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283章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283章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因此番议和多有被迫成分,故而金国上下多少有些不高兴,对礼送韦氏一事并不积极,礼仪待遇方面也难免打折扣。

    本来车马应该由会宁府一路入关,经燕山南下中原回临安。但元帅粘罕对此提出异议,故而改由海路南渡登州。

    当然了,给出的理由是为免韦太后车马劳顿之苦,正值秋日,北风渐起,浮海南下十分便利。且风浪不高,颇为安全。

    如此安排多少有些失礼,若韦氏在海上有个三长两短,金国当真不好交差,但粘罕仍旧一意孤行,其他人也不好反对。

    韦氏本人原有些不大乐意,但唯恐反对惹恼了金人,影响南归计划。自从在五国城浣衣院看到过嫔妃宗妇们的凄惨遭遇后,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南归,离开这个鬼地方。

    在此为阶下囚,任人凌辱,而南归之后则是以天下养的至尊太后。如何选择,显而易见,韦氏自己同意,宋庭也找不出反对的理由。

    尤其是北上迎接太后的安乐郡王韦渊,巴不得姐姐早日归来,至于何种方式并不重要。一早便赶到了登州,在海边等着太后凤驾。

    海风微微有些凉,韦氏却并不在意,站在船舷边的窗口,感受到的不是凉意冷冽,而是久违的自由和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只要船只靠岸,踏上登州,那里现在已经属于大宋,自己便是至高无上的太后,受万人尊敬,天下拜服。

    往后的日子可就舒坦了,至于这十年在北地受的苦,一切便如过眼云烟,不值一提。可以忘诸脑后,再也不必想起这些不堪回首的岁月。

    可是

    有些事情发生了,而且是那么长的噩梦,哪里是说忘就能忘的?

    毕竟,丈夫还在五国城。

    去岁,完颜宗贤曾故意带她前去五国城见丈夫,大抵是想要她看看那里的惨状,然后变得乖巧顺服。

    谁知丈夫赵佶,那个昔日洒脱无比,不把任何人放在心上的道君皇帝竟然因此受了刺激,忧郁生病。

    一度患病不起,甚至有垂危客死异乡的趋势(历史上的宋徽宗死于绍兴五年),让金国上下都一阵紧张。

    关键之时,也不知是谁人从何处得到消息,偷偷告诉赵佶,南边他素未谋面的女婿徐还将金国打的上蹿下跳,已经占据优势。

    收复河东之地,正欲讨伐河北,进逼燕山。还有个名叫岳飞的将领,提出直捣黄龙,迎回二圣的口号。

    此二人皆是不世出的猛将,粘罕与兀术已经连吃败仗,仿佛要不了多久就能打败金国。

    人逢喜事精神爽,赵佶听出了这个晦暗的消息之后,重新唤起了生的希望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身体竟然渐渐好转,从垂死的边缘挣扎回来,渐渐有了起色。

    此时此刻,太后荣耀南归,而太上皇却仍在五国城的冰天雪地里为奴为囚。想想便有些讽刺,不知道天下会如何看待?

    还有被册封为渊圣的赵桓,在她临走之时,抱住她的腿痛哭哀求。请她无论如何告知儿子赵构,想办法将他迎回中原,只求做个太乙宫主。

    太乙宫主,类似于当年的孟太后,一个方外修道之人。

    赵桓的意思很明确,他只是不想在成为异族的阶下囚,想要重获自由安稳。不,只是安稳而已,即便回到宋国,也不会给他自由的。

    一个昔日的皇帝,当年官家的兄长,他的存在本身就是莫大的威胁,会危及儿子的皇位。

    尤其是

    韦氏已经听说,她唯一嫡亲的孙子元懿太子赵旉已经死了。这都好几年了,宫中一直没有皇子诞生。

    也不知是怎么回事,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听说如今还养了两个太祖系的宗室幼子在宫中,难道

    韦氏不禁有些担心,若儿子真生不出男孩来,皇位无人继承,那赵桓只要回来,就铁定会继位

    甚至等不到继承,凭借其昔日皇帝,以及皇兄的身份,就能让儿子从皇位上滚下去。到时候,自己这个太后名不正言不顺,顶多是个太妃而已。

    母仪天下的太后,岂能愿意自降为妃呢?

