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阳郞 >

第7章

重阳郞-第7章

小说: 重阳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炟一看这架式,觉得不妙,连忙转移话题:“母亲,你儿子是神童,将来要做大事的,我们李家门楣还要我发扬光大的,怎能随便找个村姑当媳妇。”

    “那你想找个什么样的。”李炟的话,让母亲有些犹豫,但还是抓住不放。

    “儿子是说先立业再成家不迟。到时,我给你找一群媳妇,生一堆胖孙子。”李炟把自己都说乐了。

    “不行,现在就找。”母亲是一条道走到黑的人。

    娘俩僵持着,同时看向李天一。

    李天一知道这次恐怕拦不住儿子。儿子从小就是个有主意的人,决定了的事情不会轻易回头。为了留下回旋余地,就说:“等晚上咱们回去跟奶奶商量商量再定好不好?”

    单娘和李炟都不再讲话。奶奶虽然七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在李家大主意还是要奶奶来拿。

    李炟琢磨怎么才能让奶奶同意自己外出游学,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啥办法。实在不行就撒泼,当然不能像小时候那样,躺在地上打滚。奶奶最疼自己,可以假装不吃饭,自虐一下可能会有效果。

    晚上,一家三口早早地从书院回到李宅。奶奶不解地问:“今天怎么都回来了,书院没事啦?”

    李天一正在琢磨怎么开口。单娘性子急,把李炟要出去游学的事,她和丈夫不同意,要为儿子定亲等,全告诉了老太太。最后说:“娘,你给拿个主意,炟儿这么小,一个人出去,让人怎能放心。”

    奶奶季氏听后没有立即表态,而是问李竹、李菊:“竹儿、菊儿,你们觉得如何是好?”

    奶奶虽然一言九鼎,必要的民主程序还是不能少的。

    “我觉得母亲说的对,游什么学,再长两年,娶个媳妇是正事。”李竹勤劳,持家过日子是把好手。

    “不对。男子汉,大丈夫,理当顶天立地,出去见识见识没什么不好的。”李菊在重阳书院受王君君影响较大,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姐妹俩的意见截然不同,奶奶听了,思考一会。

    奶奶看看李天一两口子,两人直摇头。又看看李炟,李炟连忙站起来,准备为自己争辩。

    奶奶摆摆手,让李炟坐下。说:“炟儿,你不用讲,奶奶问你,你真的想好了吗?”

    李炟点点头。

    “这个想法有多久了?”

    “两年。”

    “出去遇到危险怎么办?”奶奶也是舍不得。

    “奶奶,你忘了?我有特异功能,有危险我能提前看到,预防。我六岁就救过王孝勇。”李炟尽量让奶奶放心,把六年前的事也搬出来了。

    “奶奶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如果你坚持要去游学,奶奶支持你。”当世游学很盛行,大学士谢灵运才高八斗,一生都在游学。

    李炟听到奶奶同意,高兴地抱着奶奶直呼“奶奶英明!”

    “这孩子,你轻点,奶奶快被你勒死了。我的话还没说完。”奶奶叹口气,语气变得沉重起来:“我已七十多岁了,你一走,奶奶都不知道还能不能活到你回来?所以你要答应奶奶,走之前,把婚事定下来,可以先不结婚,但要定亲。”

    奶奶的要求是人之常情,李炟即使一百个不情愿,但他还是答应了奶奶。奶奶说得对,自己说走就走了,留给奶奶,留给父母的是无限的牵挂和担忧,能定下门亲事,对他们在心灵上也是个安慰。

    单娘还想再说什么,奶奶决定了,只好听奶奶的。

    接下来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李家媳妇。

    李天一和单娘认识亲戚朋友都过了一遍,合适的不少,只是不知道李炟怎么想的。

    “妈,我娘家侄女好几个,您觉得行不行?”单娘又把她娘家侄女讲了一遍。

    “是不错,就是没读过书。将来怕与炟儿没话说。”奶奶否决了。

    “汝南你三表弟家的两个双胞胎女儿,我觉得不错,与炟儿同岁。上次在汝南,那两个女娃与炟儿也能玩到一起去,我让人去说,看你三表弟愿不愿意许一个给炟儿做媳妇。”

    “季家在汝南是大户人家,将来也能帮衬些炟儿。炟儿,你说行吗?”奶奶问李炟。

    李炟立刻想起季玉、季珏那两张粉嫩的小脸和泌满汗水的小手。点点头,表示同意。

    奶奶请重阳里长江长水带上礼品去汝南提亲。江长水虽只是个里长,但也算一方父母官,经常进府上县,与汝南季家也有些交情。提亲是非常严肃的大事,绝不可马虎,亲戚之间也不能太随便了。

    三天后,江长水返回。与江长水一块回来的还有季家老三季大虎。

    “老婶子,我回来了。”江长水进门就喊。

    李天一出来迎江长水。看到与江长水一同进院的三表弟,李天一愣了一下,半天才说:“表弟也来了。”忙把二人让进客厅。李天一一边让单娘安排酒饭,一边让李炟去后院叫奶奶。

    “江里长辛苦了。”奶奶还没进客厅,就问候江长水。

    “替老婶子跑跑腿,小侄应该的。”江长水应答着。

    奶奶看到突然而来的娘家侄子,有些意外:“老三,你怎么也来了?你母亲可好!”

