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昭武大帝 >

第69章

昭武大帝-第69章

小说: 昭武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今日纳伏寿为贵人,同时表卿为光禄勋。”

    “微臣谢恩,万岁万万岁!”

    卫尉、光禄勋,一掌宫门卫兵,一掌宫廷内的警卫,乃是天子的左膀右臂,先前本是被董卓所废,如今又得到恢复,而且还是由朕的两位老丈人统率。

    当然要朕对他们安心,还需使些手段!

    “董姝和伏寿,现在年幼,及笄之后,再入后宫!”

    董承和伏完俩人互望一眼,没有迟疑,应声诺下。

    虽然现在俩人手握大权,但却只是一个不算外戚的外戚,有外戚之名,却无外戚之实!

    之所以让两位老丈人统率宫内、宫外的大军,也是因为朕现在无人可用,或者说无人可以深信,是故只有让两位老丈人辛苦一番了。

    日后两位美人入宫之时,他们这些外戚,也就到了该退出的时候。

    封赏完后,天已至正午,该午膳了!

    “开宴!贺国庆!”

    天子铿锵有力之言,遍传大殿,宫女、太监听令后,便搬来茶几,端上美酒佳肴,供大臣们食用。

    纳了四位美人的少年天子,本该笑容满面、春风得意的,可却是闷闷地往西北方向瞧去。

    满朝重臣也同天子一个想法,目光俱都不约而同地往西北而去,此时的长安城,到底怎么样了······(。)

第四十五章:下长安(一)() 
长安,从高祖开国,至光武迁都洛阳以来的两百年间,一直就是大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时汉高帝五年,高祖召集各路诸侯王,纠合数十万大军,逼得项羽乌江自刎,平定楚地后,便在咸阳附近置长安县,命相国萧何主持营造都城长安,开启了大汉帝国的宏大基业。

    文终侯萧何,遂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名为长乐宫。

    高祖七年,又造未央宫,同一年由栎阳城迁都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为长安城。

    惠帝元年至五年,方建造城墙。

    武帝时期,设京兆尹治理长安,遂对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兴建北宫、桂宫和明光宫,并在城西扩充了上林苑,开凿昆明池,造建章宫等。

    而今的长安城,经过数十万民工的修缮,已经渐渐恢复了昔日气吞天下的豪迈。

    忽然从东驶来一骑,踏着数道朗朗升起的狼烟,奔到城门紧闭的清明们下。

    “我乃是牛辅将军帐下亲随,有事求报!”

    守城门的不过是一司马,看到下方的那一骑,身着黑甲,手持黑刀,嘴里也吐着西凉口音,守门司马并没有怀疑,打开城门,放他进来,同时差人去禀报军师贾诩。

    贾诩拉着董璜来到城门口,问那士卒道:“牛辅将军驻守在河东,有何要紧事情,快快报来?”

    “回禀少将军。今日凌晨时分。王屋山白波贼军暴起。大约有十万贼兵,他们已经席卷了整个河东郡啊!”

    “什么!又是白波军!”

    董璜几乎是惊呼出来的,而今他父亲董擢带着一万大军,在终南山和白波残余交锋,想要赎回他三姐;没想到,数个时辰不用,河东又传来白波贼军叛乱的消息。

    “刷~~~”

    一拔长刀,董璜就要带兵前去救援他二姐夫牛辅。

    “哎呀!少将军且慢。莫要忘了相国大人嘱咐,守住长安城方是要务!”

    贾诩手里拉住这位二愣子,心头也是在大叹可惜。

    但现在的他,不可能推波助澜让董璜带兵前去,因为余下的两万西凉军中,除了张绣被他坑死外,还有一人,乃是李蒙,素有将才。

    董璜根本带兵出不了长安城,便会被李蒙所阻。这也是贾诩不愿火上浇油的原因。

    因为一旦董璜被李蒙拍醒,而贾诩又在一旁煽风点火。如此将会导致董璜对他的不信任,而影响接下来的大计。

    就在贾诩纠结之际,长安渭水以北,渭城之中,张辽手持圣旨,带着高顺并八百陷阵营军士,突袭三万并州军大营,斩杀叛徒魏续和宋宪,坐收三万狼骑。

    成廉、郝萌、曹性三校尉,带着大军,被张辽集结在点将台下。

    展开圣旨,张辽便宣读起来。

    “哗~~~”

    三万并州军士,听完张辽之言,俱都大惊,而后便在文远的召唤下,带着大军缓缓驶过渭桥,来到霸城门下。

    同时又有数十骑,听从军令,往西而去。

    霸城门又称青城门,乃是长安城东城最南端的城门,因城门为青色,故称其为青门,其西对长乐宫东宫门,著名的丝绸之路便是由此出发。

    “呼!喝!”