    思来想去,韦氏最终还是摇摇头,赵桓的嘱托,恐怕不能答允。哪怕只是做个太乙宫主,也不能如他所愿。

    帝王之家,从来就没有什么亲情可言,尤其是在皇位面前。

    韦氏长叹一声,不由自主又想起了一件事。

    在北地的时候,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他经常在完颜宗贤府上听到一个两个名字——柔福帝姬与驸马徐还。

    想当年,那个柔弱的小姑娘,以及那个不知名的青年男子

    在辽阳驿站一别,自己仍旧沦为任人蹂躏玩弄的阶下囚,而他们却回到了江南,成为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和驸马,双宿双栖,如鱼得水。

    一想到这些,韦氏心里便有些不平衡,以及深深的忌惮。

    因为当年在辽阳驿站,他们撞破过自己的秘密,看到过自己的大肚子

    太后委身贼寇,异国产子,这将会是莫大的丑闻。如果传出去,她将难以在中原和江南立足,甚至连自己的皇帝儿子都要蒙羞。

    这种丑事,一定不能宣扬出去。

    完颜宗贤向自己保证过,金国方面一定不会透露,而在知晓此事的北地宋国宗室也绝不会放归。

    唯一的例外便是柔福帝姬与徐还,他们知道

    也不知道这些年他们是否透露过他们应该不敢,那样儿子赵构肯定不会放过他们。可以前不敢,并不代表以后不敢。

    当年自己可是叫破了他们的身份,险些让他们被完颜宗贤所杀,想必柔福和徐还一直在心里记恨着自己。

    而且,从完颜宗贤府上得到消息,那个徐还如今拥兵自重,声势浩大。似乎已经与儿子赵构离心离德,分庭抗礼。

    此等情势下,指不定他们会故意散播此事,来“污蔑”自己,从而打击儿子赵构,哪里还能指望他们保守秘密?

    想要堵住他们的嘴恐怕很难,但是有句老话说得好,先下手为强

第六三二章老丈人的野心() 
韦氏在登州上岸,在安乐郡王韦渊的护送下前往临平,在那里将登上南归的凤舟,一路南下临安。

    金军北撤,王师收复了京东路齐鲁淮北等地,新任的驻军和地方官刚刚上任。尚未烧三把火,便遇上太后南归的大事,自然格外殷勤。

    沿途地方官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让韦太后的行程一路顺利,而且趁机各种巴结奉承。太后满意,官家龙颜大悦,便意味着他们的似锦前程。

    兴许是因为刚刚南归,以及自持身份,韦氏表现的还算稳定矜持。韦渊则急不可耐,仗着国舅身份,一路上地方官的好处可谓是来者不拒,没少捞好处。

    位于州县官员和地方士绅而言,安乐郡王就是太后的代言人,自然同样是竭尽所能地巴结奉承。

    一时之间,从齐鲁到淮南,一路上可谓是花团锦簇,一片祥和欢腾。

    远在洛阳的徐还对此了如指掌,甚至派人送去了些许贺礼,与柔福帝姬一起表达了对韦太后的欢迎和尊敬。

    当然了,并非发自内心,而是作为公主和驸马必须的礼节。

    韦氏南归,对他们而言绝非好事,而是逐步靠近的危险,此刻警钟已经敲响。

    “先生,金蝉脱壳可否安排妥当?”

    司马靖道:“一切准备就绪,确保长公主与世子、公子、小娘子平安无恙。”

    “那就好,恐怕没几日了。”

    徐还叹息一声:“也好,往后一家子就能在洛阳团聚了。许久不见,说起来还真是格外想念他们娘几个。”

    “王爷莫急,要不了多久即可阖家团聚。”

    司马靖道:“王爷,临安不必着急,倒是长安,兴许”

    徐还淡淡道:“哦?终于要动了吗?”

    西军出潼关,洛阳为天下中枢,自然也就成了徐还新的大本营。

    此后征战天下必然是以此地为出发点,常驻地,故而徐还动了念头将妻儿接来此处。

    长安城里,如今尚有四位夫人,耶律余里衍与苏红袖身怀有孕,暂时不便车马劳顿,暂且留在长安养胎待产。

    但萧秋荻与黄若彤则先一步动身前来洛阳,无他,徐还身边总得有妻妾伺候才行。总是让堂堂高阳郡王独守空房,孤枕难眠显然不大合适。

    还有徐明珠、徐承业姐弟也十分思念父亲,想要承欢父亲膝下,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夫人、公子,一大家子从长安到洛阳,皆是王府身份贵重之人,兵马护送是必然的。

    于是乎,自然而然也就需要一位将领随行护送。一个小差事,但十分重要,也容易因此得到王爷、夫人的感激与青睐,毫无疑问是个好差事。

    京兆府上下,有不少将领动起了心思,想要争取这个机会。不过很可惜,他们没有这个好运。

    差事最终落到了任得敬身上,昔日的西安州守将,原本历史上的西夏国丈。不过因为徐还的关系,他的女儿并未嫁给夏国主李乾顺,反倒是与临安庆国公长孙达成婚约,成为赵宋皇家姻亲。

