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成美男子 >

第66章

穿成美男子-第66章

小说: 穿成美男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昌宗重重点头,没多说什么。上官婉儿一笑,抬手摸摸他的脑袋,也不再在这点上多说,张昌宗也不想再多说,话说再多也没用,关键还是看他怎么做,待他做到的时候,自然有的是机会与婉儿师父慢慢说。

    看张昌宗也不说了,上官婉儿秀眉微蹙,若有所思的道:“若说文章,我这里还不好给你,毕竟,我是宫里的人,诗作的话,倒是可以给你。六郎,磨墨!”

    目标达成,不胜欢喜。张昌宗开心的撸起袖子,卖力的给他师父磨墨铺纸。上官婉儿拈起毛笔,略作沉吟后,在纸上一挥而就——

    枝条郁郁,文质彬彬,山林作伴,松桂为邻。

    张昌宗轻咦一声,他现在已经不是初启蒙时的草包,已经熟知时下的文风、诗风,当下诗坛,五言、七言多见,四言诗却少有。

    为什么?

    因为用字越少,越考究文字功底与才思。且这诗隐隐有几分山林隐士的飘逸豪放之态,颇有几分魏晋之风。他的婉儿师父啊,可非等闲女子!这首四言诗若是刊登出来,想不造成轰动都难,可见婉儿师父的用心之处!

    装都不用装,张昌宗就一脸崇拜。上官婉儿回首,冲着张昌宗明媚一笑,问道:“此诗可足够?”

    语气之中,自信满满,面容之上,神采飞扬。张昌宗心悦诚服,真诚的道:“师父,好诗!若此诗还不够,弟子真不知该去哪里寻诗了!”

    上官婉儿一笑,搁笔不再写,顺口问道:“你呢?最近可有新作?”

    哦哟,话题为什么会转到这个地方呢?

    张昌宗茫然脸,果断道:“没有!弟子目前没有灵感。”

    上官婉儿蹙眉道:“怎会没有呢?写诗哪里能靠灵感的,来日若是太后命你写诗,难道你能说一句没有灵感吗?诗才诗才,多写总比不写好,快快想来。”

    说得太有道理了!但就是这么有道理,感觉更搪塞不过去了。好吧,抄吧,反正抄着抄着也习惯了,脸皮厚着厚着也不会红了!

    张昌宗认命的转身,一边在脑海里搜索合适的诗词,一边往外走:“师父,那弟子去外面看看风景,找找灵感。”

    上官婉儿失笑:“灵感是那般找的吗?也罢,速去速回!”

    张昌宗出去看风景,上官婉儿嫌日头大,没跟着出去,只使了明香跟着他。明香怕他晒了烈日中暑,只让他在游廊中走走,看他低着头一直走,走两步便停住,抬头望望四周,路过垂柳下,还扯了几根柳枝,自己编了个帽子戴脑袋上,倒叫明香好笑。

    “有了!”

    张昌宗腿都走酸了,一拍手掌,准备开始吟诗。不想一道突兀的女声:“什么有了?”

    张昌宗抬头,却见武氏迎面而来,身边除了常服侍的宫女太监,还跟着个人高马大,身材魁梧的和尚。

    张昌宗心里不禁浮上一条弹幕——

    打扰到武氏与她的情人散步,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薛怀义居高临下的望着张昌宗,面容不耐。武氏倒是和气,面上还带着淡淡的笑,朝张昌宗招手道:“方才便见你低着头在游廊里来回的走,何事为难啊?有了什么?说来本宫听听。”

    张昌宗老实的道:“回太后,师父让小子作诗,小子在屋里没灵感,出来逛逛,方才得了一首。”

    武氏闻言,兴致盎然的道:“竟是如此六郎作了什么诗?吟来本宫听听,为你品评一二。”

    “喏。”

    张昌宗平复一下心绪,再次开始抄袭事业——

    绿意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第137章 巧遇与雄心壮志() 
“好诗!好诗!”

    张昌宗刚吟完,武氏便拍着手掌笑着夸赞道,就连方才还一脸不耐的薛怀义也不禁多看了张昌宗两眼。

    武氏轻声复诵一遍,品评道:“夏日风情,一诗道尽,好诗,好诗。不过”

    武氏顿住,注视着张昌宗,看他满脸好奇,笑道:“你写诗与你那师父却是两个路子,你师父的诗文采风流,可豪迈,可婉丽,胸有沟壑。六郎的诗却颇为质朴,用词简朴,万千风景全隐藏其中好好学,莫要懈怠。”

    前头还在夸奖呢,后面就转到鼓励去了。张昌宗笑道:“多谢太后,都是太后和师父教得好,若无您二位教导,也无弟子今日。”

    武氏淡淡笑笑,并没有多说,只是朝他摆手:“既有了好诗,快去禀报你师父去吧。”

    “喏,弟子告退。”

    张昌宗很痛快的走人,咳咳做电灯泡的一般都没好下场,作为一个自觉性很强的人,就不要那么讨嫌了。

    看张昌宗蹦蹦跳跳的活泼身影,武氏唇角不禁隐隐带了一丝笑意,薛怀义低头瞥一眼,试探着问:“那位便是张家的六郎吗?他倒是运气,能得太后如此青眼。”

    武氏转头看他一眼,道:“六郎那等可爱的孩子,阿师难道不觉得六郎招人喜欢吗?”