    “都好。姑,我来看看你。”季大虎答。

    不一会,单娘做好了饭菜,让李天一招呼客人用饭。

    季大虎在饭桌上几次欲言又止。有些事他不想当着外人江长水讲。

    “老婶子,你安排的事,季兄亲自来回话了,我就回了。”

    刚吃过饭,江长水就告辞了。对于李家提亲,季家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季大山亲自来重阳,说是看望姑母,其实是为亲事而来。他不便在此久留,吃了饭就回去了。

    李天一、单娘送到门外。

    这时,奶奶支走李炟、李竹他们。说:“三,就咱娘俩,怎么回事,你还自己跑一趟?莫不是女娃不愿意?”

    季大虎支支吾吾,半天才说“姑,不是女娃不愿意,是两个女娃都要嫁给炟儿!”

    当江长水来到汝南提亲,季大虎夫妇还没商量好,季玉、季珏两个女儿又哭又闹,都要嫁给李炟,怎么劝都不听。季大虎不好对江长水张口,只能跟着来了。

    “这???????”奶奶没话应答。不错,也有姐妹同嫁一夫的,大多因为女方家境不好,图男方家财,正常人家不会这么做。身为汝南三大家族之一的季家出了这样的事,让人很没面子。

    “也许孩子前世有缘吧!”奶奶说了句模棱两可的话,不知道她是高兴,还是难过。

    李炟的亲事就这样悄悄地定了下来,没有摆酒,也没有声张。只李、季两家写了书帖,聘礼都没有下,连提亲的江长水都不知道结果。

    (本章完)

第12章 13、君君来访() 
对于定亲,李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他对两个小表妹也有些喜欢,反正现在也不结婚,能让奶奶和父母高兴,同意自己外出游学才是主要的。

    李炟在重阳书院藏书楼上拿出“神火秘笈”,仔细看着上面的图画,特别是图画上的背景,他想了解更多千山岛的信息。但是,李炟把重阳书院的藏书都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火山岛的资料,更没有“神火坛”的消息。他失望地回到家,看着几张发黄的地图,这些地图也是从书院最深处找到的。

    李炟把自己锁在书房内,对照地图准备行程。从重阳到千安岛所在建安郡大约3600里路,如果每天行走30里,需要3个半月才能到达,加上路上逗留、探访、学习,6个月应该能够到达建安郡。

    李炟把行进路线在地图上做了标识,连每天歇脚的地方都在地图上注明,并且把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尽量想清楚,想全面。这是自己第一次出门,既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出现意外,在当世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到处都是土匪、流民,死个人与死只蚂蚁没多大差别的情况下,一个十多岁的孩子独自外出确实存在极大的风险,这也是父母所担忧的,因此保证安全是第一位的,要做好充分准备,绝不打无把握之仗。

    李炟正在书房望着地图出神。

    “君君,你怎么才来看我?想死你了。”是四姐李菊的声音。

    “我早就想来,奶奶管得严,平时不让出门,今天是去南海寺烧香,顺道过来的。”王君君说。

    “去南海寺烧香求得什么?是不是求一个如意郎君阿。”李菊与王君君说笑。

    王君君脸一红:“当然是求奶奶康健,父母平安。”

    两个说着向后院走去。

    以前,王君君在重阳书院读书时,时常随李菊来李家玩耍,两家是亲家,又是世交(王君君的哥哥王孝勇娶了李炟的大姐为妻),王君君虽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来李家也没什么避讳。

    今年春节后,王君君没有再到书院学习。听说是她父母觉得,十四岁女儿长大了,已经到了该出嫁的年纪,再与男学生们混在一起上课有失体统。王君君回到家里学习女红,择婿待嫁。

    王家紧锣密鼓地张罗着王君君的亲事,去王家提亲的踏破门槛。但不知为什么?都被君君小组以这样那样的理由回绝了,半年过去了,王君君的亲事依然没有任何眉目。

    李炟开始看不到王君君的身影有些失望,好像生活中缺少了点什么?最近一直忙着外出游学的事情,这种思念渐渐就有些淡了,连古箫都好久没吹了。

    今天听到王君君的声音,李炟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和渴望,他渴望见到王君君,他渴望像以前那样,能与王君君同窗共读,青灯常伴。

