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成美男子 >

第97章

穿成美男子-第97章

小说: 穿成美男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昌宗意外的道:“陛下何以知晓?”

    女帝陛下只是微笑,朝他招手,示意他靠近些,然后理所当然的道:“经你昨日那么一出,羽林卫当已被你降服,你这大将军一职方算坐稳。既然坐稳了,自然也该履职了,这有何难猜的!”

    张昌宗心服口服:“陛下智慧如海,什么都瞒不过您,末将佩服。”

    “且莫再说这些哄人的话,把你的驻防图拿来朕看看。”

    “喏。”

    张昌宗把驻防图交给莫成安:“劳烦莫伯伯。”

    莫成安笑得一脸和煦:“六郎客气,请稍待。”

    女帝陛下展开驻防图,看了一阵,又招手让张昌宗过去做解说。张昌宗自然不会拒绝,规矩的过去跪坐好,就着他的图,一一给女帝陛下解说,务必以浅显简单的话语解说清楚他的意图,好让女帝陛下理解他的用意。

    女帝陛下听他解说完,略作沉吟后,立即果断的道:“既然六郎已经有了主意,便按照你的意思去做便是,你是朕亲手教出来的,好好做,也好叫天下人看看!”

    “喏,陛下放心,六郎定会尽心尽力。”

    女帝陛下颔首,一双眼在张昌宗身上转了一圈,突然道:“把手伸出来朕看看。”

    张昌宗莫名,不过还是依言伸出手。练武人的手一般都不好看,关节较常人粗大些,手上茧子也多。何况,张昌宗还额外修习了射箭,还有长年累月的书法练习,手上的茧子更多。

    女帝陛下去拉他的手,张昌宗吓得下意识的就是一缩,惹来女帝陛下的嗤笑:“在朕面前,你有何害羞的?”

    张昌宗想说并不是害羞,但最后也只能忍了,任由女帝陛下拉着他双手看了看,眉间皱起一道竖纹,道:“朕昨日便在想,你能有那般本事,定是经过苦练的,今日看了你的手,才知其中艰苦。”

    张昌宗嘿嘿笑道:“多谢陛下关怀,不过,自己喜欢,倒也不以为苦。”

    女帝只淡淡一笑,没再就此多说,只是道:“羽林卫朕已全盘交予你,你有何想法尽可大胆做来,不用管旁人的想法或是主意,朕予你支持和依靠!”

    “喏,定不负陛下厚望。”

    有了女帝陛下的支持,羽林卫又是她老人家的私军,加上张昌宗凭本事挣来的神勇形象,他在羽林卫中所作的改革,倒也顺风顺水的做起来。

    一切步入正轨,酷暑已过,也到了回洛阳的时候。羽林卫要护卫陛下回洛阳,张昌宗身为统帅,自然要肩负起行营、护卫等职责来。他有前世的经验,又有行家教导,加之自身深厚的文化功底,做起来自然更加得心应手,一切调派得井然有序,忙中丝毫不见乱,倒让一旁冷眼旁观的人大点其头。

    “六郎!”

    张昌宗骑马巡视队伍行进的时候,路过太平公主车辇旁,被公主义母叫住。张昌宗伏在马上弯腰低头:“义母有何吩咐?”

    顺着掀起的布帘子往里看,薛崇秀与她母亲同乘一辇,看他望进来,朝他展颜一笑。张昌宗被看得也跟着傻笑:“秀儿妹妹,车里热吗?有什么想玩的没?我派人给你找来。”

    薛崇秀摇摇头:“不用,我乘车哪里比得上六郎哥哥你骑马辛苦,叫人给你备着,待晚上泡个热水澡,不然回神都后只怕要受罪呢。”

    “嗯!”

    张昌宗得女神妹妹关怀,自然只有高兴地,哪里还会反对。太平公主冷眼看两人说话,从车辇的小桌子上拿过一个还挂着水珠的果子,递给张昌宗:“看你顶着大太阳来回巡视,叫你过来喝口水,吃个果子解解渴。”

    张昌宗笑道:“谢义母赏,那六郎便不客气了。”

    说着,接过果子就是一大口,也不走开,就驱马跟着太平公主的马车并排齐驱,三两口啃完果子,又喝了一大碗递过来的凉茶,然后朝母女俩儿告别,又继续履职去。

    也不知是不是太平公主开了坏头,还是女人就是这样,自今天被太平公主投喂了后,接下来几日,不止太平公主,他的婉儿师父和女帝陛下,看天气炎热的时候,都会唤他过去,不拘是水还是新鲜果子,每天总会给他投喂上一两个,搞得张昌宗晚上摸着毫不干燥,丝毫不见黑的面孔暗自发愁——

    莫不是水果吃太多补得太水灵的缘故?不说其他,只看外表,这小白脸子是坐定了。这天生不易晒黑的肤色,也是不科学。

第201章 听说春天快来了() 
“明日六郎就能到洛阳了吧?”