    霸城门下,数万并州狼骑整齐地吆喝口号上前,手持大刀,踏马来到渭水桥上。

    “聿~~~聿”

    张辽一拉马缰,座驾飒露紫嘶鸣,有紫燕超跃之姿,其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城上城下众军。

    看到下方数万并州军排布在城门口,董璜心中虽惊,但仍破口大骂:“你们这些个并州鼠辈,想要造反啊!”

    二愣子董璜一顿臭骂,让下方的三万士卒,眼中怒火喷起,奈何有军令在身,唯有忍着。

    “少将军,在下建章校尉张辽,此次前来,乃是奉尚父大人之命前来。”

    张辽打马上前,来到护城河边,下马后抱拳道:“白波贼军叛乱,河东全郡动荡不安。尚父大人闻此消息,便特命在下前来,统帅这三万并州军,帮助董擢将军,平定河东之乱!”

    “魏续和宋宪,这两人何在?”

    “此二人乃是背主之徒,相国大人岂能信得过他们!”张辽说着,从手中掏出那封圣旨,高举在头顶:“在下奉董相令,想要接管三万大军,以助董擢将军灭贼。奈何此二人不从圣令,在下也只好忍痛诛杀之!”

    “此乃董相之令,少将军若是不信,可以一观。”

    董璜命人将那封圣旨用吊篮吊上城墙后,拉过贾诩,一起展开来看。

    反复看了几遍后,董璜没有疑问,因为这上面盖得乃是天子六玺之一的皇帝信玺,专门用于调兵遣将。

    大汉建国四百年,发兵有四种信物,分别为虎符、节、羽檄、诏书!

    在王莽之前,汉庭对地方控制力极强,所以虎符素有信用;而光武建国后,州郡的统兵权和调兵权逐渐统一,尤其是刘焉建言,开州牧军政合一的制度以来,虎符的调兵之用几乎是零。

    而节和羽缴,曾经一度成为发兵信物,奈何容易被人仿制。

    汉节,竹制,长七尺,上旄牛尾;

    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徵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也,是为羽檄。

    这两种信物都极其容易被人冒用,比如袁绍号召天下诸侯反董,讨董檄文,用的就是羽檄。

    而皇帝信玺,下铜兽符,发诸州镇兵,无人可以仿制,同时也拥有至高无上的发兵之权!

    当年董卓一入洛阳城,便将皇帝信玺塞入怀中,将兵权牢牢抓在手里。

    刘协引诱董卓进入鼎湖宫,宫杀之后,便从他身上收回皇帝信玺,而后让吉太医带出交给荀攸和张辽。

    荀攸拟好这封圣旨后,加盖上皇帝信玺之印,张辽便怀揣着圣旨,快马加鞭和高顺汇合。

    早就离开鼎湖宫的高顺,带着八百陷阵营将士昨晚便至渭城附近,休息一晚后,精神抖擞。

    等到张辽赶到营地后,便并着高顺等人,直接灭杀魏续和宋宪,拿出那封圣旨,而坐收三万大军,便率兵来到长安城下。

    (抱歉了哈各位,今天研究生复试工作完结,白天比较忙,晚上又被请喝酒,所以晚了,抱歉了!)(。)

第四十六章:下长安(二)() 
“少将军,这圣旨,乃是董相之令!”

    贾诩看来下方张辽一眼,便指着那道红色印刻:“皇帝信玺,一直都在董相身上挂着,若无董相之命,无人可发出这道圣旨。”

    董璜应声一应和后,脸上还是有些疑惑,茫然地看向贾诩,为何河东白波叛乱,相国大人如此在意,要派大军前去伐之?

    二愣子百思不得其解的表情,让贾诩摇头轻叹,而后指着东边道:“至中平五年,董相屯兵河东以来,河东大豪,对董相是毕恭毕敬。相国大人能有今日之地位,也多亏河东群豪之助!”

    “现今河东叛乱大起,同去年一样,相国大人是心急如焚,是故派大军前去,乃势在必行~~~”

    董璜点了点头,心中唯一的疑点也被贾诩打消。

    三辅三郡,弘农一郡,现在都在度田;为何独独河东,豪强遍地,却不度田呢?

    而是因为河东豪强,对董相多有帮助,所以相国大人,不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再次看了一遍圣旨,上面要求他父子俩带着三万西凉大军并上三万并州士卒,急行军救援河东!

    而长安城,而由盖勋帐下的两万大军守着。

    “文和先生,父亲大人不在,该是如何?”

    董璜心中也有些心急,几个时辰了,终南山方向还是没有消息传来,甚至连哨骑都不曾前来。

    “少将军勿急,董擢将军,此时应该是在和强人商榷。”

    贾诩安慰道:“区区数百强人。不足为惧!”

    “但军令如山。军情如火。不得片刻耽误。既然董擢将军不在,那此时当以少将军为主,还请少将军从董相令,带军平叛河东,建不世之功,从而可继相国大业!”

