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成美男子 >

第89章

穿成美男子-第89章

小说: 穿成美男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平公主顿了顿,道:“不用了,我去看看二郎,今日不要唤人过来,无趣至极,没得让人恶心。”

    “喏。”

第184章 名人() 
“你说,我俩儿还是不是一起的?”

    张昌宗跟薛崇秀一起回小院子练习,箫横放在膝上,也不急着开始,反而板着脸,一脸严肃的逼问薛崇秀。

    薛崇秀眼里带着笑意,停下手里正在定调的活儿,抬眼气定神闲的看着他愤愤不平的脸,颇有赏心悦目之感,答道:“自然是一起的。”

    张昌宗:“既然是一起的,我都被人取绰号了,你知道了居然还不告诉我,这种最后一个知道的感觉,你知道有多糟糕吗?体验真是极差了!”

    薛崇秀歪头看他一眼,眼眸里的笑意止都止不住,脸上便带出笑模样儿来:“小同志不要沮丧,莲花郎便莲花郎,放心,不会有人说你名不符实。”

    张昌宗无语:“薛老师,你重点错了!”

    薛崇秀微微一笑:“夸你好看也不对?”

    张昌宗捂脸:“重点是,人换了,换了啊,我不是张昌宗,不对,我是张昌宗!应该说我这个张昌宗不是原来的张昌宗,芯子都换了,怎么形于外的气质还会一样呢?莲花郎的名头,怎么也不应该安在我身上了!”

    薛崇秀恍然,笑道:“原来你是说这个。难道你忘了你这些年读过的书和郑太太对你的教导了吗?”

    “嗯?”

    张昌宗还有些懵。薛崇秀循循善诱:“你的灵魂、你骨子里的东西,是后世现代人,但是,这么多年,你生在大唐,长在大唐,受的是来自荥阳郑氏最正统的世家公子教导,读的是这时代人人皆在读的典籍,还有,你跟着我学了八年音乐,这些难道还不足以重新打磨你的气质吗?”

    “唉?!”

    张昌宗一脸意外,如果薛崇秀不说,他还真没想过气质这回事儿,讲真,没几个男人会关心自己是什么气质,穿得整齐干净不邋遢就已经妈妈的好儿子,媳妇儿的好老公了(不要问作者君怎么知道的,生无可恋脸!)。

    薛崇秀笑吟吟地道:“你自己大概从未发觉,你前世的经历导致你的气质太过锋锐,常笑着还行,若是板了脸或是生气时,总有种杀气四溢之感,你家那些兄弟和侄儿,是不是挺怕你的?”

    张昌宗摸摸脸,默默回想了一阵,点头:“我认真的时候还真是挺怕我的,鲜少反驳我认真做下的决定之类的。”

    “看吧?在家里都这样,在外间行走的时候,你当如何?总不能让你一直控制压抑自己吧?所以,我想过之后,才怂恿你跟着我学音乐,只希望音乐能柔和你的气质。郑太太大概也看出来了,才会着手对你进行正统的世家公子教育,花费数年功夫,总算让你把锋锐藏于内,变成如今这个样子。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六郎有何不好?”

    薛崇秀笑得眉眼弯弯地看着他,清澈的眼睛里似乎藏着星星,看得人心头乱跳,阿弥陀佛,三年起步,最高死刑,美色惑人,可不能色令智昏啊。

    张昌宗成功的被说(hu)服(you),不过,心里对莲花郎这个绰号还是有点儿膈应,感觉宇宙无敌大帅哥都能比这三个字顺眼,不过,这种吐槽想法可不能说,说了是会被鄙视审美的。

    行卷的诗定下来后,张昌宗除了每日都读书练字、练武、练器乐外,剩余的时间,打猎、打马球这样的玩乐也做得少了,大多把时间花在写文章上。

    张昌宗对自己的优势很坦然,女帝对他确实还不错,他常在宫里行走,虽然名义上是婉儿师父的弟子,但是,他的字、他的文章都是受过女帝指点的。除了朝堂上没带他去过,在宫里,进宫的大臣们都认识他,知道女帝对他的喜爱。

    以他在女帝面前的恩宠,只要他的文章诗赋过得去,基本都不会落第。但是,张昌宗不想那么玩。作诗他实在不开窍,但作赋写文章,他是下过苦功的,又有名师教导,自问不比谁差,自然是要去行卷的,别的且不说,扬一扬文名,让世人都知道,婉儿师父没收错弟子,他有高中的资格,也是对自己这么多年刻苦读书的交待。

    看他认真准备文章,婉儿师父有些不屑,不过,也没多说,只是似笑非笑的看他一眼,问他做这些无用功作甚。张昌宗不求师父理解,继续故我,倒是女帝陛下勉励了他两句,让他好好准备,她老人家等着张昌宗名震天下的一天。