    又送走了一拨客人,韦氏终于得空休息一下,在大儿媳刘氏的搀扶下坐到座榻上,顺口问了一句。

    刘氏道:“按行程算,明天一早就能回到洛阳了。阿家可是想六弟了?快了,他就快回来了。”

    韦氏叹道:“再快又能如何?若是以前,回宫当日就能回来,如今他做了羽林卫大将军,总要把差使安排好才能回来,也不知需要几日。”

    刘氏安慰道:“阿家先前已使人送了信去,六弟看到便是明日无法回来,也会使人回来禀报阿家您的。”

    这也是!六郎那孩子素来孝顺。韦氏欣慰的点头,刘氏看她心情不错的样子,想及来时亲家母的请托,心里转了两转,道:“阿家,说来六弟翻年便十六了吧?他的亲事阿家还未留意吗?”

    韦氏道:“怎么会没留意?我从去年便想着要开始相看了,但是他郑太太那边和宫里的上官修仪皆劝我暂缓,说六郎读书有成快下场科举了,莫若等他科举结果出来再相看也不迟,届时,定能说上一门名门淑女。我想着,她二位怎么说也比我有见地,六郎年纪也还小,缓一缓也无妨,便不曾相看。谁知这小子如今倒是让我措手不及!”

    说着,不由骂了张昌宗一句。

    刘氏几乎把小叔子当儿子养大的,闻言不禁有些遐想:“阿家,郑太太那边莫不是想与六郎说个郑氏女?”

    眉宇间神情有些亢奋。

    郑氏女?!

    韦氏一听,先是一喜,想及郑氏,突然清醒过来:“莫胡说。荥阳郑氏女天下间只要是出色的男儿人人皆想娶,然清贵如五姓七宗女,便是天家也不可得,又哪里会嫁给我们这种毫无根底的小门小户!快别乱想了!”

    刘氏一想也是,对她们来说,张昌宗这羽林卫大将军已经是难得的富贵,但对五姓七宗来说,既谈不上难得,更谈不上清贵,怕还会嫌弃是军中莽汉。

    婆媳俩儿齐齐叹了口气,使劲儿的掐灭不该有的幻想,刘氏问道:“阿家有无中意之人?”

    韦氏道:“我中意又有何用?若臭小子不点头,便是他郑太太和宫里的修仪答应了,只怕也是不成的,臭小子主意可正了。”

    说起这个,婆媳俩儿又是一叹,心有戚戚的点头。张昌宗别看平时笑眯眯地,看似开朗和气,然而在那幅笑面孔下却是一副不受人摆布的性子。犹记得他十岁那年,直接带人拖了一车钱币回来,直接把一家人吓了一跳——

    那是婆媳俩儿第一次见到那么多钱!

    韦氏和刘氏不过是妇道人家,再精明也见识有限,那么一车铜钱摆在面前,吓得连睡觉都不敢,又不好声张,只好拉了张昌期来,三人一块儿审他。结果审了半天,除了得到一句“这是与太平公主合伙做事分的红利”的话外,什么也没审出来,反而被他七说八说的,安心的数钱去了。

    刘氏还记得,那天她和婆母、丈夫三人一起,坐在库房里,一脸兴奋的数钱,数完了才想起要审问的事情,结果自然是什么也问不出来。

    后来,张昌宗拿回家的钱越来越多,问了几次都会被他顾左右而言他,莫名其妙的把话题引到别处去,等醒悟过来,基本上话题也拉不回来了。

    次数多了,三人也明白,张昌宗若是不想说,他们便是问再多也无用。终归,张昌宗心里是记挂着家人的。他即便学业再忙,也没忘了督促五郎和侄儿们读书上进,时不时的还会弄些好看的首饰珠钗回来赠予家里的女眷。前些年,二叔家招婿,张昌宗居然还亲自出马考校对方人品,选出来的人,便是二叔、二婶也是赞不绝口的。

    这样的六郎刘氏一顿,在她眼里是顶好的,打心底里说,她觉得便是郑氏女也是配得的,只是,若是六郎不喜欢,郑氏女也是无用的。

    在心里转了一圈,刘氏道:“不瞒阿家,儿媳动身来神都前,文阳的岳母曾请托我说,她娘家有一侄女,人品相貌样样出众,年龄也可与六郎匹配,阿家可愿见见?”

    “文阳的岳家?我记得是京兆杜氏吧?”

    韦氏心头一动,问了一句。刘氏点头:“正是。京兆杜氏虽比不得五姓七宗清贵,却也是名门,说的是杜氏正房的嫡女,看重六郎的才貌,故而请我问问。”

    韦氏不禁有些意动:“京兆杜氏的嫡女也是难得的名门淑女了,待六郎回来,我与他说说。”

    神都张宅,韦氏与刘氏正为张昌宗的婚事操心,同样的对话,在驿站的房间里,也在上演,只是,对象换成了太平公主和张嬷嬷。

    着小丫头们服侍着主子泡了个热水澡去乏,让主子趴着,给她按捏肩颈松筋骨,以祛除连续数日乘车带来的疲乏。

    眼看着快回到神都了,有一桩事情,张嬷嬷想了好几天了,犹豫了一下,开口道:“殿下今日的小菜吃着可还爽口?”

