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成美男子 >

第58章

穿成美男子-第58章

小说: 穿成美男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昌宗自觉自己在中老年妇女中还是有市场的,拜好看的皮囊所赐,大多女性都会对他表达善意。有时候遇到喜欢小孩子的,还会看他长得好看可爱的份上,赠他些吃食,表达简单的喜欢。

    果然不是好糊弄的人啊!

    张昌宗默默在心里吐舌头,看着母女俩儿说话,又看看不远处掖庭宫的大门,开口提醒道:“师父,要不我们换个地方再说话?”

    上官婉儿似乎才想起来,立即拉着郑氏道:“阿娘既然从那地方出来了,确实不应该久留,阿娘,我们走吧。”

    郑氏点点头,还记得向人小腿短的张昌宗伸出手,低头轻笑着道:“六郎过来让太太牵牵可好?”

    张昌宗哪里有不愿意的,立即上前牵住郑氏并不细腻温软的手,三人一起离开掖庭宫。走了几步,郑氏回头,张昌宗道:“太太,听说,离开不好的地方就不要回头看,不然不吉利。”

    郑氏低头笑看他一眼,道:“你一个小孩子知道的还挺多的,只是,若真不吉利的时候,又岂是一眼可预示的?终归,多看这一眼,还是少看这一眼,都与结局无关。我在这里二十多年,现在要走了,还想看看它是何样的。”

    语气说得十分平静,没有百感交集,也没有悲喜莫名,就是那么静静地看着,然后,微微躬身一福之后,起身拉着张昌宗道:“我们走吧!”

    张昌宗点点头,乖乖地让老太太牵着,竖着耳朵听母女俩儿说话。上官婉儿语带愧疚的道:“是女儿无能,若不是托了六郎的福,阿娘还不知要在那个地方受多少苦楚。”

    郑氏安慰的拍拍她胳膊,道:“你的苦楚,阿娘如何不知?当初你出来时我说过的话可还记得?”

    “记得。”

    上官婉儿脚步顿住,泪眼婆娑的看着母亲:“阿娘说,小心谨慎,保全自身,唯有我好了,阿娘在里面才会安好,若我也不成了,阿娘只会更受磋磨。”

    “很好,你做的很好。自你离开,成了宫里的才人,为娘在掖庭宫的日子便好过了许多,分派活计轻省不说,能吃饱,能穿暖。待你有能力打点后,为娘的日子就更好了。”

    两人一路走着,一边走一边说,音量也低,除了一个张昌宗,倒不怕被人听去。张昌宗就这边看看,那边看看,光明正大的听两人交谈。

    上官婉儿听此言,稍感安慰,擦擦脸孔,道:“阿娘,六郎是我唯一的弟子,女儿将来也不打算再收谁为弟子,莫看他小,行事却可堪信重,阿娘随他出宫居住,女儿留在宫里也安心了。”

    郑氏看张昌宗一眼,点点头,道:“你在宫里这么多年,如何行事想来已不用我教,我出去了你反而更好行事。也罢,世事如此,也不敢奢求,你在宫里要好好的,为娘的在外面也才放心。”

    “嗯!”

    从掖庭宫一直送到宫门口,走得并不算快,花了将近半个时辰的功夫,到了宫门口,上官婉儿依依不舍的望着母亲,母女俩儿抱头痛哭了一场,也就是这会儿,张昌宗才看出郑氏的情绪波动来。

    哭完了,上官婉儿交待他:“太太我便交给你了,我只有母亲和你,你要好好待她老人家。”

    竟然把郑氏与他放在一起说,这是把他当亲近的自己人了吧?

    张昌宗心里好开心,他真心相待的师父,终于把他当自己人了!但是,时间、场合都不合适,只能努力的克制住心里的激动,脸上的笑却止都止不住,保证道:“师父放心吧,弟子以后还要进宫了来向师父学习呢,定然认真记下关于太太的事情,事无巨细的全部禀报师父。”

    上官婉儿这才满意了,又与郑氏说了一阵话,方才站在宫门口,目送两人离开。张家的马车已然等着宫门口,安胜扶着郑氏上了马车,张昌宗自己爬上去,站在车尾巴上朝婉儿师父用力挥手:“师父回去吧,有什么等明日弟子进宫来时再交待也行啊,不要在这里晒太阳了,小心中暑啊!”

    上官婉儿恋恋不舍的看母亲一眼,方才点点头,看着马车布帘放下,方才坐回自己的肩辇上回宫——

    母亲终于离开了掖庭,她的心可落一半了!

