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成美男子 >

第105章

穿成美男子-第105章

小说: 穿成美男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昌宗:“”

    上官婉儿掀开布帘,一双秀目望着傻愣在马上的蠢徒弟,眼神藏着狡黠,面上似笑非笑:“听明白否?”

    张昌宗先是点头,然后又摇头,表情深沉。上官婉儿嗔道:“你这是何意?”

    张昌宗看婉儿师父一眼,语气很是一言难尽:“师父,徒儿以为您是一位美丽优雅,成熟知性的贵女。”

    上官婉儿颔首,顺势从容的道:“有这般师父,难道不值得你赞美一下吗?”

    张昌宗仰天长叹:“师父,这种醋有必要吃吗?吃得完全没道理可言啊!也与您的风格、气质不符啊!”

    上官婉儿好整以暇的拉拉衣袖,放下布帘:“然为师觉得有理有据,陈子昂都有,为师如何不能有?你的意思呢?”

    张昌宗还能说啥,自然是只能答应:“师父尽心尽力的教导徒儿,劳苦功高,确实应该讴歌一番,不如不足以表达徒儿对师父的感激之情。”

    “好孩子!”

    上官婉儿重又掀开布帘,赞了一句,俏脸上全是笑容,期许道:“那为师便等着你的诗。”

    张昌宗觉得有必要事先做个报备:“那什么师父,您知道的,好诗不可能时时有,万一没有赠陈先生的那首好,您会介意吗?”

    上官婉儿睇他一眼,径直道:“不许马虎了事,也不许敷衍为师。”

    那不用抄了!古往今来,又有几首能比得上“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再者,就算比得上,也不见得适合送给上官婉儿。张昌宗干脆的投降:“那师父,弟子不写了,您罚我吧!”

    上官婉儿一阵脆笑,大概是看徒弟愁眉苦脸挺开心的,笑够了,方才道:“用心写。行了,送到这里就好,回吧。”

    说着,放下布帘,重又坐回车内,独留下张昌宗愁眉苦脸——

    卧槽,如果知道送给陈师一首诗会有这种后果,他一定不会抄“莫愁前路无知己”,现在真是后悔都来不及了!赶紧想想,有哪首诗可以适合抄来送给婉儿师父的。

    一路发愁着回家,宴席已经撤了,客人们走的走,留的留,多已被送到客房去。张昌宗进去的时候,薛崇胤、张易之几个,和嫂嫂们正聚在一处说话,薛崇秀坐在薛崇胤身边,不时插上两句。

    长辈们一个都不在,韦氏心情好,喝醉了,已然不胜酒力去安歇了。郑太太年纪大了,精力不如往年,也早早回房了,婶婶们也回去了,嫂嫂们还留着。

    张昌宗打了声招呼,过去薛崇胤、薛崇秀身边坐下,薛崇秀低声问道:“你师父送回去了?“

    张昌宗点点头,扭头四顾:“义母呢?怎么不见她?”

    薛崇秀道:“与伯母多喝了两杯,说是有些头晕,也回房休息去了。大哥要与五郎探讨音律,把我留下了。”

    “你是行家,说到音律,自然要留你。累吗?如果累了,就回去休息,不用顾忌,谁知道他们要说到多时。”

    张昌宗笑着关怀了一句,薛崇秀摇摇头。两人说了两句,张昌宗便把注意力投到场中,薛崇胤仕途无望后,便一心投入学问和各种杂学中,除了喜欢研读易经外,棋琴书画这些都玩的不错,好与这些方面学得不错的人交往。张易之的琵琶弹得这般好,自然投了薛崇胤的胃口。

    薛崇秀又与他们坐了一会儿,担心太平公主,叮嘱乳母带好薛崇简,也准备回房去。张昌宗不好去送她,只好拜托大嫂刘氏领她去安排好的居处,自己则再与薛崇胤他们坐一下。

    刘氏看看张昌宗,又看看风姿聘婷的薛崇秀,微微一笑,躬身道:“县主请。”

    薛崇秀脚步一顿,微笑道:“阿嫂说什么话?我与六郎一起长大,阿嫂待六郎的情份也是知晓的。我随六郎唤您一声阿嫂,若阿嫂不弃,唤一声我崇秀可好?”

    刘氏闻言一怔,想也不想便拒绝:“这如何使得!不敢的。”

    薛崇秀笑着道:“以你我两家的关系,这一声阿嫂如何应不得?我都唤了您这么多声,阿嫂如何忍心不应我一声?”

    笑眯眯地看着你,眼神、表情里的亲切更是让人不忍拒绝。刘氏拒绝的话在嘴里转了两转,终顺势道:“如此,我便托大了。请走这边,先前六郎便叮嘱,崇秀您喜欢幽静之地,特意把冷梅馆留与您,就在公主的院子隔壁,方便往来。”

    “六郎哥哥有心,劳烦阿嫂。”

    “这都是我们该做的。”

    一边寒暄一边往里走,把薛崇秀让到冷梅馆里后,刘氏安排好仆从方才出来,出来时想起站在阶上送她的薛崇秀,不禁心里一动,县主也是个好女子,只比六郎小了两岁,岂不恰当?