    太平公主趴着没动,懒懒地道:“还成吧,这趟回程的膳食倒比往日顺口些,是嬷嬷特意交待的?”

    张氏一笑,道:“殿下可夸错人了,非是老奴交待的,而是六郎特意着人先行准备的。六郎知道去时途中的饭菜不合殿下胃口,回来之前,特意使华为小哥来向老奴打听殿下的口味,提前让人嘱咐了沿途各州县,着他们特意按照殿下的口味准备的。”

    太平公主颇感意外:“竟是六郎特意交代的?难怪我说沿途这些人怎么便机灵了,原来是六郎的功劳,不枉本宫往日那般疼他。”

    说着,眼里浮现出几缕笑意,笑完了,扭头瞥了张氏一眼,道:“嬷嬷往日可不是喜欢替人表功的人,突然说六郎的好话想说什么?尽可直言便是。”

    “喏。”

    张氏应了一声,话头在嘴里转了几转,还是直言道:“殿下,六郎翻年便是十六了,如今他又出仕做了羽林卫大将军,神都张宅的门槛怕是快被媒婆踏烂了!”

    太平公主不语,只是却不再趴着,而是缓缓直起身子,浑然不管滑落的衣衫,嬷嬷连忙眼疾手快的给她披上,遮住欲泄的春光。

    太平公主任由张氏给她披好衣裳,若有所思:“只是我看着,六郎似乎尚未开窍。”

    张氏一怔,顿感惊奇:“六郎今年十五,明年便十六了,还未开窍难道是尚未长成?”

    太平公主白她一眼,道:“谁家十五六的小郎还会未长成的?听阿韦的话头,应已长成,只是于情事上却未有开窍的迹象。”

    张氏不解。太平公主顿了顿,道:“这两年,阿韦在他院中也放了几个美貌的丫头,也不见他对谁动手。每次进宫,因他长成那样,朝他抛媚眼的宫女也不乏其人,可也不见他对谁稍假词色,行事颇为规矩,大郎像他这般大时,屋里人可就有两个了。”

    主仆俩儿纳闷的互相对视一眼,张氏心头一动,突发奇想:“莫不是六郎的身子”

    太平公主断然摇头,面上浮上几分笑意,道:“大郎曾带他去过教坊司,结果这小子居然被人逗得面红耳赤,狼狈而逃。大郎笑话他,为这个两人还打了一架。六郎的身子应该没问题。”

    张氏奇道:“这身子康健,少年人血气方刚竟能不及于乱,莫不是心里有人了?”

    主仆俩儿对望一眼,太平公主没说话。张氏想了想,道:“殿下,当年大娘与张昌宗于大狱中关在一室内,两京知晓的人不少。大娘也十四了,六郎翻年便十六,为大娘计有些事殿下该提了。”

    太平公主眼睛微微眯了眯,缓缓点头:“嬷嬷提醒的是,此事确实该放在心上了。”

第202章 蠢材回朝() 
“混账东西!蠢材!憨货!”

    张昌宗去到女帝寝殿的时候,迎面就遇上暴怒的女帝陛下。

    沿途走了许多天,女帝陛下终于从九成宫回到神都洛阳,谢绝了出城迎出十里的朝臣,女帝陛下直接回宫。张昌宗身为羽林卫大将军,自然是要一路护送回宫的。

    神都的皇宫是仿照长安皇宫的朝向和格局建造的,女帝陛下的寝殿在北边,羽林卫的驻地也在北边,就在皇宫北门处的林地,是距离女帝最近的地方。

    张昌宗把女帝和婉儿师父护送回宫,又把羽林卫安顿好,打算去女帝跟前问问,若是没事,他想回家一趟,许久不见韦氏和郑氏,他还挺想念二老的。结果一进去,迎面就遇上女帝在发怒斥骂。

    张昌宗被骂得一脸懵逼,愣了一下,看到地上跪着的武攸宜和武懿宗,方才明白过来,那不是骂他。

    女帝鲜少有这样暴怒的时候,这会儿似乎很生气,御案上的笔墨纸砚被她砸了一地,武攸宜跟武懿宗身上都中了招,然而,就算这样也不敢躲一下,只白着一张脸受着,一把年纪了,被女帝骂成狗都不敢动,反而瑟瑟发抖。

    女帝怒道:“孙万荣的契丹兵主力已被张九节打败,所余不过是残部,朕予你二人每人十万大军让你们收拾残部,你二人倒好,一个赔了前军;一个连迎敌也不敢,闻风而逃不说,还弄得百姓天怒人怨!居然还有脸回来见朕?你们怎么不死在外头,省得回京给朕丢脸!”

    “皇姑母!”

    “闭嘴!”

    两人还想哭求,直接被一声呵斥,然后,连桌上的书卷也不曾幸免,又是一阵狂风暴雨般的砸向二人——

    女帝陛下准头略差,或许是年纪大了手力不足,有一卷书卷被扔向张昌宗了!

    张昌宗手疾眼快的接住,顺手卷好,寻机出声道:“陛下息怒,陛下莫忘了这是您最喜欢的书卷,若是砸坏了,心疼的不还是陛下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