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87章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87章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哼!”孟太后摇摇头,叹道:“即便是四海承平之时,幼君登基,也难免主少国疑,国朝不稳。何况如今金贼入侵,大宋江山风雨飘摇,吾一老迈之躯携一冲龄幼主,何以安天下?”

    苗傅道:“太子仁孝聪敏,太后慈爱圣明,必可天下归心,将士臣民共心协力,效忠大宋。”

    孟太后泰然稳坐,摇头道:“吾心甚忧,不以为然。”

    见此情形,刘正彦按住刀柄,沉声道:“太后,此乃万千将士心声,我等今日为国谏言,不负国,若太后不允,那臣等只得解衣就戮。”

    刀刃出窍稍许,在阳光下寒光闪耀,上面仍旧带着血迹,充满血腥味道,刘正彦无疑是想以此吓唬妇人。

    然而孟太后依旧正襟危坐,气定神闲,甚至连其身边的侍女,都宁静肃立,脸上没有丝毫畏惧之意。

    他们并不知道,这两个女人都经历过风浪,见过比这凶险十倍的情形,早已见怪不惊。

    此情此景,不禁让刘正彦有些气恼,面孔狰狞道:“太后,臣等为将,可随时为国捐躯,不畏生死。然臣恐我等引颈就戮,将士不明就里,一旦哗变,伤及太后、陛下,以及满城臣民,动摇社稷,危害国家,那就不好了!”

    威胁,赤果果的威胁!

    苗傅趁机道:“为阖城百姓安危,为江山社稷,天下苍生,还请太后应允,让陛下退位,太子登基。”

    孟太后依旧沉吟不语,显然不愿意立即让步。

    刘正彦恼怒之下,几乎想要拔刀胁迫,但被苗傅拦住了。

    “朱相公,你身为宰执大臣,难道就没什么话说吗?”苗傅朝城楼上喊了一嗓子。

    没办法,宰相朱胜非情知今日躲不过,加之是自己力排众议让太后出宫的,当此之时,不能不出面。

    宫门再次开启一道缝隙,朱胜非也出宫去了。

    透过缝隙,徐还看到孟太后和柔福帝姬孤单的背影,以及身旁刘正彦略微出鞘的刀锋,心中不禁颇为忧虑。

    太后出面,宰相出马,恐怕亦不能解今日之局,长此以往,恐生变故。尤其是柔福帝姬的安全,孟太后为何要带着她涉险呢?

    当此之时,叛军肯定不敢对孟太后下手,但杀其侍从,挟持太后却是敢的。虽说未必会这么糟糕,但所谓关心则乱,徐还不敢冒险。

    不能再沉默,徐还当即掉头往宫墙下一所庭院而去,皇帝赵构暂时在那处休息。

    见徐还进来,赵构脸色一沉,连忙问道:“徐卿,可是发生什么变故?”

    “暂时没有,太后与朱相公正在安抚叛军只是目前看来收效甚微。”徐还沉声道:“臣恐稍后生变,所以请陛下早做准备。”

    “准备?朕当如何准备?”赵构本是无助下意识的反应,但随即眉头一动,问道:“徐卿,你可有对策?”

    “陛下”徐还略微沉吟,朗声道:“依臣之见,而今有两条路。”

    “哪两条?”慌乱之中,赵构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徐还道:“其一,臣掩护陛下突围出去,叛军虽然人多势众,但臣自问聚集宫中力量,可以杀出一条血路。陛下出宫,出城前往他处,便可号令天下兵马,勤王护驾,平定叛乱。”

    “此举”

    不等赵构多说,徐还便道:“此举过于凶险,陛下乃万金之躯,臣恐突围之中,刀剑无眼。而且一旦突围,临安必乱,到时候太后、太子、公主,宫中诸位娘娘,满朝大臣与阖城百姓安危难料。临安一乱,天下生变,如今金贼进犯江淮,若是趁虚而入,我大宋恐有亡国之危。”

    赵构显然是被吓住了,几乎毫不犹豫道:“那第二条路呢?”

    “陛下退位,太后扶太子登基。”

    “什么?徐还,你也”赵构下意识的反应,显然是怀疑徐还的用心。

    徐还连忙道:“陛下,臣绝无他意,且听臣细说缘由。”

    “罢了,你且说说。”

    “陛下,当此之时,平叛比皇位要紧。”徐还沉声道:“陛下暂且退位,登基的是太子,辅政的是太后,依旧是大宋江山。

    只要叛乱平定,太子年幼,太后年迈,何以主政?且都是陛下的至亲,到时候自然会还政陛下,所谓退位,不过一时缓兵之计罢了!”

