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成美男子 >

第98章

穿成美男子-第98章

小说: 穿成美男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昌宗手疾眼快的接住,顺手卷好,寻机出声道:“陛下息怒,陛下莫忘了这是您最喜欢的书卷,若是砸坏了,心疼的不还是陛下吗?”

    说着,主动帮女帝陛下把砸下来的书卷、笔墨纸砚等收起来,整齐的放回御案上。一边收还一边有些可惜,这么好的笔墨纸砚,居然就这么砸了,好可惜。

    女帝陛下正生气呢,看他那样子,迁怒道:“捡东西便捡东西,你啧啧什么呢?”

    张昌宗捡起一块被砸掉一块的墨锭,一脸肉疼的道:“陛下,末将是可惜呢。这上好的宫墨,就这么被陛下扔了!这等宝贝,陛下不要可以赏赐给末将啊,末将挺喜欢的。”

    女帝陛下瞅他一眼,理也不理地上跪着的俩儿货,满脸不乐意道:“朕的东西,想砸便砸了,要你多嘴!”

    “喏!不说了!”

    张昌宗做了个闭嘴的动作,然后,动作熟练的把捡起来还能用的墨锭、毛笔,缺了一角的砚台,全都整齐的收起来,然后朝上官婉儿甜笑:“师父,借手绢用用。”

    上官婉儿疑惑的看他一眼,还没说话呢,女帝又骂道:“你要手绢作甚?”

    张昌宗理所当然的道:“回陛下,用手绢做包袱皮,把这些陛下不要的垃圾全都捡回家去,废物利用也挺好的哎呀!陛下息怒,您怎么又开始砸东西了?砸到末将不怕,但是,累到陛下就不好了。”

    上官婉儿白徒弟一眼,也跟着劝道:“就是,陛下,六郎那等皮粗肉厚的小子,您砸再多东西也不会疼不说,转眼他还能厚着脸皮把陛下砸的东西带回家去。”

    张昌宗故作惊讶:“师父,您知道就好了,干嘛说出来呢?您这么一说,陛下还会砸吗?您这是影响徒弟收集宝贝啊!”

    上官婉儿朝他挑眉,笑而不语。这师徒俩儿合伙耍宝,让女帝陛下的脸色和缓了少许,恨恨瞪地上跪着的两个蠢货一眼,厌烦的道:“朕不想看到你们,还不快滚!”

    “喏,侄儿告退,皇姑母保重!”

    “滚滚滚!”

    把两个碍眼的人赶走,看张昌宗还在哼哧哼哧的捡地上的东西,嫌弃地看他一眼,道:“快别捡了,堂堂的羽林卫大将军,居然捡地上的墨锭和毛笔用,朕丢不起人!”

    张昌宗从善如流的停下,顺着杆儿就爬:“是吗?既然陛下觉得丢人,那不如赐些新的予末将,那绝对不会丢陛下的脸!”

    “你这小子!”

    女帝陛下直接被他的厚颜无耻震惊了,气乐了,白他一眼,挥手赶人:“你也赶紧走,莫在这里碍朕的眼。”

    “喏。”

    张昌宗笑嘻嘻地行礼:“陛下,那末将就走了,回家一趟看看老娘和郑太太,待明日再进宫给陛下请安。师父,徒儿走了!”

    朝女帝陛下和上官婉儿分别告别后,张昌宗高高兴兴地走了,然后,他居然没忘记把捡的东西带走,乐滋滋地拿他师父的手绢打了个小包袱,扛在肩头上就走了!

