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302章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302章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翁婿俩早前已经结果面,也聊过天,但并没有深入交流。此刻,赵佶有这个打算。

    “子归啊!”

    “上皇有何吩咐?”

    赵佶悠悠道:“此处乃是行宫内宅,随意一些,你我乃是翁婿,若你愿意,还是叫我岳父吧!”

    太上皇突然变得很亲切,徐还有些意外,恭敬不如从命,当即欠身道:“小婿拜见岳父大人。”

    “嗯!”

    赵佶满意地点点头,欣然道:“嬛嬛能遇到你,能嫁给你,是她的福气。”

    徐还笑道:“能遇到嬛嬛,何尝不是我的福气呢?”

    听到徐还的回答,赵佶笑了笑,一问一答,意味深长。

    只能说是天意吧,遇不到徐还,女儿估计逃不出北地,可能早已死在金贼的魔掌之下。

    不过徐还若没有遇到,不曾娶到女儿成为大宋的驸马,是决计不会有今日成就。但大宋最多留下半壁江山,甚至可能有亡国之忧。

    所以究竟是谁成就了谁,已然说不清楚,只能说是上天注定吧!

    “也是你自己有本事,大宋江山得保,有你力挽狂澜之功。”

    赵佶叹道:“也许将来,收复燕云,乃至塞北之地,为大宋开疆拓土,中兴崛起也极有可能。”

    “岳父期许,小婿自当竭尽全力。”

    “朕我相信,你会做到了。”

    赵佶似乎十分笃定,目光悠悠道:“朕别无他想,只盼着你将来能击败金贼,直捣黄龙,攻克五国城,将那些受苦的宗亲解救出来。“

    徐还注意到,赵佶正目光灼灼看着自己,眼神很复杂。有殷切的期望,又有几分叮嘱之意,似乎还有些许恳求,也许还隐含了些许试探

    见徐还沉吟,赵佶低声道:“子归啊,你也在北地待过,知道那是什么处境和滋味。不过你待的时间短,有些事未必能体会到。

    岁岁年年,尤其是寒冬的北风霜雪面前,只盼着一口热饭,一碗热汤,最大的愿望就是过上安定富足的小日子。除此之外,别无他想。”

    赵佶说的言辞恳切,是发自内心,甚至完全放低姿态的恳求。

    普天之下,能够从五国城救出大宋皇族宗室之人,唯有徐还。临安的儿子赵构指望不上,他没有那个本事,也没有那个心思。

    可是,赵佶也无比清楚,徐还费心竭力把自己救回来,那是因为自己有利用的价值。

    至于其他人,毫无用处,甚至是巨大的阻碍。

    对于有心思,有能力改朝换代之人而言,前朝皇族向来都是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古往今来,自己动手清理前朝皇族的人不在少数。当然了,还是有很多开国君主要脸面。

    在防止前朝皇族复辟的大原则下,会假手他人来除去威胁,如此最好不过。

    现如今,徐还就具备这样的绝好条件。大宋皇族都在五国城,在金国人手中,他什么都不用做,只需不积极营救,便能达到效果。

    如此不动声色的做法,成本很低,便可以达到目的,且不会落下任何话柄。

    赵佶心里一清二楚,所以才会有担忧,才会恳求

    尽管很多事情还有很远,有些杞人忧天,但是赵佶还是想早点说。

    他的年纪已经不小了,没准什么时候就没机会了。还不如趁着今日,为徐还做了不少事情,趁机提出。

    “岳父大人多虑了,小婿会为了大宋复兴竭尽所能,也会尽力营救在五国城的诸位皇亲。”

    徐还想了想,还是应允下来。

    不止是为了稳住赵佶,希望他能够配合自己,事实上他也从未有过类似想法。

    他,不是那种人。

    然而赵佶并不知晓,不过他还是相信,相信徐还会遵守承诺。

    一个交易,一个约定就此达成。

    自始至终,赵佶提到的只是提到了五国城的皇族宗亲,从未提起临安的儿子赵构。

    有些事情,心照不宣。

    有些结果,早已注定。

第六七四章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徐还回到房中时,柔福帝姬已经将两个孩子哄睡着。

    “父皇和你说了什么?”

    “算是一个约定吧!”

    “什么约定?”

    “五国城,你的那些亲族。”

    柔福帝姬心念电转,已经明白过来,旋即问道:“你答应了?”

    “嗯!”徐还轻轻点头。

    “你难道不担心吗?”