    可惜阿家今日喝醉了,找不到人说,不然,相比京兆杜氏,崇秀小姐倒是个好人选,最起码两人知根知底,脾性又相投,相处起来定然能美满打住,且别忙着胡思乱想,六郎如今底子终究薄了些,与公主府结亲之言,言之尚早。

    刘氏心底有些可惜。

第217章 提亲() 
“阿娘,您怎么就起了?”

    张昌宗按照往常的时间起床洗漱,锻炼完毕回来,韦氏已经在指挥下人们准备给他摆饭。自他做了这个羽林卫大将军后,每日上差前,韦氏都会命人给他准备好早饭。原以为她昨日喝醉了,今天应该起不来,想不到还是起了。

    韦氏瞥他一眼,道:“你今日还要上差,为娘的当然要起来照看你。也就是这一年,待将来你成了亲,照看你便是你媳妇的事务,轮不到为娘插手了。”

    张昌宗一顿,有些不以为然:“成亲娶媳妇还早呢,阿娘想太远了,儿子还是喜欢阿娘照看,旁地人”

    自己想了想,摇头道:“不喜欢。”

    韦氏被他一句话哄得开心,脸上的笑容都深了几分,口中却嫌弃道:“翻年便是十六了,十六便是成丁,哪里还早了?为娘的为你操心了十六年,也该换人操心操心了!”

    张昌宗完全没往心里去,还笑嘻嘻地道:“阿娘,你这语气倒不像给我娶媳妇,倒像是要找个老妈子。”

    “胡说八道!”

    韦氏笑斥了一句,嗔他一眼。张昌宗嘻嘻哈哈的跟老娘逗趣了几句,吃饱喝足骑上马进宫上差去。

    韦氏站在廊檐下,看着张昌宗走出中门,看着他回头朝他招手灿笑,也不禁跟着挥挥手,回了他一个笑容。

    收回手,脸上的笑容都还没下去,转身就看到太平公主带着薛崇秀和薛崇简,正站在右边的廊檐下笑看着她,不禁老脸一红,微微一礼:“公主早,怎不多睡些时辰?可是换了地方睡不习惯?”

    太平公主笑着走过来,道:“韦阿姐早,怎会不习惯呢?这里也是常来的。日日都这个时辰起,习惯了。”

    正说着,薛崇秀上前,朝韦氏福了福:“韦伯母早。”

    “崇秀姑娘早。昨日可还安寝?”

    “回伯母,睡得很好。”

    “那就好!”

    寒暄了几句,正说着,郑氏来了,互相见了礼,还没说完,刘氏等几个儿媳便过来了,请了安,又吩咐人摆饭,一大早的,因为人多便显得无比热闹。薛崇胤在前头,让张易之招待。后院除了像薛崇简这样的小屁孩儿外,全是女眷。

    韦氏怕太平公主不喜欢这样的热闹,请了安后便让媳妇儿们各自回房带着各自的孩子用朝食,她这里就只剩下郑氏、太平公主母女一起,清清静静地吃饭。

    “这一大早便吵吵闹闹的,叫公主笑话了。”

    韦氏有些不好意思,张氏多子,每次早上请安问好儿子、儿媳加上孙男孙女一大家子在一起,再大的屋子都会觉得逼仄。

    太平公主笑道:“阿姐说什么!多子多孙的这许多人口,是旁人羡慕不来的福气,不瞒你说,我府上想要这样的热闹还不可得。”

    韦氏口中说着不好意思,心里明明是自豪的,这么多儿子,可不是每个人家都有的。笑着道:“我记得胤哥儿比六郎还大些,待大郎娶了亲,公主府里就该热闹了。”

    太平公主笑着点头,状似无意的道:“大郎那里我已经给他相看好,待翻年过了明路,便要走礼了。说来,六郎比大郎也没小多少,该相看了吧?”

    说起这个,韦氏就跟天下所有的母亲一般,又是期待又是焦心:“私下虽有人提,但尚未相看,我那孽障,公主是知道的,若是他相不中,便是我选好了,他也能搅黄了。且先打听着看看吧,若有那合适的淑女,且与那孽障性情相投的,再相看也不迟。”

    正说着,那边厢,薛崇简已经吃完了,虽然没乱动,但是一双眼却骨碌碌转个不停,那边看看,这边看看,听韦氏一说,直愣愣的抛出一句:“韦伯母,若说性情相投,六郎哥哥与我姐姐挺好的,莫若就把六郎哥哥给我家做姐夫吧?”