    女帝陛下:“”

    上官婉儿:“”

    君臣俩儿面面相觑了一会儿,不禁齐齐噗嗤一笑,哪里还有方才的郁气与怒火。女帝哼了一声,道:“看看你收的好徒弟。”

    上官婉儿看女帝陛下表情较之方才和缓了好多,不禁大着胆子道:“陛下,那也是您封的好将军。”

    女帝陛下一愣,旋即指指上官婉儿,开怀笑起来。上官婉儿唇边带笑,显然心情也不错。君臣俩儿笑了一会儿,女帝陛下收敛笑容,揉揉眉心:“两个憨货,只会给朕找麻烦。”

    上官婉儿柔声道:“让陛下费心了。”

    女帝点点头,道:“好在张九节、杨玄基等众将还有几分本事,没让那两个憨货把大好的局面弄丢,朕不过是让他二人跟着去混些功劳好封赏,以堵群臣的嘴巴,好让天下知晓,我武家也是有将才功臣的,结果,这两个憨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区区契丹残部也打不过!”

    上官婉儿劝道:“陛下,好在大局来说,契丹经此一役,已无余力再反,孙万荣也被杨玄基将军斩了首级,想来辽东边境经此一役,又能安稳数年。”

    女帝昂然道:“自朕登基以来,对外征战,吐蕃也好,契丹也罢,皆胜多败少,安西四镇在高宗时丢掉,朕又命人夺了回来,总算不负天下。唯一可恨者,突厥也。”

    上官婉儿看女帝一眼,柔声劝道:“陛下,您刚从九成宫回来,途中舟车劳顿,为龙体计,还请陛下息怒,且先安歇才是。”

    女帝陛下叹了口气,道:“罢了,突厥一事还需从长计议。说来,你那宝贝徒弟这羽林卫大将军做的不错,朕今番回宫较之往日已舒坦许多,这都是六郎一路计划周详之功劳,你和陈伯玉一文一武,倒是教了个好徒弟。”

    “陛下过奖,奴如何敢当?六郎能有今日,也有陛下爱才教导之缘故,奴不敢居功。”

    上官婉儿恭敬的说着。女帝陛下摆摆手,若有所思的道:“朕记得,陈伯玉先前随攸宜出征,如今攸宜回来了,陈伯玉也当回来了吧?”

    上官婉儿想了想,道:“回陛下,奴记得陈伯玉先前入了武将军麾下做参谋,如今武将军回朝,陈伯玉当也回来了。”

    女帝陛下缓缓点头,没再说话,也不知心里如何想的。上官婉儿心头一动,明日六郎进宫,须得提点他两句才是,此番陈伯玉是福是祸,就看他这趟在军中的表现了。

第203章 家人团聚() 
张昌宗从宫里出来,直接驱马回家,家里就老娘和郑太太在,这俩老太太每天就围着他打转,他出去这么多天,不知会怎么挂念他呢,得赶紧回去,让俩老太太稀罕一下。

    张家自三年前就实际意义上的分了家,当然,对外依然是一家人,没有分户,共同进退,分的只是经济。

    张昌宗书坊经营的不错,上交一半,留手里一半,基本用不到什么钱,攒了些后,与薛崇秀一起游说太平公主,合伙在长安、洛阳、扬州三地开货栈,张家不止脱贫,还踏上了富豪的行列,然后,分红的第一年,张昌宗给老娘拖回去一马车的铜钱!韦氏和当家的大嫂都快被吓傻了,从来没见过那么多钱!

    等张昌宗说清楚,知晓那是他的分红后,两人开始兴奋了,偷偷摸摸地买了不少地,长安附近的,洛阳附近的都有,还有房子,长安城里的,洛阳城里的。可等第二年,张昌宗搬回更多的钱的时候,大嫂刘氏回过味儿来,主动向韦氏提出让几兄弟把经济账分开,各房立各房的。

    大嫂刘氏不愧是韦氏选的宗妇,没什么大的见识,但是,有原则,持家公正。张氏多子,人口众多,除了最小的六郎张昌宗,五郎张易之也在满十六后娶了媳妇儿,为兄弟间长久的和睦计,韦氏犹豫了几天,终是同意的刘氏的提议,请了张梁客和张鲁客来见证,分家不分户。