    “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可是”

    “有你,我什么都不担心。”

    柔福帝姬不是很明白丈夫的回答,但隐约悟到了什么。

    “徐郎,你不会是”

    有些话,心照不宣,不必完全问出口。

    徐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了外屋的床榻边,摸了摸熟睡的徐承嗣,悠悠叹道得:“终究是便宜了这小子。”

    柔福帝姬心里又多了一丝明悟,再想说什么的时候,腰身已经被丈夫揽住。

    “嬛嬛,有多久了?我想你想的紧。”

    徐还凑到得妻儿耳边,灼热的呼吸吹过耳垂和粉颈,柔福帝姬顿时酥软在丈夫怀里。

    小别胜新婚,经年重逢则是烈火燎原。

    徐还抱起柔福帝姬进了内室,然后满是旖旎,一夜不知春风几度。

    天亮了,绍兴八年如约而至。

    一夜欢愉,一夜劳累,然而新岁第一天,不能赖床睡懒觉。尤其是柔福帝姬,只得拖着略微有些酸楚的身体早起,然后去给的父皇和赵佶请安,尔后一起接受阖府朝贺新岁。

    之后便启程,返回洛阳,行宫整修完毕,天策府的匾额也已经挂了上去。

    绍兴八年,天下大势开启全新篇章。

    对于洛阳而言,绍兴八年是一个完美开局。

    太上皇南归,柔福帝姬母子归来,徐还再无掣肘,而且凭添了一张王牌。

    皇陵祭祀的将柔福帝姬,甚至是世子徐承嗣推到了台前,天策上将则让徐还的地位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兴庆府被攻克,西夏国破,虽然国主李乾顺逃走了,但西夏主力败亡,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追捕或者彻底消灭只是时间问题,故而在天下人印象里,西夏其实已经亡国,秦陇西垂彻底失去了威胁。

    换句话说,高阳王府已经后顾无忧,可以专心东向。

    首先紧张的便是田师中,除夕之日,皇陵祭祀一结束他便惶惶不安,并非因为别的,他在意的是的祭祀之后的动向。

    倘若祭祀之后,高阳郡王,天策上将徐还直接护卫太上皇东向汴梁,打上回銮东京的旗号,自己该当如何?

    有太上皇这张牌,很多事情变得名正言顺。

    奉太上皇还都天经地义,在名义上,他田师中是无法拒绝的。

    可是作为临安委派的东京留守,他不能放任西军进城。

    可如果将太上皇拒之门外,罪名也是不小。最严峻的是倘若徐还武力护卫进城,难道自己要开战吗?

    好在大年初一,太上皇起驾回了洛阳,暂时并无东进的打算,田师中这才暗自松了口气。

    只是这次没有来,下次呢?

    只要徐还愿意,随时可以挥军东进,从此之后再无安稳之日

    西军一旦破了东京,临安的赵构必定龙颜大怒,自己将活路。

    倒戈相向?

    田师中不是没想过。

    在形势面前,天下的聪明人都看好徐还,只不过因为君臣之别,大义名分更倾向于临安,可以看作是同情分。

    现如今,洛阳有了太上皇,柔福帝姬的身份也确凿无疑,大义名分势均力敌,甚至更胜一筹。

    那么,天下人会怎么选呢?

    其他人或许可以良禽择木而栖,田师中清楚地知道,自己永远没有这个机会了。

    天下皆知,太上皇是绕道契丹故地从晋阳府回洛阳的,而晋阳行刺的实际执行者正是自己

    一个弑君的乱臣,焉有活路?

    因为距离遥远,消息传递缓慢的缘故,临安得到消息已经是十余日之后了。

    赵构忐忑地过了除夕和元日,在惊惧惶恐中迎来了上元。

    正好应了那句老话,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田师中行刺太上皇没有成功,代国公也没有认出假的或重伤的太上皇,所有的侥幸都破灭了。

    太上皇出现在了皇陵之上,被他认定为冒充的柔福帝姬也出现在了皇陵上。

    然后太上皇当着群臣众目,亲口认女,公主身份确凿无疑,一个巴掌狠狠地抽在了自己和母亲脸上。

    虽然洛阳没有发难,但一个棘手的问题已经出现,认错公主这事怎么交代,怎么圆谎?

    理由不难找,只消说是金贼奸计,韦太后遭到误导即可。尽管苍白无力,有些丢人,但也勉强能糊弄过去。

    没有人敢在这件事上深究,他相信得洛阳方面也不会,对于目的已经到达的徐还而言,没有太大意义。

    只是如此一来,无论是韦太后的颜面,以及他这个皇帝的公信力全都要遭到质疑,威信已经大打折扣。

    更想不到的是,竟然让柔福帝姬为皇陵祭祀亚献,更是狠狠的一巴掌,抽在人脸上,火辣辣的疼。

    赵构没有弄懂,徐还为何自己放弃亚献的机会,反而是让柔福帝姬前去,难道就是为了恶心自己吗?