    任得敬在西军中的地位也因此升高不少,庆州、萧关一带便一直由他们任家驻守。西军上下,对任得敬也是多有敬重。

    此番徐还点了任得敬护驾,多少让人有点意外。怎么说呢?有点大材小用,任得敬好歹是一方驻守防备的大将,派遣来护送王府家眷,显得有些屈才。

    当然了,换个角度可以说是高阳郡王对家人的重视,特意遣大将护送。也可以说是任得敬备受王爷信任,特意给予此等殊荣。

    任得敬却知道,这是徐还特意安排的,是让他顺便前往洛阳,有其他安排。

    目前得到的消息是让他以商议女儿与庆国公长孙婚事的名义,前去临安,打探消息,顺便代表王府做一些暗地里的事情。

    说法合情合理,差事也确有其事,算不上什么难事,任得敬自是欣然命令。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接到命令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是何等的迫切与兴奋。

    可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机会来的正是时候。

    就在前几日,他刚刚收到来自临安的密函,让他配合潜藏在关中的某个人,制造一场动乱,牵制徐还东进的步伐。

    没错,任得敬已经归附了临安。

    自打那次庆国公到长安册封徐还,与他会面之时,任得敬便倒向了临安。

    原因很简单,在京兆府,在徐还手下,他的前程未来永远只有那么大,绝对无法超过牛皋、吴玠等人,甚至连虞允文都不如。

    任得敬是一个野心颇大之人,他并不甘心屈居人下,故而当庆国公许诺诱惑之时,他动心了。

    毕竟他的女儿许配给了庆国公的嫡长孙,而其次孙则养在宫中,是未来储君人选。只要登基,自家女婿必然封王,女儿便是王妃。

    这层关系,自然更为亲密,也更有前途。

    但眼下宫中两位宗子,另一位还养在皇后膝下,庆国公来信说的很明白,想要自家孙子脱颖而出,就需要功劳以及军中支持。

    现如今,金军北撤,对临安朝廷而言,最大的功劳莫过于已经“图谋不轨”的高阳郡王。若能在关中有所动作,拖延其进军步伐,甚至破坏其根基,绝对是大功一件。

    不仅能有助于庆国公之孙的储君地位,对于自己和任家的未来也大有裨益。思来想去,任得敬觉得有利可图,可以赌一把。

    毕竟牛皋东进,凤翔府和长安空虚,徐还本人更是远在洛阳,是个不错的机会。自家在西安州、庆州一带颇有力量,若是一举成功,说不定可以占据关中。

    那样的话

    任得敬作为原本历史上能成为西夏国丈之人,是个又野心有一定能耐的赌徒,一旦决定了,便立即付诸实施。

    唯独一个难题是,从庆州到长安距离颇远,一路行军很难不被发现。迅雷不及掩耳占据凤翔府还可以,至于长安万一徐还紧急回师,或是其他兵马来援

    如此,便只能退而求其次,拿下凤翔府。扼守蜀中北上的粮道,也算是成功。

    然而万万没想到,就在此时,一个更大的诱惑,绝好的机会不期而至,任得敬顿时欣喜若狂

第六三三章诱饵的觉悟() 
凤翔府!

    原本此地是西军核心之地,高阳郡王在东湖别苑住的日子可不短,一度十分繁荣,与京兆府有的一比。

    直到王府移驻长安,近日又迁居洛阳,凤翔府的地位才微微下降。当然,仅仅只是政治方面,在军事领域,仍旧十分关键。

    别的不说,西军的重要兵器作坊都在凤翔府,其中就包括火器作坊。

    任得敬对此早已垂涎三尺,西军真正强大之处正在此处,西夏铁鹞子,以及金军铁浮屠是怎么战败的,他一清二楚。

    只要掌握了火器,麾下兵马便可天下无敌。无论是称雄一方,还是有所图谋都并非难事。

    尽管内心十分迫切,但任得敬在极力克制,凤翔府固然诱惑,但真正重要的是长安。高阳郡王的妻儿要是尽数在手,关中西军还不得投鼠忌器?

    徐还本人恐怕也不例外,四个妻妾,四个子女,其中还有契丹人十分在乎的公主。这可比些许兵器作坊更有价值。

    故而任得敬的兵马路过凤翔府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并且客客气气对守将打招呼,并且赠送了些许河西而来的果品。

    凤翔府守将刘琦笑吟吟地接过哈密瓜,连连道谢,目送任得敬所部经过之后,眉头渐渐皱起。

    任得敬奉命护送王府家眷前往洛阳没错,他自己赶赴长安也合乎情理,带上些许人马也没问题,但有必要带三千人这么多吗?

    没有证据,纯粹只是疑惑,关中乃是四塞之地,四处的关隘都有猛将和大军驻守。

    反倒是关中内部,驻守的兵马不多,尤其是牛皋东出潼关前往洛阳之后,长安便成了一座空城。

    这时候,任得敬率领三千兵马奔赴长安,不免让人有些敏感。

    若是徐还的命令里确切表明让其率部驻防倒也罢了,偏偏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