    这话一出,韦氏吓了一跳,抬眼看太平公主,太平公主面上并没生气的样子,只是嗔怪道:“住口,你一个黄口小儿,懂什么!秀儿,带你弟弟出去。”

    “喏。”

    薛崇秀应了一声,毫不犹豫的牵起薛崇简的手,力气还不小,直接把他拽了出去,看他张嘴还想说话,毫不犹豫的捂住他口,拖着走人。

    动作干脆利落,行事果断,莫说少女的娇羞了,便是脸上沉静的表情都没变分毫。看得韦氏不停眨眼,往日只听六郎说过这位崇秀姑娘是个文静的好女子,今日才知还有这般彪悍的一面。

    郑氏面带微笑静坐一旁,此时才悄悄翻眼皮看了薛崇秀一眼,然面上微笑不露分毫,像个锯嘴葫芦一般依旧那么静坐着。

    太平公主看捣乱的小儿子被女儿拉出去,对薛崇秀那般果断的动作连眼皮都没抬一下,转过脸,笑眯眯地望着韦氏,说道:“我看阿姐多虑了,以六郎的品貌才学,阿姐只需放出去要娶亲的消息,这两京的淑女还不是尽着他挑?”

    韦氏心底是为儿子骄傲的,不过,有些事实也不能不顾:“非是我自吹,那孽障是有几分相貌,才学有宫中修仪教导,也还过得去,只是,我家小门小户,六郎再好又能如何?如今这般,倒落了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倒叫人发愁了!”

    韦氏说的也是实在话。太平公主看她是真操心,眼珠一转,笑吟吟的道:“天下间结亲虽有门当户对之说,然六郎那等儿郎,岂是可小看的?自然会有人看重他才学人品而不看门第,自是愿把女儿嫁与他。”

    “那我便承公主吉言了。”

    韦氏苦笑,叹道:“只是,不怕公主您笑话,我这心里实在心焦。结亲自然是希望能结两家之好,希望他小夫妻和和美美的过日子。然六郎的性情,公主从小看他长大的,想必心中也晓得,他那般性情,若是一般的女子恐成怨偶啊!我家本就是小门小户,也不敢挑剔旁人,唯一挑剔者唯有性情一途,只望找个与我六郎性情相投的女子,其他的,也没什么可挑的,只有旁人挑我家的。”

    一片慈母之心。

    太平公主眼角轻轻一挑,放下筷子,道:“先前二郎虽是童言稚语,然有句话却是说对了,若说性情相投,我的秀儿与六郎阿姐看如何?”

    韦氏吓了一跳:“啊?崇秀姑娘这可不敢高攀”

    话还没说完,太平公主已然一把握住她手,道:“说什么高攀不高攀的,阿姐实在见外,不瞒阿姐,自六郎幼时,我便看好他,六郎乃非池中物,今后必会不凡。我女崇秀与他品貌相当,年龄相若,欲与阿姐结个亲家,阿姐意下如何?”

第218章 大营() 
母亲是要给他选媳妇了吗?

    张昌宗一边骑马进宫,一边忍不住想了一下,心里有些不好意思。讲真,作为单身了两辈子的光棍,连恋爱都没谈过,结婚那真是想都没想过。

    说来,他四哥、五哥都是这么大岁数的时候就开始被他娘找对象,然后到十六七的时候成亲这么一想,母亲真想他娶亲了?

    张昌宗心里默默挠头,反正他从未想过要找个什么样的对象,也不知他娘想给他找个什么样儿的,等下差回家探探口风再说,别给他找个河东狮就成,不然他怕两口子一天过不到黑就打成一团了。

    一路心不在焉的进宫,到得羽林卫大营,就什么想法都没有了,只一心一意的带着士卒操练——

    张昌宗没想过要收服羽林卫的士卒,这是女帝陛下的私军,他要是露出收服之意,张昌宗敢保证,女帝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咔擦了他。

    张昌宗一直做的都是折服,以勇武折服士卒,然后,身先士卒,自己去做表率,操练一起,吃苦一起,军纪严明,赏罚分明,目前来看,士卒对他虽不亲近,但对他的命令执行的还是蛮好的,张昌宗已经满意。

    “报告大将军!”

    “刘三准,你有什么话想说?”

    “请将军指点弓术!”

    这请求一出,附近所有听见的士卒全都看着张昌宗。张昌宗板着脸,心里念叨这刘三准还挺机灵的,面上并无异样:“可!”

    “哗”的一声,安静地队伍不禁爆发出一阵嘈杂声,张昌宗飞过去一个眼神,队伍瞬间又安静了,他满意的点头,朗声道:“全体都有,按队分开,一队一队的来!不拘是弓术还是陌刀术,或是骑术,本将军都不介意与大家探讨切磋,排好队,保持秩序,开始!”

    “喏!”

    声调上扬,莫名的有几分雀跃和开心。张昌宗板着个脸,再没有多说,只耐心地一个个指点轮到的士卒,以解答他们请教的问题。

    方晟瑞与陆禹臣在一旁冷眼看着,方晟瑞看士卒们积极性颇高,不禁也有些意动,扭头向陆禹臣道:“陆兄,你不过去请教请教?”

    陆禹臣木着脸看着被士卒包围的张昌宗,反问:“方兄为何不去?”

    方晟瑞眼珠乱转,眼神闪烁道:“小弟知道自己是块什么材料,阵仗上的功夫,再练也无法出头,倒是统兵之术,想向大将军讨教讨教,你别看大将军年轻,然从行宫一路回来时的行事作风,倒有几分大家风范,若能得大将军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