    闻听此言,赵构心情稍稍舒缓,示意徐还继续。

    徐还也松了口气,续道:“为今之计,想要平叛需要兵力,临安兵马几乎尽在苗傅手中,那么只有调动外地兵马勤王护驾。可惜陛下受困宫中,难以下旨传讯。

    而今唯一传讯的办法便是陛下退位,新君登基,必定晓谕天下,到时候各州将领必可知晓。陛下春秋正盛,又是国朝危难之时,陛下不可能主动退位,各州将领大都是聪敏忠义之辈,自然探查临安情形,前来勤王护驾。”

第一九五章四个条件() 
赵构之所以对退位反应强烈,盖因过往历朝历代太上皇的悲惨遭遇。

    皇位是有魔力的,一旦新君登基,迷恋权位,通常是绝不愿意交还皇位给前任,而且会千方百计地防着太上皇。

    唐朝李世民对李渊如此,唐肃宗对玄宗李隆基也是如此,他赵构担心他日二圣归来,也是同样的道理。

    人说太子是古往今来的高危职位,其实太上皇才是,轻则幽禁终老,晚景凄凉,重则丢掉性命,骨肉相残。

    因而,赵构心里下意识抗拒退位。

    但徐还旁观者清,帮他厘清了一个事实,他这个太上皇不同以往。

    继位太子是自己三岁的儿子,懵懂无知,如何贪恋权位?孟太后也年纪大了,且是深明大义的仁慈之人,绝非贪恋权势的吕后之流,宋室再无其他皇子宗室,不必担心另行废立,自己这个太上皇没有这些风险。

    就像徐还所言,只要叛乱平定,皇位还是自己的。

    在没有风险的情形下,退位还能成为一种武器,是缓兵之计。一方面安抚眼前的叛军,一方面向天下传递消息。

    可赵构还是有些许担心,消息传递出去,诸将会来勤王吗?若他们投向幼主,甚至是叛臣怀抱,该当如何?

    徐还很无奈,都什么时候了,还是这般多疑,实在让人无语。

    “陛下不必担心,远的不说,驻守江南的诸位将领,刘光世、张浚、韩世忠、吕颐浩等人,都是忠义聪敏之人,对大宋,对陛下忠心耿耿。想来他们能够明辨是非,及时前来勤王护驾。”

    徐还虽说有夸海口之嫌,但原本历史上确实如此,想来应该不会错。即便不是所有人能来,只要来一个,便足以对叛军周旋对抗。

    赵构沉吟片刻,点点头:“卿所言不无道理,刘光世、张浚、韩世忠等人都是朕的股肱之臣,驻守的秀州、平江等地距离临安都不远。对了,还有建康的吕颐浩和杜充。”

    前面几位倒是罢了,但杜充徐还不禁有些恶心,如此畏战,欺上瞒下的佞臣,赵构竟对他深信不疑,实在可悲。

    与此同时,徐还心中泛起些许忧虑,杜充要是也起兵前来勤王怎么办?以他的尿性,这等无甚风险的立功良机,倒真有可能前来凑热闹。

    唉!若是真的来了,反倒是个麻烦!

    徐还这边远虑之时,赵构却近忧道:“话虽如此,可万一他们接到消息,不明就里,或是有所迟疑,迁延日久,空生变故。”

    “陛下,那就想办法让他们知晓真相。”徐还沉声道:“臣前日在灵隐寺前遇到过韩世忠将军的夫人,韩夫人乃是英姿飒爽的女中豪杰。若是她亲自前往秀州传讯,韩将军焉能不信?”

    赵构点头道:“是个办法,可眼下朕的旨意出不了皇宫,如何遣派那韩梁氏?”

    徐还道:“陛下退位之后,叛军必然放松警惕,到时候臣自然会有办法传讯给韩夫人。”

    “也好,可”赵构忧心忡忡道:“可一旦退位,朕没了价值,苗傅、刘正彦会不会对朕下手?”

    这是赵构不愿意退位的另一重原因,皇帝的身份是一重保护,一旦失去了,不免让人惴惴不安。

    “臣以为,他们不敢,若是伤及陛下,必然天下震动,宵小之辈承受不起天下臣民的责难。谨慎起见,亦可将此作为退位的条件,叛军必须答允。”

    徐还躬身道:“而且无论何时,臣都会率精锐亲自护卫陛下,誓死保卫陛下人身安全。”

    “好好!”赵构点点头,又沉吟片刻,轻声道:“罢了,派人前去告诉太后和朱胜非,朕愿意退位,免得他们被叛军为难。”

    “是!”徐还点头应允,转身而去。

    宰相朱胜非的安抚果然没什么用,不管他说什么,叛军都不买账。

    而且刘正彦和苗傅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可谓是威逼利诱,必须让宰相表态。

    朱胜非左右为难之时,内侍颜岐快步而来,欠身道:“陛下已经同意退位,请太后下诏吧!”

    闻听此言,苗傅和刘正彦脸上都浮现出得意神色,朱胜非则脸色铁青,甚至举袖掩面。孟太后则充耳不闻,似乎仍旧坚持。

    到了此时,刘正彦再无耐心,刀锋出鞘,沉声道:“太后切莫在迟疑,有道是迟则生变,很可能从您身边人开始。”

    刘正彦的目光从几个抬轿的内侍和随行侍女身上掠过,极度不怀好意。宰相朱胜非见状,唯恐柔福帝姬有什么危险,连忙劝道:“太后,事已至此,您老人家便点头吧!”