    薛怀义低垂的眉眼抬起,别有意味的看武氏一眼,低声道:“太后当前,贫僧眼内再无讨喜之人。”

    武氏仰首大笑,没说什么,把手一抬,搭在薛怀义手上,两人一起回寝殿。薛怀义脸上也挂着笑,一边扶着太后往寝殿走,一边悄悄回头看了张昌宗离开的方向一眼,笑容莫名。

    张昌宗蹦蹦跳跳的跑回上官婉儿的寝殿,上官婉儿放下手里的书卷,看小徒弟热得脸孔通红,赶紧命人给他端了凉白开来喝。张昌宗咕咚咕咚的喝下去,厚脸皮献宝:“师父,我有了!”

    上官婉儿微微一怔,旋即反应过来,笑道:“吟诵来听听。”

    张昌宗赶紧把方才选好的诗背诵出来,上官婉儿点点头,道:“此诗尚可,虽非绝妙之句,却也足够了。不过,你作诗为何一直如此质朴呢?莫不是你喜欢写质朴的?”

    这是被武氏和上官婉儿连续的说了!张昌宗苦了脸,有些蛋疼。不是他不想抄华丽浪漫些的,问题作为母胎solo两辈子的老大难,他要是有浪漫细胞,还至于成为老大难吗!武氏和上官婉儿身为女子,就是无法理解老光棍的痛苦。

    抄诗这件事,他也想抄李白的,诗仙啊,但是,他身上有仙气吗?不是张昌宗自苦,他把自己从头看到脚趾头,就没发现一丝跟诗仙能扯得上关系的地方。他这样粗糙的人,要是抄了诗仙的诗算了,还是要为广大的大唐人民想想,还是不要让他们经历全民偶像形象破灭这种事了!

    复杂的心理活动自然无法向上官婉儿言说,张昌宗三言两语糊弄过去,顺便认真请教一下作诗的学问,讲真,他是想自己写诗的,只是,目前来看,依旧没有开窍的迹象。

    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jpg

    做完正事,张昌宗想起方才在外面看到的景象,顺口提了一句:“师父,我方才出去找灵感的时候,看到太后与一个大和尚在散步,嗯哼,大热天的,在外面游廊里散步。”

    感觉这个嗯哼真是意义非凡!

    上官婉儿瞪视着他,看他一脸假的不能再假的天真,再想想他的嗯哼,揉了揉眉心,自暴自弃的道:“那是太后的人。”

    张昌宗:“”

    讲真,他真的不好评价这句话是婉转还是不婉转,师父果然是师父,佩服。张昌宗只把这件事当做一个不用在意的小插曲,如今他还是正太的年龄,跟那位的交集并不多,根本不用多想,有那精神去八卦,还不如赶紧把书坊弄起来,于是,他快快乐乐地揣着到手的诗,高高兴兴地出宫去了。

    如此等了数天,薛崇秀传来消息,活字印刷字模终于试制成功,印刷出来的书册,质量也很理想,可以开工了。问题,张昌宗的刊头还没搞定呢!

    两个伪小孩儿面面相觑,薛崇秀试探着提议:“要不我请母亲找当代书法大家帮我们写一个?”

    张昌宗拧着眉头摇头:“不用,我前几天是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待我明日进宫的时候,再去试试。这个先不说,季刊的稿子还不够呢!我们家老太太注释了礼记四十六篇中的一篇,我估摸着,能占据一半版面,我师父给了一首四言诗,还有我抄的一首,不够啊!我们刚开张,除了杀熟约稿,跟各位当代的大家们毫无交情,也没条件约稿,总不能搞强权,是吧?”

    薛崇秀点点头,即便她母亲是太平公主,也不能勉强当代大儒,那会被口水淹死的。薛崇秀问:“你有什么想法?”

    张昌宗满脸郑重:“抄书!”

    “抄什么书?”

    “四大如何?”

    薛崇秀试探着问:“红楼梦?那可是禁书,禁书不能抄,明清,社会人情、风俗习惯也与我大唐不同,很难选。”

    张昌宗嗯嗯点头,挠挠头,道:“紧急这么多吗?且让我想想,顺便请我家老太太把把关。秀儿,你说如果我们聘请老太太当主编,如何?”

    薛崇秀想了想,赞道:“郑氏出身世家,又经过波折磨难,老于世故,若能有她老人家把关,那自然是好的。不过,她肯出山吗?”

    张昌宗脸孔一板,慨然道:“这就是考验我够不够萌的时候了!”