    带着大家温暖(?)的鼓励,张昌宗闷头憋了半个月,几易其稿,终于写出自觉满意的文章来,打算拿去给婉儿师父评鉴一二。

    进宫去婉儿师父居住的排云殿,婉儿师父居然不在,明香留守着,见他来了,告诉他才人去御前侍奉了。看张昌宗似乎不像有急事,还像小时候一样,立即就给他拿点心吃食,哄着他塞了一肚子。

    张昌宗哭笑不得之余,却也体贴明香疼他的心意,顺着她的哄劝,还真把自己塞了个水饱,然后,陪着她说了一会儿话,才转身去找婉儿师父。

    到女帝陛下的大丹殿,女帝陛下正在接见大臣,张昌宗没有冒然请人通报,干脆自己安静地在外面等着,不过,里面的女帝陛下已经知道他来了,直接让人把他带进去。张昌宗进去一看,女帝陛下正在接见的大臣不是旁人,正是狄仁杰唔,老头儿一点都不胖,相反有些清瘦,虽然已经六十多了,但看着还精神矍铄,耳清目明。

    张昌宗是认识狄仁杰的,只是,并没有什么交情。狄老头儿又不是陈子昂那种不按牌理出牌,老头儿持身端正谦恭,张昌宗年岁又小,实在没什么机会套上交情,年纪差导致的交往层面的差距,即便是穿越党也没办法。

    “六郎见过狄公,狄公好。”

    张昌宗先给女帝陛下和师父行礼后,朝狄仁杰行了一礼,狄仁杰点点头,温和的回了一句:“六郎好。”

    然后,便再无言语。

    看吧,面对这么谨慎寡言的老头儿,脸皮厚者如张昌宗,也不知道该怎么上前套交情。这会儿他倒是怀念起潇洒的陈伯玉陈子昂同学了,同样是历史名人,陈子昂同学即便仕途不如意,但为人却很是潇洒,去年从边塞回京的时候,还曾来找张昌宗喝酒,结果,张昌宗才喝了两杯,他自己到把自己灌醉了。

第185章 陈氏真传() 
张昌宗一边想着陈伯玉的糗事,一边听狄仁杰与女帝陛下议政。

    “臣的谏议,陛下意下如何?”

    狄仁杰恭声请问道,女帝陛下沉吟不语,狄仁杰又道:“朝廷连年征战,花费颇靡,安西四镇、安东都护府两处,花费日益增大,百姓虚弊,臣请废安西四镇,以节省军费肥四方,罢安东以实辽西,节省军费。”

    女帝陛下依旧不语,只是起身踱步到一旁挂着的地图前,凝目看着地图。张昌宗也跟着看地图,他不了解历史上狄仁杰的这个谏议是否被女帝采纳,但就他个人看法来说,狄仁杰的这个谏议,他是不赞同的。

    狄仁杰的出发点是恤民,想节省军费开支来让百姓休养生息,但是,在军事的角度上来说,这个谏议并不适用,因为,安西四镇面对的是吐蕃,而安东都护府面对的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和半岛的新罗。

    张昌宗看看狄仁杰,就眼巴巴地望着女帝陛下,想看她是否有采纳的意思。女帝转身无意间看到他的样子,不禁莞尔:“六郎许是对怀英的谏议有看法?”

    张昌宗道:“回陛下,狄公的谋虑六郎不是很明白,不过,就东西两个都护府的位置来说,却是我朝在西北与辽东的最前沿,六郎只是觉得,以这两处的战略地位,废了容易,但要再建就不容易了。”

    这话说完,上官婉儿没觉得如何惊异,她天天与张昌宗接触,自然知道他的武并不止武艺,还包括武略这些也学了。

    女帝陛下颇感惊异,看张昌宗的眼神,似乎还有些欢喜。狄仁杰默默扫他一眼,道:“可是,年年皆有突厥南下侵扰,为了抗衡突厥,朝廷花费颇靡,而安西四镇与安东,目前却风平浪静,裁撤这两处的花费,以补他处也是无法可想之下的应急之策。”

    张昌宗反驳道:“狄公所虑,虽有道理,但是,西北与辽东的安稳,正是因为有安西与安东两处都护府的存在,若没有这两处的存在,这两处的形势,定不会如今日这般。吐蕃与新罗狼子野心,可不是乖巧听话的人,狄公信不信,只要撤了这两个都护府,来日我朝不仅要应对突厥的侵扰,还有吐蕃与新罗的虎视眈眈,届时,又当如何?所以”

    张昌宗朝女帝陛下行礼:“陛下,六郎以为,安西、安东两处都护府的存在,利大于弊,甚至,六郎以为,只要我朝国力不垮,这两处的存在便是对西北以及辽东的震慑。最不济,即便这两处有变,有这两个都护府的存在,也能给予我朝足够的应变时间,不至于措手不及,也不至于让人长驱直入。”

    狄仁杰抿了抿嘴,沉默下来,没再说话。女帝陛下看他一眼,高兴地赞道:“好,很好!六郎今日能有这一番见解,可见,我们的六郎是真长大了,婉儿教导有功!”