第120章 安顿() 
马车里便只剩下张昌宗与郑氏。郑氏面上挂着淡淡的微笑,笑看着他与上官婉儿作别,待他缩回马车里坐下,也只安静地看着他,并没有主动开口的打算。

    张昌宗相信,老太太已经把他从头发丝到脚趾头都打量了好几遍了,可是,老太太心里是什么想法,他完全看不出来,她就那么笑眯眯地看着,不故作慈祥长者,也没有亲切和蔼,笑容不远不近地,仿佛一切都恰到好处。

    这是在深宫里练成了精的女人!也不愧是能在掖庭那样的地方教出一个上官婉儿的女人!对付上官婉儿就很吃力了,应对这样的老太太张昌宗决定老实些。

    努力的冲着老太太露出个甜笑:“太太,弟子给您赁了一套院子,就是有些小,就在弟子家隔壁,方便照看,院子里家具什么的都准备好了,就是花坛这些,太太喜欢什么花?喜欢怎样的布置?弟子怕太太不喜欢,没让人布置,等太太去了,太太吩咐仆役就好。”

    郑氏含笑颔首:“好,让你们费心了。”

    张昌宗笑道:“岂敢。以弟子与师父的关系,孝顺太太也是应当的,不麻烦。”

    郑氏笑着再次颔首,没有主动说话的意思。张昌宗心里默默挠头,也是,她刚从掖庭宫出来,虽说论关系他们这一老一少应该算亲近,不过,说白了其实还是陌生人,老太太找不到话说也不奇怪。作为小辈,又是小孩子,张昌宗自觉自愿的承担起找话题的任务:“太太,弟子可以请问您一个问题吗?”

    “何事?且问便是。”

    张昌宗好奇地问道:“师父说,师父所有的学问都是太太教的,是真的吗?”

    郑氏道:“十四岁以前是我教的,之后便是她自学的。”

    张昌宗满脸真诚的崇拜,不用装,真心的崇拜:“太太好厉害,在掖庭宫那样的地方,居然还能教出师父这样杰出的人!唔师父也挺厉害的,在那样的环境里也能学出来,我要努力,向师父学习!”

    张昌宗估摸着,上官婉儿应该是郑氏最得意也最在意的了吧?以前培训时候学过,与人搭话最有效、最好的办法就是说对方在意、得意之事,往往能顺利打开话题。

    郑氏微微一笑,依旧清亮的眼睛注视着张昌宗:“那并不算什么。人都是被逼出来的,有人屈服,有人不甘,我们母女恰好是那等不甘之人。”

    言简意赅,语气平淡,就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一样平常,三言两语说完便停下,面上还带着笑,语气里却没有了再继续往下聊这个话题的意思。

    张昌宗有些蛋疼,按照往常的经验,若是正常的人,这时候应该就顺着话头往下说了才对,最多就是因为行事风格不同,讲述的方式不一样,有些人会洋洋自得,有些人会谦虚几句,但无一例外,都会身心愉悦,顺利打开话题,而不是像郑氏这样,两三句话说完,脸上神情连皱纹弯曲的方向都没变化一下。

    张昌宗觉得压力好大,好吧,再打起精神努力:“太太说得有道理!可是,弟子觉得若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只靠逼也是无用的!嗯,弟子果然要向师父学习的还有很多,要继续努力!”

    郑氏没接话,只是微微偏头注视他两眼,在那一双眼睛注视下,张昌宗感觉他的人设有点儿快卖不下去的感觉。

    这是道行的差距!

    想了想,张昌宗干脆不说话了,果断的装乖,乖巧的看着郑氏,努力的表现出“我是乖宝宝”的气场,老实的望着郑氏,等她老人家想开口的时候再陪聊。

    郑氏唇角一弯,脸上一直没什么变化的笑容,终于有了一丝变化,低头看装乖的张昌宗一眼,没说话。一老一少就这么安静地坐在马车里,从宫门口一直到张家,将近一个时辰的路,再无半句话语。

    若是普通的小孩子,被这么冷落,只怕早就翻天了。幸好咱不是普通的小孩子,张昌宗心里苦哈哈地,心里觉得可能是在掖庭宫里苦日子过多了,出来后,郑氏大概也想过几天清净日子,便也乖乖地不说话,自己在心里默默地背书唔,其实坐一个时辰的马车,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确实很无聊。

    到了张家,韦氏居然带着儿媳妇儿们一起出迎郑氏,姿态做得十足,做派也十足的热情:“听六郎说后便一直盼着,终于把您盼来了。回来就好,家里虽然简陋些,但自在不是?且先安顿下来,看缺什么,需要什么,尽管吩咐六郎便是,有事弟子服其劳,天经地义,不用客气。”

    郑氏笑着扶起她:“既是你说的,那老身便不客气了。在那里待了二十多年,我也想过几年清静日子,六郎既是我儿的弟子,那便把他交给我了,阿韦意下如何呢?”

    韦氏没多想,径直道:“应该的,应该的。若太太不嫌吵,不嫌他烦,便是把他挪到您的院中居住,就近侍奉您也是可以的。”

    郑氏一听,眼中露出满意之色,笑道:“如此也好,只是累你们母子分离。”

    韦氏爽快的道:“什么分离不分离的,不瞒您说,这小子太过顽皮,我早就烦他了,交到太太面前,请太太教导教导也好,个不省心的小混账!再说了,我们就在隔壁,一墙之隔,又怎能算分离呢?”