    “罢了!”孟太后也知情非得已,无奈点头道:“既然皇帝答允了,吾亦无话可说,不过退位兹事体大,宰相还是先与皇帝确认,否则老身不敢冒然下诏。”

    苗傅和刘正彦欣然同意,朱胜非得以回宫面见赵构。

    刚一进院,朱胜非便跪下哭泣道:“陛下,臣无能身为宰执不能护佑陛下,安定朝局,罪该万死,臣这就去斥责叛军,以死谢罪。”

    他并不知道赵构愿意退位是听了徐还的建议,只当是为局势所迫,不得已所为,故觉自己愧于职守。

    赵构摆手道:“卿勿多言,情势所迫,情非得已。卿乃重臣,太子年幼,太后年迈,身边又有虎狼环伺,以后全赖朱卿周旋,扶保太后与太子,保全社稷安稳。”

    朱胜非叩首道:“是,臣定当竭尽全力,确保太子与太后安全,尽忠大宋。”

    “好了,朕有几个条件,你且去知会苗刘,只要他们答允,朕便答允退位。”

    “陛下请讲,臣立即转达。”

    赵构沉吟片刻道:“其一,朕退位之后,当如皇兄当年对待上皇一样,供奉丰厚。朕退位之后可避居他处,但必须由徐还率部护驾御前;

    其二,朕退位之后,朝政大事由幼君与太后当朝处置;其三,待退位诏书宣读之后,将士回营,不得继续逗留宫门;其四,着将领约束军士,不可抢掠纵火,滋扰百姓。”

第一九六章缓兵之计() 
四个条件!

    基本都好说,苗傅和刘正彦唯独不满其中半条——徐还护驾。

    有人曾告诉他们,徐还是金国派回来的奸细,是以他们清晨要顺手杀掉,不想没有成功,反而险些让徐还坏了他们大事。

    这样的人不处置,还让他护卫太上皇,这怎么行?而且退位之后,赵构还要保持兵力,是要做什么?

    宰相朱胜非少不得劝解道:“陛下就这么一点小小要求,只为求一丝心安罢了,如今整个临安都在二位手中,有什么可担心的?”

    苗傅的手下王钧甫不知道出于什么缘故,也劝说道:“将军,陛下让步已算难得,若逼之过甚,出了什么变故,反而不美。”

    苗傅沉吟片刻,点头道:“罢了,我们答应,让陛下下诏吧!”

    事已至此,皇帝赵构下诏逊位,令兵部侍郎李邴起草诏书。其大意是“朕自即位以来,强敌欺凌,皆因金军追杀于朕,朕不忍生灵涂炭,百姓蒙难,即可逊位于太子赵旉,由太后垂帘听政,与敌国休兵议和。”

    朱胜非来往再次从宫内出来,当场宣读诏书,苗傅与刘正彦,以及众多将士喜形于色,当即开始退兵,甚至在闹市叫嚷着“从此天下太平”。

    真的太平了?

    朱胜非暗叹一声,准备侍奉太后回宫,不想苗傅的手下王钧甫走过时,低声道:“相公,苗刘二人或有愚忠,但学问不足,见识短浅。”

    朱胜非不确定王钧甫的动机,但还是心领神会地点点头,侍奉着太后返回宫中,安排所谓的“新君登基”。

    赵构已然逊位,当即便在徐还的护卫下前往睿圣宫,其实不过是一所寺庙罢了,苗傅刚刚给改了个名字。盖因文臣以新君名义,为逊位之后的赵构加了个徽号——睿圣仁孝皇帝。

    苗傅虽不愿徐还护在赵构身边,却已无奈答允,为了不失信君臣将士,只得忍下这口气。不过只允许徐还带百人护卫君前。然后以上皇身份贵重,必须加强宿卫为由,在睿圣宫外另行安排了数倍于徐还的御营兵马,由心腹守卫。

    赵构和徐还答允了,但也讨价还价,让余下的兵士由牛皋率领,和苗傅的御营兵一起守卫在宫城外。理由是太上皇别居睿圣宫,避免后宫诸位太妃遭到骚扰,上皇方能心安。

    杭州知州康允之则唯恐叛军趁机烧杀抢掠,匆匆出宫安抚军士,维持秩序,被困宫中许久的百官也终于得以出宫。

    有人出宫,自然就能传递出消息,哪怕是在叛军的眼皮子底下。

    自徐还带兵前赴宫门开始,裴元衍与辛赞便带着妇孺躲了起来。

    耳听外面兵卒往来,声音嘈杂,裴元衍等人心中满是担忧,徐还前去宫门护驾会不会有危险?今日临安,大宋会不会变天?

    而今消息闭塞,不知外面情形,自己又帮不上什么忙,裴元衍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子,忧心忡忡。反倒是辛赞,始终是那副不疾不徐的表情,其镇定自若的养气功夫,让裴元衍自叹弗如。

    许久之后,他们听到墙外有兵卒来往,呼喊着:“从此天下太平!”

    太平了吗?

    裴元衍满心疑问的时候,敲门声响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