    最后一句话是望着上官婉儿说的。上官婉儿含笑躬身道:“陛下过奖,六郎能有今日,非奴一人之功,陛下平日也不时点拨于他,论功当属陛下第一。”

    女帝笑起来,伸指虚虚点了她一下,显然已看穿上官婉儿的马屁,不过,她还有更关心的事情:“六郎能说出这番话,显然于武略也非不通之人,你的蒙师李钦让,婉儿与朕可没教过你这些,是何人教导的?”

    张昌宗答道:“回陛下,是陈先生。这些年,只要陈先生在京中,便不时指导六郎武略。陈先生说,若论才学,六郎有师父指点,他不好多言,然六郎终究是男子,若不通兵事,终究可惜,便教了我不少兵事武略,然后,义母又给我请了骑射武艺的老师,这些年,六郎一直在学。”

    “陈先生莫不是陈伯玉?”

    女帝略想了想,终想起能有谁被张昌宗叫做陈先生的。张昌宗道:“回陛下,正是陈伯玉先生。”

    女帝面上神色难测,只是道:“难怪你的诗风渐有刚健之气,与你师父的文风大为不同,原来是内里受了陈子昂的影响。怎地一直从未听你提过?”

    张昌宗略有些惭愧的道:“回陛下,陈先生曾说,他性情耿直不善机变,也不懂讨人喜欢,若陛下不问,便让我莫要主动提起,以免影响我在陛下面前的观感。若陛下问了,也不能欺君,尽可如实告知。陈先生不肯受我师礼,虽待我如徒,却一直以小友称之,这个陛下,您会罚陈先生吗?”

    女帝心思转动,面上不显,淡淡一瞥:“你既知道朕不喜欢陈伯玉的性子,为何还要向他学兵事呢?”

    张昌宗认真道:“因为六郎知道陛下不是那等以喜恶对待大臣的人。陈先生有经纬之才,虽性情耿直,但陛下不用他,定然有陛下的道理。然陛下胸襟宽广,定不会因为六郎向他学习军略便惩罚六郎或是惩罚陈先生。此是六郎一点微末之见,或有自以为是的地方,请陛下恕罪。”

    女帝只是点点头,也不说罚不罚,而是转向狄仁杰,道:“怀英,你的谏议,朕会考虑,也会传召政事堂商议,你先退下吧,跑了这么远路,且去休息一下再说。”

    “喏,多谢陛下体恤下臣,臣先告退了。”

    说着,恭敬的一礼,准备出宫。张昌宗把人家明显是深思熟虑后的谏议给驳了,有些不好意思,给人行了一礼:“狄公慢走。”

    狄仁杰点点头,没多说什么便退了出去。没有大臣在场了,女帝陛下回到自己的座榻上,然后朝张昌宗招手:“六郎过来。”

    张昌宗不明白她叫自己作甚,不过还是走过去,女帝陛下让人在自己脚边放了个小坐榻,让张昌宗坐下,然后问道:“你今日过来为何?”

    张昌宗:“回陛下,六郎新写了一篇赋,想用做行卷,特来请师父品评指点。”

    “是吗?拿来朕与你看看。”

    “呃让陛下评了,岂不是公然作弊吗?诗让您评了便罢,这赋再让您看了,六郎也不用去行卷了,直接等着陛下御笔钦点做状元吧。”

    女帝陛下一听不禁大笑,摆手道:“罢罢罢,既然六郎不想朕看,朕便不看了。说来,六郎你这文才与军略并举,你将来想做何职啊?”

    张昌宗被问得一时顿住,上官婉儿翻眼看蠢徒弟一眼,小声道:“不瞒陛下,六郎武艺也不错。”

    女帝陛下意外了:“还通武艺?”

    上官婉儿道:“以前听公主说过,她府中的护卫,等闲六七个根本近不了他身,若一对一,更无敌手。”

    女帝陛下这是真的大感意外了,太平公主府中的护卫,她是知道的,老手多是当初高宗皇帝在时亲自挑选的好手,后来她又做主给挑选了不少,并不比她宫中的禁卫差多少,六郎竟然比这些还强?!

    女帝望着张昌宗年轻英俊的面庞,心头一定,然面上不显,只是微笑道:“想不到六郎竟然如此多才,看来平日朕对你的了解还不够。说吧,小六郎来日想做什么?丞相或是将军?”

第186章 不吐不舒服斯基() 
这是在问他是否想出将入相吧?

    张昌宗有些捉摸不透女帝陛下的心思,就是不知非武氏家族成员的他,是否能被信任?想了想,干脆遵从自己的意愿:“六郎愿为陛下领军征战,开疆拓土!”

    相比起治国,虽然在唐朝土生土长了这么多年,张昌宗对风土民情其实还是不够了解,接触面太窄。最重要的是,从军才有军权,有军权才能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

    女帝不禁问道:“你不参加秋闱了?”

    张昌宗朗声道:“回陛下,秋闱自然是要参加的,读了这么多年书,不下场试试,总觉得对不起李先生与师父的悉心教导,也对不起自己这么多年的刻苦。但是,本心来说,还是想从军,若是可以,陛下直接把我征入北衙禁军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