    董璜本来是火急火燎,但是一听贾诩那句“继相国大业”后,心中更是久久不能平静。

    要是董相能够称帝。那么后继者必然会从他子侄中选出,要是此次他能够建立功勋,那么他将会是下一任天子!

    来回走了几步,在皇位的吸引之下,董璜终于下定决心,上前抱住贾诩的双手道:“我知道文和先生,一直以来就有良谋。上次二姐夫平定白波之乱,就是得到了先生的帮助。”

    “此次行军,我一切唯先生是从,还望文和先生助我!”

    被董肥肥评为“愚笨无知”的董璜说完后。竟然一抱而礼贤下士起来······

    一旁的贾诩都有些惊呆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连忙扶起董璜,后一躬而道:“在下必尽全力,助少将军建立伊吕之业!”

    得到贾诩“誓死”的效忠后,董璜招来李蒙。

    而盖勋也是接到命令,正好此时带着两位大军也立在横门之下。

    “少将军,如果将长安城交给盖勋,那么相国大人回来之后,该怎么办?”

    李蒙的疑惑,也点醒热血烧头的二愣子董璜。

    看着两将迷惑不解,甚至是不信任之色,贾诩轻声一笑道:“而今百官,尽皆随相国大人前往鼎湖宫见驾。”

    “董相在鼎湖宫,握有五万西凉大军,手中还有天子和百官,何惧区区盖勋?”

    是啊!

    当年盖勋为京兆尹时,和皇甫嵩坐拥三万精兵守长安城,董相一道诏书,他们两个不也是翻滚着跑来洛阳么?

    否则二姐夫牛辅,怎么可能轻轻松松获得三万精锐,而平定河东叛乱呢?

    “哈哈~~~”

    董璜使劲拍着贾诩瘦肉的肩膀,口中大笑道:“还是文和先生大才,我今日服了!”

    二愣子不再犹豫,命令李蒙带着两万大军步出长安城,而后听从“董相”之命,将长安城的守卫,交给盖勋及其帐下的两万大军。

    就在城门**接的时候,盖勋身边一个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黑厮,极为吸引董璜的注意力,还有他手中冷冷发着寒光的丈八长矛,更是让董璜眉头紧蹙。

    但现在长安城换防,已经在进行了一半,董璜没有理由停止。最重要的是,在他心中,带兵平定河东白波之乱而建功,才是他的第一要务。

    长安城防守的交接,在都很心急的董璜和盖勋推动下,非常快速地便完成。

    驾马而出长安城,董璜意气风发,在渭水之畔,将两万西凉大军,三万并州士卒召集在一起,心中豪气万千。

    只要能够覆灭白波贼军,那他!绝对能够继承董相大业!

    “将士们,此次平叛河东~~~”

    点将台上的董璜,精神振奋而情绪激昂,口若滔滔悬河。

    就在此时,手持大刀的张辽,一双虎眼死死盯住台上的二愣子,大步踏上点将台。

    董璜瞬间感受到一股冰凉的杀意扑来,连忙扒出手中的佩刀,同时疾呼亲随。

    奈何西凉大军尽皆在点将台下,此时的台上,唯有张辽、董璜二人。

    “刷~~~”

    张辽一个飞身,甩起手中长刀,奋力一劈,潮湿的空气中被斩出一道波纹,而后波纹扩散,飞至董璜头顶。

    “锵!”

    一长一短两柄大刀,不过是一触而分,董璜便觉得如遭雷击,虎口直冒血,手中佩刀即刻掉落。

    “噗~~~”

    一刀,只是一刀!董璜来不及格挡和躲闪,大好头颅便被斩落,滋起阵阵血浪。

    下方李蒙,看到台上的一幕,心中大惊,就在他想要鼓动西凉大军的时候,一声巨雷在万军从中炸响。

    “贼子,受死吧!”

    早就从城门口而出,伏在一旁的张飞,驾马起飞,直取李蒙首级。

    区区数十李蒙亲随,怎么可能是猛张飞的敌手,一路上横冲直撞而至西凉大军阵前。

    “吼!”

    张飞呼啸而至,一矛穿过李蒙喉咙,一顺手,便挑起他的头颅,而后来到点将台上,并排着张辽立在上方。

    张辽从袖口中,抽出另一道圣旨,乃是高顺昨日从天子之处得之。

    看着下方目瞪口呆的众将士,张辽高高举起圣旨,铿镪顿挫。

    “天子制曰:狼烟起,董卓死!”

    “哗~~~”

    台下五万大军俱是大惊,上午时分,整个关中遍燃烽烟,他们虽然知道不妙,但绝对想不到,这会是董相死亡的征召!

    “踏~~~踏”

    数十西凉铁骑,从南方飞驰而来,来到骚动的大军从中,大声呼道:“鼎湖宫在巳时三刻,有杀喊声传出,各位随我前去鼎湖宫相助董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