    薛崇秀失笑,不着痕迹的瞟张昌宗的脸蛋儿一眼,颔首笑道:“我觉得你胜算还是大的。”

    张昌宗立即眉开眼笑:“这真是最温暖的鼓励了!战友放心,且等着为我庆祝就是。”

    薛崇秀微微一笑,没说什么,只是幽幽提醒他:“除了郑太太的事情,刊头你也须行动了!”

    “放心,一准给你弄来!”

    张昌宗信心十足的夸下海口,心里默默打算着明日如何进宫去忽悠武氏对了,在此之前,还要把郑氏也忽悠了,不然可没人做主编。

第138章 诚与意() 
“太太!”

    回到家,例行到老娘面前卖了个萌,顺便试试他的卖萌功底有没有退步。韦氏刀子嘴豆腐心,嘴上还在嗔骂他,手上却诚实的把他搂过去抱抱,张昌宗安心了——

    萌度不减当年,可以放心的去攻略老太太了!然后,张昌宗雄赳赳、气昂昂的去别院,先向郑氏行礼,然后气势万钧的坐下,肃容道:“弟子想给您讲个故事。”

    郑氏正在煮茶汤。炎夏到来,每天张昌宗回来,都会让张昌宗喝一碗,据说是郑家的独有秘方,喝了能消暑解渴,清凉降火,还挺好喝的。张昌宗每次回来都当成饮料先干一大碗。

    闻言,郑氏握着一柄木勺,正轻轻地搅拌,连头都没抬,淡然道:“讲吧,我听着便是。”

    张昌宗开始讲故事:“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纷争,又并入于汉”

    郑氏握勺子的手一顿,并未出声打断,也未表现出惊若天人的那种震撼,只是一边用心的搅拌着锅中的茶汤,一边侧耳细听。

    张昌宗努力的背书!

    四大名著里,张昌宗最喜欢的就是三国演义,其他三本,小孩子时期看过西游记,中二文艺少年时期看过红楼梦,水浒传只看过电视剧。

    看西游记时候太小,只记得里面光怪陆离的神仙鬼怪,具体什么内涵、意义那是半分的体会都没有。红楼梦讲真,那是为了装逼看的,作为文艺青年,要是说起来说没看过,那太掉分了,加上那时候语文水平也不够高,读起来一知半解的,然后,硬是当成小黄书看完了!等到能看懂的年纪,他已经从文艺少年进化成钢铁直男,对红楼梦那样类型的书没兴趣了。

    抱住年幼无知的自己。jpg

    唯有三国演义看过好几遍,记得最牢。若让他抄书,即便是以穿越后出众的记忆力,三国肯定是最流畅的一本,西游记和红楼梦有些艰难,大概只能回忆得起来某些章节片段或是诗词,水浒传电视剧倒是记得,问题转化成就有些困难了,压根就没看过,想抄也无从抄起。

    选来选去,选了三国演义!

    当当当!

    声情并茂的背诵完第一章,结果郑氏递过来的茶碗先灌了一碗,看郑氏慢条斯理而又优雅的喝着茶,说道:“太太,这是第一回!您觉得这个故事如何?”

    郑氏收回目光,看他一眼,点了点头,一直没说话。张昌宗挠挠头,有些不知道是该继续还是如何,只得等着老太太说话。

    过了一会儿,老太太终于开口:“故事尚可。以三国为背景,开篇便是蜀汉?是否以蜀汉为主?”

    老太太就是精明,才听了一回便发现最重要的问题。张昌宗心里默默比个剪刀手,诚实的道:“是的,以蜀汉为主,曹魏、东吴为辅,描写三国乱世的故事。”

    老太太断然道:“换一下,不许以蜀汉为主。蜀汉出身汉室正统,当今时势之下,这等写法易惹祸端。”

    当今太后当政,皇帝李旦同学就是个摆设。若大肆吹捧正统,武氏第一个就会灭了他。如果武氏想杀他,即便他是天下第一萌童也没用。

    张昌宗心底自然明了,道:“那曹魏和东吴当选哪个?”

    郑氏又瞥他一眼,毫不掩饰的嫌弃:“若你连这等问题也想不明白,那这书也不用读了,读再多也无甚用,天生鲁钝便安心做个笨蛋,莫要多事。”

    咳咳居然这么毒舌!

    张昌宗揉揉被射中的膝盖,笑嘻嘻地道:“弟子自然知道应该以曹魏为主,并且写的时候还得把主题往匡扶天下,安稳社稷,反抗暴政的路子上引,以呼应李唐起家之事。”

    “既然都知道,为何还那般写?”

    郑氏讶然问道。张昌宗笑道:“因为想引起太太重视啊!”

    “嗯?”

    郑氏犀利的看他一眼,冷声道:“细细说来,若能说得通,我便饶你;若是说不通,定要罚你妄为。”

    张昌宗一笑,诚恳的望着郑氏,道:“太太,弟子想请您出山,担任即将成立的季刊的主编,为弟子与秀儿这两个小孩子把把关。”

    “主编?何谓主编?”

    张昌宗赶紧把主编的职责等详细的向郑氏说明,然后道:“弟子知道太太喜欢子弟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