    张昌期是长子,要继承宗庙的,自然是按照时下的习俗,继承了大半家产。长安原先的院子便给了他。

    张昌宗自己能挣钱,除了意思意思的要了个庄子,别的家产都没要,自己另外攒钱买房买地,别的全给了二哥、四哥和五哥。

    韦氏在幼子张昌宗成家之前,她还得跟着张昌宗帮着操持家事,总不能让郑氏来操持。等张昌宗成家后,韦氏再归由张昌期奉养,可谓皆大欢喜。

    张氏子弟在常年一百二十遍背书大法的摧残下,个个身体倍棒不说,读书也读得不错,唯一的遗憾是,大多没什么作诗的天分,写出来的诗大多差强人意。然科举重诗赋,无奈之下只好走了明经科的路子,倒是十个里能得中的竟然有七八个,剩下的两三个都是拎着棍子在屁股后面追也读不进去书的,那也就没办法了。

    这么多年,在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有意照拂下,张家子弟们混地还不错,最精明的张昌仪谋了个外州的缺,跑南方做刺史去了,算是张氏家族除张梁客外,品级最高的人,当然,那也是在张昌宗没做羽林卫大将军之前的事儿。

    张梁客从吏部调到了工部,荣升侍郎,迈入实权官员的行列。张鲁客去了卫尉寺,少卿之一;张洛客依旧在渭南镇着;张昌期接了长安县的县令一职,留守长安,张同休去了光禄寺,任主簿;张易之刚成了亲,在准备科举出仕。

    文字辈的,全被张昌宗扔出去外放县令,凡是出仕的,都被张昌宗扔出去做县令去了,全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免得留在京里徒然虚耗时光,小孩子就是要摔打才能成才,留在京里过安逸生活是无法成长。

    虽说都是为了各自的前程,但一大家子也因此分散各地,难得团聚一次。平日里,张昌宗在哪里,韦氏便跟着去哪里。这一次,韦氏荣升诰命夫人,接了封赏的圣旨,韦氏便使人给张昌宗去了信,说是想借机把子女们都叫来聚一聚。张昌宗自然是没有不同意的,特意让母亲使人去把三姐也请回来。

    当年,三姐嫁人后,便随着姐夫去外地赴任,这么多年,也没回来过。韦氏年纪大了,虽然没说,但张昌宗也看得出她心里挂记唯一的女儿,希望这次三姐能回来。说实在的,张昌宗已经不记得他那便宜三姐长啥样了。

    把马甩给门房,张昌宗径直往后院去,人还没到呢,声音就先进去了:“阿娘,郑太太,六郎回来了!您二位有没有想我啊?”

    笑嘻嘻地进去,偌大的堂屋里,首位坐着韦氏,郑太太并没有在,韦氏旁边有个妇人,正笑吟吟地望着他。

    张昌宗眼睛一亮,立即就跳过去:“大嫂!您哪天到的?来几天了?好久不见,您有没有想小弟啊?”

    大嫂刘氏几乎把他当儿子一般养大,所有嫂嫂里,张昌宗与大嫂的情份最是深厚,见了她是真的欢喜,打心眼儿里高兴。

    刘氏“噗嗤”一笑,扶起行礼的张昌宗,笑道:“怎地不是说你想我了,而是问我有没有想你?可见这嘴甜喜欢讨口头便宜的性子还是未改。”

    张昌宗笑嘻嘻地道:“当然不能变,变了阿嫂岂不是会不习惯?如今这样,阿嫂看了说不定会亲切些,一如过去那般疼小弟。”

    “你呀!”

    脑门上被点了一下,刘氏满目慈爱的打量他,表情欣慰:“长高了,也长壮了,难怪是做大将军的人了,你打小阿嫂便知道你会出息,如今可不是出息了!真好!”

