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成美男子 >

第148章

穿成美男子-第148章

小说: 穿成美男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昌宗道:“我只知道默矩是前可汗骨咄禄的儿子,现在的可汗默啜是他的叔叔,默矩为右厢察,帐下统领有兵马,也算位高权重。”

    狄仁杰点点头,想了想道:“默啜拥兵四十万,诸部族皆归附于他,势大而心高。特别是去年”

    说到去年,狄仁杰面上不禁现出苦色。张昌宗也默然不语,去年那仗打得太憋屈了——

    默啜带兵入侵劫掠,女皇派了武攸宜、武懿宗、狄仁杰几人,兵分数路阻击,声势浩大,默啜见状,不敢对阵,直接杀了俘获的八九万大周百姓,准备退走,结果发现,凡是与他对阵的大将,都不敢出兵与之对抗,唯有狄仁杰领的十万大军追击,奈何因为路线的关系,狄仁杰那一路人马并不是距离默啜最近的,自然没追上。

    若是败在军力不及,苦战不胜上,那张昌宗还好说,结果是败在领兵的将领不敢迎击,你特么的兵比默啜多,占据优势的情况下都不敢迎击,连自己的百姓都护不住,大周在四夷中,声势可谓一落千丈,大不如前。用张昌宗的话说,一朝回到解放前。

    去年战败,非战之罪,罪在其人!可是,女皇居然没惩罚武攸宜和武懿宗,但凡心中有点志气的男儿,谁人会心服?大周的军队也因为去年那一战,人心散了,朝廷大军都不敢打突厥,要他们这些边军如何做?自然大多消极抵抗。心向李唐,不向武周,看看武氏子弟们的作为,女皇心里一点数都没有吗?

    张昌宗想着,她有的,只是,她需要武氏子弟为她在朝中争权柄,帮她统领天下,但武氏的子弟们,有哪个是能扶上墙的?十个里面九个是烂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女皇越倚重武氏宗族,女皇的声誉就越差,一个猪队友,胜过十个神队友,何况,武氏子弟不止一个猪队友,便女皇武则天拖着这么一群猪队友,也只能徒呼奈何。

    张昌宗理解狄仁杰的憋屈,他自己也憋屈,去年真的是十分想去套武攸宜和武懿宗麻袋,先揍一顿出出气再说。

    “狄公。”

    张昌宗面沉如水,沉声道:“我的建议,这次谈判我们要强硬些,谈不成也不怕,我不想半夜梦回无法面对去年枉死的那些百姓。”

    狄仁杰有些犹豫:“世茂,可是连年征战”

    张昌宗抬头:“狄公,狄公可去周围转过?我去过,狄公可知为何这次突厥毁了那么多村庄才抓了一万余人?”

    狄仁杰不说话了,张昌宗知道他明白,但是,还是要说:“附近的村庄已经没人了。若不是去年那场劫掠,普通的一个村子,大的千余人,小的几百人是肯定有的,可是,今年,突厥踏过那么村庄才抓了万余人!狄公,边关的百姓快死绝了!狄公是宰相,而昌宗是当兵的,我带兵路过那些村庄的时候,简直羞愧欲死,身为大周的子民,是大周没保护好他们,十万枉死的冤魂再看着我,这一次,我不止要打出气势,还要让突厥知道,我大周有的是有志气的男儿,拥兵区区四十万就想在我大周头上耀武扬威,那他们来错了!大周有的是死不绝的男儿,定会护得百姓安稳!”

    说完,躬身抱拳为礼,静静地等着狄仁杰说话。狄仁杰幽幽一叹,起身走过来,扶起张昌宗:“世茂之意,老夫懂了,罢了,确实该打一打突厥的嚣张气焰了,否则,长此以往,定然会让突厥越来越不把我朝放在眼里,苦得还是边民。”

    张昌宗点头,扬眉道:“对,四夷畏威而不怀德,只打一仗就想让突厥屈服是不可能的,除非是一仗能灭他最少十万大军,这一仗规模太小,想就此震慑住突厥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不能弱了气势,若是弱了气势,今后就更难了!”

    一老一少两人终于达成共识,主副两个领导都达成共识了,大唐尚武,民风彪悍,所谓武周,在历史上也是归拢到唐朝的,去年若非武氏在头上悬着,下面的将领们早就有怨言了,张昌宗的主张,正好吐一口胸口的恶气。

    边关,从上到下正等着突厥谈判队的到来,洛阳,阿雷拿着新刊发的季刊,匆匆而来,求见薛崇秀,薛崇秀正与薛崇胤说话,大清早的,她哥就什么都不干,直接找上门,说了半天话,然而没一句重点,也不说明来意。

    薛崇秀心下疑惑,虽有猜测,却也不急,既然她哥要绕圈,她陪着就是,比耐心,她很足。

    “娘子!”