    李炟在书房有些坐卧不安,他拿出古箫,轻轻扶去上面的灰尘,吹了起来。箫声舒缓悠扬,充满思念忧伤。

    “是李炟的箫声!”王君君正在陪奶奶季氏说话,听到李炟的箫声,突然兴奋起来。她感到失态,忙说:“李炟的箫吹得越来越好,这把古箫就配他。”古箫是王君君送给李炟的,这样说很恰当。

    “去找炟儿玩去吧!炟儿也很快要去游学了。”奶奶知道年轻人和自己没有多少话说,就知趣地让王君君去前院书房了。

    “弟弟,看看谁来了?”李菊推开书房的门喊道。

    王君君和李菊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李炟发现,王君君好像半年不见,就长成大姑娘了。也许以前没太在意,还是因为君君姑娘今天施了淡妆,让李炟感到变化很大。今天的王君君更加成熟,更加漂亮。白嫩的瓜子脸上,一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清澈明亮,樱桃小嘴泛着红晕,两条大辫子垂到腰际,头上没有一根乱发。王君君近前,李炟闻到一股好闻的玫瑰花香,那是王君君涂抹了用玫瑰花制作的晨脂。

    今天王君君上身穿了一款丝绸的绣花短衣,下穿束腰的大摆裙,把王君君发育成熟的身体完全显露出来,一向沉稳低调的王君君,今天不知为什么有些张扬奔放。王君君今天不知是不是有意为之,从她精心打扮上,这身装束应该不是随意穿来的。

    李菊从王君君的眼神上找到了答案。

    李炟不自觉地望向王君君胸前的两座山峰,山峰挺拔险峻,让李炟有一种想要攀登的冲动。

    “弟弟,傻站着干什么?怎么不让人家座呀!”李菊提醒到。她看一眼王君君像晚霞一样羞红的脸和弟弟呆傻的模样,很快就明白了什么。

    “是的,座吧,座吧!”李炟拿把椅子递到王君君面前。

    这时,王君君也回过神来,很快恢复了平常的模样,低头望着自己的脚尖,很长时间才说:“听说你要去游学,准备去什么地方?”

    “南方。东晋以后,文人大儒都搬到南朝去了。以前洛阳是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现在南方的建康才是经济文化的中心。”李炟讲起游学来,精神振奋。

    “那你准备去建康?”王君君小心地问,有些担心。

    “先到建康,建康城是南朝都城。竟陵八友沈约、谢朓、范云都在建康城。”

    李炟停了一下,让王君君消化,然后接着说:“也可能走得更远些。从建康再往东南就是大海了,我也要去看看大海。你见过大海吗?”李炟问。

    王君君摇摇头。

    “大海一望无际,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海鸥在海面上低低地盘旋,海浪拍打着礁石,几叶扁舟迎着风浪撤下鱼网。远处海天一色,恢弘壮丽。”李炟尽量从前世的记忆里多找几个赞美大海的词语,向王君君炫耀一番。

    李炟的话,听得比他大2岁的王君君和李菊一脸向往。

    王君君入迷地盯着李炟,眼前这个被称为“神童”的小男人知道的就是多。

    “男孩子就是好,我们要是也能一起去该有多好。”王君君对李菊说。

    “做梦吧。”李菊弹一下王君君脑门:“疼吗?知道疼就还没有傻,别竟说傻话了。”

    李炟拿出地图,向王君君和李菊介绍游学的线路。

    一会儿,李菊对王君君说:“你先在这玩,我去看看饭做好了没?”说完推门出去。

    随着李菊的离开,空气瞬间凝结了,本来有说有笑的书房安静下来,静得能听到李炟和王君君彼此的喘息声。

    李炟看到王君君胸前的山峰急骤起伏,他不由自主地向前几步,紧张地想抓住什么。但他忍住了,他抚摸了王君君的肩头,两人四目相对,望着王君君毛茸茸的嫩脸和渴望的眼睛,李炟很想离得再近点。但他突然干渴得很,好像在沙漠中走了很久的路,他喘不过气来,脚沉得要命,终于没有挪出最后的一步。

    这时,两人都清醒过来。

    “你的箫让我听得着迷。”王君君说。

    “什么箫?”李炟想起前世的一个段子。

    “比以前有些进步罢了。”李炟讪笑。

    “你要去游学,不知什么时间回来,能否给我一件念想?”王君君鼓起勇气,说出了此来的目的。

    李炟随手取下了脖子的玉观音:“这是李家的传家宝,奶奶在我出生时给我挂到脖子上的。”

    “快点,开饭喽!”李菊在喊两人吃饭。

    王君君快速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