    看她是真的为他高兴,张昌宗心里也暖暖地。当下也不管别的,直接喊人搬了个小坐榻来,坐到母亲和大嫂的腿边,仰头问道:“二嫂随着二哥在外地,肯定回不来。四嫂和五嫂呢?来了吗?还有三姐呢?可来信说何时会到?”

    见堂屋里就韦氏和刘氏,不由问道。韦氏笑看着两人说话叙旧,只一双眼细细地打量着归家的儿子,见他一切安好,方才没多说,只是笑道:“你四嫂和五嫂今晨刚到,为娘让她们先去安顿,你三姐估摸着明天到,快了。你呢?看着倒是瘦了些。”

    张昌宗摸摸脸,有些一言难尽,明明觉得自己身上的肌肉都更壮实了些,他娘还是觉得他瘦,有一种瘦叫妈妈觉得你瘦。

    捂脸。jpg

    哄着老娘和许久不见的大嫂说了一会儿话,然后从韦氏处出来,转到郑氏处——

    “郑太太!”

    郑氏正低头摆弄花草,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脸上挂着淡雅的笑:“回来了?看你这活蹦乱跳的样子,看来我也不用问你是否安好了。”

    张昌宗笑着摆手道:“太太不用问这个,您只需要问我在外面有没有想您就成,顺便也可以说说您在家有没有想弟子我,不矛盾的。”

    “厚脸皮!”

    “我摸过了,不厚!”

    郑氏嗔了一句,面上的笑容又深了两分,就着侍女端来的水净了手,任由他扶着胳膊,一起回屋。回来就好,平时在家嫌他闹腾,他若是不在,这家里安静地有些空荡,还是回来好。

    张昌宗低头打量老太太,她年纪比韦氏还小几岁,只是往年在掖庭宫受过苦,看着更老相些,头发全白了,身体也不如韦氏。

    张昌宗每次外出都挂心着,这次回来,眼见着老太太又瘦了些,不过精神头倒是还好,问了一句:“太太,您是不是又吃不下饭了?要乖乖吃饭啊,不然,等我娶了媳妇儿,有了孩子,谁帮我教孩子?”

    郑氏失笑,白他一眼:“说你是厚脸皮还不承认,谁家未成婚的小郎君说起娶妻生子会如你般连脸都不红一下的?”

    张昌宗理直气壮:“我这叫憧憬美好未来,既然是心里想的,为何要脸红?那不是矫情吗?”

    “胡说!”

    郑氏就着他的搀扶坐下,拍拍他胳膊道:“我这里你不用操心,我会照顾好自己,这几日你家里来人多,难得聚一聚,多陪陪她们,知道吗?”

    “嗯,知道!太太放心吧,弟子心里有数,对了,我带了些鲜果回来,让阿喜给太太做成水果捞可好?这个酸酸甜甜的吃了开胃。”

    一副献宝的语气。郑氏又是一笑,颔首:“可。”

    “我的心意,太太可要多吃些。”

    “知道了,你这啰嗦的孩子,快去吧,先把家人安顿好再说。”

    郑氏催促着,张昌宗才不管,又缠着她说了一会儿话,哄得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才转身出来回自己院子,洗漱一番后出来,迎面遇上一个高挑修长,形容俊美的少年,那少年见了他立即就是一笑:“六弟!”

第204章 郑氏威武() 
“五哥!”

    雷德森杰特们,这少年不是别人,就是张易之,十九岁的张易之,未来众多女性心目中的男神,初具雏形。张易之去年刚成了亲,如今正是新婚燕尔之时。

    张易之随着李钦让在长安,张昌宗在洛阳,兄弟俩儿自去年成亲时见过便又分隔两地,已经差不多一年没见了。

    “先生好吗?有没有给我们再添个小师弟或是小师妹的?”

    两兄弟一起往书房走,一边走张昌宗一边笑问道。张易之无语的看他一眼,道:“你这话也就是在我面前说说,要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