之前的无助,有的只是坚定的守候

    “小君在家中稍等,夫君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重新在马上坐定的徐峥驭马退出几步后,突兀的举起双手,狠狠一拍,清脆的掌声立刻响起,在这旷野里肆意回荡

    还未得反应,数息不到徐峥又是一拍

    “啪”只是这一下仿佛唤醒了洪荒巨兽一般,原本列队静候的百余名骑士齐齐的长枪拄地

    “嘣”口中亦是狂啸起来

    “吼”

    接连几下,徐峥越拍越快,骑士的回应也是越来越急

    “啪啪啪”

    “嘣嘣嘣”

    “吼吼吼”

    “男儿行,出发!!”

    徐峥引缰勒马

    众骑士催马跟上

    “男儿行,当暴戾。事与仁,两不立。

    男儿事在杀斗场,胆似熊罴目如狼”

第54章 工匠(将近三十多个小时后再度更新,还没放弃的书友辛苦了)() 
一路南下,重新恢复到战时机制的百余名骑士在徐峥的带领下,虽然没有辎重拖累,还放弃了重装武备只做突骑兵装备

    可是由于没有额外的马匹轮换仍旧是以平常的速度行军,临近日落都还未到南下平郭的必经之地,也就是老家新昌县

    在行至后世的鞍山地区,下令就地驻扎的徐峥,走进一处半空置的大型武库,虽然打理的仓促但过夜绝无问题,来到已经升起火焰的篝火处一边取暖卸甲,一边问道

    “传令给掌旗的口信可有送出?”

    随行的掌旗队骑士在帮助徐峥卸下铠甲后放在一旁回答到

    “回都尉,传令骑士一早就派了两拨出去,襄平驻地也留有口令,只要掌骑能得到消息相信一定能按时在平郭与我们汇合的”

    “也罢”徐峥扭头,此时一位矮壮的中年人正拱手候在一旁的,借着火光能清楚的看清一双骨节粗大,布满老茧的大手

    “此番也是走的太急,劳烦工曹安排食宿不说,峥这钱缗子的诨号也是被破了功啊”

    徐峥在很久以前系统激活之初就发现,凡是被系统托管的工坊设施,自己前去巡视,只要不是瞎指挥打乱生产工时,往往会有一至两成的效率提升,要是能再分发点慰问的财货,最高可提升三成左右,当然过犹不及,无论次数还是总量超过了一定程度,效果就不明显了

    领导慰问什么的果然是老传统啊,又有系统辅助,火候掌握恰当好处,不会出现多一份浪费,少一分白费的结果

    所以只要无战事,徐峥最大的爱好就是四处巡视撒钱,加快种田进度,就凭这点,政治属性拔群啊,而钱缗子的诨号则是因为,汉代的一千钱不是宋时贯,也不是清朝的吊,而叫缗

    “都尉又在取笑人喽,此地一切本就是都尉的产业,老朽有幸能从一匠作被升为管事,说是都尉的附徒家匠都不为过,如今刚过了考核升为工曹,月俸禄米又加了一成不说,年节还有糖酒,若是仍旧厚颜讨赏,非被人砸了手艺不可”

    被称为工曹的匠作本是一普通匠人,是被系统发掘,徐峥亲自派人寻来,少有的技术管理双特性人才

    在经年积累功劳核实后,被提拔为管事,作为徐峥扁平式工业生产管理的代表人物,如此总好过外行管理内行吧

    而工曹其实并不是官职,而是徐峥捣鼓出来的职称之一,珍稀度堪比传说中的老八级钳工,朝廷少府“大匠”般的存在

    一般能入系统法眼的匠人都作为“匠”被辽东公府登记在案,相比明朝时的贱籍,在徐峥这里都是被当宝贝哄着,只要每年技术考核和工作时长达标,一律吏员等级的禄米奉上。

    而以米代金不仅是华夏古代的固有惯例,连汉代的官员级别都是按粮食“石”划分的

    而且“匠”大多都是手艺傍身,就算不在徐峥的作坊里做工,也以家庭作坊模式接辽东公府的订单,徐峥可是按质给钱,等闲饿不着

    而到了工曹一级,徐峥按照的可是三百石的县丞在给俸禄,就这还没算作为管事的工钱

    而且若是让中原士人得知辽东给匠作发“月俸禄米”,非得用笔杆子骂死徐峥不可,这可是文人士大夫作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独有待遇,怎可授予一匠作?

    而历朝历代皆是重道轻器。匠为末业,匠役至微,明之以前匠人少有话语权,被主流社会所排斥,更不用说著书留名了。

    有关工匠的传记,由史册所载的,屈指可数,大多可散见于文人笔记中。以名人轶事方式传播开来

    就算到了士农工商的明朝,若是徐光启,赵士祯一般由文士科举出生爱好技术,还算是自己人,最多骂上一句“喜善奇淫巧技”,若是工匠出身入仕,非生撕了不可

    嘉靖年间,还是本家人,徐杲以木匠官拜工部尚书,这在工匠史上空前绝后。

    当时永寿宫重建,史书称徐杲“四顾筹算,俄顷即出,而断材长短大小,不爽锱铢。”

    施工时,嘉靖帝就住在旁边一个宫殿,却没有听到一点斧凿之声,也没有浪费一丁点建材,不到3个月而新宫告成。

    而嘉靖36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徐杲历经4年重建完工

    如此效率,徐杲的才能,的确是传统吟诗作赋的文人士大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