    或者说是吴表臣的质问逼的他不得不如此?这个臣子表现的不错,倒是代国公,委以重任,却让人好生失望。

    赵构不得不痛心地意识到一个问题,太祖一脉的宗亲,不全是和他一条心

    兴庆府的捷报也送到了临安,看起来是贴金的喜事,有朝臣上了贺表,民间也多有赞誉。

    可是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从洛阳开始,大宋西垂江山和自己还有半文钱关系吗?

    反倒是徐还背后彻底失去了牵制,他随时可以掉头东进。事实上,赵构和田师中一样没有御敌的信心。

    直到此刻,赵构才意识到,有了大义名分优势的徐还是何等可怕。

    突然之间,赵构有些恨父亲赵佶,为何要在洛阳做徐还的傀儡?他已经葬送过大宋一次,难道还要葬送第二次吗?

    皇陵祭祀,认女儿也就罢了,为何还要册封徐还为天策上将?

    是要让他学李世民吗?难道要让大宋也上演一幕玄武门吗?

    想到这几个字,赵构突然不寒而栗。

第六七五章为我所用() 
不寒而栗,赵构心生恐惧。

    当在军事和政治层面,完全落后的时候,他真的害怕了。

    除了皇帝这个不太有用的身份,还有什么?

    没了能动摇柔福帝姬身份的把柄,没有了能挟持徐还的筹码,没有抵御西军的能力,没有了控制高阳王府的可能。

    赵构慌了,脑子里只有已给念头,该如何抵御徐还?

    和金国联合?

    脑海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个,也难怪,毕竟徐还现在算是双方共同的敌人。

    金国人也是无可奈何,对其十分畏惧,无论是谁都无法单独应付徐还,合作是有可能的。

    只是作为大宋皇帝,去和入侵过大宋,使得大宋江山国破的敌国合作,无疑是一种卖国行为。心理上的压力且不说,道德舆论上的风险,随时可以让他万劫不复,甚至是遗臭万年。

    风险很大,赵构难免有些犹豫。

    再者,即便他有心和金国联合,完颜家的贵族们也未必会答允。也许在他们看来,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赵构很惆怅,秦桧却没有那么悲观。

    “官家莫急,纵然太上皇在洛阳,西军也不敢轻举妄动。毕竟,徐还是以宋臣自居,一旦轻举妄动,便是挑起内乱,犯上作乱。”

    秦桧道:“所以,官家不必忧虑,且先静观其变。当此之时,以静制动方为上策。”

    “以静制动?”

    “不错。”

    秦桧沉声道:“徐还总有反叛之心,也需要一个理由,一个契机。官家按兵不动,他敢轻易挑衅吗?”

    “话虽如此,可父皇在洛阳,他若以护送父皇回銮为由兵入东京,该当如何是好?”

    这是赵构目前颇为担心的事情,他虽不打算回去,但东京汴梁对临安朝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官家有此担忧在情理之中,所以须得先发制人,掌握主动。”

    秦桧道:“官家不若下旨,整修东京皇宫,然后迎太上皇东归汴梁。”

    “这不是”

    赵构眉头一皱,皇宫整修完毕,徐还顺水推舟,该当如何是好?再者,皇宫整修完毕,自己要不要回汴梁呢?

    说到底,临安只是行在,临安才是正经国都所在。

    “官家,整修大内皇宫可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多久时间不好说啊!”

    秦桧低声道:“如此一来,不至于被动,也以免有人攻讦官家不及时侍奉太上皇。”

    “嗯!”

    赵构点点头:“说得对,安排人手,隔三差五去洛阳,代表朕探望太上皇。至于朕就说身体不适,不必远行。”

    “是!”

    秦桧点头道:“对了,官家还应下诏,为太上皇加徽号,以示尊崇。另外,下诏加封徐还为天策上将。”

    赵构沉吟道:“为父皇加徽号没有问题,至于加封徐还父皇不是已经”

    “太上皇当众宣布没有错,天下也已经人尽皆知,但是于朝廷法度而言,官家下诏,宰相加印,中书门下发布才算完整合法。“

    秦桧加重了语音,沉声道:“官家,山无二虎,国无二君,需得昭示天下,朝廷在临安,官家才是大宋的皇帝陛下,国家君主,才是圣旨诏令的发布者。

    太上皇身份尊贵没错,但毕竟已经退位,并非如今的一国之主,以免有人不明就里,犯了糊涂。”

    这是大宋目前的尴尬局面,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两个皇帝,政出多门,迟早要出大事。

    秦桧的建议,无非是想要赵构通过册封徐还,来表明正统。

    赵构想了想,点点头:“好吧,只是如此便宜了徐还,天策上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