    寒暄几句,把郑氏迎入家中,家中已然备好饭食,没有什么太过精细的食物,就是一些家常饭菜,有荤有素,搭配得十分合理,可见是用过心的。

    郑氏面上虽不显,但与韦氏等人说话的时候,侧耳倾听的样子,显得和蔼可亲,完全没有半丝架子可言。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吃完了,韦氏带着儿媳妇们陪着郑氏过去隔壁给她的小院子,收拾的很干净,简直纤尘不染,可见也是用了心的,就像张昌宗说的,花坛都是空着的,屏风也是空白的。

    韦氏道:“六郎那孩子作怪,说这些要留着您来选。他说,这里今后是太太您的居处,自己的居处,自己安排设计,说是这样有参与感才会有归属感。我也不太明白,若有不周之处,太太尽可提出来,莫要忍着。我们定是要让太太您舒心才好。”

    “阿韦你太客气了,已经足够好了,我当谢谢你们才是。”

    把郑氏领到后院,卧榻、衣柜应有尽有。韦氏打开衣柜道:“这里面的衣裳,有些是上官先生所缝,有些是我们看着按照上官先生缝制的尺寸照着做,时间紧迫,做得仓促,太太且先用着,待安顿下来,再重新与太太裁几件,四时衣裳,铺盖鞋袜都要补齐才是。”

第121章 小狼狗与老刺猬() 
把一应用具和居处等细细的向郑氏做了介绍,又把给她买的四个仆役介绍给她。四个都是女的,负责照顾郑氏的吃喝拉撒。

    鉴于郑氏的身份,就没有买男仆,反正张家就在隔壁,且张昌宗要搬去她院里居住,有什么张昌宗在隔壁喊一声,安胜几个立马就能过去。

    没错,原想着把小院子的外院空闲着,后来想了想,干脆把张昌宗挪了过去,老太太住后院,张昌宗住前院,还方便照看。韦氏觉得,再没有什么比把亲儿子送去伺候老太太能显出诚意的了。她朴素的认为,只要照顾好老太太,上官婉儿总不要好意思薄待她的六郎。

    于是,接了人回来的张昌宗就一脸懵逼的被通知他的铺盖已经被他娘丢到隔壁了,他的逗比五哥张易之还在开心终于可以一个人睡一间,以后再也不用和小屁孩儿挤一间了。

    然后,小屁孩儿弟弟默默看他一眼,回以同样灿烂的欢喜笑容,伸出手:“五哥你也这么开心真是太好了,讲真,我也不想再听你晚上磨牙的声音了,离开你,世界一下子就安静了!既然大家都这么开心,来,正好一起庆祝一下吧!”

    说着,还伸出手,打算来个击掌庆贺。张易之便秘脸,有些心塞,突然完全不想庆祝了!张昌宗见状,得意的哈哈大笑:“叫你嫌弃你英俊可爱的弟弟,少年,你现在道歉还来得及!”

    张易之看看张昌宗得意的笑脸,毫不犹豫的转身:“娘,你为什么要给我生个这么不可爱的弟弟啊?娘我想换弟弟!”

    “说什么傻话呢!”

    韦氏直接糊了他脑袋一巴掌,张易之瞬间安静如鸡,什么屁都不敢放了。张昌宗看他一眼,懒得施舍给又在卖蠢的五哥日常半分同情,记吃不记打的孩子,同情心给他就是浪费。

    郑氏是不是挑剔的人?

    张昌宗不知道,估计就算当年再挑剔,在掖庭的磋磨下,什么挑剔都早就飞了。反正,郑氏在给她准备的小院子里,似乎住的挺舒心的。一个人把张昌宗给她准备好的花卉种子撒到花坛,又让张昌宗给她移栽了几颗桃树在院子里,老太太说了,桃树挺好的,既能赏花又能吃果子,雅俗兼顾。

    老太太的脑回路好清奇!不过,张昌宗喜欢!

    二进的院子,就住着郑氏和张昌宗,四个女仆在后院陪老太太,张昌宗自己一个人住前院,真是前所未有的宽敞。张昌宗让人在院子里竖了箭靶,又给他吊了一个大沙包,方便他练习射箭和打拳击。自从学会射箭后,张昌宗坚持每天都射上一百支箭,以培养手感和视感。

    搬过去第一天早晨,他起床练拳的时候,郑氏居然已经起来了,带着她的婢女在撒花种子。张昌宗行礼请安后,自己一个人站在院子里练武、射箭,郑氏直起腰注视了他片刻,表情恬淡,没说什么。

    连续数日皆如此。郑氏是个寡言的人,面上常常带着微笑,看似和蔼,其实这样的人最不好接近,有时候就那么微笑着看着你,就让你能话都说不下去,反正张昌宗试过一次后,就不在她面前卖萌了——

    以郑氏在掖庭宫磨就的铁石心肠,想来也没有欣赏张昌宗卖萌的兴趣,讲真,张昌宗有些受打击,被薛崇秀书信征召过去的时候,迎面就送给来春晓一个甜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