    身边的侍女急匆匆而来,手里拿着新出的季刊,低声附耳在薛崇秀耳边说了一句,然后,递上季刊。

    薛崇胤见状,心底悄悄松了口气,看着薛崇秀翻开季刊,低头阅读,待她读完,方才笑了笑,出声道:“这篇稿子是我让人刊登的,阿妹不用去查了。”

    薛崇秀抬头,虽奇怪,却也不觉惊异,只是问了一句:“为什么?”

    薛崇胤道:“阿妹的选稿太过温和,话题起来太慢了,若用这一篇,则能迅速的爆发话题,只要话题热度大了,参与的人才会更多,才能给六郎造出更大的声势和威望来。”

    这并不是一篇主战的文章,相反,这是一篇主和的文章,明里暗里,文里只有一个意思,突厥势大,朝中无可领兵与之一战的大将,周边还有四夷虎视眈眈,不是只有突厥。强而避之,徐徐图之,最重要的是国家安稳。

    先前薛崇秀选登的稿子,都是主战的,一步一步引导国内的主战情绪,摆事实,讲道理,说清楚这一仗只是小战,对抗突厥是一个长期的事情,若想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现在,这篇稿子刊登出来,与薛崇秀的意思和一贯的主张就偏了!

    薛崇秀仍旧看着他:“为什么?”

    薛崇胤慷慨陈词:“我想六郎拥有更高的声望,更大的权柄。阿妹终究是女子,行事未免妇人之仁,显得优柔寡断,自程务挺死后,六郎是第一个打败突厥的将领,这等机会,该好好利用才是。”

    薛崇秀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看得薛崇胤的一脸激昂渐渐变得尴尬,方才吐出一句:“来人,请大郎出去!”

第304章 来了() 
“默矩王子。”

    “狄丞相。”

    突厥的谈判队终于来了,谈判的地点就设在距离营地二十里的地方,突厥军队与大唐的军队相对而立。

    默矩是个三十左右的汉子,一脸的络腮胡,穿着华贵的锦袍,双方虽然见礼,但态度十分傲慢。

    转眼看见张昌宗,默矩竟然笑了:“狄丞相,莫不是贵国没人了?怎么连娃娃都派上战场来了?”

    张昌宗看他一眼,微笑:“可惜你们突厥的军队连娃娃领兵的都打不赢。”

    论嘴炮,张昌宗还没怕过谁!

    默矩眼一瞪,凶狠的看着张昌宗:“你是何人?”

    张昌宗淡然道:“不才张昌宗,此次领兵之大将,带兵打赢了你们突厥军队的唔,小娃娃,你若是愿意,这么说我也不介意。”

    默矩一怔,上下打量张昌宗两眼:“原来你就是张昌宗,我原以为能打败我们突厥军队的,定然是无二的勇士,想不到竟是这样一个细皮嫩肉,比女人还雪白漂亮的小娃娃!”

    张昌宗也不生气,还笑着点头:“对啊,居然是被小娃娃打败的,突厥军队也不过如此嘛!默矩王子夸我漂亮的话,我会转告家母,多谢夸奖。”

    “狂妄!”

    “%*”

    对面一群突厥人群情汹涌,拔刀的拔刀,骂人的骂人,汉话、突厥话都冒出来了,不用听懂,反正肯定是骂人的。张昌宗这边也立即有人怼上,拔刀好啊,大家都有刀,骂人更好,南腔北调,各地方言、官话一起上,花样儿很多,包君满意。

    眼看场面就要失控,狄仁杰敲敲桌子:“默矩王子若无诚意,尽可回去,贵我双方再做过一场就是,无需再次浪费时间。”

    反正谈判就是这样的,所谓的彬彬有礼都是达成结果以后,没打成结果以前,就是这么吵吵嚷嚷,偶尔还撸袖子,你骂一句,我回两句,反正,就看谁会唬。张昌宗有心理准备。

    默矩狠狠瞪张昌宗一眼,在给他准备的位子上坐下,大马金刀的道:“看在狄丞相的面上,本王子放你一马!”

    张昌宗也去自己位子上坐下,微笑道:“谁放过谁这件事情,还得走着瞧,毕竟,这次打赢的是我。”

    “你!”

    默矩一拍桌子,怒视着张昌宗,张昌宗笑而不语。狄仁杰端着的茶盏,重重地放到桌上:“默矩王子,本次谈判,贵方俘虏多,我方俘虏少,若非我朝陛下怜惜子民,这次的俘虏已经照惯例处理了!”

    按照惯例,战俘都是押回中原,分散各地,处以劳役,待归顺后再安置为民。默矩忍耐下来,冷冷瞪张昌宗一眼,朝狄仁杰一礼道:“狄丞相,要换可以,一换五,你们一个换我们五个,然后,你国还要赔偿我方的损失,让你们的女皇帝赔偿!”

    张昌宗直接乐了,连反驳都懒得反驳了,狄仁杰淡然道:“若贵方只有这些微的诚意,那这次谈判便作罢吧,我们各自回营,按照惯例行事即可。”

    谈判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双方你来我往,就差没互扔板砖了。能换回来最好,换不回来女皇帝已经给了狄仁杰便宜行事的权利。

    而洛阳,因为季刊上那一篇求和的文章,各种稿子像雪片似的飞向编辑部,编辑部的编辑们草草的理了一遍,把观点相近的归门别类,然后再递到薛崇秀面前。

    薛崇秀埋头阅稿,在来稿的署名上,看见了许多耳熟的名字,有大儒名士,甚至,还有当朝宰辅魏元忠。

    事情闹大了!在筹建季刊之前,张昌宗曾说过,舆论就是一头怪兽,引出来再想关进去就难了,所以,行事要克制。薛崇胤玩的激将法,过了。

    “娘子!”

    季刊的副总编辑范阳坐在下首,静候着薛崇秀的决断。薛崇秀沉吟了一会儿,道:“出增刊吧,通知下去,出一个主题为面对外敌入侵,当主战还是主和的增刊,仔细挑选这些稿子,然后,给我留两页,我有用。”

    “喏。”

    让范阳去筹备增刊的事宜,薛崇秀静默片刻,吩咐道:“备车,使人给在张府的郑太太递句话,我要去拜访她。”

    “喏。”

    下人们立即忙碌起来,待郑太太那边回了话,薛崇秀已然换好外出的衣服,准备外出——

    “秀儿!”

    薛崇胤站在她院门口,面上带着笑:“秀儿要外出?若有不便的地方,尽可使人来叫我。”

    薛崇秀静静看他一眼,没说话,连一声都不曾应他,径直带着婢女走了。薛崇胤脸色一变,张了张嘴,却没声音出口,就这么怔怔看着妹妹走出自己的视线范围。

    宫里,女皇的预案上,摆着两本季刊,增刊和刚出的这期,女皇懒懒倚在御座上,神情莫测,不发一语。身边坐着潘瑜,身旁上官婉儿侍立,下面立着武三思。

    女皇并没有打开季刊看,年纪大了,眼花,这些年看书都是上官婉儿读给她听,这么厚的两本,让婉儿读,还不知什么时候能读完。女皇朝上官婉儿道:“婉儿代朕看看。”

    “喏。”

    上官婉儿拿起季刊看了看,朗声道:“回禀陛下,这两册季刊,奴宫里也有,奴使人出去订过,每一期都会读,这两期也读过。”

    女皇并不意外,颔首道:“既然你也看过,那你说说,哪里有不妥当的?”

    上官婉儿道:“回陛下,奴觉得并无不妥的地方。”

    武三思在下面笑了:“上官修仪,莫不是这幕后主事之人是您的徒弟张昌宗,你便自家包庇自家?”

    上官婉儿不恼不怒:“季刊创办之初,六郎便曾说过,创办季刊只是想有个文人墨客讨论的平台。既然是大家讨论的平台,持有异见也是正常之事,无可厚非。是故,奴觉得并无不妥之处。”

    武三思假笑:“上一期增刊还在说要抵御外敌,下一期三月的便开始说突厥势强,当以和为主,如此两面三刀,惑乱人心,在上官修仪看来你,竟无不妥?”

    上官婉儿安然道:“当然。”

    武三思干笑两下,朝女皇行礼:“请皇姑母裁度。”

    女皇拿起桌上的增刊,问上官婉儿:“这本朕记得刚出来时,婉儿给朕读过?”

    上官婉儿恭声答道:“回陛下,奴曾给陛下读过。”

    女皇又拿起新出来的,道:“梁王所说的不妥的稿子是哪篇?”

    上官婉儿道:“回陛下,尚未读到。”

    女皇吩咐道:“读来朕听听。”

    “喏。”

    上官婉儿把主和的稿子读出来,从标题到署名,一字不漏。女皇眯眼听着,听完后,讶然问武三思:“这不是六郎写的,哪里不妥?”

    武三思被问得傻了眼,连忙道:“可是,皇姑母,这季刊是张昌宗办的啊。”

    上官婉儿细声细气的道:“梁王,我家六郎人都不在东都,如今尚在边关与突厥谈判,尚未还朝,这梁王所谓的不妥,奴就不明白了。”

    女皇颔首:“正是。六郎都不在,有事且等六郎回来再议。六郎领兵在外,尔等在京里安坐不说,还要论他的罪,是想动摇军心吗?”

    武三思吓了一跳,连忙又跪下:“不敢,是侄儿思虑不周,请皇姑母治罪。只是,侄儿之所以如此,也是怕这等反复的文章,扰乱民心。不敢瞒皇姑母,说来季刊之事只是小事,若论大事,当还数京观。”

第305章 邪思() 
“京观?”

    女皇陛下终于抬头,望向武三思,目光、表情看不出喜怒,就那么定定地望着他。武三思心里一突,也不敢细看,但还是坚持道:“侄儿前几日听说了一件事。”

    刻意顿了一下,然而,女皇是什么人,肯定不会配合的问什么事,只是抬起下巴,睨他一眼。武三思立即明白过来,赶紧自己接着往下说:“六郎垒京观的事已然传入京中,京里的文人们皆议论纷纷,还有外来的胡商们都有些害怕,听说这几日的功夫,走了不少胡商。”

    女皇陛下不以为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